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 第 355 页/共 424 页
涩翳七宝丸方珍珠五钱琥珀二两石决明二两龙脑一分茺蔚子一两人参一两熊胆一两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食前茶清送下一钱。
【注】[1]涩翳证,瞳神内微赤如凝脂之色,瞳神端正,渐渐昏朦,时复涩痛而无泪出,其翳无定,或聚或开,宜先用还睛散,后用七宝丸内消其翳也。
外科卷下\总纲
瞳人干缺歌
条文:瞳人干缺瞳形缺,左右上下不成圆,色白脑脂流下患,色黑肝胆热虚愆。
色白泻肝苓地骨,麦知芍蔚黑参添;色黑镇肝山药丸,参苓石决细车前。
方剂:瞳缺泻肝汤方黄芩一钱地骨皮一钱麦门冬一钱知母一钱赤芍药一钱半茺蔚子一钱半黑参一钱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瞳缺镇肝丸方干山药二两五味子五钱人参茯苓石决明各一两半细辛五钱车前子一两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米汤送下二钱。
【注】[1]瞳人干缺内障,初患之时,忽因疼痛难忍,细看瞳人现出缺形,或左或右,或上或下,缺而不圆,瞳人之色,黑白不定。
[2]色白乃脑脂流下为患,宜服泻肝汤;色黑则胆热肝虚,宜服镇肝丸。
外科卷下\总纲
睑生风粟椒疮歌
条文:椒疮风粟睑胞生,多泪难睁摩涩疼,脾经风热粟黄软,脾经湿热椒硬红。
□洗后用清脾饮,知母翘军生地风,黄芩元粉黄连桔,陈皮荆芥黑参灵。
方剂:除风清脾饮知母连翘大黄生地黄防风黄芩元明粉黄连桔梗陈皮荆芥穗黑参各等分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远温服。
【注】[1]椒疮风粟之证,或起于睑边,或生于胞内,眦泪多难睁,沙涩摩睛疼痛。
[2]粟疮如粟,其形黄软,属脾经风热而成;椒疮如椒,其形红硬,属脾经湿热而成。
[3]并宜□洗出血,服除风清脾饮,椒疮倍芩连生地,风粟倍荆芥防风。
外科卷下\总纲
睑硬睛疼歌
条文:睑硬睛疼胞肿硬,瘀血翳膜目睛疼,膈中积热肝风盛,外涂焮肿□瘀红凉膈硝黄车前黑,黄芩知母栀仁茺。
方剂:焮肿膏方见卷末凉膈散方芒硝大黄车前子各一钱黑参一钱半黄芩知母栀子(炒)茺蔚子各一钱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
【注】[1]睑硬睛疼,初患之时,时觉疼胀,久则睑胞肿硬,睛珠疼痛。
[2]此缘膈中积热,肝经风毒,上冲于目,宜□洗去瘀,外涂焮肿膏,内服凉膈散。
外科卷下\总纲
鸡冠蚬肉歌
条文:鸡冠蚬肉内眦生,胃心积热共肝风,或青或赤如鸡蚬,轻侵风轮重掩瞳。
钩割后抽风桔,硝黄车黑细芩风,茺蔚丸芩石决黑,军芩山药地黄茺。
方剂:抽风汤方桔梗一钱芒硝一钱五分大黄一钱车前子一钱黑参一钱五分细辛一钱黄芩一钱五分防风二钱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茺蔚丸方黄芩一两石决子(□)一两黑参一两大黄一两茯苓一两山药(炒)三两生地黄一两五钱茺蔚子二两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空心茶清下三钱。
【注】[1]鸡冠蚬肉之证,起于睥眦之内,或青或赤,如鸡冠蚬肉之形,渐渐而长,从大眦侵及风轮,久则掩及全目。
[2]此乃脾胃积热,肝风上冲所致。
[3]先宜用手法□割后,服抽风汤或茺蔚丸。
外科卷下\总纲
辘轳转关歌
条文:辘轳转关肝风盛,旋转睛珠辘轳同,轻则瞳斜重反背,初起钩藤饮蝎芎参防二麻僵蚕草,后服天冬饮赤令,羌活大冬五味子,人参知母蔚防风。
方剂:钩藤饮钩藤五分全蝎(炒去毒)一钱川芎人参防风各七分麻黄三分天麻七分僵蚕(炒)一钱二分甘草(灸)三分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不拘时服。
天门冬饮赤茯芩七分羌活七分天门冬一钱五味子五分人参七分知母一钱茺蔚子一钱防风五分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1]辘轳转关之证,因肝经风邪壅盛,以致二目睛珠旋转不定,与辘轳相同,轻则瞳人偏斜,重则瞳人反背。
[2]初起宜用钩藤饮,疏散风邪;定后用天门冬饮,调理即愈。
外科卷下\总纲
蟹睛疼痛歌
条文:蟹睛努出蟹睛形,乌珠极痛涩羞明,肝胆积热肾虚热,虚软不疼实硬疼。
实者泻肝车地骨,硝黄知知母黑柴茺,虚宜镇肾味知地,山药兔辛石决灵。
方剂:泻肝汤方车前子地骨皮芒硝各一钱大黄知母各一钱半黑参一钱柴胡二钱茺蔚子二钱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渣,空心温服。
镇肾决明丸方五味子半两知母(炒)生地黄山药(炒)各一两半菟丝子一两细辛半两石决明(□)一两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三钱。
【注】[1]蟹睛之证,乌睛努出如珠,形似蟹睛,疼痛极甚,涩泪羞明,初起为实,硬而极痛;久则为虚,软而不疼。
[2]总因肝、胆积热冲睛,肾中虚热注目所致。
[3]实者宜泻肝汤,虚者用镇肾决明丸。
外科卷下\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