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330 页/共 1860 页

○临奠大学士鄂尔泰。   ○幸圆明园。   ○大学士鄂尔泰遗疏闻。谕曰。大学士鄂尔泰。公忠体国。直谅持躬。久任边疆。懋著惠绩。简与机务。思日赞襄。才裕经纶。学有根柢。不愧国家之柱石。允为文武之仪型。向用方殷。倚毗正切。去冬忽婴痰疾。朕心廑念。选医调治。存问日颁。今春病势有加。朕亲往视。加衔太傅。冀其渐次获痊。不意竟致不起。朕心深为震悼。亲临祭奠。特旨辍朝二日。披览遗疏。具见忠君爱国之悃忱。尤为追念不置。昔我皇考有配享太庙之遗诏。著该部遵奉举行。并入祀贤良祠。加祭二次。其他应得恤典。一并察例具奏。   ○又谕、大学士鄂尔泰故。著赏银五千两。办理丧事。本日著果亲王、大阿哥、三阿哥、前往奠祭。各部院大臣。八旗都统。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三旗头等侍卫。以上侍卫班长。正黄旗侍卫等。除值班外。俱著往吊。发引日。仍往送。   ○命两广总督那苏图、来京候旨。以广州将军署广东巡抚策楞、为两广总督。调安徽巡抚准泰为广东巡抚。以安徽布政使魏定国为安徽巡抚。   ○丙辰。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丁巳。谕京师二月间。幸得时雨。自三月以来。虽间有微雨。未能沾足。现今麦秋已届。农家待泽甚殷。朕心深为廑念。著礼部照例择日虔诚祈祷。   ○又谕、据山海关副都统富和奏称、新任监督傅凯、到关数日。并不接任。来往货物车辆。俱致壅滞等语。傅凯接受前任监督四达色事件。作难观望。著来京。其员缺。著兵部郎中阿弥尔图去。   ○军机大臣等议覆、湖北巡抚晏斯盛奏请、于汉口地方。令盐当等商。各建义仓积谷。以备平粜。查积谷备粜。事属利民。苐恐奉行不善。易起囤积之弊。转致米价高昂。如令择谨厚者司其出纳。亦属保聚之一法。现奉朱批。令鄂弥达熟筹妥酌。应俟奏到之日。如属可行。再行询问各省。得旨、是。   ○大学士等议覆、四川巡抚纪山奏称、川省城垣。于乾隆三年。经调任抚臣硕色。分别缓急工程。估需工料银。一百二十余万。部覆俟有水旱不齐之年。以工代赈。今查边城实非可缓。臣于前咨报部急工之中。择其至紧者。雅州府属之雅安、清溪、名山、荣经、四县。龙安府属之平武、石泉、二县。宁远府属之冕宁、越嶲、二县卫。叙州府属之屏山县。保宁府属之剑州。绵州、并所属之绵竹县。或逼近番夷。或通省扼要。计十二州县卫。均应先修。按报部册核算。约费二十余万两。川省实无可动之项。各州县亦无额设公费。可以次第兴修。不得不因地制宜。酌开急公之例。伏查各省捐监。俱令于本地交纳本色。川省土著少而流寓多。情形实与各省不同。似应变通办理。其流寓商民。合无照土方之例。准其照户部一百八两之数。在川报捐。再城工费重。止许流寓商民捐监。为数无多。恐于事无济。可否令各省官民。并许在川捐纳贡、监封典、职衔。似于铨政无碍。于城工有益。俟捐有成数。足敷紧工一处之用。即先修一处。或待将来江省乐善好施捐数收足时。即移归川省收纳。则款项更多。工程易集。虽需岁月。究不似以工代赈之无期等语。查开捐为一时权宜之计。亦可暂行。但现在江南直隶。例尚未停。未便又开一例。且川省途路遥远。即使开例。赴捐必少。恐属有名无实。应将该抚纪山所请。照土方例开捐之处。无庸议。至城垣修筑。原议陆续办理。川省现有征剿瞻对之事。大工亦难并兴。应令纪山、于城工紧要中。择尤急者。