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 第 372 页/共 424 页

[12]从曲池穴上行大骨外廉陷中,肘□穴也。   [13]从肘□穴循肘上三寸,向里大脉中央,五里穴也。   [14]从五里穴上行四寸,两筋两骨罅宛宛陷中,伸臂平手取之臂臑穴也。   [15]从臂臑穴上行髆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陷处宛宛中,举臂取之有空肩□穴也。   [16]从肩□穴上行臂端,两叉骨间陷中,巨骨穴也。   [17]从巨骨穴循颈,缺盆上直行扶突下一寸,天鼎穴也。   [18]从天鼎穴上直行曲颊下一寸,人迎后一寸五分,仰而取之扶突穴也。   [19]从扶突穴贯颊直鼻孔下,水沟旁五分,禾□穴也。   [20]从禾□穴上一寸,鼻孔旁五分,迎香穴也(见图四十三)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胃府经文   条文: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又云: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   又云: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   又云:是经多气少血。   『难经』曰:胃重二斤一两。   张介宾曰:胃之上口名曰贲门,饮食之精气,从此上输于脾肺宣布于诸脉;胃之下口,即小肠上口,名曰幽门(见图四十四)。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胃经循行经文   条文: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侠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穴三寸而别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见图四十五)。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胃经循行歌   条文:胃足阳明交鼻起,下循鼻外入上齿,还出侠口绕承浆,颐后大迎颊车里耳前发际至额颅,支下人迎缺盆底,下膈入胃络脾宫,直者缺盆下乳内一支幽门循腹中,下行直合气街逢,遂由髀关抵膝膑,胻跗足趾内间同;一支下膝注三里,前出中趾外间通,一支别走足跗趾,大趾之端经尽已。   按:足阳明是足大趾之次趾,不是中趾,必传写之误。   注:[1]足阳明胃经之脉,起于鼻者,是谓由迎香穴上交颊中两旁约过足太阳脉之睛明穴,分下循鼻外始交于足阳明之承泣、四白、巨□穴也;从巨□入上齿中还出侠口之地仓穴;还绕唇下,交会任脉之承浆穴,却循颐后下廉复交本经之大迎穴。由大迎出循颊车穴,上行耳前,过客主人穴合少阳经,循发际至额颅两旁之悬颅穴、颌厌穴复交足阳明之头维穴下关穴。   [2]其支者,行大迎穴,从大迎前循人迎水突穴气舍穴循喉咙入缺盆穴,下膈属胃络脾,散布脏腑。   [3]其直者,从缺盆穴直行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等穴下乳内廉不容穴也;从不容循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等穴下夹脐天枢穴也;从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等穴,入气街中气冲穴也。   [4]其支者,起于胃口,是谓前之属胃络脾之支,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气街穴,会冲脉上行者也;其下行本经者脾关穴也。   [5]抵伏兔至伏兔穴下,从伏兔行阴市穴、梁丘穴,下膝膑中犊鼻穴循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等穴,下循胫外廉,丰隆穴也;从丰隆循解溪穴,下足跗,冲阳穴也;从冲阳行陷谷穴内庭穴入次趾外间也。   [6]其本支别支,一自下巨虚下入次趾外间;一别循跗上入大趾次趾间厉兑穴,出其端,交于足太阴脾经也。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胃经穴歌   条文: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经,地仓大迎登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关门太乙滑肉起,天枢外陵大巨里,水道归来达气街,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内庭厉兑阳明穴,大指次指之端终。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胃经分寸歌   条文:胃之经兮足阳明,承泣目下七分寻,再下三分名四白,巨□鼻孔旁八分。   地仓侠吻四分近,大迎颔下寸三中,颊车耳下八分陷,下关耳前动脉行。   头维神庭旁四五,人迎喉旁寸五真,水突筋前人迎下,气舍喉下一寸乘。   缺盆舍下横骨陷,气户下行一寸明,库房下行一寸六,屋翳膺窗乳中根。   不容巨阙旁二寸,一寸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内门,天枢脐旁二寸寻。   枢下一寸外陵穴,陵下一寸大巨陈,巨下三寸水道穴,水下二寸归来存。   气街归来下一寸,共去中行二寸匀,髀关膝上尺二许,伏兔髀下六寸是。   阴市伏兔下三寸,梁丘市下一寸记,犊鼻膝膑陷中取,膝眼三寸下三里。   里下三寸上廉穴,廉下二寸条口举,再下二寸下廉穴,复上外踝上八寸却是丰隆穴当记。解溪则从丰隆下,内循足腕上陷中,冲阳解下高骨动陷谷冲下二寸名,内庭次指外岐骨,厉兑大次指端中。   注:[1]承泣穴,在目下七分,目下胞陷中,上直瞳子正视取之,是其穴也。   [2]从承泣直下三分,颧空骨内,亦直瞳子取之,四白穴也。   [3]从四白下行,侠鼻孔旁八分,亦直瞳子取之,巨□穴也。   [4]从巨□下行,侠口吻旁四分外许,近下微有动脉,地苍穴也。   [5]从地仓行□颔下前一寸三分,骨陷中动脉,大迎穴也。   [6]从大迎行耳下曲颊端,近前八分陷中,侧卧开口取之,颊车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