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403 页/共 521 页

上为细末,每用箸头蘸药点咽喉内,急吐涎沫,次以大黄甘草等分,俱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化乳香一粒,温服,涤去热毒,恐为再发。一方加白矾二钱。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咽喉通治方   治缠喉风喉痹,先两日胸膈气紧,取气短促,忽然咽喉肿痛,手足厥,气痹不通,顷刻不治。   雄黄(透明者,如皂角子大一块,研细) 干桑黄菇(二片) 巴豆(七粒,三生四热,生者去壳生研,熟者去壳灯上烧存性) 郁金(一枚,蝉肚者,研为末)   上研匀,每用半字,茶清少许。下。如口噤咽塞,用小竹管纳药吹入喉中,须臾吐利即愈。一方无干桑黄菇。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咽喉通治方   治痰,去热利咽喉。治咽中有疮,咽物不下,及咳嗽咯血,肺痿痰唾气促,并小儿疮疹,毒攻咽喉肿痛。   麦门冬(半两) 牛蒡子(炒) 桔梗 甘草(生用,各一两)   上为细末,沸汤调,细细服,入竹叶煎尤妙。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咽喉通治方   治缠喉风。   活地龙(五条,须用白颈者) 白梅肉(二个) 朴硝(二钱)   上同研成膏,挑入喉中,含化。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咽喉通治方   治热喉闭。   山豆根 射干 升麻(各等分)   上锉碎,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通口时时呷之。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咽喉通治方   治急喉风等证。   白矾(枯) 南硼砂 猪牙皂角(去皮弦子,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吹喉中,痰出即愈。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咽喉通治方   皂角(略炮) 高良姜(各等分)   上为细末,嗅鼻,或已甚,先须含香油一口,不可吞,就后嗅之,如已结成,候少顷,恶物脓血随油面出,轻者只含水,亦如前法。一用竹管吹入喉中,涎出愈。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咽喉通治方   草乌尖 鸭嘴青胆矾(各等分)   上为细末,先用酽醋煮皂角,调鹅翎刷敷赤肿处,开口流出涎,即将绵球一指头大,以布线系定,蘸前药末吞咽,至肿处即抽出。就如此一二次,其毒即破,开口流出,去尽涎血,即以后合疮口药点上,停久,温盐水灌漱,后进食。   白矾 黄丹 麝香(各等分)   上研极细,每用以铜箸头疮口上。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咽喉通治方   治咽喉肿塞。   雄黄(研末,半分) 巴豆(一粒,去油)   上作一服,用生姜自然汁调灌下,或吐或利,皆愈。一方细研,每遇急患,不可针药者,用酒瓶装灰,坐瓶嘴下,装火一炷焚之,候烟起,将瓶嘴入一边鼻中,以纸覆瓶口熏之愈。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咽喉通治方   治缠喉风。   齐州半夏 巴豆(各三七粒)   上将半夏轻捶,每料分作四片,巴豆剥去心膜,银铜石器内用米醋三大碗,文武火熬尽醋为度,以清醋微洗过,研为膏,每患缠喉风,或喉痹,或痫疾,挑一斡耳,以生姜自然汁一茶脚化下,甚者灌药少时,吐出恶涎,如鱼冻相似,极有功效。   卷之六十一 咽喉门(附论)   咽喉通治方   治缠喉风及喉闭。   南星(一个,刮去皮,一方炮,地埋一夜,去火毒) 白僵蚕(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