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发挥 - 第 29 页/共 34 页
(方见瘰门)
秦艽防风汤
治痔漏结燥,每次大便作痛。
秦艽防风当归(酒拌)白术(各四钱半)黄柏陈皮柴胡大黄(煨)泽泻(各一
八珍汤
(方见溃疡发热门)
加味四君子汤
治痔漏下血,面色痿黄,心忪耳鸣,脚弱气乏,及一切脾胃虚,口淡,食不知味。又治中气虚不能摄血,致便血不禁。
人参白术(炒)茯苓白扁豆(蒸)黄(炙)甘草为末,每服三钱,白滚汤点服
四君子汤
治脾胃虚弱,便血不止。
人参白术(炒)白茯苓(各一钱)甘草(炙,五分)作一剂,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黄连丸
治大肠有热下血。
用黄连、吴茱萸等分,用热汤拌湿,罨三日同炒,拣出,各另为末,亦各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钱,粪前红,服茱萸丸,粪后红,服黄连丸,俱酒下。
六君子汤
(方见作呕门)
除湿和血汤
治阳明经湿热,便血腹痛。
生地黄牡丹皮生甘草(各五分)熟甘草黄(各一钱,炙)白芍药(一钱五分)升麻水二钟,煎八分,空心候宿食消尽,热服。
槐花散
治肠风脏毒下血。
槐花(炒)生地黄(酒拌,铜器蒸半日)青皮白术(炒)荆芥穗(各六分)川芎(四分炙)当归身(酒拌)升麻(各一钱)为末,每服三钱,空心米饮调下,水煎服亦可。
补中益气汤
人参败毒散
(二方见溃疡发热门)
参苓白术散
治脾胃不和,饮食不进,或呕吐泄泻。凡大病后,皆宜服此药,以人参茯苓白扁豆(去皮姜汁拌炒)白术(炒)莲肉(去心皮)砂仁(炒)薏苡仁(炒)桔梗(炒)山药甘草(炙,各二两)为细末,每服三钱,用石菖蒲煎汤下。
归脾汤
治思虑伤脾,不能统摄,心血以此妄行,或吐血下血,或健忘怔忡,惊悸少寐,或心脾作痛。
白术(炒)茯神黄(蜜炙)龙眼肉酸枣仁(蒸,各一钱)人参木香(各五分)甘草(炙,二分半)作一剂,水一钟,姜一片,枣一枚,煎六分,食远并临卧服。
小乌沉汤
治气不调和,便血不止。
乌药(一两)甘草(炙,二钱)香附(四两,酒制)每服二钱,食前盐汤下。
不换金正气散
(方见作呕门)
枳壳散
治便血,或妇人经候不调,手足烦热,夜多盗汗,胸膈不利。
枳壳(麸炒,一钱)半夏曲赤芍药(炒,各一钱)柴胡黄芩(各一钱五分)作一剂,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
芎归汤
治便血,或失血过多眩晕。
芎(五钱)当归(酒拌,五钱)作一剂,水一钟半,煎六分,食后服。
如神千金方
治痔无有不效。
好信石(色黄明者三钱,打如豆大)明白矾(一两为末)好黄丹(水飞,炒变色,五钱)蝎梢(七个,净洗瓦上焙干,研末)草乌(紧实光滑者,去皮生研末,一钱)上用紫泥罐,先将炭火红,放冷拭净;先下明矾烧令沸,次下信石,入矾内拌匀,文武火候沸,再搅匀;次看罐通红烟起为度,将罐掇下,待冷取研末,方入草乌、黄丹、蝎梢三味,再同研极细,入瓷罐内收贮。如欲敷药,先煎甘草汤,或葱椒煎汤,洗净患处,然后用生麻油调前药,以鹅毛扫药痔上,每日敷药三次。之后,必去黄水如胶汁,然痔头渐消,看痔病年深浅,年乃是临安曹五方,黄院引为高宗,取痔得效,后封曹官至察使。
李防御五痔方
原痔者,贫富男女皆有之。富者酒色财气,贫者担轻负重,饥露早行,皆心肝二血。喜则伤。妇人因经后伤冷,月事伤风,余血在心,经血流于大肠。小儿因利后,或母腹中受热也。
治方于后:
水澄膏
治痔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