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208 页/共 976 页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胡八切,音轄。麻莖也。 又【集韻】居諧切,音皆。禾藳去皮穎也。或作稭。 【午集上】【瓜字部】 【唐韻】以主切【集韻】勇主切,□音庾。【說文】本不勝末,微弱也。【六書故】,瓜實繁也。故引之有本不勝末之義。 又【玉篇】勞病也。 轩 【酉集下】【車字部】 軒 【廣韻】【集韻】【韻會】□虛言切,音掀。【說文】曲輈轓車也。【徐曰】載物則直輈。軒,大夫以上車。轓,兩旁壁也。【左傳閔二年】鶴有乘軒者。【註】軒,大夫車。【又】歸夫人魚軒。【註】魚軒,夫人車。又【定九年】與之犀軒。【註】犀軒,卿車。夫人車以魚爲飾,卿車以犀皮爲飾也。 又車前高曰軒,前下曰輊。【詩小雅】戎車旣安,如輊如軒。【註】輊,車覆而前也。軒,車却而後也。【後漢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後不能令人軒。【註】言爲人無所輕重也。 又檐宇之末曰軒。【左思魏都賦】周軒中天。【註】周軒,長廊有窗而周迴者。 又殿堂前檐特起曲椽無中梁者亦曰軒。天子不御正座而御平臺,曰臨軒。【前漢史丹傳】天子自臨軒檻。【註】軒檻,欄版也。 又軒縣,樂縣也。【周禮春官小胥】諸侯軒縣。【註】軒縣三面,其形曲,故又謂之曲縣。 又笑貌。【後漢方技傳】軒渠笑自若。【天祿外史】韓王軒然仰笑。 又舞貌。【淮南子道應訓】軒軒然迎風而舞。 又自得之貌。【唐書孔戣傳】軒軒自得。又與憲通。【禮樂記】致右憲左。【註】憲讀爲軒,足仰也。 又黎軒,國名。【史記大宛傳】北有奄蔡、黎軒。【註】國在西海之西。 又姓。黃帝號軒轅,後因爲氏。又軒丘,複姓。梁相軒丘豹。 又【集韻】【韻會】□許建切,音憲。【禮內則】麋鹿田豕,麕皆有軒。【註】切肉大如藿葉也。 又【集韻】居言切,音鞬。人名。【前漢功臣表】衆利侯伊卽軒。 又【集韻】許偃切,音幰。車軾。 又【篇海】呼旱切。與通。人名。鄭有軒虎。 又叶許斤切,音欣。【陸雲夏府君誄】丘園靡滯,鸞驥憑軒。豈方伊類,捉髮躬勤。考證:〔【禮樂記】坐右憲左。〕 謹照原文坐右改致右。 轫 【酉集下】【車字部】 軔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說文】礙車也。【徐曰】止輪之轉,其物名軔。 又止物之行皆曰軔。【後漢申屠剛傳】光武嘗欲出遊,剛諫不聽,遂以頭軔乘輿輪。【註】謂以頭止車輪也。 又去軔,輪動而車行,故凡事始啓行曰發軔。【屈原離騷】朝發軔于天津。又【後漢馮衍傳】發軔新豐兮徘徊鎬京。 又與仞同。【孟子】掘井九軔。 转 【酉集下】【車字部】 轉 【廣韻】【集韻】【韻會】陟兗切【正韻】止兗切,□專上聲。【說文】轉運也。【前漢韓安國傳】轉粟輓輸以爲之備。 又【廣韻】動也,旋也。【詩周南】輾轉反側。【註】輾者轉之半,轉者輾之周。 又【韻會】軫轉,無窮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 又【廣韻】知戀切【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凡物自轉則上聲,以力轉物則去聲。 又車上衣裝曰轉。【左傳襄二十四年】踞轉而鼓琴。 轮 【酉集下】【車字部】 輪 【廣韻】力迍切【集韻】【韻會】【正韻】龍春切,□音倫。【廣韻】車輪也。【說文】有輻曰輪,無輻曰輇。【釋名】輪,綸也。言瀰綸周匝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察車自輪始。 又輪人,車官名。【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輪。 又廣輪,地形縱橫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註】東西爲廣,南北爲輪。 又大也。【禮檀弓】美哉輪焉。【註】言輪囷高大也。 又【史記鄒陽傳】輪囷離佹。【註】委曲盤戾也。 又輪轉,廻旋也。 又輪氏,地名。 又叶閭員切,音憐。【陸機羽扇賦】夫創始者恆樸而飾,終者必姸。是故烹飪起于熱石,玉輅基于椎輪。 又叶良愼切,音吝。【王濬平吳詩】馬怠其銜,車曳其輪。飛龍旣造,天命有晉。 