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326 页/共 1860 页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圆明园。   ○戊辰。孝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谕、雍正八年会试。曾蒙皇考特恩。派出大臣。监看举子饭食。并于常例外。每场赏饭一次。及饼饵茶炭之属。今当三月会试之期。天气正长。应照雍正八年例。添赏饭食等物。俾举子充饱。从容应试。知贡举即察例办理。   ○又谕、喀尔喀四部落游牧处、豫备之扬威兵。每年令军营参赞大臣。前往阅看。但念此项兵丁。频年调遣查阅。不免劳苦。每年著各该处副将军。就近查阅。军营参赞大臣。两年查阅一次。   ○谕军机大臣曰。原任广东碣石总兵魏国泰。前经庆复以徇私违例题参。复经那苏图奏称。魏国泰于原任碣石镇标中营游击赖天祥。不遵调度、废弛贪劣案内。部议以魏国泰到任六日。即给庄荣祖委牌。照依徇庇例。降二级调用等语。朕看庆复参魏国泰。则称违例徇私。那苏图之奏魏国泰。则称徇庇属弁。庆复那苏图二人之言。轻重不一。究竟实情如何。可寄信询问。   ○御史范廷楷奏、甘肃巡抚黄廷桂。劾参庆阳府知府徐天麒。情性迂拘。不谙律例。案件迟错。久留必致阘茸。至请内用部属。则云操守廉谨。学问渊博。人亦端正。细绎前后语意。自相剌谬。请降旨申饬。并饬下直省各督抚。一切保荐弹劾。考语务取质实。仍将该员事迹叙入。不得曲示抑扬。得旨、黄廷桂之奏辞。既失检点。范廷楷之劾疏。亦属吹求。似此寻章摘句。人尽有过者也。究于求贤任能。有何裨益耶。该部知道。   ○己巳。上御勤政殿听政。   ○以内阁侍读学士蕴著、为通政使。右通政邓时敏、为大理寺卿。   ○调原任松潘镇总兵邵铨、补用内地总兵。以四川泰宁协副将宋宗璋、为松潘镇总兵。   ○免山东博兴、乐安、二县、乾隆九年。旱灾额赋。   ○庚午。谕军机大臣曰。延绥总兵官周起凤摺奏。年老不胜边疆。恳求告退。尔等可寄信询问庆复。不知周起凤光景。实在如何。尚能办事与否。著庆复据实回奏。候朕再降谕旨。寻奏、周起凤年逾六旬。精力未衰。尚能办理营务。得旨、既如此可留其任。卿再时常留心。若有衰老之状。即行奏闻可也。   ○户部议奏、台郡民番错壤。经福建布政使高山。会同巡台给事中六十七。彻底清查。断以民地归民。番地归番。各相允服。其历任武职旗员庄产。实无侵占投献。致涉争控者。应如所请。照旧管业。并行令该督抚遵照谕旨。转饬台郡武员。毋得再行开垦。置立庄田。从之。   ○兵部议覆、贝勒允祜奏、陵寝防御。独无升途。请准其保送副总管。现据盛京将军咨称。昭陵曾有此例。应如所请。嗣后遇有副总管员缺。令陵寝大臣。将本处防御拣选一员送部。从之。   ○刑部议覆、山西按察使多纶奏、军流妻属。佥差押送。长途凌辱。殊堪悯恻。应如所请。除缘坐应流及强窃盗案内免死减等并罪应军流等佥遣女犯照旧押解外。凡情愿随配者。听其亲属伴送不必佥差。从之。   ○辛未。上诣安佑宫行礼。   ○遣官祭贤良祠。   ○壬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宫。   ○户部议准、浙江巡抚常安疏称、浙属囚粮。请照直省例。于文到日为始。每犯日给米一升。杂费钱五文。原放米者。将钱添给。原放银者。买米散给。至玉环厅新设囚粮。向系动支渔税。今渔税已豁。应于该同知徵收租耗谷价项下支给。从之。   ○日月。直隶马兰镇总兵布兰泰奏、陵寝总管巴图。兼管各处行宫。今老病势难兼顾。请代为办理得旨、汝虽系旗下世臣。而今职则绿营也。内外攸分。不宜越俎。   ○署两江总督尹继善、江南河道总督白钟山奏修理湖河各工。需员甚众。