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 第 32 页/共 40 页

肾虚猝倒   人有口渴索引,眼红气喘,心脉洪大,舌不能言,不可作气虚治,此乃肾虚之极,不能上滋于心,心火亢极,自焚闷乱,遂致身倒,有如中风者,法当补肾,而佐以清火之药,方用水火两治汤。   熟地当归元参(各壹钱) 麦冬生地山萸茯苓(各伍钱)黄连白芥子五味子(各叁钱)   水煎服,连服数剂而愈。   大怒猝倒   人有大怒跳跃,忽然卧地,两臂抽搦,唇口歪邪,左目紧闭,此乃肝火血虚,内热生风之症,当用八珍汤,加丹皮钩藤山栀,若小便自遗,左关脉弦洪而数,此肝火血燥,当用六味汤,加钩藤、五味子、麦冬、川芎、当归,愈后需改用补中益气汤,加山栀、丹皮、钩藤,多服,如妇人得此症,则逍遥散加钩藤及六味汤,便是治法。   中风不语   人有跌倒昏迷,或自卧而跌下床者,此皆气虚,而痰邪犯之也,方用三生引。   人参(壹两)半夏(生)南星(生各叁钱)附子(生壹个)   水煎灌之。   此症又有因肾虚而得之者,夫肾主藏精,主下焦地道之生身,冲任二脉系焉,二脉与肾之大络,同出于肾之下,起于胞之中,其冲脤因称胞络,为经脉之海,遂名海焉,其冲脤之上行者,渗诸阳,灌诸精,下行者,渗诸阴,灌诸络,而温肌肉,别络结于跗,因肾虚而肾络与胞内绝,不通于上则瘖,肾脉不上循喉咙挟舌本,则不能言,二络不通于下,则痱厥矣,方用地黄饮子。   熟地巴戟 山萸茯苓麥冬肉蓯蓉(各壹兩)附子菖蒲五味子(各伍錢)石斛(陸錢)肉桂(叁錢)薄荷、薑、棗   水煎服。   口眼歪邪   此症人多治木治金固是,而不知胃土之为尤切,当治胃土,且有经脉之分,经云足阳明之经,急则口目为僻,眦急不能视,此胃土之经为歪邪也,又云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口歪唇邪,此胃土之脉为歪邪也,二者治法,皆当用黄耆、当归、人参、白芍、甘草、桂枝、升麻、葛根、秦艽、白芷、防风、黄柏、苏木、红花,水酒各半煎,微热服,如初起有外感者,加葱白三茎同煎,取微汗自愈。   此症又有心中虚极,不能运于口耳之间,轻则邪,重则不语,方用   人参茯苓菖蒲白芍(各叁钱)白朮(伍钱)甘草(壹钱)半夏肉桂(各貳錢)當歸(壹兩)   水煎服,二劑愈。   又治法,令一人抱住身子,又一人抱住歪邪之耳輪,再令一人手摩其歪邪之處,至數百下,使面上火熱而後已,少頃口眼如故矣, 最神效。   半身不遂   此症宜于心胃而调理之,盖心为天真,神机开发之本,胃是谷府,充大真气之标,标本相得,则心膈间之膻中气海,所留宗气盈溢,分布五脏三焦,上下中外,无不周偏,若标本相失,不能致其气于气海,而宗气散矣,故分布不周于经脉,则偏枯,不周于五脏,则瘖,即此言之,未有不因真气不周而病者也,法宜黄耆为君,参、归、白芍为臣,防风、桂枝、钩藤、竹沥、姜、韭、葛、梨、乳汁为佐,治之而愈,若杂投乎乌附羌活之类,以涸营而耗卫,如此死者,医杀人也。   半身不遂,口眼歪邪,方用   人参当归白朮(各伍钱)黄耆(壹两)半夏乾葛(各叁錢)甘草(壹錢)紅花(貳錢)桂枝(壹錢伍分)   水二樽,薑三片,棗二枚,煎服。   此症人多用風藥治之,殊不見功,此藥調理氣血,故無不效。   [此症由于血不行又中風,若用驅風之品,偏枯則終不起矣,故當以養血和血為主,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此為的論]   痫症   此症忽然卧地,作牛马猪羊之声,吐痰如涌泉者,痰迷心窍也,盖因寒而成,感寒而发也,方用   人参山药半夏(各叁钱)白朮(壹两)茯神薏仁(各伍钱)肉桂附子(各壹钱)   水煎服。   又方   人参茯苓(各壹两)白朮(伍钱)半夏南星附子柴胡(各壹钱)菖蒲(参分)   水煎服,此本治寒狂之方,治痫亦效。   5、癫狂门   癫狂   此症多生于脾胃之虚寒,饮食入胃,不变精而变痰,痰迷心窍,遂成癫狂,茍徒治痰而不补气,未有不死者也,方用   人参白芥子(各伍钱)白朮(壹两)半夏(叁钱)陈皮干姜肉桂(各壹钱)甘草菖蒲(各伍分)   水煎服。   如女人得此症,去肉桂加白芍、柴胡、黑栀,治之亦最神效。   发狂见鬼   此症气虚而中痰也,宜固其正气,而佐以化痰之品,方用   人参白朮(各壹两)半夏南星(各叁钱)附子(壹钱)   水煎服。   [男子补气,女子补血]   发狂不见鬼   此是内热之症,方用   人参白芍半夏(各叁钱)南星黄连(各贰钱)陈皮甘草白芥子(各壹钱)   水煎服。   狂症   此症有因寒得之者,一时之狂也,可用白虎汤以泻火,更有终年狂而不愈者,或拿刀杀人,或骂亲戚,不认儿女,见水大喜,见食大恶,此乃心气之虚,而热邪乘之,痰气侵之也,方用化狂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