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311 页/共 3614 页
治气虚夜多盗汗。
白术(一两)牡蛎(大而白者火通赤二两别研极细)黄(略炙)防风(不用叉尾者各一两)上为末。捣令极细方可服。每服三钱。温酒下。日二三服。如出虚汗。用防风不以多少。麸炒赤色。研为细末。煎猪皮汤下。效。
龙胆汤
(出杨氏家藏方)
治伤寒汗后。盗汗不止。或妇人小儿一切盗汗。并宜
服之。
龙胆草(不以多少焙干)上件为细末。每服三(一大)钱。用水一盏。点入温酒少许。
调服。空心临卧。
加减建中汤
(出经验良方)
治伤寒后自汗。当补虚。和阴阳。
黄(一两)白芍药(三两)甘草(炙)熟地黄人参(各半两)上咀。每服三(二)钱。水半盏。煎至三分。大人加倍服。
大病瘥后多虚汗。及眼中流泪方。
(出肘后方)龙骨牡蛎麻黄根上等分为末。擦身上。良。
养胃汤
(出如宜方)
治体虚。
半夏(制)浓朴(制)苍术(各一两)藿香草果茯苓人参(各半两)陈皮(七分半)甘草(二钱半)上咀。姜七片。乌梅一枚。煎服。
卷一百四十五 伤寒门
伤寒后肺痿劳嗽(附论)
夫伤寒后肺痿劳嗽者。是大发汗后。因复下之。则忘津液。而小便反利者。止为上虚。
不能制于下也。上虚不能制于下者。是虚邪之气聚于上。伤于肺。使人咳嗽。多骨热而面虚肿。久嗽不已。遂成肺痿劳嗽之病也。
方
麻黄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肺痿劳嗽。四肢烦疼。痰唾不止。
麻黄(三分去根节)桔梗(一两去芦头)天门冬(一两去心)白蒺藜(一两微炒去刺)紫苏茎叶(一两)五味子(一两)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
去
柴胡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肺痿劳嗽。连连不绝。四肢烦热。两颊赤色。饮
食全少。
柴胡(去苗)桔梗(去芦头)紫菀(洗去苗土)知母贝母(煨令微黄)诃黎勒皮百合(以上各三分)乌梅肉(半两微炒)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
下
款冬花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肺痿劳嗽。唾如牛涎。日夜及升。坐卧不安。
胁下痛。
款冬花紫菀(去苗土洗)桔梗(去芦头)贝母(煨令微黄)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桑枝(一两半锉)獭肝(微炙)蛤蚧(涂酥炙微黄)赤芍药赤茯苓(各三分)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鳖甲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肺痿劳嗽。涕唾稠粘。骨节烦闷。发歇寒热。宜
服。
鳖甲(涂醋炙微黄去裙)柴胡(去苗各一两)知母(一两半)赤茯苓乌梅肉(微炒各三分)款冬花桑根白皮(锉)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栀子仁〔三(一)分〕上为散。
每
紫菀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肺痿劳嗽。咳唾脓血腥臭。连连不止。渐将羸
瘦。
紫菀(洗出苗土)天门冬(去心)贝母(煨令微黄各一两)桔梗(去芦头)生干地黄(各一两半)百合知母(各三分)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