所有河工厅汛。及效力人员。数既不敷。亦难兼顾。查从前水利案内。效力人员。多系办过下河工程。臣等公同拣选。取熟悉各段情形者。一体酌委。仍派实心办公之员分查。得旨、是兴修大工。首应严查冒销之弊。朝廷固不惜费。亦欲收实效耳。   ○江苏巡抚陈大受奏、镇江口之搜盐厅、京口闸、关门桥、窰湾、猪婆滩、等处、入春潮小。不能济运。业饬该管道府县。将应捞应挖之地。设法疏通。其三汊河浅处。加捞二三尺不等。现在各帮逐日遄进。仪徵河口。旧设拦潮罗泗、通济响水、四闸。其闸底高者原为蓄水之计。今水势虽浅。犹可乘潮而进。且进口后。遇浅尚可起剥。非过江船只可比。亦饬该府县相机趱办。得旨、此等事、必应相机速办。若俟奏闻奉旨后。始上紧办理。则为时已过矣。   ○署两淮盐政吉庆奏、两淮引课。全额通完。得旨、看汝总有见长之心。较之委靡者固胜。然过犹不及。亦非朕所喜也。   ○又奏、盐场大使内。遇有才识平庸、尚无劣迹之员。如由举人及各项贡生出身者。考其文理明通。照知县改教例。准与题请改教。得旨、安得如许教官缺。具教官即应以庸材为之。而大使反不可以庸材为之。轻重倒置。所见甚鄙。   ○署安徽巡抚准泰奏、上年监临。不将科场怀挟之徐斌等。尽法惩治。谢革职留任恩。得旨、朕所以罪汝者。以汝不应有外吏习气。所以宥汝者。则以人人尽如此。岂能惟责汝一人。然自今以后应改之。   ○闽浙总督马尔泰、浙江巡抚常安奏、浙江赈务将竣。甄别各员勤惰。请将实心办事者。破格叙赏。得旨、所奏俱悉。州县于此等事尽职。乃其分内之事。不应叙赏。若是、则将来有冒滥假伪者。而百弊丛生矣。如果可嘉。则亦有三年之大计在。   ○浙江布政使潘思榘奏、浙属被灾。办理多有未周。迺蒙奖训。益加悚惶。至抚臣常安。实缘浙省吏猾民刁。一涉张皇。恐致藉灾滋事。故外示镇静。而内切焦劳。自报灾后。督率属员。查勘赈恤。臣所目睹。用敢直陈。得旨、虽为公论。然又有甫闻灾。而常安不肯发银赈济。系汝在常安前力争。且担承力任。乃发二万派员查办者。此论果确乎。   ○署湖广总督鄂弥达奏、息讼弭盗之方。首严保甲。必先有举察保甲者。臣拟仿古闾师亭长之制令各牧令、于贡生生监中。择品行端洁者。聘为乡正。大邑八人。中邑六人。小邑五人。令其专司举察保甲。嗣后保长之选。责之乡正甲长之选。责之乡长仍令州县将乡正的名报部。五年勤慎无过。请给州同县丞职衔。保长有勤慎奉公者。州县给扁最优者、详明督抚破格示奖。再、有司向以保甲无关考成。奉行不力。应饬各该州县。每岁躬履城乡稽察。有能实力遵行。业著成效者。该管上司。即行擢荐。其仍视为具文。或乡正非其选。或委捕官吏需索。即行题参道府一并议处。得旨、即照所议行。亦不过有名无实之政耳。汝不云乎。有司尚有奉行不力者。而欲乡正之奉行独力乎。   ○湖南巡抚蒋溥奏、湖南贡院号舍。向系南北对向。无地可安炉灶。号军出栅炊爨滋弊。应将两号并为一号。拆去中间堵壁。改令向南。再于檐下开沟洩水。计工费共一千五六百两。请准支存公银两估修。得旨、似属可行。然无庸特降谕旨也。咨部知之。   ○又奏、郴、桂、二州铜矿。出产未能充裕。现于隔远苗疆内地。委员刨采铜锡。得旨、此等事须详酌妥为之。断不可图近利而忘远忧也。   ○川陕总督公庆复奏、上下瞻对番民。惯为夹霸。前因劫夺沿塘彻站官兵行李。勒献赃贼。抗拒不遵。自宜大加惩创。上下瞻对。在鸦笼江东西。夹江而居。各二十余寨。东有大路二条。西南北共有大路三条。俱属要隘。界连四瓦述等土司。凡瞻对之出入内地者。俱由四瓦述地界经过。从前曾以万余兵攻彼。犹难一时慑服。今若兵力稍弱。不足示威应选委镇将各一员。为正副总统。以建昌道为监纪。酌调提标各邻近镇协之汉兵四千名。杂谷、瓦寺、木坪等之土兵四千名。俱由打箭炉出口。向该土酋等近巢驻劄。并派拨该管之明正土司。及附近之里塘土司等。于各隘口堵御。其四瓦述土司。向惧瞻对侵犯。不无暗相结纳。