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329 页/共 1860 页

○又奏、东川府属。那姑汛荒地一区据汉夷人呈请。于披戛河筑坝引水。开钻山洞放注。可成水田七八千亩。当饬布政使。借给库银一千两。责成东川府上紧开筑。又、府城西门外龙潭。水源甚大。可开渠绕过东北两门。引灌川舍瓦泥各寨陆地。其五龙募鱼洞一带田亩。改用一里河之水。城外满坝皆成水田。现饬东川府劝谕农民。及时经理。工费皆业户捐输。奏入。报闻。   ○又奏、金沙江下游通川河道。今春水势稍减。凡最险次险各滩工。俱可筑坝开凿。得旨、若果如所言。则成功可望。来往行旅受益。斯朕所愉快者耳。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七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八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年。乙丑。夏四月。癸卯朔。享太庙遣恒亲王弘晊、恭代行礼。   ○谕曰。黑龙江副都统玛熙那。著来京候旨。所遗员缺。著散秩大臣阿斯海补授。墨尔根城副都统员缺。著齐齐哈尔副都统布尔沙调补。所遗员缺。著山海关协领遐图补授。遐图所遗员缺。著准提保补授。   ○户部议覆直隶总督高斌<??锍-釒>称、遵化州鲇鱼关外瓦罐岭。存剩荒地六顷七十九亩九分。令该关兵就近开垦照旱地十年起科之例。按亩输粮。免其扣抵月米。经臣部覆令照板、窄、二汛垦种地亩。所得耔粒。即抵应支本色米之例。兹据该督覆称、鲇鱼关额兵六十七名。月给饷银一两。米三斗。折银三钱。按地分拨。每名给地十亩一分零。较板、窄、二汛兵。月支饷银二两至四两不等。本色米一斗之数实属兵多饷少。且瓦罐岭沙石难耕。收获无几。恳仍照前奏办理。应如所请。从之。   ○兵部等部议覆、直隶总督高斌疏称、古北口改设提标三营。增兵丁、军器、子母炮位。新制盔甲、锅帐。堆贮营房。风火堪虞。请于提标三营守备署旁。各建库房六间。在司库节年耗羡银内拨造。应如所请。从之。   ○工部等部议覆、署理江南总督尹继善等奏称、淮扬一带河道。均关河防盐运皇上特命尚书公讷亲、履勘通筹。臣等悉心商酌。以期万全。札商意见相合。欲治上源。应先治下游。欲挑河道。当并筹盐运。应将原奏议挑之高邮官河。并蚌蜒梓新车路白涂海沟兴盐界河、东西官河、南北串场河、范堤、添建闸座。金门及闸下归海引河。俱拟急修。其运盐河通州城河、丁堰河、至任家港等处。俱拟缓修。急修之中。如海沟、车路等河。及闸下归海引河。乃尾闾宣洩处尤为吃紧。限四月内。首先挑竣。至串场河亦应急修。但正值煎盐时。应俟冬末春初。停煎之候趱挑。此下河各工。之次第也。上河各工。乃湖河递减宣洩之处。文华寺闸座引河。分洩上游余水。归白马湖。下注高宝诸湖。最为紧要。应拟急修。余如华家难大新河、王家港、茅塘港、并邵伯通运引河。俱拟缓修。此上河各工之次第也。各工内关盐运者。应于盐库支银四十八万余两。令商人分十年还项。至关湖河洩水各工。估需银五十六万余两。应将天然南北二坝。及林家西、沈家西、等工。存银二十二万余两。就近拨用。余三十五万两。应于上下江藩库捐款项下拨用。再南关、车逻、二滚坝。减去尺寸。已照原奏趱办。其盐河通江河港。议建闸坝。俟挑盐河时。相度办理。至天然土坝。工程甚坚。无庸灰土夯筑。