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372 页/共 3614 页

葛根(一两锉)赤芍药(一两)黄芩(一两)栀子仁(一两)豉(二合)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十数日。余热不解。或时发寒热。宜服方。   (出圣惠方)葳蕤(一两)柴胡(一两去苗)羚羊角屑(三分)石膏(一两五钱)黄芩(一两)甘草(五钱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栝蒌根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余热不退。   栝蒌根(一两)柴胡(三分去苗)地骨皮(一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一两)鳖甲(一两涂酥炙金黄色去裙)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   去滓。入生地黄汁半合。更煎一两沸。不计时候。温服。   大黄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余热不退。发渴不止。大便秘涩。宜服。   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柴胡(去苗一两)黄芩(一两)黄连(去须一两)白藓皮(一两)栀子仁(一两)秦艽(去苗一两)龙胆(去芦头一两)赤芍药(一两)麻黄(一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竹叶汤下三十丸。以利为度。   柴胡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余热不退。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能饮食。   柴胡(去苗一两)桔梗(去芦头一两)子芩(一两)赤芍药(一两)黄(一两锉)枳壳(麸炒微黄去瓤一两)鳖甲(涂酥炙金黄色去裙一两)人参(去芦头一两)甘草(五钱炙微赤锉)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用温水下三十丸。   治时疾内外热不解。   (出本草)以柴胡单煮服之。良。   生地黄汤治天行二七日外。至三七日不歇。或寒或热。来去翕翕四肢羸瘦。饮   食不能。腹中虚满。热毒不安。   生地黄(汁一升)生麦门冬(汁一升)赤蜜(一升)人参(二两)白术(三两)桂心(一两)甘草(二两炙)升麻(三两)薄荷(一升)石膏(八两碎绵裹)生地骨皮(四两)上细切。以水九升。煮诸药取二升。去滓。下地黄汁。更煎三两沸。分温五服。昼四夜一。   忌芜荑、生葱、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物。   鳖甲汤治天行三七日至四七日。劳痛未歇。热毒不止。乍寒乍热。乍剧乍瘥。   发动如疟。   鳖甲(三两炙)大青(二两)石膏(八两碎绵裹)牡丹皮(二两)乌梅肉(一两)常山(三两)竹叶(切一升)牛膝根(三两)甘草(一两)香豉(一升绵裹)上切。   以水九升。   煮取三升。分三剂。温服。日三服。忌生葱、生菜、鲤鱼、海藻、菘菜、苋菜、芜荑等。一方有生天门冬、生地黄各一升。   治时气余热不解。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能饮食。   (出圣惠方)用牛蒡根搏绞取汁。不计时候。服一小盏。   治天行壮热   (出本草)以陈思岌煮服之。   治天行热疾   (出本草)以石蟹熟水磨服之。   治天行寒热   (出本草)取蓝麸子。干捣为末食之。   治天行时气内外俱热   (出本草)以前胡单煮服之。   卷一百五十 时气门   时气发黄   (附论)夫时气病者。因湿毒瓦斯盛。蓄于脾胃。有热。则新谷郁蒸不能消化。大小便结涩。故令身面变黄。或如橘色。或如桃枝色也。   方   秦艽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壮热。腹满下硬。不能食。发黄。宜服。   秦艽(去苗一两)柴胡(去苗一两)芎(一两)桔梗(去芦头一两)葛根(一两)黄芩(一两)甘草(炙微赤锉一两)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桑根白皮(一两)上细锉。和匀。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柴胡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五六日。壮热。骨节烦疼。连心两胁气胀急。硬   痛不能食。变为黄。宜服。   柴胡(去苗)枳壳(麸炒微黄)栝蒌根黄芩栀子仁茵陈龙胆(去芦头)川大黄锉炒微黄)甘草(炙微赤锉半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