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235 页/共 3614 页

吴茱萸汤主涎沫也。汗出干呕。桂枝主自汗也。邪去。自呕也者定失。   若夫水气二证。又当以里分之。发热咳喘。而干呕者。此则水气在表。与青龙汤。不发热。不恶寒。胁痛。咳利而干呕者。此则水气在里。与十枣汤。是又不可无别。然而表水皆有咳嗽何耶。曰。水气乘肺也。   方   葛根汤   (出圣惠方)   治伤寒干呕烦热。不纳饮食。   葛根(一两)甘草(三分炙微赤锉)半夏(三分汤洗七次去滑)白术(一两)黄(一分锉)人参(一两去芦头)赤茯苓(三分)麦门冬(一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木通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干呕。烦闷。小便不利。   木通(半两锉)芦根(一两锉)陈橘皮(一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葛根(半两锉)麦门冬(半两去心)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三大盏。煎至二盏。去渣。不计时候。   分温五服。   半夏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干呕。不纳饮食。心神虚烦。   半夏(半两汤洗七次去滑)陈橘皮(一两汤洗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葛根(半两锉)麦门冬(三分去心)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上为散。   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渣。不计时候。温服。   枇杷叶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往来寒热。胸胁气满。干呕。   枇杷叶(三分拭去毛炙微黄)前胡(二两半去芦头)赤茯苓(二两)桂心(二两)犀角屑(一两)槟榔(一两)桑根白皮(三分锉)赤芍药(一两半)芦根(三分)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温服。   藿香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干呕。烦乱。不下饮食。   藿香(一分)麦门冬(一两去心焙)桑木耳(一分)葛根(半两锉)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人参(半两锉去芦头)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   去渣。不计时候。温服。   柴胡散治伤寒干呕不止。心胸烦躁。四肢热。   柴胡(一两半去苗)黄芩(三分)麦门冬(一两去心焙)半夏(半两汤洗七次去滑)枳壳(一两麸炒令黄去瓤)枇杷叶(三分拭去毛炙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竹茹饮子   (出圣惠方)   治伤寒干呕不止。   竹茹(半两)半夏(一分汤洗七次去滑)甘草(一分炙微赤锉)陈橘皮(一分汤浸去白瓤焙)紫苏茎叶(一分)上细锉。都以水二大盏。生姜半分。煎至一盏。去渣。不计时候。   温服二服。   枇杷叶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干呕。烦渴不止。   枇杷叶(三分拭去毛炙微黄)麦门冬(三分去心)葛根(三分锉)人参(三分去芦头)赤茯苓(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生姜半分。煎至五分。   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一方用白茯苓。   竹茹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烦热干呕。   竹茹(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去芦头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芦根(半两锉)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   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干呕不止方   (出圣惠方)茅根(三两)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一两)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   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芦根饮子   (出圣惠方)   治伤寒干呕。不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