动项先行修葺。余议次第兴举。从之。   ○吏部等部议覆、署理湖广总督鄂弥达奏称、湖北容美土司地方。于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建置鹤峰一州、长乐一县、该县渔洋关。为土汉门户要隘。陆续招垦。生齿日繁。兼有枕近渔洋之仁和坪。烟户甚众。止设县丞微员。不足弹压。查湾潭地方。为鹤峰长乐之界。向因该州县兵米。需员转运。遂将宜昌同知驻劄其地。该处地僻事简。兵米而外。该同知实少承办之事。请将宜昌府同知。移驻渔洋地方。专司民事。查办垦务。其仁和坪。亦令就近管理。原驻渔洋之县丞。移驻湾潭。代办兵米。于鹤峰城汛内。拨外委千总一员。兵十五名。合渔洋兵五名。共二十名。驻劄渔洋。以资防范。应如所请。从之。   ○山西巡抚阿里衮疏报、大同府属镇宁所。朔平府属宁朔卫。宁武府属宁武县。乾隆八年分。劝垦过额外民屯荒旱地。共九顷二十三亩。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八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年。乙丑。四月。戊午。谕、武员中。守备一官乃将帅之臂指。千把之表率。非平庸之人。所能胜任。各省有分发候补守备之年满千总。该督抚自必先尽材技可观者。题请补用。而弓马汉仗不及之员。守候日久。年力愈衰。技勇日退。及至得缺之后。于营伍操防。何能收其实用。非振饬戎行之道。著各省督抚提臣。将现今分发候补守备之年满千总。秉公甄别。除年力壮盛。才技可观者。仍留候补外。其弓马汉仗平常。而年力渐衰者。俱准以原品休致。则强锐者既得及时授官而衰庸者。亦免于守候矣。嗣后三年举行一次。所留候补之员。著于支领千总俸银外。另赏给步粮一分。以资其食用。嗣后保送年满千总。务将人材壮健。可以造就。及曾实在出过力者举出。宁缺勿滥。不得姑息。庶不致升途壅滞。亦可收得人之效矣。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曰。正黄旗蒙古轻车都尉塔谨泰。因欧打族兄。经部讯明革职。乃该旗办理承袭此职时。仍引照私罪枷号鞭责之案。其子准与开列之例。将塔谨泰之子僧保拟正具奏。塔谨泰所犯。乃干蔑伦常之罪。非寻常事案可比。或将伊子孙于承袭时拟陪尚可。何得遽行拟正。该旗都统等所办。殊属非是。著饬行。   ○山东巡抚喀尔吉善奏、东省催徵钱粮。向用滚单。如遇灾蠲。将分数于单内注明晓谕。但发单在开徵之初。倘灾蠲在半载以后。势难逐户调查。按数分注。是以前请另用独户清单。并请将未奉灾蠲之前已完在官银两亦另刊一单注明完数抵作次年正赋。今经部覆查议臣查被灾有轻重。分数有多寡。乡民未能扣算。胥吏易于弊混。请于独户清单内。将应蠲之已完银。抵作次年正赋。逐户填明。各给一纸。其刊刻单费。归于赈恤造册纸张内报销。下部议。寻议、应如所奏办理。从之。   ○署四川提督李质粹奏、本年正月十七日。请训时。仰蒙谕云、朕因郑文焕曾有军功。是以擢用提督。今闻伊身有病。不能见人。且上年办理郭罗克事不善。而番蛮人等。见有官兵在彼。不过一时畏惧。旋仍多事。再由藏彻回兵丁。又被夹坝抢劫。前著傅清往藏更换索拜。尚须拨兵护送甚不成体统。汝见庆复纪山时可传旨务须办理妥协。臣至陕西、四川、节经传谕。及到任后即查访瞻对果否必须加兵。今访知上中下郭罗克番众。向放夹坝上年惩创后稍为敛迹惟瞻对在打箭炉口外。上瞻对离炉十四站。下瞻对离炉十八站。四面环山地方险阻。雍正六年。曾经啸聚抗官雍正八年。