轰 【酉集下】【車字部】 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宏切,音橫。【說文】羣車聲也。 又【廣韻】【集韻】呼逬切【正韻】呼孟切,□橫去聲。義同。 又叶呼光切,音荒。【韓愈詩】□賤不敢辭,忽忽心如狂。飮食豈知味,絲竹徒轟轟。 【玉篇】同□。【集韻】或作輷。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與陶同。註詳阜部七畫。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搜眞玉鏡】博蒲切。 轲 【酉集下】【車字部】 軻 【廣韻】苦何切【集韻】【韻會】丘何切,□音珂。【說文】車接軸也。 又【廣韻】轗軻,不遇也。車行不利曰轗軻,故人不得志亦謂之轗軻。【楚辭七諫】埳軻留滯。 又【廣韻】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可。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口箇切,音課。義同。 轴 【酉集下】【車字部】 軸 【廣韻】【正韻】直六切【集韻】【韻會】仲六切,□音逐。【說文】持輪。【釋名】軸,抽也。入轂中可抽出也。 又織具。【詩小雅】杼軸其空。【註】杼,持緯者。軸,受經者。 又卷軸。【韓愈詩】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 又乾軸、地軸,皆取旋運輪轉之意。【袁宏三國名臣贊】□廻乾軸。【木華海賦】地軸挺拔而爭廻。 又當軸,秉國政也。【前漢田千秋傳】當軸處中。 又病不能行也。【詩衞風】碩人之軸。【箋】病也。【註】盤桓不行之意。 又地名。【詩鄭風】淸人在軸。【註】軸,河上衞地。 【集韻】一作□。 轵 【酉集下】【車字部】 軹 【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說文】車輪小穿。【釋名】軹,指也。如指而見于轂頭也。【周禮夏官大馭】祭兩軹。【註】軹,謂轊頭也。 又縣名。【史記漢高祖紀】秦王子嬰降軹道旁。 又岐也。【爾雅釋地】北方有軹首蛇。【註】岐頭蛇也。 又語辭。【莊子大宗師】許由曰:而奚來爲軹。【註】軹、只同。 又藥名。【本草】連翹。一名軹。 轶 【酉集下】【車字部】 軼 【廣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音佚。【說文】車相出也。【楚辭遠遊】軼迅風于淸源。【註】從後出前也。 又【廣韻】過也,突也。【後漢馮衍傳】軼范蠡之絕迹。 又【集韻】侵軼也。【左傳隱九年】懼其侵軼我也。 又屈軼,草名。【博物志】堯時有草生於庭,佞人至則屈而指之。 又與逸通。【史記伯夷傳】睹軼詩,可異焉。 又散軼也。【史記五帝紀】其軼乃時時見于他說。 又與溢通。【前漢地理志】軼爲滎。【禹貢】作溢。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絰。義同。 又與迭通。【史記封禪書】軼興軼廢。 又【集韻】【正韻】□直列切,音徹。與轍通。詳後轍字註。考證:〔【楚辭九歎】軼迅風于淸源。〕 謹照原文九歎改遠遊。 轸 【酉集下】【車字部】 軫 【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胗。【說文】車後橫木也。 又【廣韻】轉也,動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 又車衆盛也。【淮南子兵略訓】士卒殷軫。【註】殷軫,乗輿多盛貌。 又紆軫,隱曲也。【楚辭九章】心鬱結而紆軫。又地形盤曲貌。【後漢馮衍傳】路紆軫而多艱。 又軫懷,痛念也。【楚辭九章】出國門而軫懷。 又【韻會】宿名。【史記律書】軫者,言萬物益大而軫軫然也。又【天官書】軫爲車,主風。【註】軫與巽同位,車動行疾有似于風,故主風。 又琴下轉絃者謂之軫。【李白詩】拂霜弄瑤琴。 又國名。【左傳桓十一年】楚屈瑕將盟貳、軫。【註】貳、軫皆國名。 又姓。○按《考工記》加軫與轐焉。鄭註云:軫,輿也。《輪人》軫圍註:軫,輿後橫者也。《輈人》軫之方也,以象地也。疏云:象地以輿方而言,不言輿言軫者,軫,輿之本也。戴侗據輿方之說以駁鄭氏,謂軫爲輿四面木。《博雅》軫謂之枕,《釋名》軫,枕也。軫橫在前如臥牀之有橫枕也。枕有橫無直,則四面之說非也。《韻會》軫註引《秦風小戎》俴收註云:收,軫也。