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482 页/共 603 页

(《纲目》)【集解】时珍曰:凡人、畜有风病、疮病,肠肚内必有虫。《圣惠方》治目翳用此物,云以乌驴者为【主治】目中肤翳。取三七枚曝干,入石胆半钱同研,瓷盒收盛,勿令见风。每日点三、五次,其翳自消(《圣惠》)。   虫部第四十二卷 虫之四   蛊虫   (《拾遗》)【释名】时珍曰:造蛊者,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取其存者为蛊。故字从虫,从皿。皿,器也。   【集解】藏器曰:古人愚质,造蛊图富,皆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即此名为蛊,能隐形似鬼神,与人作祸,然终是虫鬼。咬人至死者,或从人诸窍中出,信候取之,曝干。有患蛊人,烧灰服之,亦是其类自相伏耳。又云:凡蛊虫疗蛊,是知蛊名即可治之。   如蛇蛊用蜈蚣蛊虫,蜈蚣蛊用蛤蟆蛊虫,蛤蟆蛊用蛇蛊虫之类,是相伏者,乃可治之。   时珍曰:按:蛊毒不一,皆是变乱元气,多因饮食行之。与人为患。则蛊主吉利,所以小人因而造之。南方又有蜥蜴蛊、蜣螂蛊、马蝗蛊、金蚕蛊、草蛊、挑生蛊等毒,诸方大有主治之法,不能悉纪。   【主治】蛊毒,烧灰服少许,立愈(藏器)。   虫部第四十二卷 虫之四   金蚕   (《纲目》)【释名】食锦虫。   【集解】时珍曰:按:陈藏器云:故锦灰疗食锦虫蛊毒。注云:虫屈如指环,食故绯帛锦,如蚕之食浸多。   所欲,日置他财,使人暴富。然遣之极难,水火兵刃所不能害。必倍其所致金银锦物,置蚕于中,投之路旁。人偶收之,蚕随以往,谓之嫁金蚕。不然能入人腹。残啮肠胃,完然而出,如尸榻下墙隙擒出。夫金蚕甚毒,若有鬼神,而 能制之,何耶?又《幕府燕闲录》云:池州进士邹阆家贫,一日启户,获一小笼,内有银器,持归。觉股上有物,蠕蠕如蚕,金色烂然,遂拨去之,仍复在旧处。践之斫之,投之水火,皆即如故。阆以问友人。友人曰:此金蚕也。   备告其故。阆归告妻云:吾事之不可,送之家贫,何以生为?遂吞之。家人谓其必死。寂无所苦,竟以一见此蛊畏石榴根皮煎汁胜其天。   虫部第四十二卷 虫之四   附录诸虫   (《纲目》一种,《拾遗》一种,《别录》五种) 腊虫时珍曰:按:裴渊《广州记》云:林任县有甲虫,嗜臭肉。人死,食之都尽,纷纷满屋,不死不知。   拭物,令人喜好相爱。置家中,损小儿、鸡、犬也。   黄虫   《别录》有名未用曰:味苦。主寒热。生地上,赤头长足   地防   又曰:令人不饥不渴。生黄陵。状如蠕,居土中。   梗鸡   又曰:味甘,无毒。主治痹。   益符   又曰:主闭。一名无舌。   蜚厉   又曰:主妇人寒热。   鳞部第四十三卷   李时珍曰:鳞虫有水、陆二类,类虽不同,同为鳞也。是故龙蛇灵物,鱼乃水畜,种族虽别,变化相通,是盖质异而感同也。鳞属皆卵生,而蝮蛇胎产。水族皆不瞑,而河豚目眨(音 ),蓝蛇之尾,解其头毒。沙鱼之皮,虫鱼不分。今析为鳞部,凡九十四种,分为四类:曰龙,曰蛇,曰鱼,曰无鳞鱼。旧凡五十八种。   二种(唐苏恭)宝本草》一十一种(宋马志) 《嘉大明)【附注】魏《吴普本草》 李当之《药录》甄权《药性》 孙思邈《千金食治》 唐性》 蜀韩保升说》《补遗》 明汪颖《食物》 汪机《会编》 陈嘉谟《蒙筌》   鳞部第四十三卷   鳞之一   (龙类九种)   鳞部第四十三卷 鳞之一   龙   (《本经》上品)【释名】时珍曰:按:许慎《说文》:龙字篆文象形。《生肖论》云:龙耳亏聪,故谓之龙。《梵书【集解】时珍曰:按:罗愿《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陆佃《埤雅》云:龙火得湿则焰,得水则燔,以人火逐之即息。故人之相火似之。龙,卵生思抱,雄鸣上风,雌鸣下风,因风而化。《释典》云:龙交则变为二小蛇。又小说载龙性粗猛,而爱美玉、空青,喜嗜燕肉,畏铁及 草、蜈蚣、楝叶、五色丝。故食燕者忌渡水,祈雨者用燕,镇水患者用铁者用 草,祭屈原者用楝叶、色丝裹粽投江。医家用龙骨者,亦当知其性之爱   龙骨   《别录》曰:生晋地川谷,及太山岩水岸土穴中死龙处。采无时。   弘景曰:今多出梁、益、巴中。骨欲得脊脑,作白地锦纹,舐之着舌者良。齿小强,犹有齿形。角强而实。皆是龙蜕,非实死也。   曰:剡州、沧州、太原者为上。其骨细纹广者是雌,骨粗纹狭者是雄。五色具者上;白色、黄色者中,黑色者下。凡经落不净,及妇人采者,不用。   今并出晋地。生硬者不好,五色具者良。其青、黄、赤、白、黑,亦应随色与脏五芝、五石英、五石脂,而《本经》不论及。   春水时至,鱼登龙门,蜕骨甚多。人采骨即此鱼之骨乎?又孙光宪《北梦琐言》云:五前一物如蓝色,纹如乱锦,人莫之识。则龙亦有死者矣。   宗 曰:诸说不一,终是臆度。曾有崖中崩出一副,肢体头角皆备,不知蜕耶?毙耶?谓文言死龙之骨,若以为蜕,终是臆说。   寇诸说皆两疑之。窃谓龙,神豢龙氏醢龙以食;《述异记》云:汉张华得龙肉【修治】曰:凡用龙骨,先煎香草汤浴两度,捣粉,绢袋盛之。用燕子一只,去肠肚,安袋于内,悬井面上,一宿取出,研粉。入补肾药中,其效如神。   时珍曰:近世方法,但 赤为粉。亦有生用者。《事林广记》云:用酒浸一宿,焙干研粉,水飞三度用。如急用,以酒煮焙干。或云:凡入药,须水飞过晒干。每斤用黑豆一斗,蒸一伏时,晒干用。否则着人肠胃,晚年作热也。   【气味】甘,平,无毒。   《别录》曰:微寒。   权曰:有小毒。忌鱼及铁器。   之才曰: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