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259 页/共 1860 页
○是月。钦差大学士陈世倌、总督高斌、侍郎周学健、会同河道总督白钟山、覆奏御史金溶条奏、石林口合龙之后。来岁伏秋汛涨。黄河大溜。必仍北趋。可虑者一。查石林迤下北岸湾曲迎溜之处。业已开挑引河。溜归中泓。以刷河身。大溜已远埽工。不致北趋为虑。又称、石林口堵塞。时系冰冻土凝。春融土解。可虑者二查上年董筑之时。横卧大埽。直入河底。以上层层加筑。今届春仲。并无疎虞。又称、黄水侧注北岸。河内南岸日淤。如黄村口等处。在在堪虞。可虑者三。查黄村四坝。上年并未过水。将来石林埽工。日渐淤垫。溜趋南岸。黄村等处。并无可虞。惟韩家塘被黄水汕刷。渐成河形。应加意防护。又称、石林口既开之后。黄河趋石林者、十之六七。趋正河者、十之三四。徐州一带正流。平缓淤高。正河下流。未必深畅。可虑者四。查石林口合龙后。黄河已归正流。徐州一带。水深一丈八尺不等。正河已属深通。均无可虑。得旨。览奏稍慰朕怀。
○陈世倌、高斌、等奏、江南赈务。淮安、扬州、徐州、海州、各属。汰过重冒共一十五万余口。凤阳府属之宿州、灵璧、颍州府属之阜阳、蒙城汰过重冒共二万五千余口。其遗赈及闻赈来归者。亦节次添补。现在犹有增删。臣等饬属妥办。俾无滥无遗。并不使借名滋扰。得旨。所奏俱悉。
○陈世倌、高斌、等奏黄河北岸。自石林口至苏家山数十里。向无堤岸。盖因黄河自入徐州府境。南北两岸。山势紧束。河面既窄。加以汛涨水盛。恐至下游受险。而徐州府治。正当冲溜。尤为可虞。是以向来于北岸李家楼以下数十里。听其漫滩过水。于南岸毛城铺设坝。下疏引河。分洩盛涨。以杀河势。俾徐郡城池。得保无虞。现在石林漫口。堵筑完竣。埽工坚固。毛城铺设坝引河。随时启闭。宣洩合宜。无再应施工之处。得旨。所奏俱悉。
○陈世倌奏。臣沿河查勘至徐州府。石林口埽外之水。高于内水七尺有余。又秫秸之埽。每丈约蛰陷五尺。恐难御风浪。又观音堂、陈家楼楼子集、等处。沟漕甚多。恐汛涨漫入。现虽已筑月堤。离坝稍远。仍拟紧贴埽坝。添筑土戗一道。以为内护。沟槽悉行填堵。并于对岸王家庄、挑引河。勿使逼溜北趋。又石林迤东韩家塘。渐成河形。应加埽防护。其对岸沙家塘淤沙。挺出河心。急应挑切。臣随至上江。逐勘上江之宿州、灵璧、虹县五河、等处地势低洼。一遇大水之年。黄河异涨。从毛城铺、王家山、等处减坝放下。犹虑不足宣洩。今议将天然二坝。改为滚水石坝。放水入江。工竣之后。如果宣洩宽畅。下游地方无碍则宿、灵、等州县之水。当再设法疏导。使水消地涸。至临淮县城。拟迁县西二十里。为凤阳府附郭首邑下江串场河各港口距海俱有一二百里口门错杂交互。中有间段淤阻之处。此系高、宝、等七州邑诸水分流归海要道。臣即往高宝一带。查勘至云梯关、海口由海州、沭阳、勘至邹、滕、将上下情形勘毕之后。即行回京。得旨。卿可俟尹继善到清江浦。会议定后再来。已有旨了。
○前任两江总督宗室德沛奏。淮、扬、两属下河田地村落。俱有圩岸。向系民修。因年久残缺。复遭冲坍。民间贫富不一。彼牵此制。不能全复其旧。必须官为督率。劝谕奉行。今地方官赈务殷忙。又恐顾此失彼。应另派丞倅。率领佐杂。谕令各乡保公同妥议。就村落田亩形势分认。于农隙时兴筑。其实有民力不敷者。依筑官河官堤例。官给一半工价。一体兴作。仍令按年加修。俾圩外之水。束之归槽。圩内之水。戽之使出。得旨。知道了。
○江苏巡抚陈大受奏。江南未涸地亩。其积水寸余者。现饬督赈各道员。谕令赶种最早之稻。即于赈项内买给耔种。至各处饥民间有窃取之事亦必分别惩治。得旨是。诸凡留心、妥酌为之。
○又奏。淮安、泰州、通州分司所属盐场。米价昂贵。穷灶艰食。臣于淮扬赈粮内划拨三万石以备各场平粜。得旨。所奏俱悉。
