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246 页/共 398 页

以比轮钱三百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饮之神效。(肘后同千金治气淋通按比轮钱未详)   又方取牛耳中毛烧灰,服半钱匕,立愈。(文仲必效同)   又方烧头发灰服之良。(文仲同并出第五卷中)   千金疗淋痛方。   滑石(四两) 贝子(三十枚烧) 茯苓 白术 通草 芍药(各二两)   上六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大良。   又方葵子(五合) 茯苓 白术 当归(各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范汪同)   又方栝蒌 滑石 石苇(去毛各二两)   上三味为散,以大麦粥饮服方寸匕,日三服良。   又方蜀葵根(八两) 大麻根(五两) 甘草(一两炙) 贝子(五合烧) 通草(二两) 茅根(三斤) 石首鱼头石(四两)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分为五服,日三夜二服,亦主石淋。   又方取细白沙三升一味,熬令极热,以酒三升,淋取汁一合服之。(一云顿服)   又方榆皮(一斤) 车前子(一升) 冬瓜子(一升) 鲤鱼齿 桃胶 地麦草 通草(各二两)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服。   又疗猝淋方灸外踝尖七壮。   又方取石首鱼头石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鲤鱼齿烧灰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并出第二十一卷中)   崔氏疗淋散方。   石苇(洗刮去毛) 大虫魄(一两研) 滑石(一两半) 当归 芍药 黄芩 冬葵子 瞿麦(各一两) 乱发(三团如鸡子大烧灰) 茯苓(一两半)   上十味捣筛为散,服方寸匕,日二服。(出第四卷中通按大虫魄即琥珀)   古今录验疗淋,瞿麦散方。(主簿甄权处)   瞿麦 石苇(去毛) 滑石 车前子 葵子(各四两)   上五味捣筛,冷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增至三匕。   又方取生续断绞汁一升服之。   又疗淋滑石汤方滑石(一两) 榆白皮(二两) 石苇(一两去毛) 地麦草(二两) 葵子(二两)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日再服,甚良。   又疗淋,榆皮汤方。   瞿麦(二两) 防葵(一两) 榆白皮(一两) 葵子(一升) 滑石(二两一方四两)   黄芩(一两一方二两) 甘草(二两一方一两炙)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二服。   又方取附舡底苔大如鸭子,以瓯半水,煎取一瓯,顿服,日三服。(千金治气淋并出第二十六卷中)   近效疗淋方。   葵子(一升)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服。(煎茅根饮之亦佳)   又方人参(六分) 浓朴(三分炙) 粟米(二合)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七八合,以新布绞去滓,分温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七里。   又方茯苓 地骨皮(各三两) 甘草(炙) 黄芩 前胡 生姜(各二两) 麦门冬(八两去心) 竹叶(切一升) 蒲黄(二两)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二升六合,去滓,分为三服。   卷第二十七   五淋方三首   集验论五淋者,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也,石淋之为病,小便茎中痛,尿不得猝出,时自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气淋之为病,小便难,常有余沥,膏淋之为病,尿似膏白出,少腹膀胱里急,劳淋之为病,倦即发,痛引气冲,小便不利,热淋之为病,热即发,其尿血后如豆汁状,蓄作有时,五淋各异,疗方用杂,故不载也。(并出第五卷中)   范汪疗五淋方。   虫(五分熬一作虻虫) 斑蝥(二分去翅足熬) 地胆(二分去足熬) 猪苓(三分)   上四味捣筛为散,每服四分匕,日进三服,夜二服,但少腹有热者,去猪苓,服药二日后,以器盛小便,当有所下,肉淋者下碎肉,血淋者下如短绳,若如肉脓,气淋者下如羹上肥,石淋下石或下砂,剧者十日即愈,禁食羹猪肉,生鱼,葱,盐,醋,以小麦汁服之良。   又疗五淋神良,延命散方滑石 石(烧半白) 石膏 车前子 露蜂房(炙并白子用之) 贝子(捣着苦酒中二三宿取细者用之) 柏子仁 鱼齿(捣令熟) 鸡矢白 苦瓠中穣(并子熬) 特牛阴头毛(烧) 芒硝(熬令汁尽各一分) 白鸡 里黄皮(熬) 妇人阴上毛(二分烧一本无)   上十四味捣筛为散,每服半钱匕,加至一钱匕,日三夜一服以葵子饮下之,三日愈,甚者不过六七日愈,小便以器盛之,当见石及诸物也。(并出第十五卷中)   必效疗五淋方。   白茅根四斤锉之,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分三四服。(肘后千金同出第三卷中)   卷第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