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 第 281 页/共 321 页
钩藤钩人参天麻蝎尾(去毒)防风蝉壳(各半两)麻黄僵蚕(炒)炙甘草川芎(各二钱半)麝香(五分)
上咀。每服二三钱,水煎服。虚寒加附子一钱。
薛按:慢惊之证属脾胃亏损所致,前方乃辛温散表之药而无调补之功,须审用之。
钩藤饮子(六五)治小儿一切惊风潮搐,目视昏迷。
钩藤钩防风独活天竺黄羌活(各三钱)麻黄升麻甘草草龙胆(各二钱)
川芎(三钱)蝉蜕(五个,去头足)
上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服。薛立斋曰:按上方若外感风寒,形证俱实者宜用之。
若形气虚而病气实者,宜用惺惺散加钩藤、麻黄;若外邪少而形病俱虚者,宜异功散。
(钱氏)钩藤饮(六六)治小儿脏寒夜啼,阴极发躁。
钩藤钩茯神茯苓当归川芎木香(各一钱)甘草(五分)
上每服二钱,姜、枣、水煎服。《撮要》方有芍药一钱。若心经有热,脸红便赤,去木香,加朱砂末一钱,木通汤下。
(薛氏)抑肝散(六七)治肝经虚热发搐,或发热切牙,或惊悸寒热,或木乘土而呕吐痰涎,腹胀少食,睡不安。
软柴胡甘草(各五分)川芎(八分)当归白术(炒)茯苓钩藤钩(各一钱)
上水煎,子母同服。以蜜丸,名抑青丸。
大青膏(六八)治伤风痰热发搐。
天麻青黛(各一钱)白附子(煨)乌蛇(酒浸,取肉,焙)蝎尾(各五分)天竺黄麝香(各一字)
上为末,生蜜丸,豆大。每用半粒,薄荷汤化下。
地黄清肺饮(六九)治肺热疳蚀穿孔,或生肉,或鼻外生疮。
桑白皮(半两,炒)紫苏前胡赤茯苓防风黄芩当归天门冬连翘桔梗生地甘草(炙,各二钱)
每服五七钱,水煎服,次用化丸。
甘草汤(七十)治撮口。
甘草(生用,一钱)
上水煎,以棉球蘸吮,令出痰涎,却以猪乳点入口中即瘥。
(《秘旨》)安神丸(七一)治心血虚而睡中惊悸,或受惊吓而作。
人参枣仁茯神半夏(各一钱)当归芍药(炒)橘红(各七分)五味子(五粒,杵)
炙甘草(三分)
上为末,姜汁糊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生姜汤下。
七味安神丸(七二)治心经蕴热惊悸。
黄连当归身麦门冬白茯苓甘草(各半两)朱砂(飞一两)冰片(二分半)
上为末,汤浸蒸饼和猪心血捣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灯心汤下。
十味安神丸(七三)治惊。
人参茯神麦门冬山药(各二钱)片脑(一分)龙齿(二钱)朱砂甘草寒水石(各五分)
金薄(二片)
上为末,蜜丸,鸡豆大。灯心汤调下。一方有马牙硝。
朱砂安神丸(七四)方在寒阵一四二。
清心火,养血安神。
(钱氏)安神丸(七五)方在寒阵一四三。
除火邪热渴,清心化痰。
安神镇惊丸(七六)惊退后调理,安心神,养气血,和平预防之剂也。
天竺黄(另研)人参南星(姜制)茯神(各五钱)当归枣仁(炒)麦冬生地芍药(炒,各三钱)黄连(姜汁炒)薄荷木通山栀(炒)朱砂(另研)牛黄(另研)
龙骨(,各二钱)青黛(一钱,另研)
上为末,蜜丸,绿豆大。每服三五丸,量儿大小加减,淡姜汤送下。
(万氏)龙脑安神丸(七七)治惊痰,及痘中昏闷谵妄良方。
大辰砂(一钱,飞)牛黄(一分)龙脑(半分)
上研细末,取猪心血、小猪尾尖血,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或二三丸,新汲水化下,或灯心汤、紫草汤俱可下。
镇心丸(七八)治急惊化痰镇心。
朱砂龙齿牛黄(各一钱)铁粉人参茯苓防风琥珀(各二钱)全蝎(七枚,焙)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薄荷汤送下。
金薄镇心丸(七九)治风壅痰热,心神不宁,惊悸烦渴,唇焦颊赤,夜卧不安,谵语狂妄。
金薄(十二帖,为衣)朱砂(一两,飞)人参白茯苓甘草(各半两)山药(一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