惟将土坝改与南坝相平。视水势大小。相机妥办。均应如所奏办理。得旨、依议速行。   ○钦差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刘于义、直隶总督高斌奏查勘各县河道闸座工程。挑浚修筑。业经饬属、因地制宜。妥为筹办。至途间得雨。虽未沾足而地气滋润。麦苗可望有收。得旨、所奏俱悉。至麦苗可望有收之语。竟似过实。以目下光景论。设十日得透雨。可得八九分。若不得雨。则低田六七分。高田四五分而已。虽较去年固胜。而以冬末春初之雨雪景象观之。岂不虚此天恩哉。此朕之所以踟躇靡宁耳。   ○山东巡抚喀尔吉善疏报、乾隆八年。莱芜、济宁、莒州、等三州县。及荣城县收并成山卫。开垦旱田地共一十七顷一十九亩有奇。   ○署广西巡抚托庸疏报。乾隆八年。桂林、平乐、梧州、柳州、太平郁林、等府州属。开垦水田地一顷一十八亩有奇。   ○甲辰。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嗣后由副都统补授侍郎者。或准兼副都统。或不准兼副都统之处。该部即缮摺请旨。   ○又谕军机大臣等宁古塔解交桦皮。武备院不能尽用。与其采解浮多。徒劳兵力。何若计其足用数目。核减解交。可寄知该将军。嗣后照武备院定额。每次解交花白桦皮、共一万张。   ○四川道监察御史张孝□□呈奏、士子出场。多将文字誊送先达评阅。现奉特旨。俟出榜后。派大臣另挑落卷。畀以司铎。将来所派大臣。未必非即从前送阅之人。嫌疑不免。请令吏部议定各省应取明通数目。即咨礼部行知内帘考官。于正榜外。再取明通为一榜得旨、著照所请速行。该部知道。   ○以太仆寺卿刘纶、为大理寺卿。   ○以太常寺少卿熊学鹏为右通政使。   ○予故刑部尚书张照、祭葬如例。谥文敏。   ○乙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山东武定府属。地土素称鹻薄。兼以连年被灾之后。元气未复。去秋虽获有收。而冬春雨雪稀少。种麦无多。今闻甘霖虽沛小民东作方兴。当此青黄不接之时。必无余力以办国课。朕心廑念。著将惠民、阳信、海丰、乐陵、滨州、商河、利津、沾化、蒲台、青城、等十州县。乾隆九年、未完钱粮。十年应徵新赋。概缓至本年秋成后按款徵收。俾闾阎得免追呼之扰。其乾隆八九两年出借口粮耔种。应于本年夏秋两熟分别徵完者。亦著缓至秋收后开徵。以纾民力。该部即遵谕行。   ○谕曰。广西柳州府知府谭襄世、泗城府知府刘暐潭著调取来京引见柳州府员缺。已降旨将成贵补授其所遗泗城一缺。著各部于从前由行取补授之郎中员外郎内合例人员。拣选保送吏部带领引见。如无此项人员。即于应用知府之部员内。保送引见。   ○长芦盐政伊拉齐奏、海丰、乐陵、二县。夏麦被旱。秋禾歉收额徵民粮。奉旨准蠲。其场灶地亩。夏麦被旱。秋禾亦止六分。所有额徵灶课。请照民粮一体蠲缓得旨、下部速议。寻议、应如所奏办理从之。   ○命礼部侍郎勒尔森兼管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刑部侍郎雅尔图、仍兼管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丙午。谕、前据安徽巡抚准泰、题参宣城县知县段云翮、聚众鬨堂一案。已降旨令该署督严审究拟。今御史张汉。请特遣公忠大臣采访审断。朕思督抚大吏。