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377 页/共 3614 页
(出千金方)用羊桃十斤切捣。令熟。暖汤三升。淹浸之。日正午时。入中坐一炊久。不过三度瘥。
青葙散
(出千金方)
治热病有。下部生疮。
青葙子(一两)篇竹(二两)芦(四两)甘草(一分)野狼牙(三分)上捣筛。米饮和。每服一合。日三服。不知稍加之。一方无甘草。有橘皮二两。
雄黄兑散
(出千金方)
治时气病。下部生疮。
雄黄(五钱)桃仁(一两)青葙子(五钱)黄连(五钱)苦参(五钱)上为末。绵裹如枣核大。纳下部。亦可用枣汁服方寸匕。日三服。
治温病下部有疮。虫蚀人五脏。
(出千金方)雄黄(一分)皂荚(一分)麝香(二分)朱砂(二分)上为末。用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初得病。酒服一丸。日二。若下部有疮取如梧子末。纳下部。日二。
卷一百五十 时气门
时气大小便不通
(附论)夫天行病大小便不通。此由脾胃有热。发汗太过。则津液竭。津液竭。则胃干燥。结热在内。故大便不通。又汗后津液虚少。其人小肠有伏热。故小便不通。
方
广济柴胡散治天行热气。恶寒头疼壮热。大小便涩。
柴胡(八分)茵陈(十分)黄芩(八分)土瓜根(一钱)白藓皮(八分)青木香(一钱)栀子仁(十分擘)大黄(二钱四分)芒硝(一钱二分)上捣为散。平晨空心以新汲水服五六钱。少时当一两行。微利后。煮葱、豉、稀粥食之。热如未歇。明晨更服四钱。热歇停药。
忌热食、猪肉、油腻等。
柴胡汤治天行恶寒壮热。头痛。大小便赤涩。不下饮食。
柴胡(七分)茵陈(七分)大黄(一钱二分)升麻(七分)栀子(四枚擘)芒硝(四分汤成下)芍药(七分)黄芩(十二分)上切。以水四升。先渍药一时。猛火煮取二升五合。
分温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再进一服。以快利为度。第二服利。则不须再服。忌热食、炙肉、蒜、粘食等物。
近效主天行后。两胁胀满。
以炒盐熨之。如小便涩。亦用盐熨脐下。
滑石汤治天行病。腹胀满。大小便不通。
滑石(一钱四分研)葶苈(一合纸上炒令紫色捣)大黄(三分切)上以水一大升。
煎取四合。顿服。
卷一百五十 时气门
时气大便不通
(附论)夫时气大便不通者。由脾胃有热。发汗太过。则津液竭。津液竭。则胃中干燥结热在内。
则大便不通也。
方
羚羊角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热毒在脏。大肠不通。宜服。
羚羊角屑(一两)柴胡(一两去苗)麦门冬(二两去心)大腹皮(一两锉)川大黄(一两锉碎微黄)川升麻(一两)甘草(五钱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
煎至六分。去滓。入玄明粉一钱。搅令匀。不计时候。温服。
大黄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十日已上。腹微满而喘。脐下痛。大便不通。
宜服。
川芒硝(二两)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羚羊角屑(一两)枳实(一两麸炒微黄)桑根皮(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利为度。
柴胡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恶寒。头痛壮热。大便不通。宜服。
柴胡(去苗一两)茵陈(一两)木通(一两)土瓜根(一两)白藓皮(一两)栀子仁(一两)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川芒硝(二两)上为散。不计时候。以温水调服三钱。少时当利一两次。煮葱头稀粥饮之。如热未歇再服。
大麻仁丸
(出圣惠方)
治时气胃中烦热。大便不通。宜服。
大麻仁(二两研)川大黄(二两)郁李仁(一两汤浸)槐寄生(一两)川朴硝(一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一两)木通(一两)上为末。入大麻仁等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