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 第 318 页/共 321 页
细药:儿茶乳香没药血竭龙骨黄占白占(各五钱)麝香(一钱)
上用麻油二斤煎,飞丹收。
密陀膏(三二二)此膏治湿诸疮,风漏等证神效。凡治疼痛,先以葱、姜擦患处,然后贴之。
先用密陀僧一二斤打碎,将童便煮之,觉其浊性去而童便气清乃可止矣。用便煮过则贴疮不痛。晾干,研极细如面候用。
用桐油不拘几斤,熬至将黑为度,每熟油一斤,用陀僧六两收之,于将成膏之顷取起,离火候稍凉,量膏多少,入冷水数碗徐搅之,恐其泛出,俟少定,即逼去其水,再上火熬化,复入水数碗搅逼如前,或三次更妙,然后熬净其水,每油一斤,再入官粉二两熬收,其色方黑。
凡熬此者,铜锅须大方可用。
八仙红玉膏(三二三)治诸疮。
龙骨赤石脂儿茶血竭没药乳香(各一钱)轻粉(五分或一钱)冰片(二分)
上用麻油二两,入当归五钱煎枯去滓,入龙、石、茶、蝎四味,再煎一二沸,次入乳、没略煎匀后,入黄占五钱溶化,冷定入轻、冰摊贴。
碧油膏(三二四)止痛排脓,灸后宜用之。
桃枝柳枝桑枝槐枝(各二两)乳香(另研)血竭(各五钱)黄丹(四两,净)
上用麻油十两煎,膏成后下乳香、血竭。
长肉膏(三二五)
人参黄当归夜合树皮玄参(各一两)血余(三两)老鼠(一个)
细药:血竭龙骨赤石脂白腊(各五钱)
上用麻油一斤煎,飞丹收。
保养元气膏(三二六)此膏助元阳,补精髓,通血脉,镇玉池,养龟存精,百战百胜,待妇人经净之时,去膏而泄则可成孕,并治腰膝疼痛,五劳七伤,诸虚百损,半身不遂,膀胱疝气,带浊淫淋,阴痿不举,无不效者。
此邵真人进御方也。
麻油一斤四两,入甘草二两,先熬六七滚,然后下诸药。
生地黄熟地黄(俱酒洗)麦门冬肉苁蓉(酒洗)远志肉蛇床子(酒浸)
菟丝子(酒浸)牛膝(酒洗)鹿茸川续断虎骨紫梢花木鳖仁谷精草大附子肉桂(各五钱)
上熬成,以煮过松香四两,飞丹半斤收之,次下细药。
次下龙骨倭硫黄赤石脂(各二钱)
又次下乳香沉香丁香木香(各一钱)
又次下阳起石(三钱)麝香(五分)蟾酥鸦片(各一钱)
又次下黄占五两上煎成,入井中浸三四日。每用膏七八钱,红绢摊贴脐上,或腰眼间,每帖五六十日再换。
药煮松香法(三二七)凡用松香收膏药者,必用水多煮一二遍,去其涩燥之性,方可贴疮不痛。若用贴症痞血块,则当加药如后法煮过用之方妙。
大都松香(三斤)用皮硝(一碗)水红花(四两)大黄当归生地(各二两)
三棱蓬术(各一两)
上药七味,用水一桶、先熬汁,去滓净,用煮松香,徐徐添入,以汁完为度,收用之极佳。一、收油之法,凡煮过松香一斤,入熬熟药油五两,即成膏矣。
卷之六十四春集·外科钤古方 外科
以下通用方
四君子汤(三二八)方在补阵一。
治疮疡脾胄虚弱,或因克伐,肿痛不散,溃敛不能,宜用此以补脾胃,诸证自愈。若误用攻毒,则七恶随至。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食而难化,或欲作呕,或大便不实。若脾胄气虚,疮口出血,吐血便血,尤其用之,盖气能摄血故也。凡气血俱虚之证,宜于此汤但加当归,脾胄既旺,饮食自进,阴血自生。若用沉阴之剂,脾胃复伤,诸症蜂起。
六君子汤(三二九)方在补阵五。
治脾胃虚弱,或寒凉克伐,肿痛不溃敛,宜服此汤以壮营气,则诸证自愈。
加味四君子汤(三百三十)方在补阵二。
治痔漏下血,面色痿黄,凡诸气虚脾虚不能摄血等证。
四物汤(三三一)方在补阵八。
治疮疡血虚发热,或因失血,或因克伐,或因溃后,致晡热内热,烦躁不安,皆宜服之。
盖血生于脾,脾虚不能生血者,宜用四君子加当归、酒炒白术以补脾。
八珍汤(三三二)方在补阵十九。
治疮疡脾胄损伤,恶寒发热,烦躁作渴,或疮疡溃后气血亏损,脓水清稀,久不能愈。
十全大补汤(三三三)方在补阵二十。
治疮疡气血虚弱,肿痛不愈,或溃疡脓清、寒热,自汗盗汗,食少体倦,发热作渴,头痛眩晕似中风状者。
补中益气汤(三三四)方在补阵三十。
治疮疡元气亏损,恶寒发热,或因克伐,肢体倦怠,饮食少思,或不能起发消散,生肌收敛,或兼饮食劳倦,头痛身热,烦躁作渴,脉洪大弦虚,或微细软弱。
归脾汤(三三五)方在补阵三十二。
治疮疡忧思伤脾,血虚发热,食少体倦,或脾不摄血,以致妄行,或健忘怔忡,惊悸少寐,或心脾作痛,自汗盗汗,或肢体肿痛,大便不调,或妇人经候不调,晡热内热,或唇疮流注,及不能消散溃敛等症。
独参汤(三三六)方在补阵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