疏云:大車前軫至後軫其深八尺,兵車之軫四尺四寸,比之爲淺,故曰俴收。收者,車前後兩端橫木所以收斂所載也。合鄭註與《詩》疏觀之,則是四面方者爲輿,前後橫者爲軫,皆加于伏兔之上以載人物者也。鄭註屢變其辭,非自相矛盾,各就本文所重言之耳。 轹 【酉集下】【車字部】 轢 【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郞狄切,□音歷。【說文】車所踐也。互詳前輘字註。 又【廣韻】盧達切【集韻】郞達切,□音剌。又【廣韻】盧各切【集韻】【正韻】歷各切,□音落。義□同。【集韻】或作□轣□。 轺 【酉集下】【車字部】 軺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說文】小車也。【釋名】軺,遙也。四向遠望之車也。【前漢平帝紀】徵天下通知逸經古記者,在所爲駕,一封軺傳,遣詣京師。【註】以一馬軺車而乗傳。 又【廣韻】市招切【集韻】時饒切,□音韶。【正韻】丁聊切,音刁。義□同。 一作□。 邚 【酉集下】【邑字部】 邚 【集韻】人余切,音如。國名。【字彙補】《路史國名記》本女艾國,當从上聲。音如,誤。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羊捶切【集韻】尹捶切,□音□。【揚子方言】芡,北燕謂之。【博雅】、芡,雞頭也。 又營隻切,音役。義同。一作□。 轼 【酉集下】【車字部】 軾 【廣韻】賞職切【集韻】所職切,□音拭。【說文】車前也。【釋名】軾,式也。所伏以式敬者也。【後漢張湛傳】軾輅馬。【註】乗車必正立,有所敬則撫軾,謂小俛也。 通作式。【論語】式負版者。 迃 【酉集下】【辵字部】 迃 【正字通】迂本字。又□。 迱 【酉集下】【辵字部】 迱 【廣韻】徒何切【集韻】唐何切,□音駝。逶迱,行貌。或作迤。通作佗、他。 又【字彙補】余支切,音移。與委蛇之蛇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同□。 载 【酉集下】【車字部】 載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作代切,音再。【說文】乗也。【易大有】大車以載。又承也,勝也。【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載物。 又事也。【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註】言奮起其功,以廣帝堯之事也。 又始也。與哉通。【詩豳風】春曰載陽。【孟子】湯始征,自葛載。 又則也,助語辭。【詩周頌】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又成也。【書益稷】乃賡載歌。【註】賡,續也。續歌以成其義也。 又行也。【書臯陶謨】載采采。【註】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也。 又滿也。【詩大雅】厥聲載路。 又記載也。【書洛誥】丕視功載。【註】視羣臣有功者記載之。【史記伯夷傳】載籍極博。 又飾也。【淮南子兵略訓】載以銀錫。【註】箭以銀錫飾之也。 又載師,官名。【周禮地官載師註】載之爲言事也,事民而稅之也。 又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昨代切,音在。【集韻】舟車運物也。【詩小雅】其車旣載。【註】才再反。 又【廣韻】作亥切【集韻】【正韻】子亥切,□音宰。年也。【書堯典】朕在位七十載。◎按《爾雅釋天》載,歲也。註:載,始也。取物終更始之義。蔡邕《獨斷》載,歲也。言一歲之中莫不覆載也。據此則年載之載亦可作去聲讀也。 又【集韻】都代切,音戴。與戴通。【詩周頌】載弁俅俅。【禮月令】載以弓韣。 又叶子利切,音祭。【詩小雅】受言載之。叶下喜。 又叶節力切,音卽。【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叶上牧棘。考證:〔【書洛誥】丕視工載。【註】視羣臣有功者記載之。〕 謹照原文工載改功載。 轿 【酉集下】【車字部】 轎 【廣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正韻】祁堯切,□音橋。【玉篇】小車也。【韻會】竹輿也。【前漢嚴助傳】輿轎而隃嶺。【註】隘路車也。