用兵征讨。虽暂慑服而野性未除。今又故智复萌肆无忌惮。且西藏现驻官兵岂容丑类滋扰。实有非用兵不可者。诚恐临时迫促。是以已密派官兵整备装械。一俟需用有期。庶几诸事齐备。得旨、好。知道了。   ○又奏、瞻对贼番滋事。示威惩创。一切总统官兵。虽总兵一员。足资料理。将来善后事宜。必亲阅地理情形。始有定见。请准带兵前往。得旨、与督抚商酌而行。或汝出口据要害以为接应。令总兵前进亦可耳。   ○甘肃巡抚黄廷桂疏报、安西卫渠户乾隆四年分垦成地一十顷有奇。   ○己未。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谕、各省土司获罪减等迁徙内地者。本人身故之后。有准其家口回籍之例。朕思此等土司桀骜性成。干犯法纪。国家念其冥顽无知。从宽迁徙内地。以保全之本身虽故。其家口习染旧俗。未必能尽革面革心。倘回籍之后野性难驯。故态复发。仍复罹于法网。非始终保全之意也。嗣后各省迁徙。土司身故之后。家口应否回籍处。著行文原籍督抚。酌量夷情。奏闻请旨定夺。永著为例。   ○谕军机大臣等凡土司获罪迁徙之后。本人身故。家口应否回籍。著该督抚酌量夷情。奏闻请旨。朕已颁发上谕。其云南土司安于蕃之家口。应仍回江南。照旧安插。尔等可寄信与张允随于奉到上谕之后。料理发回可也。   ○吏部等部议覆、湖南巡抚蒋溥奏称、民间失火。事所常有。小民临时扑救。力苦难齐。雍正六年。世宗宪皇帝谕令各省多设救火器具。十一年议准。救火器具。入于交代。湖南地方。草房竹屋。起火尤易。臣到楚后。即严饬修整救火器具。训习兵役。省城屡次失火。未致延烧。而常德、衡州、岳州、竟延烧数十间至百余间不等。缘定例该管地方失火。止于罚俸三个月。其扑救不力。延烧多家。并无递加处分。遂至毫无顾忌。应请嗣后延烧至二百间以上者。罚俸六个月。每百间、以次递加。至降二级留任而止。庶各凛遵等语。查定例、五城延烧房屋。吏目、副指挥。各以所管地方为该管官。自十一间以上、至三十间。该管官罚俸九个月。巡城御史。罚俸三个月。以次递加。至六百间以上者。该管官降三级调用。御史降一级调用而止。请嗣后外省失火。如系城内。将该管之州县官。照五城失火。议处吏目副指挥之例。按间数分别议处。同城道府。照议处御史之例。分别查议。其城外村庄。扑救无及。十一间以上。至一百间者。州县及驻劄佐杂等官。罚俸九个月。一百间以上。罚俸一年。五百间以上。降一级调用。再查定例内、有巡捕营所属地方失火。延烧十一间以上至三十间者。千把总守备。罚俸九个月。参将游击、罚俸六个月。以次递加。至六百间以上。千把总守备。降三级调用。游击降二级调用而止。嗣后外省失火如系城内。应将武职该管官。照巡捕千把总等官。兼辖官照参将等官。分别查议。至城外村庄其分驻之专兼各官。自应照例议处。其驻劄城内之专兼官。照文职例分别查议从之。   ○户部议覆、甘肃巡抚黄廷桂疏称、乾隆五年平罗县借给归并新、宝穷民耔种口粮前经臣题请豁免。嗣准部覆口粮数目。各户因何多寡互异。有无已徵在官。捏作民欠等因臣查借过口粮。共四千七十四石。该县误将耔种项下二十石。讹入户口。其借给耔种。共五千六百九十七石二斗。系按所耕田地之多寡酌借。该县又误遗二十石。是以不符原议。至前项借给耔种口粮。原议三年带徵。因黄河冲决。居民半回原籍。其无籍可归者。寥寥数户。谋食维艰。并无完纳。请仍照前奏豁免。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覆、福建巡抚周学健奏、古田县雍正十三年。首垦田三顷六十一亩零。