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第 79 页/共 103 页

白散子   治妒精疮,痒不可忍者;及皮肤诸疮,手抓疽疮。   晋矾(不拘多少, ) 轻粉(每服入少许)上研匀。掺疮上立瘥;如治漏疮,每挑一钱,入黄柏末一钱、轻粉半钱。   卷之十五 妒精疮证治   津调散   治妒精疮脓汁淋漓臭烂。   黄连 款冬花(各等分)上为末。以地骨皮、蛇床子煎汤洗,用软帛挹干,以津调药敷之。最忌不得用生汤洗,诸疮皆然。   卷之十五 妒精疮证治   蒲黄散   治阴蚀疮。   蒲黄(三两) 水银(一两)上研匀,先以猪肉汤浸洗,挹干,以药掺之。一方,治男女阴疮,以硫黄末敷之。   卷之十五   大风叙论   《经》所载疠风者,即方论中所谓大风恶疾癞是也。虽名曰风,未必皆因风,大率多是嗜欲劳动气血,热发汗泄,不避邪风冷湿,使淫气与卫气相干,致肌肉贲 ,气有所凝,则肌肉不仁,荣气泣浊,则 热不利,故色败,皮肤疡溃,鼻梁塌坏,《千金》所谓自作不仁极猥之业,虽有悔言,而无悔心,良得其情。然亦有传染者,又非自致,此则不谨之故。气血相传,岂宿业缘会之所为也,原其所因,皆不内外涉外所因而成也。证候多端,并见诸后。   卷之十五   大风治法   凡治大风,须推其所因,凡因风寒湿热,劳逸饮食,与夫传染,不可混滥。散寒湿风湿,清热,调和气血,颖然不同,若例以泻风药治之,则失其机要矣。昔见一僧得病,状如白癞,卒不成疮,但每旦起白皮一升许如蛇蜕,医者谓多啖炙爆所致,与《局方》解毒雄黄丸三四服而愈,岂非得其因邪治之。   卷之十五 大风治法   第一浴法   麻黄根 地骨皮 草乌头(各二两)上为锉散,研朴硝二两匀和。每用药二两,水一桶、椒一合、葱三十茎、艾叶一两,同煎十沸,入米醋一中盏打匀,去滓,坐温室中,且用手巾搭四肢,候汤可浴即浴,令汗透面上如珠流,更坐室中,或睡片时尤佳。候汗解方着衣,避风而出,五日再浴,如此两上浴,便服换骨丹。   卷之十五 大风治法   换骨丹   九肋鳖甲(去裙) 海蜈蚣(细锉,各半两)上以盐泥固济,候干,火 存二分性,为末,巴豆半两去皮膜,顺手研,青州枣七个去核,入巴豆膏在枣中,火烧令焦,存巴豆五分性,将枣巴豆烂研如泥,入前二味末同研匀,以醋煮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虚者四五丸,用温荠汁下,候利恶物如脓血烂鱼肠即住,即此三两服;未利,更加一二丸。次服遇仙丹。   卷之十五 大风治法   遇仙丹   人参 紫参(各一两) 苦参 白僵蚕(去觜,各二两)上为末,白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盐汤吞下,食前,日二。次服疏风散。   卷之十五 大风治法   疏风散   山栀子仁(一两半) 大黄 白滑石 熟地黄 悬豆(酥炙焦黄,各二两)上为末,入朴硝半两令匀。每服一钱,食后淡茶清调下。次以佛手膏去疮。   卷之十五 大风治法   佛手膏   去黑紫疮核。   斑蝥(七个,去翅足) 巴豆(七粒,去皮) 杏仁(二七粒,去皮尖) 红娘子(二七个,去翅足)砒霜(一钱,别研) 盆硝(一钱) 黄蜡(半两) 韶粉(半两) 沥青(研,半两) 硫黄 黄丹(各三钱) 腻粉(炒,十钱) 绿豆(一合) 槐角(三条) 麻油(四两) 乱发(鸡子大,一两)上用油煎令发化,次下红娘子,次下巴豆、槐角等,逐味下,焦者漉出,方下硫黄、盆硝及丹粉等,以 子不住手搅令匀,滴水成珠为度。用时,先将针轻手刺疮核,用药一粟米大放针处,次日挤疮,有黑臭脓血出,三两日,血渐少。次服去毒丹。   卷之十五 大风治法   去毒丹   赤芍药 甘草 滑石(各半两) 巴豆(去皮炒,别研后入) 黑牵牛(一两,半生半炒) 朴硝大黄(各一分)   上为末,面糊丸,绿豆大。临卧时服十五丸,金银薄荷汤下,加至二十丸。次服甘草散。   卷之十五 大风治法   甘草散   甘草 滑石(各半两) 山豆根(一两,生) 大黄(一分,生)上为末。每服一钱,蜜熟水调下,日二服。次服解毒丸。   卷之十五 大风治法   解毒丸   栝蒌根(三两) 甘草(半两,炒) 大黄(一分,生) 朴硝(一分,别研)上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白汤下。次服福神丹。   卷之十五 大风治法   福神丹   诃子(四个,炮) 巴戟(炒) 黑牵牛(生,各半两) 甘草(三钱,生) 赤小豆(四十九粒,生)上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薄荷汤下。次用水膏药。   卷之十五 大风治法   水膏药   敷贴破处及面脚上疮令生肉。   陈皮(去灰土,半斤,炒紫色) 陈麦米(半升,炒紫) 藿香 马蹄香(各一两) 麝香(一钱,别研)上同为末,入麝香。用冷水调,扫敷疮上有脓处;如损破,即煎槐枝汤洗,再上药。此十方乃倪处士秘传,曾用有验,大要病患须能如法将息理会,敬而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