○江南河道总督白钟山、巡视南漕御史金溶、奏南旺大坝。向例俟南漕已抵台庄。始行开放。舟楫通行。今临清板闸外。有河南拨运江南赈米船一百八十余只。继有东省碾运临、济二处仓谷十万石。截留漕米五万石。均须运往江南充赈。臣等将开坝日期。略为变通。俾免拥挤阻滞。即南漕入境。亦得遄行。得旨。所办甚妥。知道了。
○白钟山又奏、筹办工程物料事宜。一、料物宜严查杜弊。酌于南北两岸。设循环号簿。填注收用物料。饬该管文武盘验外。复委干员于料船必经口岸。验量核对。遇修工段。更查其丈尺。以杜混冒。一、土方宜多为挑积。除堤工卑矮之处。例筑子堰。复饬属酌定应挑方数。多为堆积。其险要埽坝处所。仍于应积额土外。广积土方。以备要需。一、湖水宜豫筹宣洩。高宝诸湖。上承洪湖之水。临湖堤岸。俱设有出水港口。现在诸湖充盈。当饬属于各港口疏浚深通。将湖水酌量开放。一遇洪湖减水。自可容纳。以免下游地方骤涨。一、苇柴宜酌量派运。徐属地方屡歉。例用秫秸。势难采买如数。当饬属将苇荡右营额柴一百五万束。分派徐属运用。可以少办秫秸。并可留为民间炊爨之需。得旨。所办俱妥。知道了。
○漕运总督顾琮、巡视南漕御史宗室都隆额、奏。上年两江被灾。截漕济赈。被灾军丁。均沾赈恤。冬春雪泽过大。柴薪昂贵。今减歇船丁。全赖一半月粮。臣酌令粮道。于被灾卫分内。查明应给之丁。先行给发。其未被灾丁船。俟题后再给。得旨。是应如此办理者。
○两淮盐政准泰奏。今春当雨雪积寒之后。盐花不起。近今甫得煎晒。而粮草又复价昂。灶户乏力。当饬分司场员。查明不在灾赈之贫灶。设法借给口粮。劝谕上紧煎晒。并将旧存场盐。尽数出场。以济民食。得旨。好。汝能办此也。
○安徽巡抚喀尔吉善奏。安省留养灾民。现宜咨送回籍。当被水逃避时。房屋多被冲圯。应先期关会各原籍。查明给银修盖。并各给一月口粮。俾得资生。得旨。好。知道了。
○护理河南巡抚印务布政使赵城奏。豫省粮价稍昂。无力农民。艰于播种。当饬示乡民。每亩许向地方官借银五分。以为耔种资本。其银即在平粜项内动支。秋成以谷交仓。免其加息。得旨。所奏俱悉。妥协为之。
○陕西巡抚塞楞额奏。陕省上年收成。在七分上下。民间盖藏甚少。入春未免拮据。今酌议于去秋收成较好者。准借仓粮十分之一。稍次者、准借十分之二。减薄者、准借十分之三。至粜卖价值。收成在七分以上者。准每石减时价五分。收成六分以下者。准每石减时价一钱。委员稽查粜借。得旨。所奏俱悉。甚属妥协也。
○署川陕总督马尔泰奏、郭罗克贼番肆劫。四川提督郑文焕。遵旨前往松潘妥办。应派出口驻营示威官兵八百名。土兵一千余名。驼马炮位。一并檄调。口粮照例备办。得旨。所奏俱悉。
○又奏。准噶尔夷使。由噶斯一路。至东科尔贸易。进藏熬茶。其经过地方。应严加防范。沙州外境防卡之推莫尔图地方。为所过紧要之处。请将彼处应彻防冬官兵。俟夷使过后。再行彻回。口粮如例支给。得旨。好。知道了。
○又奏。夷使熬茶。如径由边卡进藏。则长途跋涉。马驼必致疲乏。应将东科尔豫备之马驼。令护送夷使之侍郎玉保。即带赴边卡。以备更换。如不由边卡进藏。仍至东科尔贸易。则东科尔仍应豫备马驼。查满洲官兵。甫经出口。马驼尚属肥壮。止须于就近各镇内。照拨往边卡之数。摘拨一半。以备易换。得旨。所办甚妥。知道了。
○四川巡抚硕色奏。湖北巡抚范璨。奏准买运川谷二十万石。嗣准咨令在川碾米。以利运载。并为豫雇船只。兹复准江南督臣德沛等、咨拨川谷二十万石。臣以江省济赈孔亟。亦照运楚之谷。一例办理。得旨。所办俱妥。嘉悦览之。
○又奏报、社仓粮石充裕。共实贮粮一十三万八千二百余石。得旨。社仓之谷。多多益善。但不可强民耳。
○四川提督郑文焕奏。臣奉命赴松潘筹办郭罗克肆劫一案。该番通达各处隘口。今一面知会管理青海夷情副都统莽古赉。并行威茂、泰宁、两协。严饬防范。一面檄调郭罗克正副各土目。齐集黄胜关外。亲往宣谕查问。如俯首知罪。当取具永远遵守番结。并郭罗克邻近土目互结。请旨分别究治。否则即斟酌临巢剿捕。一切调兵筹饷事宜。已次第咨商抚臣料理。得旨。慎重妥协为之。
