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250 页/共 1860 页

○乙亥。命持法宽严。务归平允。谕、明罚敕法。贵乎持平。过于宽则失之纵。过于严则失之刻。俱非明允之道。今年朝审、秋审、情实案件。因两年停刑。是以勾决者较往时为多。此皆九卿公同议定之成谳。朕于刑部进招册之后。逐加详阅。及勾到时。又与大学士、刑部堂官等、再三推究。凡有一线可生者。姑且从缓。必求其生而不得。然后寘之于法。在朕心惟期至当至平。并非有意从严、而如此办理也。但恐外省督抚、揣摩观望之习。不能尽除。见今年勾决之人稍多。遂妄臆朕意在严。凡承办刑狱之事。相率而趋于刻核。则大违朕之本怀。若见此谕。或又以朕意在宽。而流于姑息。则更非明允之道。于明刑弼教之训。大相迳庭矣。今日给事中倪国琏所奏、与朕意相合。特颁此旨。谕各省督抚等知之。倪国琏摺并发。   ○又谕、今岁江南叠被水灾。河防水利。甚关紧要。深为悬念。大学士陈世倌、屡次陈奏。朕见其有中肯綮者。必有以成底绩之功也。著即驰驿前往。会同高斌等、查勘办理。   ○户部议准、盛京户部侍郎双喜奏称、明岁秋间。皇上恭奉皇太后。往谒祖陵。所有随从人员、经过地方。应需口粮马驼草料。宜豫为备办。但现在各城仓。虽有存贮粟米。并无草豆。应请将宁远等城、乾隆七年地亩。暂停徵收米石。改徵黑豆备用。从之。   ○又议准、江西巡抚陈宏谋奏称、泸溪县应输漕米。乾隆二年。改徵折色。交官代办。实缘地处深山。舟楫不通。挽运维艰之故。苐所定价值。每石止银八钱。实属不敷。数年来、俱令通省四十九州县、分认一半。泸溪县独认一半。原属暂时通融。未可经久。请嗣后于每年八月开徵时。粮道就近将省城米价确查。按照米数。借动藩库存公银。于省会水次购买。即将时价确数。应徵银两。发示谕民。照数完纳还库。从之。   ○旌表守正被戕之安徽省太和县民石应厚女石氏。   ○丙子。上御乾清门听政。   ○和硕諴亲王允秘等、遵旨议奏、正蓝旗满洲革职贝勒弘昹属下佐领一缺。作为公中。入旗当差。本佐领下闲散柱儿。年甫十四。现有孀居之祖母、伯母、及母、又有伊舅母、因无子嗣。亦相依同居。四孀一孤。并无养赡。而柱儿又懦弱不能披甲。该旗奏请照旗人例。给养育兵钱粮二两。查包衣佐领下。原未设有养育兵钱粮。惟上三旗包衣佐领下。有给与无子孀妇、每月一两钱粮米石之例。今柱儿虽系包衣。既已暂入旗下。即照此例给与一两钱粮米石。俟长成披甲。或分给王等时停给。嗣后下五旗公中包衣佐领下无养赡之孤寡人等。如有似此家口重者。均给一两钱粮米石。家口少者。祗给饷银。不必给粮。俱俟长成披甲。或分给王等时停给。从之。   ○大学士等议准、大学士陈世倌奏称、臣奉命往两江查勘水灾。请先至高、宝、诸州县。会同督抚诸臣。共商疏引入海之法。使积水早消。民得耕种。而来岁四五月后。不致再烦赈恤。至石林口、现经高斌等竭力堵筑。自可即日合龙。但漫溢之水。尚未消涸。诚恐春汛洊至。水势弥漫。则漕艘北上。亦虞艰阻。现在刘家涧滚下之水。入海之口。果否通畅。亦应会勘商酌。以便漕艘往来毋误。再徐、凤、一带。积水已至七八年不消。今秋因古沟漫决。诸湖之水。尽从洪泽湖、溢入高、宝、诸湖。以致高宝等州县被淹。苐洪泽湖果否堪容诸水。或别有疏消之策。应并会勘。使徐、凤、诸湖之水。皆有归宿。不致泛溢为患。请将善于测量之人二员。带备仪器。给与驿马。前往查看。从之。   ○归化城右翼副都统拉萨立、以才短奏请降调。命原品休致。   ○旌表守正捐躯直隶获鹿县民许管存妻杜氏。   ○丁丑。上以二十五日。初诣南郊斋宫斋宿。豫行庆贺。皇太后圣寿节。