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359 页/共 603 页
【释名】 子(音彼。《神农》)、赤果(《日用》)、玉榧(《日用》)、玉山果。
时珍曰:榧亦作 ,其木名文木,斐然章采,故谓之榧。信州玉山县者为佳。故苏东坡诗云: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 子见下。
瑞曰:土人呼为赤果,亦曰玉榧。
【集解】《别录》曰:榧实生永昌。彼子生永昌山谷。
弘景曰:彼子亦名罴子,从来无用者,古今诸医不复识之。榧实出东阳诸郡。
恭曰:彼子当从木作 子,误入虫部也。《尔雅》 亦名 。其叶似杉,木如柏而微软。子名榧子,宜入果部。又注榧实云:即虫部彼子也。其木大连抱,高数仞,其叶似杉,其木如柏,其理似松,肌细软,堪为器用。
宗 曰:榧实大如橄榄,壳色紫褐而脆,其中子有一重黑粗衣,其仁黄白色,嚼久渐甘美也。
藏器曰: 华即榧子之华也。 与榧同。榧树似杉,子如虫部有彼子,陶氏复于木部出榧实、 华,皆一物也。
颖曰:榧有一种粗榧。其木与榧相似,但理粗色赤耳。其子稍肥大,仅圆不尖。《神农本草》 子即粗榧也。
时珍曰:榧生深山中,人呼为野杉。按:罗愿《尔雅翼》云: 似杉而异于杉。彼有美实而木有文采,其木似桐而叶似杉,绝难长。木有牝牡,牡者华而牝者实。冬月开黄圆花,结实大小如枣。其核长如橄榄核,有尖者、不尖者,无棱而壳薄,黄白色。其仁可生啖,亦可焙收。以小而心实者为佳,一树不下数十斛。陶氏不识 子,惟苏恭能辨为一物也。
榧实
(《别录》)【气味】甘,平,涩,无毒。
瑞曰:性热,同鹅肉食,生断节风,又上壅人,忌火气。
时珍曰:按:《物类相感志》云:榧煮素羹,味更甜美。猪脂炒榧,黑皮自脱。榧子同甘蔗食,其渣自软。又云:榧子皮反绿豆,能杀人也。
【主治】常食,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恶毒(《别录》)。食之,疗寸白虫(弘景)。
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令人能食。多食一、二升,亦不发病(孟诜)。多食滑肠,五痔人宜之(宗 )。治咳嗽白浊,助阳道
子
(《本经》。旧作彼)【气味】甘,温,有【主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蛊毒,鬼疰伏尸(《本经》)。
【发明】震亨曰:榧子,肺家果也。火炒食之,香酥甘美。但多食则引火入肺,大肠受伤尔。
原曰:榧子杀腹间大小虫,小儿黄瘦有虫积者宜食之。苏东坡诗云:驱除三彭虫,已我心腹疾,是矣。
时珍曰:榧实、 子治疗相同,当为一物无疑。但《本经》 子有毒,似有不同,亦因其能杀虫蛊尔。汪颖以粗榧为 子,终是一类,不甚相远也。
【附方】旧一,新五。
寸白虫:诜曰:日食榧子七颗,满七日,虫皆化为水也。《外台秘要》:用榧子一百枚,去皮火燃,啖之,经好食茶叶面黄者:每日食榧子七令发不落:榧子三个,胡桃二个,侧柏叶一两,捣浸雪水梳头,发永不落且润也。(《圣惠方》)猝吐血出:先食蒸饼两、三个,以榧子为末,白汤服三钱,日三服。(《圣济总录》)尸咽痛痒、语言不出:榧实半两,芜荑一两,杏仁、桂各半两,为末,蜜丸弹子大,含咽。
(《圣济总
华
(《别录》)春月生采之。
藏器曰:即榧子华也。
【气味】苦。
【主治】水气,去赤虫,令人好色,不可久服(《别录》)。
果部第三十一卷 果之三
海松子
(宋《开宝》)【释名】新罗松子。
【集解】志曰:海松子,状如小栗,三角。其中仁香美。东夷当果食之,亦代麻腐食之,与中国松子不同炳曰:五粒松一丛五叶如钗,道家服食绝粒,子如巴豆,新罗往往进之。
颂曰:五粒字当作五鬣,音传讹也。五鬣为一丛,或有两鬣、七鬣者。松岁久则实繁。
中原虽有,小而不及塞上者佳好也。
瑞曰:松子有南松、北松。华阴松形小壳薄,有斑极香;新罗者肉甚香美。
时珍曰:海松子出辽东及云南,其树与中国松树同,惟五叶一丛者,球内结子,大如巴豆而有三棱,一头尖尔,久收亦油。马志谓似小栗,殊失本体。中国松子大如柏子,亦可入药,不堪果食,详见木部松下。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予种五鬣松二株,根大如碗,结实与新罗、南诏者无别。其三鬣者,俗呼孔雀松。亦有七鬣者。或云:三针者为栝子松,五针者为松子松。
仁
【气味】甘,小温,无毒。
曰:新罗松子甘美大温,去皮食之甚香,与云南松子不同(云南松子似巴豆,其味不及),与卑占国偏桃仁相似。多食发热毒。
时珍曰:按:《医说》云:食胡羊肉不可食松子;而《物类相感志》云:凡杂色羊肉入松子则无毒。其说不同,何哉?【主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不饥(《开宝》)。逐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润皮肤,肥五脏(《大明》)。主诸风,温肠胃。久服,轻身延年不老(李【发明】时珍曰:服食家用松子皆海松子。曰:中国松子,肌细力薄,只可入药耳。按:《列仙传》云: 好食松实,体毛数寸,走及奔马。又犊子少在黑山食松子、茯苓,寿数百岁。又赤松子好食松实、天门冬、石脂,齿落更生,发落更出,莫知所终。皆指此松子也。
【附方】旧一,新三。
服松子法:七月取松实(过时即落难收也),去木皮,捣如膏收之。每服鸡子大,酒调下,日三服。百日身轻,三百日行五百里,绝谷,久服神仙。渴即饮水。亦可以炼过松脂同服之。
(《圣惠方》)肺燥咳嗽:苏游凤髓汤:用松子仁一两,胡桃仁二两,研膏,和熟蜜半两收之。每服二钱,食后沸汤点服。(《外台秘要》)小儿寒嗽或作壅喘:用松子仁五个,百部(炒)、麻黄各三分,杏仁四十个(去皮尖,以少水略煮三、五沸,化白砂糖丸芡子大。每食后含化十丸,大妙。(钱乙《小儿方》)大便虚秘:松子仁、柏子仁、麻子仁等分,研泥,溶白蜡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黄汤下。(寇宗 )
果部第三十一卷 果之三
槟榔
(《别录》中品)【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宾门(李当之《药对》)、仁频时珍曰:宾与郎皆贵客之称。稽含《南方草木状》言:交广人凡贵胜族客,必先呈此果。
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则槟榔名义,盖取于此。雷 《炮炙论》谓尖者为槟,圆者为榔,亦似强说。又颜师古注《上林赋》云:仁频即槟榔也。
诜曰:闽中呼为橄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