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 第 285 页/共 321 页
如圣丸(一二六)治疳热泄泻。
白芜荑(炒)川黄连胡黄连(各二两半)使君子肉(一两)麝香(五分,另研)
干虾蟆(五个,酒者杵膏)
上为末,以虾蟆膏杵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煎人参汤下。
薛按:疳之为患,乃肝脾虚热,津液干涸之证。前方乃专于治疳清热之剂,若脾胃虚弱者,当佐以六君子汤调补脾胃,使邪气退,庶可收全功也。
褐子丸(一二七)治疳肿胀。
萝卜子(一两,微炒)陈皮青皮(炒)槟榔五灵脂蓬术(煨)黑牵牛(头末,炒)
赤茯苓木香(二钱半)
上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十五丸,紫苏汤下。
消积丸(一二八)治食积大便酸臭发热。
丁香(九个)砂仁(十二个)乌梅肉(三个)巴豆(三粒,去皮心膜)
上为末,面糊丸,黍米大。每服五七丸,温水下。
塌气丸(一二九)治肚腹虚胀。
胡椒(一两)蝎尾(五钱,去毒)
上为末,面糊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陈米饮下。
紫霜丸(百三十)治惊积,及变蒸发热不解,或食痫先寒后热,或乳哺失节,宿滞不化,腹痞便结。
代赭石(,醋七次)赤石脂(各一两)杏仁(五十个)巴豆(二十枚,去心膜油)
上先将巴豆、杏仁研成膏,入代赭、石脂研匀,汤浸蒸饼丸,粟米大。每服三五丸,米饮送下。
化丸(一三一)
黄连(五钱)蜀椒(去闭口者,炒出汗)苦楝根白皮(各二钱)
上为末,用乌梅肥者七个,艾汤浸去核,捣烂和丸。艾汤量儿大小送下。
下虫丸(一三二)诸疳蛔诸虫。
苦楝根皮(新白者,酒浸焙)绿包贯众鸡心槟榔桃仁(浸去皮,焙)芜荑(焙)
木香(各二钱)鹤虱(炒,一钱)轻粉(五分)干虾蟆(炙焦,三钱)使君子(五十,取肉煨)
上为末,面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天明清肉汁下。一方内加当归、川连各二钱五分。
使君子丸(一三三)治五疳蛔虫,脾胃不和,心腹膨胀,时复作痛,不食渐瘦。
使君子肉(一两)浓朴(制)橘红白芍药甘草(炒)川芎(各一钱)
上为末,蜜丸,皂角子大。每服一丸,陈米饮化下。
白玉散(一三四)治丹瘤。
白土(二钱半)寒水石(五钱)
上为末,米醋或新水调涂。
卷之六十二长集·小儿则古方 小儿
以下通用方
四君子汤(一三五)方在补阵一。
治脾肺气虚诸证。
六君子汤(一三六)方在补阵五。
治脾胃虚弱呕吐等证。
五味异功散(一三七)方在补阵四。
治脾胃虚寒,饮食少思等证。
四物汤(一三八)方在补阵八。
治一切血虚等证。
八珍汤(一三九)方在补阵十九。
治气血两虚。
十全大补汤(百四十)方在补阵二十。
治气血俱虚,大补元气。
独参汤(一四一)方在补阵三五。
治气虚气脱,挽回元阳。
归脾汤(一四二)方在补阵三二。
治心脾虚损。
参术汤(一四三)方在补阵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