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 第 367 页/共 424 页

完骨   【注】[1]耳后之棱骨,名曰完骨,在枕骨下两旁之棱骨也。   颈项   【注】[1]颈项者,颈之茎也,又曰颈者,茎之侧也;项者,茎之后也,俗名脖项。   颈骨   【注】[1]颈者,头之茎骨,肩骨上际之骨,俗名天柱骨也。   项骨   【注】[1]项骨者,头后甚骨之上三节圆骨也。   背   【注】[1]背者,后身大椎以下,腰以一之通称也。   膂   【注】[1]膂者,夹脊骨两旁肉也。   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   周身名位骨度   脊骨   【注】[1]脊骨者,脊膂骨也,俗名脊梁骨。   腰骨   【注】[1]腰骨者,即脊骨十四椎下,十五、十六椎间,尻上之骨也。   其形中凹、上宽、下窄,方圆,二三寸许,两旁四孔下接尻骨上际也。   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   周身名位骨度   胂   【注】[1]胂者,腰下两旁,髁骨上之肉也。   臀   【注】[1]臀者,胂下尻旁大肉也。   尻骨   【注】[1]尻骨者,腰骨下十七椎、十八椎、十九椎、二十椎、二十一椎五节之骨也。上四节纹之旁,左右各四孔,骨形内凹如瓦长四五寸许,上宽不窄,末节更小,如人参芦形,名尾闾,一名□端一名橛骨,一名穷骨;在肛门后,其骨上外两旁形如马蹄附着两髁骨上端,俗名骻骨。   肛   【注】[1]肛者,大肠下口也。   大横骨、髁骨、楗骨   【注】[1]下横骨在少腹下,其形如盖,故名盖骨也。其骨左右二大孔上两分出向后之骨,首如张扇,下寸许弣着于尻骨之上形如马蹄之处,名曰髁骨;下两分出向前之骨,末如楗柱在于臀内,名曰楗骨;与尻骨成鼎足之势,为坐之主骨也妇人俗名交骨;其骨面名曰髋,侠髋之臼名曰机,又名髀枢外接股之脾骨也,即环跳穴处,此一骨五名也。   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   周身名位骨度   股   【注】[1]股者,下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小腿。   中节上、下交接处,名曰膝。膝上之骨曰髀骨,股之大骨也;膝下之骨曰胻骨,胫之大骨也。   髀骨   【注】[1]髀骨者,膝上之大骨也。上端如杵,接于髀枢,下端如锤接于胻骨也。   胻骨   【注】[1]胻骨者,俗名□胫骨也。其骨两根,在前者名成骨,又名骭骨形粗,膝外突出之骨也;在后者名辅骨,形细,膝内侧之小骨也。   伏免   【注】[1]伏兔者,髀骨前膝之上,起肉似俯兔,故曰伏兔。   膝解   【注】[1]膝解者,膝之节解也。   膑骨   【注】[1]膑骨者,膝上盖骨也。   连骸   【注】[1]连骸者,膝外侧二高骨也。   \e周身名位骨度腘   【注】[1]腘者,膝后屈处,俗名腿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