○广州将军兼管粤海关事务策楞奏。臣奉命以将军兼管关务。驻劄将军衙门。凡该关题报奏销。并吏书文卷。一切查验收支章程。统请照闽省之例。归将军衙门办理。其不敷员役。亦请照闽关之例。兼用旗营官弁。得旨。是。知道了。
○署云南总督印务云南巡抚张允随奏。安南境内匪贼节次情形。上年十一月十九日。据广南营参将胡大勇报。安南猛发贼首兵者列。纠洪水贼余襄。攻劫安边。牡丹土官翁卿、约者良土官。将地方归顺交江。又结猛发铜厂匪贼郎袍。桂皮山野贼农廷结、杨元福、陆玉明、陆保、等。至牡丹、合为一处。计四五千人。在者、良造木城数座。联络驻劄。谋攻念台。念台土官翁贯。求救于保乐州。以保乐兵一千击郎袍。败还。三岐督镇官策应、为洪水沙贼阻不能前。据开化镇游击丁世功、等报。交阯土目翁钦、翁贵、黄滚寿等。击败安边沙贼。劄营于赌咒河隔岸土目郑分、声言南谜老岩猺人等寨。原系安南地方。今来剿贼。臣闻报饬属晓谕。土目翁钦慑服。毁营而去。本年正月。据广南营参将胡大勇报。牡丹者良叛目阮兼泽、翁卿。结贼郎袍、周文显、聚众数千。劄营于吉安淜。保乐土官翁督、及念台土官翁贯、各带夷兵共四千名。劄营于勾麻、为者良贼战败。贼复分兵破果篾、弄高、二寨。郎袍复过保乐营。截其运道。保乐兵却走。黎京差督阵官调高平牧马先锋官闭士仪等。合兵八千讨贼。督阵官旋阵亡。念台破。交江王矣扬劄念台。招安原管地。复往安边与翁贵战。翁贵袭安北府。原据安北之黎忠君。退屯漫停。外此有八宝、东弓、漫布、泰番、鼎礶、大同、猛萨、各贼首兵二三千人。清化邵郡公、扶竜德世子黎维礻□密。带兵三千余。抵山南府。安南国内、惟山西、山南、山北、海洋、四郡。服黎京辖。其清化、广化、二郡。为旧世子黎维礻□密所据。安广、易安、二郡。为阮氏子孙所据。谅山、太原、二郡。为茹姓所据。兴化、宣光、二郡。为交江所据。地分土荒。督令官调集乡兵。俱以乏食逃亡。臣令文武等。于通交要隘。严加防范。得旨。所奏俱悉。时时探信以闻然惟慎我边防为要耳。
○又奏。省会八营弁兵。应教习硬弓。自五六力以至十二力。就其材质强弱。分给教演。以半年为限。并饬各镇协营。一体增加。责成该管镇将。董率练习。复遴大员。考验赏罚。得旨。是。实力行之可也。
○贵州总督兼管巡抚张广泗奏报。上年米价未甚平减。春间复恐加昂。当饬属减价平粜。其粜价与买价悬殊者。并停买补。至冬雪春膏。均属沾足。得旨。览奏稍慰朕怀。但米价昂贵。为近来各省通病。不可不留心也。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五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八年。癸亥。三月。乙卯朔。上御勤政殿听政。
○兵部议准、署两广总督庆复疏称、番禺县分防墩头、南冈头、二汛千把总。向无公廨。请各建衙署。从之。
○以国子监祭酒开泰、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以翰林院侍读学士嵇璜、为右通政。
○以广西庆远协副将毕映、为右江镇总兵。
○丙辰。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
○宗人府议奏、应封宗室职衔。王等庶福晋所生之子。应如何给封。请旨。得旨。从前定例。王、贝勒、贝子、公等嫡福晋嫡妻所生之子。方始按级与封。至庶福晋所生之子。间有封者。其庶妾所生之子。并无加封之例。去年因定王、贝勒、贝子、公等庶福晋侧妻之数。锡与封典。故伊等所生之子。亦准邀封。观此较之嫡妻之子。虽降二等。揆之不应得封之例。实属加优。今览宗人府所奏。似乎加恩之典。反若从其降者。甚属错谬。嗣后王、贝勒、贝子、公等庶福晋侧妻所生之子。俱著降二等与封。
