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361 页/共 603 页

宗 曰:椰子开之,有汁白色如乳,如酒极香,别是一种气味,强名为酒。中有白瓤,形圆如栝蒌,上起细 ,亦白色而微虚,其纹若妇人裙褶,味亦如汁。与着壳一重白肉,皆可糖煎为果。其壳可为酒器,如酒中有毒,则酒沸起或裂破。今人漆其里,即失用椰子之意。   时珍曰:椰子乃果中之大者。其树初栽时,用盐置根下则易发。木至斗大方结实,大者三、四围,高五、六丈,木似桄榔、槟榔之属,通身无枝。其叶在木顶,长四、五尺,直耸指天,状如棕榈,势如凤尾。二月着花成穗,出于叶间,长二、三尺,大如五斗器。仍连着实,一穗数枚,小者如栝蒌,大者如寒瓜,长七、八寸,径四、五寸,悬着树端。六七月熟,有粗皮包之。   皮内有核,圆而黑润,甚坚硬,浓二三分。壳内有白肉瓤如凝雪,味甘美如牛乳。瓤肉空处,有浆数合,钻蒂倾出,清美如酒。若久者,则混浊不佳矣。其壳磨光,有斑缬点纹,横破之可作壶爵,纵破之可作瓢杓也。又《唐史》言:番人以其花造酒,饮之亦醉也。《类书》有青田【附录】青田核 崔豹《古今注》云:乌孙国有青田核,状如桃核,不知其树。核大如数斗,剖之盛水,则变酒味,甚醇美。饮尽随即注水,随尽随成。但不可久,久则苦涩尔。   谓之青田酒,汉末蜀王刘璋曾得之。   树头酒   《一统志》云:缅甸在滇南,有树类棕,高五、六丈,结实如椰子。土人以罐盛曲,悬于实下,划其实,汁流于罐中以成酒,名树头酒。或不用曲,惟取汁熬为白糖。其树即贝树也,缅人取其叶写书。   严树酒   《一统志》云:琼州有严树,捣其皮叶,浸以清水,和以粳酿,或入石榴花叶,数日成酒,能醉人。又《梁书》云:顿逊国有酒树,似安石榴,取花汁贮杯中,数日成酒。盖此类也。又有文章草,可以成酒。   椰子瓤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益气(《开宝》)。治风(汪颖)。食之不饥,令人面泽(时珍。出《异   椰子浆   【气味】甘,温,无毒。   曰:多食,冷而动气。   时珍曰:其性热,故饮之者多昏如醉状。《异物志》云:食其肉则不饥,饮其浆则增渴【主治】止消渴。涂头,益发令黑(《开宝》)。治吐血水肿【发明】震亨曰:椰子生海南极热之地,土人赖此解夏月毒渴,天之生物,各因其材也   椰子皮   【修治】颂曰:不拘时月采其根皮,入药炙用。一云:其实皮亦可用。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止血,疗鼻衄,吐逆霍乱,煮汁饮之(《开宝》)。治猝心痛,烧存性,研,以新汲   壳   【主治】杨梅疮筋骨痛。烧存性,临时炒热,以滚酒泡服二、三钱,暖覆取汗,其痛即止,神验(时珍)。   果部第三十一卷 果之三   无漏子   (《拾遗》)【释名】千年枣(《开宝》)、万年枣(《一统志》)、海枣(《草木状》)、波斯枣(《拾遗》)、时珍曰:无漏名义未详。千年、万岁,言其树性耐久也。曰海,曰波斯,曰番,言其种自外国来也。金果,贵之也。曰棕、曰蕉,象其干、叶之形也。番人名其木曰窟莽,名其实曰苦鲁麻枣。苦麻、窟莽,皆番音相近也。   【集解】藏器曰:无漏子即波斯枣,生波斯国,状如枣。   曰:树若栗木。其实若橡子,有三角。   颂曰:按:刘恂《岭表录异》云:广州有一种波斯枣,木无旁枝,直耸三四丈,至巅四向,共生十余枝,叶如棕榈,彼土人呼为海棕木。