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 - 第 43 页/共 253 页

头痛肿大如斗是天行时疫病也。   人身半以上,天之气也。身半以下,地之气也。邪热客于心肺之间,阳明、少阳之火复炽,且感天地四时瘟疫之气,所以上焦壅热不散,得犯清道,温热上乘,巅顶而为肿,木挟火邪而为痛,甚至溃裂,脓血复染他人,所以谓之疫疠。轻者,名发颐肿,在两耳前后,有以承气下之,泻胃中之实热,是诛代太过矣。治法不宜药速,速则过其病,所谓上热末除,中寒复生,必伤人命,宜用缓药,徐徐少与,再视肿势在于何分,随经治之。阳明为邪,首大肿;少阳之邪,出于耳前后也,大概普济清毒饮主之。黄连、黄芩味苦,泻心肺热,以为君;橘红、玄参苦寒,生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以为臣;连翘、鼠粘、薄荷味苦辛平,板蓝根味甘寒,马屁勃、僵蚕味苦平,散肿消毒以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不得伸之郁气,桔梗味辛温,为丹楫不令下行,如是调治方可保全。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方脉大头病合参   普济消毒饮   神治大行疫毒,大头诸病。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五钱) 橘红 玄参 连翘 鼠粘子 板蓝根马屁勃 生甘草 柴胡 桔梗 僵蚕(炒,各二钱) 新升麻(七分) 人参(三钱) 为末,汤调服之。或蜜丸噙化。或有加防风、当归、川芎。加大便硬,加酒煨大黄利之;肿热甚者,砭法刺之。   一方有薄荷一钱,无人参。   一方   治大头天行病,此为湿气在高巅之土,勿用降药。   羌活 酒芩 酒蒸大黄 水煎服。   又方   治大头疫如神。   贯众(三钱) 葛根(三钱) 甘草(一钱五分) 白僵蚕(一钱) 加黑豆,水煎服。   人中黄,解疫毒最妙,用甘草制造者,方见本草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方脉面热面痛合参(附须发病)   《灵枢》曰:手面与身形也。天寒则裂地凌冰,或手足懈堕,生而其面不衣何也?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浓,其肉坚,故大热甚寒,不能胜之也。   东垣曰: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火上,独疗其面,盖阳明经多气多血,又兼挟风热上行,诸阳皆会于头面,故令面热如醉,治宜先为散其风热,或以调胃承气汤,加黄连犀角,疏下两三行,彻其本热,散其风热,以升麻汤,加黄连主之。   手足六阳之经,皆生至于头,而惟阳明胃脉之鼻交额中,入上齿中,挟口环唇,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故人之面部,阳明之所属也。其或胃中有热,有郁火则面热,升麻汤加黄连。胃中有寒,则面寒,宜先以附子理中汤温其中气,次以升麻汤加附子主之。若风热内甚而上攻,令人面目浮肿,或面鼻紫色,或风刺瘾疹随症治之。   面黄面白鼻冷,乃阳气大弱,宜大剂参 则附子主之。面痛为火,盖诸阳之汇,皆在于面,而火阳也,心之华在面,而心君火也。然暴痛多由火实,久病多因血虚,盖胃主正面,而以肠胃为市,因饮食之热毒聚于中,则发于外,故为痛,更有过劳与饥则痛者,此中气不足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须发病   发乃血之余,枯者,血不足也。忽然脱落,头皮多痒,须眉并落者,乃血热生风,风木摇动之象也。病后疮后产后发落者,精血耗损,无以荣养所致也。然须属肾,禀水气,故下生。阴虚阳盛,则须白而有光,发属心,禀火气,故上生。劳心过度,则火上炎而血耗,故发白而早落。所属虽殊,然乌须黑发,无出乎滋补精血二者而已。故《灵枢》曰:足阳明之脉,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须发病   升麻加黄连汤   治面热。   升麻 葛根(各一钱) 白芷(七分) 甘草(炙) 白芍(各五分) 酒黄连(四分)   生犀角末 川芎 荆芥穗 薄荷(各五分) 水煎,温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须发病   升麻加附子汤   治面寒。   升麻 葛根 白芷 黄 附子(炮,各七分) 甘草(炙) 人参 草豆蔻(各五分)   益智仁(三分) 连须葱头(二茎) 水煎,温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须发病   柏连散   治面上热毒恶疮。   胡粉 黄柏(炙) 黄连(各等分) 为末,猪脂调敷。   一方治指爪爬破面皮,用生姜汁,调轻粉敷好无痕。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须发病   玉容散   治面上黑 雀斑。   甘松 山柰 茅香(各五钱) 白芷 白僵蚕 白芨 白蔹 白附子 天花粉(各一两)   肥皂(二个) 绿豆粉(一两) 防风 本 零棱香(各三钱) 为细末,每洗面用之。   古一人登厕,被臭气熏触,隐忍良久,明日满面皆黑色,月余不散,相士断云:不出月必死。一良医令以沉檀香各一两,锉碎,安炉中,烧熏帐内,以被盖定,令病者瞑目端坐,候香尽方可出帐,明日引鉴照之,面上黑色渐散矣。盖臭腐属水,香属土,土胜水也。   女人发易落而不润者,用榧子三个,胡桃二个,侧柏叶一两,捣浸雪水,梳发则润不而落。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头疮(儿科)   头疮者,乃脏腑不和之气上冲,血热之毒上注,小儿阴气未足,阳火有余,故最多犯之,宜内服连翘、荆防、花粉、贝母、玄参、赤芍、牛蒡、生地,清凉解毒,凉血和血之剂。俟毒瓦斯少解,方外用药以涂之,切不可骤加寒凉涂遏,以致热毒内攻不救。盖小儿脏腑娇嫩,易入难出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六 头疮(儿科)   连床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