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医醇剩义 - 第 50 页/共 50 页

(自制)   当归(一钱) 川芎(一钱) 桃仁(一钱) 炮姜(五分) 楂炭(三钱)   广皮(一钱) 茅术(一钱炒) 浓朴(一钱) 木香(五分) 砂仁(一钱) 苏木(三分) 降香(五分)   去恶清肺汤   (自制)   当归(一钱) 川芎(一钱) 桃仁(一钱) 炮姜(五分) 楂炭(三钱)   延胡索(一钱) 苏子(二钱) 桑皮(三钱) 橘红(一钱) 贝母(二钱)   苏木(三分) 降香(五分) 童便(一杯冲服)   去恶清心汤   (自制)   当归(二钱) 川芎(一钱) 桃仁(一钱五分) 炮姜(六分) 楂炭(三钱)   延胡索(一钱) 琥珀(一钱) 生熟蒲黄(各六分) 丹参(三钱) 牛膝(二钱)   灯芯(三尺) 苏木(三分) 降香(五分)   朱跋   上《医醇□义》四卷,从《重药轻投辩》起至《产后三冲》止,计二十四门,共出自制方,每门少则三四道,多者至二十道,共得一百九十六方(添加有方无论者八道,未算在内)。先生日鲜暇晷,晚年抽闲成此KT 义,并无名利之心,不过自抒心得,为后学举隅示范而已。祖怡所注,学识有限,自愧不克尽量发挥,深愿后之读者,从条文中求得辨证的原理;从方法中求得用药的原则;从相对的比较、相反的比较中,求得中医药学理的正确观点;好学虚心,不断努力,庶不负先生郑重叮咛之一片苦心尔。   通家后学朱祖怡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