三五年一着子,每朵约三、二十颗,都类北方青枣,但小尔。舶商亦有携本国者至中国,色类沙糖,皮肉软烂,味极甘,似北地天蒸枣,而其核全别,两头不尖,双卷而圆,如小块紫矿,种之不生,盖蒸熟者也。   时珍曰:千年枣虽有枣名,别是一物,南番诸国皆有之,即杜甫所赋海棕也。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波斯枣生波斯国,彼人呼为窟莽。树长三、四丈,围五、六尺。叶似土藤,不凋。二月生花,状如蕉花。有两甲,渐渐开罅,中有十余房。子长二寸,黄白色,状如楝子,有核。六、七月熟则紫黑,状类干枣,食之味甘如饴也。又陶九成《辍耕录》云:四川成都有金果树六株,相传汉时物也。高五、六十丈,围三、四寻,挺直如矢,木无枝柯。   顶上有叶如棕榈,皮如龙鳞,叶如凤尾,实如枣而大。每岁仲冬,有司具祭收采,令医工以刀剥去青皮,锻石汤瀹过,入冷熟蜜浸换四次,瓶封进献。不如此法,则生涩不可食。番人名为苦鲁麻枣,盖凤尾蕉也。一名万岁枣,泉州有万年枣,即此物也。又稽含《草木状》云:海枣大如杯碗,以比安期海上如瓜之枣,似未得其详也。巴旦杏亦名忽鹿麻,另是一物也。   实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除痰嗽,补虚损,好颜色,令人肥健(藏器)。   消食止咳,治虚羸,悦人。久服无损(李 )。   果部第三十一卷 果之三   桄榔子   (宋《开宝》)【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木名姑榔木(《临海异物志》)、面木(《伽蓝记》)、董棕(杨慎《卮言》)、铁木。   时珍曰:其木似槟榔而光利,故名桄榔。姑榔,其音讹也。面,言其粉也,铁言其坚也。   【集解】颂曰:桄榔木,岭南二广州郡皆有之,人家亦植之庭院间。   其木似 榈而坚硬,斫其内取面,大者至数石,食之不饥。其皮至柔,坚韧可以作绠。   其子作穗生木端,不拘时月采之。按:刘恂《岭表录异》云:桄榔木枝叶并蕃茂,与槟榔小异。然叶下有须如粗马尾,广人采之以织巾子;得咸水浸,即粗胀而韧,彼人以缚海舶,不用钉线。木性如竹,紫黑色,有纹理而坚,工人解之,以制博弈局。其树皮中有屑如面,可作饼食。   藏器曰:按:《临海异物志》云:姑榔木生 山谷。外皮有毛如棕榈而散生。其木刚利如铁,可作钐锄,中湿更利,惟中焦则易败尔,物之相伏如此。皮中有白粉,似稻米粉及麦面,可作饼饵时珍曰:桄榔,二广、交、蜀皆有之。按:郭义恭《广志》云:木大者四、五围,高五、六丈,拱直无旁枝。巅顶生叶数十,破似棕叶,其木肌坚,斫入数寸,得粉赤黄色,可食。   又顾 《海槎录》云:桄榔木身直如杉,又如棕榈、椰子、槟榔、波斯枣、古散诸树而稍异,有节似大竹。树杪挺出数枝,开花成穗,绿色。结子如青珠,每条不下百颗,一树近百余条,团团悬挂若伞,极可爱。其木最重,色类花梨而多纹,番舶用代铁枪,锋 甚利。古散亦木名,可为杖,又名虎散。   子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破宿血(《开宝》)。   面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作饼炙食腴美,令人不饥,补益虚羸损乏,腰脚无力。久服轻身辟谷(李 )。   果部第三十一卷 果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