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门 - 第 3 页/共 4 页
润下丸
橘红一斤,盐五钱水浸同煮干 制甘草一两 右为末,汤浸蒸饼为丸菉豆大,每服五十丸,滚白汤下
十味温胆汤
半夏汤泡 枳实麸炒,各二钱 广陈皮二钱 茯苓钱半 人参 熟地 枣仁炒 远志制 五味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水二锺,生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小青龙汤
半夏 五味各半斤 麻黄去节 桂枝 芍药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今当随证轻重酌宜用之。
参苏饮
人参 苏叶 干葛 前胡 陈皮 白茯苓 枳壳 半夏各八分 木香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水二锺,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热服。
三拗汤
麻黄连节 杏仁连皮尖 生甘草
右咀,每服五钱,姜三五片,水煎,食远服。
华盖散
麻黄去节 苏子 桑白皮 杏仁去皮尖炒 赤茯苓 橘红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锺,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麦门冬汤
天冬 麦冬 桑白皮各七分 五味九粒 紫菀茸 贝母各六分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淡竹叶 生地各一钱 水一锺半,枣一枚,煎服。
柴胡清肝散
柴胡 黄芩炒,各钱半 山栀炒 川芎 人参各一钱 甘草五分 连翘 桔梗各八分 水一锺半,煎服。
六味竹叶石膏汤
石膏煅 淡竹叶 桔梗 薄荷叶 木通 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
竹衣麦门冬汤
竹衣取金竹内衣膜鲜者,一钱 竹沥取金竹者 竹茹弹子大一丸 甘草 橘红各五分 茯苓 桔梗各一钱 杏仁七粒,去皮尖研 麦冬二钱 右咀,水一锺半,加竹叶十四片,煎七分,入竹沥一杯,和匀服。
百合丸
百合 百药煎 杏仁去皮尖,双仁者 薏苡仁 诃子等分 右为末,鸡子清和丸弹子大,临卧噙化,或用蜜丸亦妙。
靛花丸
靛花 薄荷叶苏州者
右等分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九,临睡噙化。
荆苏汤 【《直指》】 治感风寒卒痖,及失音通用。 荆芥穗 紫苏叶 木通 橘红 当归 辣桂 石菖蒲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
人参荆芥散 【丹溪】 治感冒风寒,言语不出,咽干鼻涕。 人参 荆芥穗 陈皮 桔梗 半夏 杏仁 通草 北细辛 麻黄 甘草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姜五片,水煎服。
射干汤 【仲景】 治天行暴寒,热伏于内,咳嗽不得息,喉痖失声,或干嗽无唾,喉中如梗。 半夏二钱 杏仁 陈皮 桂心 枳实各一钱 射干 当归 独活 麻黄 紫菀 甘草各五分 右銼,作一贴,姜五片,水煎服。
大补元煎 治色欲伤阴成喑。
人参少则用一二钱,多则一二两 山药炒 杜仲各二钱 熟地少则用二三钱,多则二三两 枸杞 当归各三钱 山茱萸 制甘草各一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左归丸 治前证。
熟地八两 山药炒 山萸肉 枸杞 菟丝制 鹿胶炒珠 龟胶炒珠,各四两 牛膝酒蒸,三两 右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右归丸 治前证。
熟地八两 山药炒 枸杞微炒 鹿角胶炒珠 菟丝子制 杜仲姜汁炒,各四两 当归身 山萸肉各三两 制附子二两,渐加至五六两 肉桂二两,渐加至四两 右,丸法如前,或丸如弹子大,每嚼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其效尤速。
五福饮 治大惊猝恐致喑。
人参 熟地并随宜 当归三钱 炙甘草一钱 白朮炒,一钱五分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或加生姜三五片亦可。
七福饮 治前证。
人参 熟地并随宜 当归三钱 制甘草一钱 白朮一钱五分,炒 枣仁二钱 远志制,三五分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或加生姜三五片亦可。
一阴煎 治色欲伤阴兼火,致成喑者。 熟地五钱 芍药 生地 麦冬 丹皮各二钱 牛膝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二阴煎 治前证。
生地 麦门冬各三钱 枣仁二钱 生甘草 黄连各一钱 白茯苓 元参 木通各一钱半 水二锺,加灯草二十根,或竹叶亦可,煎七分,食远服。
四阴煎 治前证。
生地三钱 麦冬 芍药 百合 沙参各二钱 生甘草一钱 茯苓一钱五分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服。
补阴益气煎 治中气大虚而喑者。
人参 当归 山药炒,各二钱 陈皮 制甘草 柴胡各一钱 熟地三钱或一两 升麻五分,火浮去之 水二锺,加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温服。
金水六君煎 治风寒外袭,咳嗽而喑者。 熟地黄五钱 陈皮一钱五分 当归 半夏 茯苓各二钱 制甘草一钱 水二锺,生姜三片,煎七八分,食远温服。
六安煎 治痰气致喑。
陈皮一钱五分 半夏二三钱 白茯苓二钱 甘草 杏仁各一钱,去皮尖 白芥子七分,老弱不用 水一锺半,加生姜三片,煎七分,食远服。
贝母丸 治前证。
贝母一两
为末,用沙糖或蜜和丸龙眼大,或噙化或嚼服之。
理阴煎 治中气大损而喑者。
熟地黄三五七钱,或一二两 制甘草一二钱 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 干姜炒黄色,一二三钱 水二锺,煎七八分,热服。或加肉桂一二钱。
温胃饮 治前证。
人参一二三钱,或一两 白朮炒,一二钱,或一两 白扁豆二钱,炒 干姜炒焦,一二三钱 陈皮 制甘草各一钱 当归一二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单方
失声不出:用萝卜捣自然汁,入姜汁少许,时时饮之,声则出。 【《本草》,下同】 又方:密陀僧为极细末,每服一钱,点茶饮之,声即出。 又方:皂角一条去皮子,萝卜三枚,煎服数次,声则出。
风冷寒郁失音:用桂心为未,频放舌下,渐渐咽汁,声自出。 【丹溪,下同】
卒哑:用杏仁三分去皮煎熬,别杵桂一分,和捣如泥,每用杏核大,绵裹噙,细细咽之,日三夜五。
咳嗽声嘶者,此血虚受热也:用青黛、蛤粉,蜂蜜调服之。
风冷失音:以紫梗荆芥根一两研汁,入酒相和,温饮半盏,服无时。 【《圣惠》】
风冷失音,咽喉不利:以蘘荷根二两绞汁,酒一大盏相和令匀,不计时候,温服半锺。【《圣济总录》】
卒失音:陈皮五两,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肘后》】
热病声喑:黄芩、麦门冬为丸服。 【《本草》,下同】
肺热声喑:人参、诃子末同噙之。
声哑:牛蒡子、桔梗、甘草煎服。
又方:青黛、薄荷,蜜丸含之。
失声不出:马勃、马牙硝,沙糖丸服。
欬嗽失音:莱菔同皂荚煎服。
客热中风不语:梨汁、竹沥、荆沥、生地汁,熬膏服。
风热失音:槐花炒嚼。
感寒失音:诃黎勒、桔梗、甘草、童便,水煎服。久欬嗽失音,加木通。
肺痈失音:杉木灰沥汁饮,良。
痰热失音,中风不语:天竺黄煎汁饮。
痖病:蝉蜕为末,水和服。
风热失音:犀角磨水服之。
肺伤失音:猪脂同生姜煮蘸白芨末食。
肺热暴痖:猪油一斤,炼入白蜜,时服一匙。
矢音:人乳、竹沥各二升,温服。 【《摘元》】
卒不得语:人乳和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