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 第 371 页/共 424 页
[6]从尺泽穴下行腕前,约纹上七寸,上骨、下骨间陷中,孔最穴也。
[7]从孔最穴循外侧行腕后,侧上一寸五分,以两手交叉当食指末筋骨罅中,列缺穴也。
[8]从列缺穴循行寸口陷中,经渠穴也。
[9]从经渠穴内循手掌后陷中,太渊穴也。
[10]从太渊穴上鱼,手大指本节后,内侧陷中散脉中白肉际,鱼际穴也。
[11]从鱼际穴循行手大指内侧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许白肉际,少商穴也(图四十)。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大肠经文
条文:经云: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又云:回肠当脐左回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
又云:广肠附脊以受回肠,乃出滓秽之路,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是经多气少血。
『难经』曰:大肠重二斤十二两,肛门重十二两。
张介宾曰:按回肠者,以其回叠也;广肠者,即回肠之更大者;直肠者,又广肠之末节下连肛门也(图四十一)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大肠经循行经文
条文: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上会,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见图四十二)。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大肠经循行歌
条文:阳明之脉手大肠,次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廉出合谷,岐骨两筋循臂肪入肘外廉循臑外,肩端前廉拄骨旁,从肩下入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支从缺盆直上颈,斜贯颊前下齿当,环出人中交左右,上侠鼻孔注迎香。
注:[1]手阳明大肠经之脉,起于大指次指内廉之端。
[2]出于大指者,谓出于大指少商穴也,本经之络。
[3]其支者,直出于次指之端,以交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商阳穴故曰: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也。
[4]从商阳穴循食指上廉,二间、三间穴也。
[5]从三间穴循出两骨之间,合谷穴也。
[6]从合穴上两筋之间,阳溪穴也。
[7]从阳溪穴循臂上廉至偏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穴也。
[8]从三里穴入肘外廉,曲池穴也。
[9]从曲池上臑外前廉,肘□、五里、臂臑穴也。
[10]从臂臑穴上肩,肩□穴也。
[11]从肩□穴出□骨之前廉,巨骨穴也。
[12]从巨骨穴上出于柱骨之会上,言会于督脉之大椎穴也;自督脉大椎穴入交足阳明胃经之缺盆穴。
[13]络肺下膈属大肠者,谓其支从缺盆上颈,复循本经之天鼎穴贯颊至扶突穴也。
[14]从扶突穴入下齿中禾□穴,从禾□穴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迎香穴而终,以交于手足阳明胃经也。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大肠经穴歌
条文: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脏,阳溪偏历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迎五里,臂臑肩□巨骨起,天鼎扶突接禾□,终以迎香二十止。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大肠经分寸歌
条文:商阳食指内侧边,二间来寻本节前,三间节后陷中取,合谷处口岐骨间阳溪上侧腕中是,偏历腕后三寸安,温溜腕后去五寸,池前五寸下廉看池前三寸上廉中,池前二寸三里逢,曲池曲肘纹头尽,肘□上臑外廉近大筋中央寻五里,肘上三寸行向里,臂臑肘上七寸量,肩□肩端举臂取;巨骨肩尖端上行,天鼎喉旁四寸真,扶突天突旁三寸,禾□水沟旁五分迎香禾□上一寸,大肠经穴自分明。
注:[1]商阳穴在手食指内侧端后,去爪甲角如韭叶许,是其穴也。
[2]从商阳穴循食指上廉,本节前内侧陷中,二间穴也。
[3]从二间穴循食指本节后,内侧陷中,三间穴也。
[4]从三间穴循行手大指次指岐骨间陷中,合谷穴也。
[5]从合谷穴循行手腕中上侧,两筋间陷中,张大指次指取之阳溪穴也。
[6]从阳溪穴上行手腕后,上侧三寸,偏历穴也。
[7]从偏历穴上行三寸,温溜穴也。
[8]从温溜穴上行二寸五分,辅锐肉分,下廉穴也。
[9]从下廉穴上行一寸,上廉穴也。
[10]从上廉穴上行一寸,锐肉之端,按之肉起,手三里穴也。
[11]从手三里穴上二寸,以手拱胸屈肘,横纹头陷中取之,曲池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