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092 页/共 3614 页

走马茴香丸   (出御药院方)   治丈夫积年伤惫久冷。及治气。备急。   黑附子(去皮脐)桂葫芦巴马兰花(炒)青橘皮(去白)舶上茴香川楝子(炒)干姜每服空心   安息香丸治虚冷。补元阳。益气血。   安息香天雄(炮裂去皮脐)硫黄(研)阳起石(研)附子(炮裂去皮脐)钟乳(研)白矾用黄狗外肾   金锁正元丹   (出和剂方)   治真气不足。元脏虚弱。四肢倦怠。百节酸疼。头   昏眩痛。目暗耳鸣。面色黄黑。鬓发脱落。头皮肿痒。精神昏困。手足多冷。心胸痞闷   。绕脐切痛。膝胫酸疼不能久立。或足弱隐痛。步履艰难。腰背拘急不得俯仰。腹痛气   刺。两胁虚胀。水谷不消。大便不调。呕逆恶心。饮食减少。恍惚多忘。气促喘乏。   夜多异梦心忪盗汗。小便滑数。   五味子(一方用五倍子)茯苓(去皮各八两)紫巴戟(去心十六两)补骨脂(酒浸焙十两)入研药令匀   青硫丸治久冷。峻补元脏。   硫黄(一斤酒甘草水研三日)附子(炮裂去皮脐)山茱萸(各四两)白豆蔻(去皮)肉豆蔻蒸木瓜肉和   益神丸补元脏。治久冷。   硫黄(酒甘草水研一日)木香肉豆蔻(去壳)槟榔(锉)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脐)每服十丸   乌金丸   (又名黑锡丸一名黑锡丹)   治脾元久冷。上实下虚。胸中痰饮。或上   攻头目彻痛。目常昏眩。及奔豚气奔冲胸腹。连两胁膨胀痛不可忍。气欲将绝。阴阳   气上下不能升降。饮食不进。面黄羸瘦。腹满膨胀。肢体浮肿。泄泻呕逆。自汗心忡   。小便频数。一切虚寒皆治。   黑锡(二两)硫黄(一两)木香(一分)附子(一两去皮脐)舶上茴香(一两)川楝肉(半澄下粗先即每   震灵丹   (出和剂方)   此丹不犯金石飞走有性之药。不僭不燥。夺造化冲和之   功。大治男子真元衰惫。五劳七伤。脐腹冷痛。肢体酸疼。上盛下虚。头目昏眩。心   神恍惚。血气衰微。及中风瘫痪。手足不遂。筋骨拘挛。腰膝沉重。容枯肌瘦。目暗   耳聋。口苦舌干。饮食无味。心肾不足。精滑梦遗。膀胱疝坠。小肠淋沥。夜多盗汗   。久泻久痢。呕吐少食。八风五。一切沉寒痼冷。服之如神。及治妇人血气不足。崩   漏虚损。带下久冷。胎脏无子。服之无不愈者   保元丹治老弱诸沉寒痼冷。小便滑数。大便时泄。腰腿脐腹疼痛。困倦。瘦虚食   减。   附子(炮去皮脐)肉豆蔻白术山药干姜(炮)赤石脂(各一两)肉桂(半两)上为细   痼冷丸   (出千金方)   治心腹痼冷。   白术(半两)神曲(一两炒令黄色)川姜(炮)桂心(各二钱)川椒(一钱炒香)吴茱萸(饮服   崔氏乌头丸   (出和剂方)   治风冷邪气入乘心络。或腑脏暴感风寒上乘于心。   令人猝然心痛。   附子(炮去皮脐)川乌(炮去皮脐)赤石脂〔各二(一)两〕蜀椒(去子及闭口者炒出汗)酒下。   觉至痛服三丸。   来复丹   (出和剂方)   此药配类二气。均调阴阳。夺天地冲和之气。乃水火既   济之方。可冷可热。可缓可急。善治营卫不交。养心肾不升降。上实下虚。气闭痰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