诣寿康宫行礼。王大臣于慈宁门、众官于午门、行礼。   ○奉皇太后幸重华宫侍宴。   ○户部议准、两广总督庆复奏称、先因粤东春末少雨。早禾被旱。豫筹于江西拨谷八万四百石。今粤东雨水匀调。晚禾丰收。江西米谷。即可停运。而江南淮、扬、等府赈务孔殷。江西与淮、扬、一水可通。请将江西拨运粤东仓谷八万四百石。运往淮、扬、以备春赈。从之。   ○又议准、贵州总督兼管巡抚张广泗奏称。施秉县属军户屯田。与楚省地界搀越不清。雍正七年奉旨清查时。止将搀入麻阳县一屯丁粮。划归麻邑。其插入芷江县一屯丁粮。未经查清归拨。计成熟有徵田二百六十七亩零。徵米四十石零。丁银八钱。请拨归芷江县、就近管辖徵收。所有黔省应裁粮额丁银。并楚省应增田粮丁差银米。均造册送部查销。从之。   ○戊寅。谕。从前朕曾降旨。欲亲奉皇太后前诣盛京。恭谒三陵。彼时因口内经过地方。田禾歉收。是以降旨暂停。俟收获之年。再行前往。二年以来。直隶所属地方。屡获丰稔。故朕欲明岁前往。敕令遣人赴盛京察看道路。乃此际有人奏称。盛京所属地方。又经被水。祈暂停前往。时值水灾。朕心深为廑念。但恭谒祖陵之事。每以不能前往。迁延时日。不惟于敬谨之道不合。而心内亦实不自安。如前往时。一切需用之项。虽俱系官办。而随从人员甚众。地方出产无多。甚虑在下人等、或至匮乏。今将军额尔图等来京。细问彼处情形。据称盛京所属。虽数处稍潦。今水俱涸。明年可以耕种。一切应行备办。及应行官备之项。现俱办理。即随从在下人等所用之物。亦不致购买有误。尚易办理。地方亦无繁难之处等语。额尔图系该地方将军。如稍有疑虑之处。伊必奏请停往。今既奏称尽可前往。即定于明岁秋季起程。由向导处所看之和尔素一路前往。所有一切应行料理。应行备办之项。豫为料理备办。著原派出之王大臣、会同将军额尔图等、公同商酌定议具奏。   ○是日起。上以冬至祀天于圜丘。斋戒三日。   ○己卯。谕、礼部奏称、冬至前一日视祝版。常例御补服。今恭遇皇太后圣诞。系穿吉服日期。视祝版。诣斋宫。俱应御龙袍衮服等语。朕思乘辇前往斋宫。卤簿全设。大礼所关。自应御龙袍衮服。嗣后若遇豫日应诣斋宫斋宿之祭。其视祝版。诣斋宫。俱应御龙袍衮服。随从人等。俱穿吉服。永著为例。   ○庚辰。皇太后圣寿节、遣官祭太庙后殿。   ○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谕。朕明日祭天坛。由斋宫乘礼轿。正外门乘辇。回宫时。祭祀已毕。于昭亨门外豫备礼轿。将此永著为例。   ○辛巳。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昨出斋宫斋宿。及今日祭毕回宫。一切备办俱属整齐。乐奏亦颇尽善。所有执事巡察值班大臣官员。及銮仪卫章京、校尉、看守堆拨兵丁、并乐舞生等。俱著查明议奏。加恩赏赉。寻议、执事大臣等五十二员。各赏大缎一疋。侍卫章京三百七十三员。各赏官缎一疋。护军校千总把总五十二员。各赏银五两。前锋护军兵四百三十九名。巡捕三营兵二百三名。步甲一百六十八名。校尉四百四十八名。乐舞生三百二十九名。各赏一月钱粮。从之。   ○壬午。上以冬至节。诣寿康宫、行庆贺皇太后礼。王大臣于慈宁门、众官于午门、行礼。   ○御太和殿受贺。   ○以四川重庆镇总兵邵铨、松潘镇总兵杜凯、对调。   ○癸未。吏部议准、闽浙总督那苏图奏称、漳州府通判一员。应移驻石码镇。其民间户婚田土。罪止杖笞枷号者。归该通判就近审理。如人命盗案。及事关重大。罪该徒流等案。仍归地方正印官审办。该通判原有部颁关防。毋庸另行铸给。原设之书吏衙役。即移驻供役。