共徵银三十两零。应于雍正十三年升科。各年应徵银统于乾隆八年补徵。准部覆。因何迟至八年。方始补徵。查钦奉谕旨。豁免雍正十三年未完民欠。彼时此项田亩。尚未入额。是以该年未完银一十两一钱零。并不在已奉豁免案内。其元年至七年应完银两。直至八年补徵。请将雍正十三年未完银一十两一钱零。一体豁免。应如所请。从之。   ○两广总督那苏图疏报、安南国难番黎文请等七名。于乾隆八年驾藤步单桅船一只。往广义采玳瑁。被风飘至崖州望楼港。业经支给口粮。加意抚恤。今发遣回国。下部知之。   ○湖北巡抚晏斯盛疏报、荆州、宜昌、二府。枝江、长阳二县。并荆州左卫。乾隆八年分。民屯自首开垦田地共一顷四十五亩有奇。   ○旌表守正捐躯之江苏海州民刘国祥妻。董氏。   ○庚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奉皇太后御长春仙馆。   ○吏部带领三月分月选各官引见得旨、今年朕曾降旨。将拣选举人之例停止。令九卿于验看月官时。详加甄别。原以州县为亲民之官。其初选时。必慎加选择方于地方有益。今日引见月官内。如周仲、郑铎、康诰谋、柴天禄等。皆年力衰颓。人亦庸懦糊涂。必不能胜司牧之任。是以降旨。令其改补教职。此等人员。皆经九卿验看过者。何以未曾举出。夫九卿佐朕办理庶政。用人尤为行政首务。若将此等衰懦之人。令其赴任视事是姑息者在一人。而贻误者在一邑。九卿独不悉心权衡乎。著严饬行。   ○户部议覆甘肃巡抚黄廷桂疏称、宁夏县属。雍正七年、报招垦地千三百亩。于十三年徵收奏销。嗣因乾隆三年。地震水涌。民散归籍。地留积水。数载尚复如故万难垦种。所有应徵额粮七十八石。请自乾隆六年起。照数豁除。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覆。福建巡抚周学健疏称、台湾府属按地徵粮共纳稻粟一十六万七千有零。并无额徵银两。今内地积欠银两。即分作三年带徵。所有台属积欠稻粟。自应一例办理。应如所请。分年带徵。如有完不及数。照钱粮例分别议处。从之。   ○刑部等部议准、江西按察使翁藻奏称、外省犯罪应徒者。亦照军流之例。隆冬盛暑停解等语。应如所请。犯罪应徒者。离原籍一千里以上。照军流之例。未经起解者。过冬月概行停止。若已至中途。初冬十月。照常递解。至十一月初一日停解。如已将抵原籍。本犯情愿前进。亦照常递解。六月盛暑时。亦准停留。倘地方官违例发解。沿途州县。混行接递。均罚俸六个月。从之。   ○工部等部议覆、云南总督张允随疏称、东川府会泽县属木欺古设汛派兵。移驻文武员弁一案。经题准建署。今查木欺古系新辟夷地。孤悬江外。并无城郭应于设汛地方。添建土堡俾文武弁兵。驻劄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覆前署安徽巡抚准泰疏称、安省徽州府郡城歙县、休宁、婺源、绩溪城。宁国府郡城。南陵、泾县、芜湖城。前经题请兴修。今各属俱被水灾。实与以工代赈之例相符。请即于司库修城本款匣费银内。先给八分工料银。及时购料兴工。统限两月内办料。徽州府郡城。歙县、婺源、绩溪、南陵、芜湖、等六处。统限四个月完峻。休宁、限六个月完竣。宁国府郡城。限八个月完竣。泾县限一年完竣。应如所题。从之。   ○又议覆贵州总督张广泗疏称、黔省威宁、大定、等府州县。崇山峻岭。不通舟楫。所产铜铅。陆运维艰。合之滇省运京铜。每年千余万斤。皆取道于威宁毕节。<?马犬>马短少。趱运不前。查有大定府毕节县属之赤水河下接遵义府仁怀县属之猿猱地方。若将此河开凿通舟。