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408 页/共 521 页

胆矾 铜绿 白僵蚕 马牙硝(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用一字,吹入喉中,立效。如走马喉闭,牙关紧急,不省人事,可用铁物斡开口,以冷水调一字灌下,立效。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咽喉通治方   治咽痛,不妨咽物,咽物则微痛,不宜用寒凉药过泄之。此妨闷非热也。   白僵蚕(微炒) 栝蒌(去穣,各半两) 桔梗(新白者,七钱半) 甘草(一钱,炒)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吹入咽喉中,大肿痛,左右有红,或只一边红紫长大,水米难下,用此药一钱,加入朴硝一钱匕,和匀,吹入喉中。生赤肿或有小白头疮,用此药一钱匕,入白矾末半钱匕,和匀干吹。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咽喉通治方   治一切诸疮痍之疾,咽喉肿痛。   管仲 山豆根 黄药子 寒水石 牙硝 草龙胆 雄大豆 百药煎 干葛 紫河车 山栀子 甘草节 薄荷 绿豆粉 大黄(各四两) 山慈菇(二两)   上为细末,和匀,炼蜜和丸,如芡实大,以银箔为衣,每服一丸,不拘时噙化咽津,觉效为度。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咽喉通治方   上冬月于临卧时,食生萝卜三五片可无咽喉之疾。   百灵丸 治咽喉中结核块,水食下不,危困欲死者。   上用釜底百草霜,研细,炼蜜和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以新汲水化开,灌下,甚者不过三丸,即愈。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咽喉通治方   上用蝉壳为末,以猪胆汁和蜜,调敷肿处。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东垣曰:夫齿者肾之标,口者脾之窍,诸经多有会于口者其齿牙者是也。手足阳明之所过,上龈隶于坤上,乃足阳明胃之脉贯络也,止而不动。下断嚼物,动而不休,手阳明大肠之脉所贯络也。手阳明恶寒,饮而喜热,足阳明喜寒,饮而恶热,其病不一。牙者肾之标,亦喜寒,寒者坚牢,为病不同,热甚则齿动龈,龈袒脱,作痛不已,故所治疗不同也。有恶寒冷之物作痛者,有恶热物而作痛者,又有恶寒物又恶热物而作痛者,有恶寒饮少热饮多而作痛者,有恶热饮少寒饮多而作痛者,有牙齿动摇而作痛者,有齿袒而为痛者,有齿为疳所蚀缺少血出为痛者,有齿龈肿起为痛者,有脾胃中有风邪,但觉风而作痛者。又有牙上多为虫所蚀,其齿缺少,而色变为虫牙痛者;有胃中气少,不能卫寒,袒露其齿作痛者;有牙齿疼痛,而秽臭之气不可近者。痛既不一,岂可一药而治之。大抵齿之诸痛,皆胃热火旺之故。且齿者骨之精华,骨乃肾之所主,外板则为牙,内床则为齿。肾气强盛,则齿自坚,衰则齿必为病。且手阳明之脉,贯颊入于下齿缝中,灌注于牙。倘风寒壅热之气,或郁滞胸中,冲发于口,则病之于齿,轻者为宣露,龈颊浮肿,甚者则为疳 龋脱之证。齿牙之病,,在乎手足阳明二经,动摇龈脱,是以足少阴,故此三经所主为多。然齿袒虫疳,湿热龈肿,血出作痛,痛而秽臭者,皆胃热火盛所致。亦有诸经错杂之邪,与夫外因得之者,学人宜深究之。陈无择云:齿为关门,肾之荣,骨之余也。肾衰则齿豁,精固则齿坚。又大肠支脉在牙龈,主灌注于牙,大肠壅则齿之为浮,大肠虚则齿露,挟风则攻目,头面或肿盛,动作不时。东垣又云:有刘经历乃内年三十余,病齿痛不可忍,须骑马外行,口吸凉风,其痛立止,至家其痛复作。家人以为祟神,祷于巫师而不能愈。病乃湿热为邪也。足阳明多血多气,加以膏粱之味,助其湿热,故为此痛。因立一方,不须骑马,常令风寒之气生于齿间:以黄连胡桐泪之苦寒,新薄荷叶荆芥穗之辛凉,四味相合,而作风寒之气,治其湿热为主,以新升麻行阳明经为使,牙齿骨之余,以羊胫骨灰补之为佐,麝香少许,入肉为引,共为细末擦之,痛乃减半。又以调胃承气汤,去硝加黄连以治其本,服之下三两行,其痛良愈,遂不复作。是以前人立方,用辛凉风剂,风能胜湿,苦以泄热也。世俗多有用芫花大戟小麦川椒细辛苍耳熬汤,热漱而牙痛立止者,人之牙齿,致病实多,内则气郁血热等因,兼啖炙爆,或以寒水咸酸,辛辣之味适口,岂不渍搏,且如以醋沃石,则石苏矣,况人之骨余者余?然虽经络之喜寒热,气各不同,受病之由,自有虚实。后之学人,熟究此论,治之获功,在乎克日矣。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治因服补胃热药,致使牙龈上下疼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面热发大痛,足阳明之别络于脑,喜寒恶热,乃手足阳明经中热盛而作痛也。   牡丹皮 升麻(各一钱) 当归 生地黄 黄连(各一钱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远服。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治多食肉,口臭不可近,牙齿疳蚀,牙龈肉将脱,齿落,血不止。   黄连(三钱,酒制) 升麻(二钱) 木香 当归身 茴香叶(如无,藿香代之,各一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八十丸,食远用白汤送下。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治风蛀牙疼,肿痒动摇,牙龈溃烂,宣露出血口气等疾。   当归 川芎 防风 白芷 本 细辛 升麻 地骨皮 槐花 甘草(各等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黑豆三十粒,生姜三片,煎至一盅,去滓,不拘时漱口吐去。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治牙龈绽肉,牙疳肿疼,牙齿动摇欲落,牙黄口臭。   升麻(四钱) 羊胫骨灰 羌活(各一两) 草龙胆(一两半,酒制)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贴牙龈疼处,噙良久,有涎吐去。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   治热多寒少,牙露龈内脱,血出齿动欲落,大作疼痛,妨食。   麝香(少许) 升麻(一钱) 黄连 草豆蔻(各一钱半) 熟地黄 麻黄(各一分) 益智(二分半) 羊胫骨灰(二钱) 人参 生地黄 当归 汉防己(酒制,各三分)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擦牙疼处,噙有涎吐去。   卷之六十二 牙齿门(附论)   牙齿通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