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 - 第 53 页/共 253 页

治胆痹口苦。   柴胡(一钱) 黄芩(七分) 人参 黄连 天冬 麦冬 山栀 生甘草 龙胆草 知母(各五分) 五味子(七粒) 水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方脉舌病合参   加味甘露饮   治胃经客热口臭,牙宣赤眼口疮,上焦消渴,此心肺胃药也。   熟地 生地 天冬 麦冬 枇杷叶(去毛) 黄芩(各一两) 茵陈 枳壳 石斛 甘草(各一两)   犀角(五钱) 为粗末,每服三五钱,水煎,食后临卧温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方脉舌病合参   香薷汤   治口臭。用香薷煎浓汤含之。丹溪云:香薷能治口臭如神。   治口疮,用砂仁火 存性为末,掺上即愈。又方用槟榔火 存性为末,入轻粉敷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方脉舌病合参   内府治口臭方   用连翘为末,糊丸,食蒜韭之后,茶吞二三钱,口中浊气,化为清气,甚效。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方脉舌病合参   红芍药散   歌曰:心痛口疮,紫桔红苍,三钱四两,五服安康。上件紫菀、桔梗、红芍药、苍术各等分细末,羊肝四两,批开掺药末三钱,用麻扎定,火内烧令熟,空心食之,白汤送下,大效。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方脉舌病合参   顺气豁痰汤   治舌痹或麻,此因痰气滞于心胞络。   半夏(用白矾生姜皂角煮过,一钱五分) 茯苓 橘红 栝蒌(去油) 贝母 黄连桔梗 香附(便制) 枳壳(各一钱) 甘草(四分) 姜水煎服。   理中汤   方见中寒门。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方脉舌病合参   治舌肿胀方   口不能开合以萆麻子,棉纸取去油,将此纸作燃,灯上点着,吹灭将烟熏之,良久则消。   昔人年二十余岁,口臭如登厕。医者曰:肺金本主腥,金为火为乘,火主臭而然也。久则成腐,腐者,肾也。亢极则反兼水化,其病在上,宜涌之,如法果愈。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儿科齿病   走马疳者,多因气虚受寒,郁热在内,或食甜酸盐腻之物,积滞日久,蕴热上冲,齿焦黑烂,间出清血,血聚成脓,脓臭成虫,侵蚀口齿,甚有腮颊穿破,乳食难进,气喘热作而危矣。治法宜内服清解,先去积热,外用温盐水净,吹以去涎拔热之药,切不可纯以寒凉敛遏,以致郁热无从发泄,厥溃更深矣。以走马名之者,盖齿属肾,肾气一虚,则虚火邪热,直奔上焦,势如走马耳。   牙痛者,阳明胃火也。宜内服清胃之剂,外用擦药,拔散火邪。然有气虚,脾胃不足,或服寒凉过多,抑遏阳气于脾土之中,是以身反发热者,当以火郁汤,或补中益气汤,不应则用八味地黄汤加牛膝、五味子以导下之,盖牙本骨之余,多属肾经虚火所致耳。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儿科齿病   牛黄散   治口疳。   牛黄(一分) 人中白(四分) 青黛(四分) 冰片(一分) 象牙(烧灰,四分) 珍珠(乳炙,七粒) 白马蹄(烧灰,四分) 胡黄连 血竭(各四分) 麝香(少许) 为细末,冷浓茶净患处吹之。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儿科齿病   升阳清胃汤   治牙疳牙痛。   升麻(六分) 石膏(一钱二分) 连翘(一钱) 生地(一钱二分) 牛蒡子(一钱,研)   丹皮(八分) 桔梗(四分) 甘草(三分) 荆芥(四分) 薄荷(四分) 加灯心,水煎。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儿科齿病   清凉散   青黛 芦荟 胡连 黄柏 儿茶 硼砂(各五分) 冰片(一分) 用冷浓茶,净口吹之。   治小儿走马牙疳,一时腐烂即死,此方极效。   用妇人溺桶中白垢(火 ,一钱) 铜绿(二钱) 麝香(一分) 冰片 牛黄(各一分) 研细敷上立愈。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儿科齿病   牙疳方   干姜 南枣(各烧存性) 枯白矾(等分) 为末,敷之即愈。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方脉齿病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