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247 页/共 398 页

石淋方一十六首   病源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塞痛,范汪疗石淋方。   鳖甲烧灰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频服数剂,当去石也。(肘后同)   又方取人家篱墙上连蔓 阔,掘出见其根挽断,以杯于坎中承其汁,服之一升,石自当出,若不出更服一升。   又方取车前子二升,用绢囊盛之,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顿服之,移日又服,石当下也,宿勿食服之神良。(肘后千金同)   又方柏子仁 芥子 滑石(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为散,以麦汁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已效。   又方牛角烧灰服方寸匕,日五六服,任意饮酒。   又方瞿麦子捣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至一二日,当下石,又香薷捣作屑,以酢浆饮服方寸匕,日三,至二三日当下石。(并出第十五卷中)   短剧疗石淋方。   浮石取满一手,捣为末,以水三升,苦酒一升,煮取二升,澄清,温服一升,不过再三服,石即出。(古今录验千金崔氏同出第四卷中)   集验疗石淋方。   鲤鱼齿一升,贝齿一升,捣筛,以三岁苦酒和,分为三服,宿不食,旦服一份,日中服一份,暮服一份。(古今录验范汪同)   文仲石淋方。   桃胶如枣大,夏月着三合冷水中,冬月以汤三合和之,一服,日三,当下石,石尽即止。(千金古今录验同)   又方浓煮车前草汁饮之,良也。(古今录验同出第四卷中)   古今录验疗石淋及诸淋方。   石首鱼头石(十四枚) 当归(等分)   上二味捣筛为散,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立愈,单用鱼头石亦佳。   又石淋石苇散方石苇(去毛) 滑石(各三分)   上二味捣筛为散,用米汁若蜜服一刀圭,日二服。(范汪同)   又方取生 叶捣绞取汁,三升为三服,石自出。(范汪同)   又滑石散,疗石淋,茎中疼痛沥沥,昼夜百余行,内出石及血方。   滑石(二十分) 石苇(去毛) 当归 通草 地胆(去足熬) 钟乳(研各二分) 车前子(三分) 瞿麦 蛇床子(二分) 细辛 蜂房(炙各一分)   上十一味为散,以葵汁麦粥服方寸匕,日三。   又疗石淋沥沥茎中痛,昼夜百行,或血出延命散方。   滑石 牛角 (烧灰) 芒硝(各二两) 瞿麦(三两) 车前子 露蜂房(炙) 贝子(烧)柏子仁 鱼齿(炙) 鸡矢白 苦瓠子(烧) 牛阴头毛(各一两) 妇人阴上毛(二分一本无)   上十三味捣筛为散,以葵汁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疗石淋方。   取鸡子陈者一枚,用苦酒一升,以鸡子合苦酒置器中,以油纸三四重密封头,不令水得入,沉井中一宿,平旦取剥去皮,吞其黄,石即消去。(并出第二十六卷中)   卷第二十七   血淋方五首   病源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心主血,血之行身,通遍经络,循环腑脏,劳热甚者,则散失其常经,溢渗入胞而成血淋也。(出第十四卷中)   广济疗血淋不绝,鸡苏饮子方。   鸡苏(一握) 竹叶(一握切) 石膏(八分碎) 生地黄(一升切) 蜀葵子(四分末汤成下)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和葵子末,分温二服,如人行四五里久,进一服。(古今录验范汪同)   又疗血淋小便碜痛方鸡苏(二两) 滑石(五两碎) 生地黄(半斤) 小苏根(一两) 竹叶(二两) 通草(五两) 石膏(五两碎)   上七味细锉,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并出第四卷中)   千金疗血淋方。   石苇(去毛) 当归 芍药 蒲黄(各等分)   上四味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文仲同出第二十一卷中)   备急陶氏疗淋下血二升者方。   取苎麻根十枝,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一服血止,神验。(肘后古今录验同)   又方灸足大趾前节上十壮良。(并出第六卷中)   卷第二十七   小便赤色如红方三首   延年论曰,疗小便赤色如浅红花汁,此是忧愁惊恐,心气虚热,客邪气与热传搏心,所以小便赤,心主南方火,旺在四月五月六月,其色赤,惊恐动于心,心不受邪,邪即传于小肠,渗入胞中,所以小便赤,此为微邪,其病犹轻,今服丸子,即得渐瘥,心即是火,火恶于清,清即是水,水能灭火,既损心气,即不得食热及冷水,并勿忧愁,如不慎,恐小便色赤如血,渐即难愈,今处干地黄丸,补心神,益脾气,散客热,自然调和,小便色即自变如常,第一不得忧愁在心,并勿食热食及冷水等方。   干地黄 黄 (各六分) 防风 远志 茯神 栝蒌 子芩(各四分) 鹿茸(炙三分) 龙骨(四分五色者) 人参(五分) 滑石(十二分) 石苇(汤渍一宿刮去皮) 当归(各二分) 芍药 蒲黄 甘草(炙) 戎盐(各三分) 车前子(八分)   上十八味筛为末,以蜜及枣膏各半相和,煎令消,散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后少时,以粥清下十丸,日二三,稍加至十五二十丸,以知为度。(许孝璋处)   又茅根饮子,疗胞络中虚,热时小便如血色方茅根(一升) 茯苓(三两) 人参 干地黄(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