即可顺流直达四川、重庆水次。委员勘估。水程五百余里计应开修大小六十八滩。约需银四万七千余两。此河开通。每年可省脚价银一万三四千两。以三年余之节省。即可抵补。开河工费。再黔省食盐。例销川引。若开修赤水河。盐船亦可通行。盐价立见平减。大定威宁等处。即偶遇丰歉不齐。川米可以运济。实为黔省无穷之利。应如所奏办理。从之。   ○调吏部右侍郎归宣光、为兵部侍郎。以湖南巡抚蒋溥、为吏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杨锡绂、为湖南巡抚。   ○以汉军印务参领范宜谦、为正白旗汉军副都统。   ○辛酉。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奉皇太后还畅春园。   ○户部议准、护理山西巡抚布政使陶正中疏称、解州、雍正十二年报垦地一顷八十五亩有奇。应于乾隆九年起科。兹查内有被水浸坍地一顷十六亩零。所有折色粮银。应请豁免。从之。   ○兵部议覆、奉天将军达勒当阿等奏称、永陵管千丁佐领品级、四品官王嘉彦、伊祖、王有名。康熙九年。由领催授为福陵管千丁佐领。又佐领品级。四品官王希贵。伊祖王健吉。康熙九年。由防御授为佐领。俱经承袭四次。虽不便照世袭佐领根源例办理。但自原授之人至今管理九十余年。应照已过五十年看守陵寝防御例。作为承袭之缺等语。应请交与该旗会同办理世职佐领根源王大臣。画一定议。从之。   ○工部议覆、河南巡抚硕色疏称、陈州府淮宁县。有太皞伏羲氏之陵。其殿宇台阁。建立年久。不无倾圯。遵照乾隆八年六月初二日谕旨。饬令地方官。于秋成后。动司库地丁银修葺。应如所题。从之。   ○又议覆、河东河道总督完颜伟疏称、河南下南河厅属祥符汛南岸十三堡临河扫坝。坐当大溜搜刷屡蛰屡镶。势甚危险。今查得北岸范家滩南坐成兜湾河头。已有吸川之形。下至徐家场滩势湾曲河尾又有建瓴之势。应乘时挑挖引河一道。俾河势顺直。全黄大溜。分洩东趋。则南岸十三堡要工。得以巩固。估需银一万三千七百八十两零。因关系紧要。业通融河库银两给发该厅等上紧兴挑。应如所请。从之。   ○广西凭祥土知州李桂故。无子。以其弟李樟袭职。   ○云南云南县土主簿张祚宏病休。以其子张文裕袭职。   ○壬戌。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曰。右卫副都统小格、现在患病。著派御医一员。前往调治。   ○饬沿海甄练水师。谕国家设立营伍。修明武备所为折冲御侮之用。必训练精熟于平日。斯可奋勇决胜于临时。是以陆路设营汛。沿海设水师。皆须勤演习。收实效者自去年朕命大臣查阅营伍后。陆路该管大员。颇有竭力整顿气象。而水师操演则不过将演就阵法。塞责了事。其操舟破浪之法。官弁兵丁茫然不知。以为此水手之事。漫不留意即至柁工水手。其能熟练者亦属寥寥。平日操演之时各船进退尚且参差往来间断。苟其临敌。何以致用夫水师以舟为主。出没风涛。去来倏忽。必掌柁者能操纵自如。而抢风折戗破浪冲波。水手等尽能娴习。即官弁兵丁等。亦皆心领神会不待呼应而自灵。然后猝然遇敌驾驶轻捷一舟之中。臂指相使。如一人之身。则应变制胜无难。向来水师员弁。仍以水师用。原欲其熟悉情形。收得人之效。今则视为故套。该管者不加察。徼幸者苟延玩。是育材之善政为伊等之捷径矣。著通行申饬沿海。将军督抚都统提镇等。务遵朕旨。实心训炼。实心甄别毋得仍前玩忽虚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