至原驻石码镇之柳营江巡检。应裁。官役俸工银。存司充饷。其现任巡检赵为梓。给咨赴部另补。应建衙署。俟确估另行造报。从之。   ○兵部议覆、江西巡抚陈宏谋奏称。江西省民汛兵丁。应照直隶等省例。准携家口。以一年为期。随宜抽换。该管弁员。遇大操届期。调集操演。按次拔补。懒者详革。至或不肖兵丁。勾连匪类。生事扰害者。实力稽查。即行申报上司。革粮究拟。如该管官稽查不实。及知情徇庇。上司访闻。分别参处。应如所请。饬令各该镇协营一体遵行。从之。   ○甲申。户部议准、仓场侍郎宗室塞尔赫等奏称。新河税口。迤西五里。有水南地方。从前因商货不由新河正道行走。俱由水南绕道避税。以致课额有亏。前任厅员。派人役在水南稽查。不致偷漏。其税课仍系新河报纳。由来已久。似应循旧稽查。如有官役巡拦人等。借端需索。及违例苛徵等弊。即查参究治。再晏公庙一处。专为粮税而设。今杂税粮课。既奉恩旨。永行宽免。此税自应裁汰。所有免过银数。应即令就近口岸人役稽查。从之。   ○兵部议覆、御史薛澂、条奏武闱事宜。一、外场考官。应行关防也。凡武乡会试。首重外场。乃向来惟内闱考官。严行关防。而外闱考官。谢恩后、各回私家。次日始行赴闱。兼有衙门画题事件。不惟酬应纷繁。于考校之事。未能从容。且恐启夤缘请托之弊。应请嗣后一切稿案。暂停画题。一、外闱考官册。宜同兵部俱送贡院。以便查对也。凡定例考试骑射技勇。考试官、及兵部堂官、监试御史、各持册一本记注。考试毕。公同密定双单好字后。三册封固。兵部同御史册。各携入贡院。查对编号。而考试官册。例各自携回私家。不惟虑防范偶疎。或启家人漏洩撞骗之弊。且贡院编号之时。偶有互异。碍难办理。应一并封交兵部堂官。带赴贡院。庶三册互对。于编列字号。益为详审。一、号舍院墙。宜增高加棘也。凡士子入场。首严代倩。特是号舍院墙低矮。易于超越。恐滋弊窦。请将邻号院墙。增高数尺。并照外围墙一体加之荆棘。则锁院深严。扃试益密。一、角楼宜设员瞭望也。向来贡院四角。各建一楼。盖恐士子越墙出舍。曾设员役巡查。法最严密。比年来停其设官。祗存空楼。请嗣后考试时。每楼仍派委佐贰首领官一员。带役数名。瞭望稽察。如该员役有徇纵等弊。知贡举、监试官、参究处治。均应如所请。从之。   ○乙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吏部议准、署直隶总督史贻直奏称、保定府清河同知。涿州州同。获鹿县县丞。霸州清河吏目。定兴县河阳司巡检。献县韩村巡检。正定府司狱各缺。或昔繁今简。或本属闲冗。均应裁。其保定府清河同知。原管一切河务。应归保定府盐捕同知兼管。另颁给保定府河盐捕同知关防。缺出、拣选题补。正定府司狱既裁。所有解审人犯。即归正定县监收禁。囚粮亦令该县支给。至裁汰各员。均给咨赴部另补。其所裁之官俸役食等银。即在各该州县地粮存留项下。扣除解库。造入春秋拨册。候文拨用。各员养廉等银。照数扣除。造入存公册内。咨部查核。从之。   ○户部议准、兵科给事中钟衡奏称、漕白粮一项。近例俱随漕统徵。每石准加三完纳。官为代舂。俾民无零星守候之苦。其法固善。但一经统徵。而漕白应完各数。无从分晰。粮书易于作奸。遂有借端多科。并私收折色者。应请敕谕该省督抚、严饬州县。嗣后隔岁冬底。刊刻由单。逐项分晰开明。该户田地若干。每亩科则若干。应完地丁漕截各若干。漕白米各若干。其地丁加耗若干。白粮加舂耗若干。漕截有无火耗。一并总注。于统徵之中。仍自分晰不混。民间一见了然。自可照单完纳。奸胥无从舞弊。从之。   ○豁除广西郁林州属、垦不成熟田十亩有奇。   ○是月。署直隶总督史贻直奏、涿州境内旗民。