○先是宗人府议请合试左右两翼宗学生。拔取佳卷。准作进士。至是、钦命大臣考取一二等佳卷进呈。宗人府带领引见。得旨。考取之宗室玉鼎柱、达麟图、福喜。俱准作进士。与乙丑科会试中式之人。一体殿试引见。或选入翰林。或以部属等官补用。候朕临时降旨。嗣后俱照此例行。
○兵部议准、闽浙总督那苏图疏称、先准部咨。查减续添兵丁。查太湖营续添马兵五十名。请改为步战。并裁余丁七百一十二名。裁马留备倒毙。此外各镇协营、及抚标巡盐额兵。均难议减。从之。
○正黄旗满洲副都统观音保、以老病乞休。命以原品致仕。
○以故喀尔喀辅国公色内之叔恭格、袭职。
○丁巳。遣官祭先蚕之神
○礼部议准、河南道监察御史李<?忄原>奏称、坛庙陪祀。朝期坐班。多托故不到。请敕下各堂官。严饬遵例齐集。违者将本人及该堂官。并下部议。从之。
○兵部奏、旗员子弟随任事宜。各处城守尉、防守尉、总管、协领等官。有由京补放者。其子弟可呈请随任。至在任久居。即可在彼披甲当差。与拨派驻防人员无异。请嗣后于此等员弁子弟。有愿来京当差者。听其来京。有愿留彼披甲。或协理家务者。亦均照驻防之例。听其随任。无庸照例详请咨部。至各省将军、都统、副都统、子弟。年已及岁。向无奏请随任定例。但将军、都统、副都统。有统辖地方大小员弁之责。与文职大员相同。其子弟未便留彼披甲当差。请嗣后于年已及岁之子弟。有实须恳请随任者。先咨该旗存案。该旗于年底汇奏。其由京新授者。如将年已及岁子弟带往任所。报明该旗奏请。从之。
○工部议准、调任江南河道总督完颜伟疏称、清口两岸束水大坝。因乾隆七年、伏秋汛涨危险。将东坝尽拆。俾河水东注。今水势日消。又恐黄强淮弱。有碍运道。急应重建原坝。收蓄济运。得旨。依议速行。
○戊午。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户部议准、署直隶总督史贻直疏称、直属各州县驿站缺额工料。乾隆八年春夏二季。应需九折银一万四千六百两零。若照例俟乾隆八年开徵后给发。司驿各官。无力垫办。请将春季工料。于司库乾隆七年地粮银内动支。夏季工料。于乾隆八年地粮裁站银内动支。涿州、良乡、通州、三河、安肃、五属。每岁地亩。圈退无定。徵粮未有确数。请照各州县摊丁额数题拨。榆林、土木、鸡鸣、宣化、怀安、万全、长安、雕鹗、云州、赤城、十驿。曾于乾隆七年奉裁浮夫。请除裁夫数目题拨。从之。
○又议覆、山东巡抚晏斯盛疏称、上年被水地亩。惟邹县地已全涸。堪种春麦。其滕县、鱼台、济宁、金乡、峄县、临清、六县卫。泥淖难耕。别无补种地亩。请于例赈外。自本年三月为始。极贫加赈三个月。次贫加赈两个月。应如所请。于本处仓粮动给。不敷、于邻属协拨。从之。
○又议覆、前护理山西巡抚印务布政使严瑞龙疏称、朔平府左云县额徵粮石。应运交粮厅常丰仓。该县止收耗粮。不收脚费。派附近粮户。亲身赴交。较之徵费官运。小民苦累更重。请仍照例计程核算。每石徵脚价银七分零。耗粮四升。粮少者照此递减。就近在县完纳。官为雇运。应如所请。从之。
○河南巡抚雅尔图疏报、封邱、济源、永宁、三县。乾隆六年分、共开垦民田旱地五顷七十一亩有奇。
○己未。吏部侍郎田懋奏。外省告病官员。向俱留于该省调理。病痊复用。但既经解任。复留该省。未免食用艰难。情亦可悯。查例载告病人员。俱准回籍调理。病痊日。以原缺补用。现有告病江西安仁县令高鈊。可否即照此办理。恭候钦定。得旨。外省官员告病。准督抚题请解任。留于该省调理。病痊复用者。乃国家爱惜人才之意。且以杜借名规避之弊也。今田懋所奏。该员既以患病解任。又复留于该省调理。食用艰难。情亦可悯等语。似亦实情。况原有病痊补用原缺之例。亦不虑其借端规避。朕思同知以下官员。亦无甚规避情节。其告病者。俱准其回籍调理。病痊照例铨补。不必留于该省。若道府等员。该督抚具题请旨。其有无规避情节。临时自难逃朕之洞鉴。著定为例。高鈊准其回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