实非出于本心。应开导使弗党恶。则瞻对势孤。然后指定各夹坝姓名寨分。令该土酋等擒献。如上瞻对悔悟。即奖令并攻下瞻对。并令杂谷瓦寺等土司。奋力前驱。大军随后进剿。得旨、看来有不得不如此之势。然须详妥为之。以期一劳永逸。若复如郑文焕前年之举。何益之有。此意于李质粹请训时。亦曾谕及。   ○署陕西布政使慧中奏、钱粮徵解。照戥准兑。遇有支放。照封验看。一切平余。应请裁革。至陕藩书役。向无工食。随事需索陋规。并请查明革除。照部科书办例。量给纸笔饭食。得旨、此等弊。只可去其太甚者。书役之弊。岂能尽革。纵动公项予之。不过多费此一项耳。而彼之需索。仍不能尽除。各省皆然。不独陕省。此摺交庆复看。令其酌量。   ○陕西凉州镇总兵哈尚德奏、凉州界错番夷。一切边防要务。请赐训谕。得旨、武臣多有以骄纵得祸者。在汝尤当以此为戒。至训练兵丁。是汝分内之事。当竭力为之。而又不可欲速也。   ○四川巡抚纪山奏、滇省开凿川属罗星渡河道。以济铜运。得旨、应无分别彼此。助彼为之。   ○四川布政使李如兰奏、首领佐杂人员。请与知县教官一体甄别。得旨、君子不为已甚者。且州县尚不能收得人之效。而况佐贰乎。   ○两广总督那苏图奏、交夷内讧。彼处米价必昂。恐有内地奸商。越境贩盐。不特私漏米谷。亦恐扰动边衅。应分饬两省文武员弁。于紧要汛地。及山林险峻小路。设兵巡防。惟广西之镇安一府。向食夷盐。今既绝其来路。该府每岁需盐千余包。将官盐如数支发。并沿边各属。有缺少引盐。尚须拨补者。陆续办理。得旨、妥酌为之。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五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年。乙丑。三月。癸酉。朔。日食。   ○谕、八旗前锋护军等。三年一次军政。原以该管大臣等。不勤操演。恐至懈弛。所以特派王大臣阅看。分别等第。以示劝惩。自定例以来。已阅二次。优者奖励。劣者惩戒。各知勤勉。此次著停止军政。令该管大臣章京等。务在平日训练。勿致临时貌为奋勉。并晓谕兵丁等。各勤操演。驯致精熟。至下次军政派出王大臣阅看时。如有生疎不及者。朕惟该管大臣章京等是问。   ○又谕、本月十二日朕御经筵。   ○甲戌。上诣雍和宫行礼。   ○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吏部等部议准、湖南学政阮学浩条奏学校事宜。一、教官通晓吏治者少。派办地方事。不特废弛本职。兼恐假便私归。请减其差委。一、苗猺生员岁科试卷。一例弥封。考校輙居下等。未足鼓励。请嗣后卷面填注苗猺字样。与民籍相较。酌量位置。一、从前苗猺起衅。多有劣生在事。此辈私通勾结。行踪诡秘。最难查察。请嗣后遇生员越境入峝情事。除州县详报批饬外。或学政访闻。教官申详者。亦许委州县差役。关查邻境。一、永顺所属四县。在万山中。道路陡险。请岁科连考、以免跋涉。从之。   ○户部议准、河南巡抚硕色疏称。以豫省永城等县。应解德州仓米。今既改徵黑豆。请将原议祥符等州县协办漕米。统徵本色。与黑豆一并起运。至解临清仓米。应饬各州县照例改折。每石价银八钱徵解。从之。   ○铸给陕西延安府抚夷理事捕盗同知、榆林府抚彝理事粮捕同知关防。从陕西巡抚陈宏谋请也。   ○乙亥。定殿试日期。谕、向来会试之期在二月。则三月发榜。四月初间殿试。雍正五年。乾隆二年。会试改期三月。则四月发榜。五月初间殿试。朕思五月天气渐热。向来改殿试之期者。因三月会试。系偶一举行之事。今三月会试。已著为定例。则殿试之期。自应酌量变通。著自今科为始。于四月二十六日殿试。五月初一日传胪。该部即通行晓谕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