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242 页/共 398 页
病源肾荣于阴,肾气虚,不能制津液则汗湿,虚则为风邪所乘,邪客腠理而正气不泄,邪正相干在于皮肤,故痒,搔之则生疮。(出第四卷中)
千金疗阴下生疮,洗汤方。
地榆 黄柏(各八两)
上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适寒温洗疮,日再,只以黄柏汤洗亦效。
又凡妒精疮者,男子在阴头节下,妇人在玉门内,并似疳疮作臼方。
用银钗以绵裹,用腊月猪脂熏黄火上,暖以钗烙疮上令热,取干槐枝 涂之,以麝香黄矾青矾末敷之,小便后即敷之,不过三两度瘥,但用疳疮方中药敷之即瘥。(出第二十五卷中)
葛氏疗男子阴疮方。
烂煮黄柏洗之,又用白蜜涂之。
又方黄连黄柏各等分,末之,先煮肥猪肉汤洗之,然后以药粉之。
又方以蜜煎甘草末,涂之大良,比见有人患,涂头肿坎下,疮欲断者以猪肉汤渍洗之,并用前粉粉之,及依陶方即瘥,神验。(出第七卷中)
必效疗阴生疮脓出作臼方。
高昌白矾(一两)
上一味捣,细研之,炼猪脂一合,于滋器中和搅作膏,取槐白皮切,作汤洗疮上,拭令干,即取膏敷上,及以楸叶粘贴,不过三两度,永瘥。
古今录验疗阴疮方。
黄柏 黄连(各三分) 胡粉(一合)
上三味捣为末,粉上,日三,妇人绵裹枣核大纳之。(出第四十一卷中)
卷第二十六
阴边粟疮方五首
必效疗阴疮,阴边如粟粒生疮及湿痒方。
以槐北面不见日处白皮一大握,盐三指一撮,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升洗之,日三五遍,适寒温用,若涉远恐冲风,即以米粉和涂之神效。
又疗阴疮有二种,一者作白脓出,名曰阴蚀疮,二者但赤作疮,名为热疮,若是热疮用此方。
取黄柏黄芩各一两切,作汤洗之,用黄柏黄连末粉之,云神良。
又方以黄连和胡粉末敷之,必效。
又方紫芽茶末(一分) 荷叶(一片烧灰)
上二味为末,以盐浆水洗讫,敷之,三五度即愈。
又方取停水处干卷地皮末敷之,神效。(是长安郭承恩用之得效出第四卷中)
卷第二十六
着砂方四首
救急邂逅着 砂损阴方。
猪蹄(一具擘破) 浮萍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三大升,煮取半升去滓,以瓶子盛汁,纳阴瓶中渍之,冷即出拭干,便敷后药粉之。
又粉法。
蔷薇根皮 黄柏(各三分) 朴硝 蛇床子(各一分) 甘草(二分炙)
上五味捣为散,用前法浸洗后,以粉疮上,亦不甚痛,慎风。(出第八卷中)
必效主着 砂方。
取鸡子一枚煮熟,剥取肉,更用生鸡子二个倾取白和,熟研令细,以绵裹之立定。(李饶州云奇效)
又方甘草 黄柏 白矾(烧令汁尽)
上三味为末敷之。(出第四卷中)
卷第二十六
九虫方一首
病源夫九虫者,一曰伏虫,长四寸,二曰蛔虫,长一尺,三曰白虫,长一寸,四曰肉虫,状如烂杏,五曰肺虫,状如蚕形,六曰胃虫,状如虾蟆,七曰弱虫,状如瓜瓣,八曰赤虫,状如生肉,九曰蛲虫,至细微,形如菜虫,伏虫,群虫之主也,蛔虫贯心则杀人,白虫相生,逆喜入疮有,变成集验贯众丸,主疗九虫动作诸病方。
贯众(熬) 石蚕(熬五分) 野狼牙(四分) 芦(二分) 蜀漆(六分炙) 僵蚕(三分熬)
雷丸(六分) 芜荑(四分) 浓朴(三分) 槟榔(六分)
上十味捣筛,蜜丸,空心暖浆水服三十丸,日三,不知,稍稍加之,白虫用榧子汤服。
(备急文仲古今录验范汪同出第九卷中)
卷第二十六
五脏虫方七首
删繁疗脾劳,有白虫长一寸在脾为病,令人好呕,而胸中骇骇,(一作玄玄)呕而不吐出,前胡汤方。
前胡(三两) 白术(三两) 赤茯苓(三两) 枳实(炙二两) 细辛(三两) 旋复花(一两)常山(三两) 松萝(二两) 龙胆(三两) 竹叶(切一升) 杏仁(三两去尖皮)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若腹中热满,下芒硝三两,黄芩三两,苦参二两,加水二升,依方煎。忌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