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第 26 页/共 43 页
四磨汤(济生)
人参 槟榔 沉香 乌药上四味。各浓磨水。取七分。煎三五沸。放温。空心服。
苏子降气汤(和剂)
当归 甘草(炙) 前胡(去芦) 浓朴(去粗皮。姜制。各一两。) 肉桂 陈皮(各三两)
苏子 半夏曲(各五两)
每服五钱。姜枣水煎服。
甘豆汤(三因)
甘草 乌豆(等分)
水煎服。
沉香降气汤(和剂)
沉香(二钱) 缩砂(四钱) 香附(二两) 甘草(炙。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空心沸汤点服。
独活寄生汤(三因)
独活(三两) 桑寄生(如无。以续断代) 细辛 牛膝(酒浸) 秦艽 茯苓 白芍药 川芎防风(去芦) 甘草(炙) 桂心(不见火) 人参 熟地黄 当归 杜仲(炒断丝各二两)
每服四钱。水煎。温服。
附子八味汤(活人)
附子 干姜 白芍 茯苓 甘草(炙) 桂心(各三钱) 人参(三钱) 白术(四钱)
每服四钱。水煎服。又方。去桂心。加地黄(二钱)
蠲痹汤(济生)
当归 赤芍 黄 羌活 片子姜黄(各半两) 甘草(炙。五钱)
每服四钱。水煎。温服。
四物汤(和剂)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等分)
每服四钱。水煎服。
芎归汤(和剂)
当归 川芎(等分)
每服三钱。水煎服。
茯苓补心汤即参苏饮、四物汤并用。
小乌沉汤(和剂)
香附子(二两) 乌药(一两) 甘草(二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
补肺汤(和剂)
钟乳(碎如米粒) 桑白皮 麦门冬(去心。各三两) 人参 白石英 五味子 款冬花肉桂 紫菀(洗。去心各二两)
每服四钱。姜五片。枣一枚。粳米三十粒。水煎服。
胶艾汤(和剂)
阿胶(炒成珠) 芎 甘草 当归 艾叶(各八分) 白芍药 熟地黄(各一钱)
水酒各半盏。煎服。
乌芎汤(和剂)
山茱萸(去核) 茯苓(各三两) 防风(四两) 细辛(一两半) 干姜(炮。五钱)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服。
芎辛汤(三因)
生附子(去皮脐) 生乌头(去皮脐) 天南星 干姜 细辛 川芎(各一钱) 甘草(炙。
七分)
姜七片。芽茶一撮。水煎。临卧服。
甘桔汤(和剂)
苦桔梗 甘草(等分)
水煎。食后服。
如圣汤(和剂)治痰热。利咽喉。治咽中有疮。咽物不下。咳嗽咯血。肺痿气促。小儿疮疹。毒攻咽喉肿痛。
麦门冬(半两) 牛蒡子(炒) 桔梗(一两) 甘草(生用。一两)
为细末。沸汤调。入竹叶煎。尤妙。细细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