违禁私开烧锅。已缉获严惩。得旨、所奏俱悉。烧锅亦不能禁之使绝。亦惟去其太甚者耳。涿州之谓也。   ○又奏报通省得雪日期。得旨、昨晚京师。复得雪一寸有余。诚天恩浩荡。朕益深钦承之敬矣。   ○又奏、弭盗之方。隆冬尤要。臣遴委候补守备五员。分为五路。带兵巡缉。东至山海关为一路。北至居庸关为一路。西至固关为一路。南至景州山东界为一路。西南至磁州河南界为一路。梭巡勿辍。其连省交界。素称盗薮之地。即令设法躧访。报闻。   ○直隶正定镇总兵范毓<?香奇>、奏报惩劝兵丁情形。得旨、知道了。直隶数镇之中。惟汝处欠整顿。勉之。   ○钦差刑部侍郎周学健奏、由石林口历勘上下两江水利。俱应分道宣洩。其下江各属支河水沟。及堤坝闸座。亦应兴修。至高堰全堤。保障洪湖。尤为两江水利关键。其原建天然坝之处。正当淮水顶溜。应将南北两坝。改建滚坝二座。以洩有余之水。并将高堰大堤内之二堤。加培高厚。此勘定各工之大凡也。今择其工程甚钜。关系全局大势者。且俟会商再定。其有关地方水患。急应修筑。工程又不甚钜之处。先为兴工。以免春涨复淹。再前奏请迁移临淮县城。并泗州州治。经部议行。今勘有周梁桥地方。高敞平坦。堪建临淮县城。并勘定双沟地方。环山带水。堪建泗州州治。得旨、是。复命大学士陈世倌前往。统俟汝等和衷悉心详议。到日发议。若洩水之事。又关系明春耕务。所宜速办。若迟缓之。则无及矣。陈世倌云。能于今冬使积水全消。彼必有奇谋硕画也。   ○又奏、经过灾属。察勘赈务俱妥。地亩亦多涸出。其未涸处。俟石林口断流。定可计日全消。得旨、览奏稍慰朕怀。   ○钦差直隶总督高斌、江南河道总督完颜伟奏、石林水口汕刷四十余丈。堵筑将次完工。因口门收窄。水深流急。复冲刷十余丈。随倍力加工赶筑。于十一月初十日、合龙断流。河溜全归故道。臣等正恭缮摺奏。于十二日、复刷宽十余丈。查水虽平浅无溜。但抢筑又需旬余方竣。得旨、朕日夜悬望奏章。览此更切忧思矣。然此尚属目前之虑。至明岁冰融土解之时。何以先事豫防。尔等亦料及否耶。必于春汛未发之前。多方设法保固。度无徙薪之忧耳。至新刷之口。堵筑合龙。即行奏闻。以慰朕念。   ○两江总督宗室德沛奏、海州龙沟口地方。缉获抢夺盐船匪徒。余党仍饬严缉。得旨、此等盐枭。断不可使漏网也。以速获为是。   ○又奏、江西南昌、新建、二县。秋间被水。田亩多淹。现分别成灾者。照例赈恤。不成灾者。亦量加抚绥。得旨、所奏俱悉。   ○江苏巡抚陈大受奏、淮、扬、徐、海、等属。积水已涸未涸。及布种借种情形。得旨、所奏俱悉。大学士陈世倌、现为疏浚积水而去。若能涸出一分。即可赶种一分。总在汝等留心民瘼耳。   ○又奏、冬月办赈情形。得旨、所奏俱悉。仍须查察属员。实力奉行。   ○又奏、耕牛一项。应官为借给草价。秋成照数缴还。于借给耔种案内、一例册报。其力能喂养者。不得冒领滥给。得旨、如此留心民瘼。可以稍慰朕怀矣。   ○漕运总督顾琮奏、漕标营制。惟三才、方营、二阵可用。余皆虚华具文。臣删繁就简。仿照宋将岳飞、明将戚继光、制为背峞、鸳鸯、二阵。时加训练。务期娴熟。得旨、览。惟在实力整饬营伍。阵名非所论也。   ○又奏、缉获海州抢盐匪徒。得旨、竭力缉匪。以安良善。   ○安徽巡抚张楷奏、宿州、怀远、虹县、灵璧、凤台、阜阳、颍上、亳州、蒙城、太和、泗州、五河、天长、等十三州县。虽勘不成灾。但未淹地亩无几。收获甚微。所有新旧钱粮。应概行停徵。统俟来岁麦熟后启徵。其军卫地亩。附属各州县境内者。一例办理。得旨、是。应如是以苏灾黎。复元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