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医醇剩义 - 第 5 页/共 50 页

治虚风症,能食,手足麻木,牙关急搐,目内蠕 ,胃风面肿。   升麻(一钱二分) 白芷(一钱二分) 麻黄(一钱) 葛根(一钱) 当归(一钱) 苍术(一钱) 甘草(一钱) 柴胡(五分) 羌活(五分) 本(五分) 黄柏(五分) 草蔻(五分) 蔓荆子(五分) 姜(三片) 枣(一枚)   薏苡仁汤    治中风,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难以屈伸。   苡仁(三钱) 当归(一钱二分) 芍药(一钱二分) 麻黄(五分) 官桂(五分)   苍术(一钱二分) 甘草(八分) 生姜(三片)   排风汤    治风虚冷湿,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及五脏风发等症。   防风(一钱) 白术(一钱)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肉桂(一钱) 杏仁(一钱) 川芎(一钱) 甘草(一钱) 麻黄(一钱) 白藓皮(三钱) 茯苓(三钱) 独活(三钱) 姜(三片)   人参补气汤    治手指麻木。   人参(二钱) 黄 (二钱) 升麻(五分) 柴胡(五分) 白芍(五分)   生甘草(五分) 炙甘草(五分) 五味子(五分) 不加引。   桂枝汤    治风从外来,久客于络,留而不去,此方主之。   桂枝(二钱) 白芍(三钱) 甘草(三钱)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小续命汤    治中风不省人事,渐觉半身不遂,口眼 斜,手足颤掉,语言謇涩,肢体麻痹,精神昏乱,头目眩晕,痰火并多,筋脉拘急,不能屈伸,肢节烦痛,不能转侧。   防风(一钱四分) 桂枝(一钱四分) 黄芩(一钱四分) 白芍(一钱四分) 杏仁(一钱四分) 甘草(一钱四分) 川芎(一钱四分) 人参(一钱四分) 防己(二钱) 麻黄(一钱) 附子(七分) 姜(三片) 枣(二枚)   附易老六经加减法麻黄续命汤,治中风无汗,恶寒。本方中麻黄、杏仁、防风各加一倍。   桂枝续命汤,治中风有汗,恶风。本方中桂枝、白芍、杏仁各加一倍。   白虎续命汤,治中风有汗,身热不恶寒。本方中加知母、石膏各一钱四分,去附子。   葛根续命汤,治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本方中加葛根一钱四分,桂枝、黄芩各加一倍。   附子续命汤,治中风无汗,身凉。本方中加附子一倍,干姜、甘草各加一钱。   桂附续命汤,治中风有汗,无热。本方中桂枝、附子、甘草各加一倍。   防风通圣散    治诸风惊搐,手足螈 ,小儿急惊风,大便急,邪热暴盛,肌肉蠕动,一切风症。   防风(五分) 川芎(五分) 当归(五分) 白芍(五分) 大黄(五分) 芒硝(五分) 麻黄(五分) 连翘(五分) 薄荷(五分) 山栀(五分) 石膏(五分) 黄芩(五分) 桔梗(五分) 白术(五分) 荆芥(五分) 甘草(五分) 滑石(五分) 生姜(三片) 涎嗽加半夏五分,破伤风加羌活、全蝎各五分   乌药顺气散    治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 麻,语言謇涩,手足不遂。先宜多服此药,以疏气逆,然后随症投以风药。   麻黄(二两) 陈皮(二两) 乌药(二两) 川芎(一两) 僵蚕(一两)   白芷(一两) 甘草(一两) 枳壳(一两) 桔梗(一两) 干姜(五钱)   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加味六君子汤    治四肢不举,属于脾土虚衰,须服此专治其本,不加入风药。   人参(一钱) 茯苓(一钱) 甘草(一钱) 广皮(一钱) 半夏(一钱)   麦冬(三钱) 竹沥(半杯) 口渴去半夏,加玉竹。不热者加附子。   资寿解语汤    治中风脾缓,舌强不语,半身不遂。   防风(一钱) 附子(一钱) 天麻(一钱) 官桂(八分) 枣仁(一钱)   羌活(五分) 甘草(五分) 羚羊角(八分) 竹沥(两大匙冲服) 姜汁(两滴冲服)   天麻丸    治风因热而生,热盛则动,宜以静胜其燥,养血通络,兼去肾风。   天麻(四两酒浸) 牛膝(四两酒浸) 萆 (四两) 元参(四两) 杜仲(七两)   附子(一两) 羌活(三两) 独活(三两) 当归(十两) 生地(一斤)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温酒下。   竹沥汤    治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事,口不能言。   竹沥(二升) 生葛汁(二升) 生姜汁(二合) 上三汁和匀,分三次温服。   千金地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