身任封疆。奉旨承审此案。其有无指使情弊。自必秉公审拟。何必另派大臣前往。况部院大臣。皆有应办部务。外省此等事件甚多。京中大臣。亦不胜其差遣。且其摺中又称、采访于官。必扶同迎合。采访本县。又恐毁谀曲饰。或邻省道路之间。定有公论等语。岂本郡本邑之言皆不可信。而道路传闻之语。转可据以定案乎。所见殊属卑鄙错谬。但伊既有此奏。著刑部堂官。遴选贤能司官一员。前往会同该督审拟具奏。   ○训正文体。谕、国家设制科取士。首重者在四书文。盖以六经精微。尽于四子书设非读书穷理笃志潜心。而欲握管挥毫。发先圣之义蕴。不大相迳庭耶。我皇考有清真雅正之训。朕题贡院诗曰。言孔孟言大是难。乃古今之通论。非一人之臆说也。近今士子。以科名难于幸获。或故为艰深语。或矜为俳俪词。争长角胜。风檐锁院中。偶有得售。彼此仿效。为夺帜争标良技。不知文风日下。文品日卑。有关国家抡才大典。非细故也。夫古人论文。以浑金璞玉。不雕不琢为比。未有穿凿支离。可以传世行远者。至于诗赋。掞藻敷华。虽不免组织渲染。然亦必有真气贯乎其中。乃为佳作。今于四书文采掇词华。以示掩博。不啻于孔孟立言本意。相去万里矣。先正具在。罔识遵从。习俗难化。职此之故。嗣自今其令各省督学诸臣。时时训饬。乡会考官加意区择。凡有乖于先辈大家理法者。摈弃不录。则诡遇之习可息。士风还淳。朕有厚望焉。该部通行晓谕中外知之。   ○丁未。户部议覆、福建巡抚周学健疏称、闽省延平、汀州、二府。永春、龙岩、二州属。沙县、尤溪、永安、长汀、归化、上杭、大田、漳平、等八县。开煽铁炉。年纳炉饷。请自乾隆八年为始。经前抚刘于义、题准部覆行令查明有无未便。今查并无妨碍田园坟墓。所雇人夫。俱非外来流民。铸出铁觔。亦止铸造农具沿海口岸。员弁严查。不致透漏外洋。应如所题。准其开煽输课。从之。   ○又议覆漕运总督顾琮疏称、扬州卫二帮。量存船二十四只。应行裁汰。应如所请。至称江南之兴武卫三七两帮。江淮卫八帮。素称疲敝。无丁可佥。请将江、兴、二卫。贫疲丁船裁减即以扬卫应减之船抵补。出运之处。有无未便应令该督顾琮。会同江督确查妥议。具奏到日再议。从之。   ○戊申。户部议准、长芦盐政伊拉齐疏报、乾隆九年分。富国场、垦灶地一十二亩。永阜场、垦池地二亩。官台场、垦池地三亩。固堤阳、垦池地三十七亩三分。分年起科。从之。   ○兵部议奏、随营候推千总。例于双月两委班内铨选。因发回原任之年满千总。无班可选。奏将第二委班。借与发回原任之年满千总推用。用毕。仍用随营候推千总。今随营推用千总人数甚多。止以一班铨选。未免壅滞。请于第二委班下。增一班铨补。随营候推千总。与各项人员轮班推用。俟回原任千总用完。仍将第二委班。归还随营候推千总。该员等共有三班铨选。得以渐次疏通。又查发回各省以守备题补之千总。及各项候补守备人员。例遇题补缺出。与豫保人员。轮流间补。现在各省候补人员甚众。而豫保千总现任食俸尚无候缺之苦。若与积俸年久候补各项人员轮流间补。未免过优。乾隆九年七月。议覆川督。以第一缺分用满员。第二缺掣用豫保千总。第三四五缺。于候补人员内拣选题补。其未分用满员之提镇协营。以第一缺掣补豫保千总。第二三四缺题补候补人员嗣后各省候补守备人员。与豫保千总。应照川省补用之例。方为允协从之。   ○兵部侍郎王承尧以病乞解任。得旨、王承尧著以原品休致。   ○己酉。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奉皇太后御长春仙馆。   ○谕、朕闻湖广永州镇总兵冯廷雄年力已衰办事宽纵。不胜总兵之任。著以原品休致。永州镇总兵员缺。著将镇筸总兵王廷枢调补。镇筸总兵员缺紧要。著鄂弥达于所属总兵内。拣选一员调补。其所遗员缺。著原任昭通镇总兵陈纶补授。陈纶著前往湖广候缺。   ○谕军机大臣等、前张允随奏称昭通镇总兵陈纶。年力就衰。耳亦重听不胜昭通要缺之任。昨陈纶来京陛见。朕看其重听是实精神尚不甚衰。或可用于事简之地。是以命往湖广候缺。尔等可寄信与鄂弥达令其留心试看若尚可用。即调补一缺。如不可用。亦据实陈奏。   ○工部等部议覆江苏巡抚陈大受疏称、江都县瓜洲城垣。因乾隆六年七八月。狂风大雨。江潮涨漫将护城石岸冲损。并致城垣倒卸。勘系江防要地。亟宜修固。估银九百九十二两。请于匣费项下支给兴修。应如所请办理。从之。   ○实授宋厚为贵州按察使。   ○庚戌。上奉皇太后还畅春园。   ○辛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上还宫。   ○幸瀛台。   ○户部议覆、署安徽巡抚准泰疏称、太常寺少卿今任顺天府府尹蒋炳、条奏内地州县。请酌裁民壮一案。查安省滨临江淮及洪泽诸湖。均关险要。且或界连数省。地处冲繁。峻岭崇山。易藏奸宄。现存民壮。自四十名至二十四名不等。并非冗役。今除要区剧邑。无从议减外。其余州县。于原议裁汰三十八名外。复酌裁一百八十二名。并饬各属。将实存民壮。务选壮健不时操练。应如所议办理。从之。   ○工部等部议覆、贵州总督张广泗疏称、黔省上下两游新辟、新设苗疆之古州、清江、八寨、长寨、归化、及逼近新疆之黎平府、提臣驻劄之安顺府、都匀、大定、平远、独山、黄草坝、等处各城垣。均关紧要。宜急兴修。请将黔省办运京铅水脚节省银内。除动支公费。尚有余银。酌量各该处工程缓急。次第兴建。应如所题。从之。   ○壬子。谕曰。额驸策凌、母病加剧。著额驸之子苏布什里、前往省视。著派御医邵正文、一并驰驿前往胗视调治。并著赏人参一斤。陀罗被一件。   ○命翰林院侍读学士涂逢震、编修蔡新、在尚书房行走。   ○是日起、上以常雩祀天于圜丘。斋戒三日。   ○癸丑。钦差左都御史刘统勋奏、察看山东通省雨泽情形。共一百一十二处。除曹县、定陶、胶州、高密、即墨、福山、文登、荣城、海阳、未经得雨。其余所得分数。自一二寸至四五寸不等。高下田原。半皆布种。民情甚觉安贴。得旨、览奏俱悉。其得雨四五寸者。足资耕种。自不必言。至一二寸者。成何济哉。又麦根生虫之说。以今视之。如何。得雨后稍回苏否。再此际民情光景若何。何不详悉敷陈耶。寻奏、东省三四月内。雨水情形。虽多寡不齐。而先后均获沾溉。德州、平原、禹城、齐河、历城、五处。自三月二十一日得雨后。田野已觉滋润。泰安以北。仅止敷用。迤逦而南。如兖沂各属。俱形沾足。菏泽、郓城、等处。亦渐次溥遍。惟济南、武定、迤北。尚未深透。至麦根生虫。因春旱所致。为地无多得雨后即行消化。已无此患。民间景况。虽因连岁歉收。而己赈又赈。不拘常例。现在报灾最重之州县。气象亦觉安恬。不独无抢夺羹饭。削刮树皮之事。即常岁鼠窃狗偷辈。亦觉稀少。得旨、览奏稍慰。   ○甲寅。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乙卯。常雩。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