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349 页/共 603 页

【附方】旧二,新七。   快膈汤治冷膈气及酒食后饱满:用青橘皮一斤,作四分:四两用盐汤浸,四两用百沸汤浸,四两用醋浸,四两用酒浸。各三日取出,去白切丝,以盐一两炒微焦,研末。每用二钱,以茶末五分,水煎温服。亦可点服。《经验后方》理脾快气:青橘皮一斤(晒干焙研末),甘草末一两,檀香末半两。和匀收之。每用一、二法制青皮:常服安神调气,消食解酒益胃,不拘老人小儿。宋仁宗每食后咀数片,乃邢和璞真人所献,名万年草,刘 改名延年草,仁宗以赐吕丞相。用青皮一斤(浸去苦味,去瓤,炼净),白盐花五两,炙甘草六两,舶茴香四两。甜水一斗,煮之,不住搅,勿令着底,候水尽,慢火焙干,勿令焦,去甘草、茴香,只取青皮,密收用。(王氏《易简方》)疟疾寒热:青皮一两。烧存性,研末。发前,温酒服一钱,临时再服。(《圣惠方》)伤寒呃逆,声闻四邻:四花青皮全者,研末。每服二钱,白汤下。(《医林集要》)产后气逆:青橘皮为末。葱白、童子小便煎二钱,服。(《经验后方》)妇人乳癌:因久积忧郁,乳房内有核如指头,不痛不痒,五、七年成痈,名乳癌,不可治耳出汁:青皮烧研末,绵包塞之。   唇燥生疮:青皮,烧研,猪脂调涂。   橘瓤上筋膜   【主治】口渴、吐酒。炒熟,煎汤饮,甚效(大明)。   橘核   【修治】时珍曰:凡用,须以新瓦焙香,去壳取仁,研碎入药。   【气味】苦,平,【主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肾冷。炒研,每温酒服一钱,或酒煎服之(大明)。治酒风、鼻赤。炒研,每服一钱,胡桃肉一个,擂酒服,以知为度(宗 )。小肠疝气及阴核肿【发明】时珍曰:橘核入足厥阴,与青皮同功,故治腰痛 疝在下之病,不独取象于核也。《和剂局方》治诸疝痛及内 ,卵肿偏坠,或硬如石,或肿至溃,有橘核丸,用之有效。品味颇多,详见本方。   【附方】新一。   腰痛:橘核、杜仲各二两(炒)。研末。每服二钱,盐酒下。(《简便方》)   叶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导胸膈逆气,入厥阴,行肝气,消肿散毒,乳痈胁痛,用之行经(震亨)。   【附方】新一。   肺痈:绿橘叶,洗,捣绞汁一盏,服之。吐出脓血即愈。(《经验良方》)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柑   (宋《开宝》)【释名】木奴。   志曰:柑,未经霜时犹酸,霜后甚甜,故名柑子。   时珍曰:汉李衡种柑于武陵洲上,号为木奴焉。   【集解】炳曰:乳柑出西戎者佳。   志曰:柑生岭南及江南,树似橘,实亦似橘而圆大,皮色生青熟黄赤。惟乳柑皮入药,山藏器曰:柑有朱柑、黄柑、乳柑、石柑、沙柑。橘有朱橘、乳橘、塌橘、山橘、黄淡子。此辈皮皆去气调中,实俱堪食,就中以乳柑为上也。   时珍曰:柑,南方果也,而闽、广、温、台、苏、抚、荆州为盛,川蜀虽有不及之。其树无异于橘,但刺少耳。柑皮比橘色黄而稍浓,理稍粗而味不苦。橘可久留,柑易腐败。柑树畏冰雪,橘树略可。此柑、橘之异也。柑、橘皮,今人多混用,不可不辨,详见橘下。案:韩彦直《橘谱》云:乳柑,出温州诸邑,惟泥山者为最,以其味似乳酪故名。彼人呼为真柑,似以它柑为假矣。其木婆娑,其叶纤长,其花香韵,其实圆正,肤理如泽蜡,其大六、七寸,其皮薄而味珍,脉不粘瓣,食不留滓,一颗仅二、三核,亦有全无者,擘之香雾 人,为柑中绝品也。生枝柑,形不圆,色青肤粗,味带微酸,留之枝间,可耐久也,俟味变甘,乃带叶折,故名。海红柑,树小而颗极大,有围及尺者,皮浓色红,可久藏,今狮头柑亦是其类也。洞庭柑,种出洞庭山,皮细味美,其熟最早也。甜柑,类洞庭而大,每颗必八瓣,不待霜而黄也。木柑,类洞庭,肤粗顽,瓣大而少液,故谓之木也。朱柑,类洞庭而大,色绝嫣红,其味酸,人不重之。馒头柑,近蒂起如馒头尖,味香美也。   【气味】甘,大寒,无毒。颂曰:冷。   志曰:多食令人肺冷生痰,脾冷发痼癖,大肠泻利,发阴汗。   【主治】利肠胃中热毒,解丹石,止暴渴,利小便(《开宝》)。   【附方】新一。   难产:柑橘瓤,阴干,烧存性,研末。温酒服二钱。(《集效》)   皮   【气味】辛、甘,寒,无毒。   时珍曰:橘皮苦辛温,柑皮辛甘寒。外形虽似,而气味不同。   诜曰:多食令肺燥。   【主治】下气调中(藏器)。解酒毒及酒渴,去白,焙研末,点汤入盐饮之(大明)。治产后肌浮,为末酒服(藏器)。伤寒饮食劳复者,浓煎汁服(时珍)。山柑皮:治咽喉痛,效(《   核   【主治】作涂面药(《苏颂》)。   叶   【主治】 耳流水或脓血。取嫩头七个,入水数滴,杵取汁滴之,即愈(蔺氏)。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橙   (宋《开宝》)【释名】金球、鹄壳。   时珍曰:案:陆佃《埤雅》云:橙,柚属也。可登而成之,故字从登。又谐声也。   【集解】志曰:橙,树似橘而叶大,其形圆,大于橘而香,皮浓而皱,八月熟。   时珍曰:橙产南土,其实似柚而香,叶有两刻,缺如两段,亦有一种气臭者。柚乃柑属之大者,早黄难留;橙乃橘属之大者,晚熟耐久,皆有大小二种。案:《事类合璧》云:橙树高枝,叶不甚类橘,亦有刺。其实大者如碗,颇似朱栾,经霜早熟,色黄皮浓,蹙衄如沸,香气馥郁。其皮可以熏衣,可以 鲜,可以和菹醢,可以为酱齑,可以蜜煎,可以糖制为橙丁,可以蜜制为橙膏。嗅之则香,食之则美,诚佳果也。   宗 曰:橙皮,今只以为果,或合汤待宾,未见入药。宿酒未解者,食之速醒。   【气味】酸,寒,无毒。   士良曰:暖。多食伤肝气,发虚热。与 肉同食,发头旋恶心。   时珍曰: 乃水獭之属也。诸家本草皆作槟榔,误矣。   【主治】洗去酸汁,切和盐、蜜,煎成贮食,止恶心,能去胃中浮风恶气(《开宝》)。   行风气,疗瘿气,发瘰 ,杀鱼、蟹毒(士良)。   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