今竹輿。 又與橋通。【史記河渠書】山行卽橋。【正字通】卽轎也。蓋今之肩輿,謂其平如橋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渠廟切,音嶠。【廣韻】□車也。【韻會】□也。 辁 【酉集下】【車字部】 輇 【廣韻】市緣切【集韻】逡緣切【韻會】淳沿切【正韻】且緣切,□音銓。【說文】蕃車下庳輪也。一曰無幅也。直斫木爲之,如椎輪。 又與銓通。【莊子外物篇】輇才諷說之徒。【註】輇,量人物也。一曰輇才謂小才也。 又與輲同。詳後輲字註。 又【集韻】敕倫切,音椿。與同。車約也。考證:〔【說文】蕃車下庳輪也。一曰,無幅車。斫直木爲之,如椎輪。〕 謹照原文無幅車改無幅也。斫直改直斫。 銔 【戌集上】【金字部】 銔 【集韻】攀悲切【韻會】攀糜切,□音披。靈姑銔,旗名也。【左傳昭十年】公卜使王黑以靈姑銔率吉。【註】王黑,齊大夫。靈姑銔,旗名也。【疏】卜使王黑以此旗率人以戰得吉也。 又【集韻】貧悲切,音邳。義同。 辂 【酉集下】【車字部】 輅 【廣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玉篇】大車也。【釋名】天子所乗曰玉輅。謂之輅者,言行於道路也。 又轅縛也。【儀禮旣夕】賓奉幣,當前輅,致命。【註】輅,轅縛,所以屬引。【疏】謂以木縛于轅上,以屬引而輓之也。 又大也。【後漢張湛傳】禮下公門軾輅馬。【註】輅,大也。君所居曰輅,寢車曰輅車。 又頤輅,蟲名。【莊子至樂篇】頤輅生乎食醯。 又【集韻】歷各切【韻會】轄各切,□音核。【史記婁敬傳】脫輓輅。【註】一木橫遮車前,二人挽之,三人推之。 又【集韻】魚駕切【正韻】五駕切,□音迓。【左傳僖十五年】輅秦伯將止之。【註】輅,迎也。 又與路通。經書車輅之輅多作路。考證:〔【儀禮旣夕】賓奉幣,當前輅致命。【註】輅,轅縛,所以屬靷。【疏】謂以木縛于轅上,以屬靷而輓之〕 謹照原文兩靷字□改引。〔【後漢張湛傳】禮下公門,式輅馬。【註】輅,大也。君所居曰輅,寢車曰輅馬。〕 謹照原文式改軾。註車曰輅馬改車曰輅車。 较 【酉集下】【車字部】 較 【廣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覺。【說文】車輢上曲銅也。【崔豹古今注】車較,重耳也。在車輦上重起,如兩角然。【詩衞風】猗重較兮。【註】較,高于軾。輢是兩旁植木,較橫輢上。蓋古者車皆立乗,平常立則憑較,若應爲敬,乃俯憑軾。較在軾上,若兩較然,故云重較。 又【廣韻】車箱也。【後漢輿服志】金薄繆龍,爲輿倚較。【註】車箱爲較。 又與角通,相競也。【孟子】魯人獵較。 又【廣韻】古孝切,音敎。與校通。比較也。 又【廣韻】略也。【孝經】蓋天子之孝也。【疏】蓋者,辜較之辭。辜較,猶梗槪也。言舉其大略也。 又【正韻】著明貌。【前漢孔光傳】較然甚明。 【集韻】或作。今通用較。考證:〔【後漢輿服志】金簿繆龍,爲輿倚較。〕 謹照原文金簿改金薄。 辄 【酉集下】【車字部】 輒 【廣韻】陟葉切【集韻】【韻會】陟涉切,□音□。【說文】車兩輢也。 又【廣韻】專輒也。 又【增韻】忽然也。【韻會】每事卽然也。 又足疾也。【春秋昭二十年】秋,盜殺衞侯之兄輒。【穀梁傳】輒者何,兩足不能相過也。齊謂之綦,楚謂之踂,衞謂之輒。 又姓。◎按《說文》从車耴聲。俗或作輙,非。考證:〔【穀梁傳】輒者何,兩足不相過也。〕 謹照原文不字下增能字。 辅 【酉集下】【車字部】 輔 【廣韻】扶雨切【五音集韻】父雨切,□音□。【說文】人頰骨也。【易咸卦】咸其輔頰舌。【註】輔,上頷也。【左傳僖五年】輔車相依。 又【正韻】車輔,兩旁夾車木也。【詩小雅】乃棄爾輔。【疏】輔以佐車,可解脫之物。今人縛杖于輻,以孩輔車也。 又【廣韻】毗輔,相助也,弼也。【增韻】扶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說命】朝夕納誨,以輔台德。 又以物相將曰輔。【周禮地官】鄕大夫以旌節輔令則達之。【註】民雖以徵令行,其將之者無節,則不得通。 又四輔,官名。【禮文王世子】設四輔。【註】謂師、保、疑、丞也。 又府史胥徒亦謂之輔。【周禮天官大宰】置其輔。【註】庶人在官者也。 又【韻會】四輔,星名。所以輔佐北極。 又三輔,郡名。漢京兆、左馮翊、右扶風。 又輔氏,地名。【左傳宣十五年】秦伐晉,次于輔氏。 又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使獻龍輔于齊侯。 又姓。晉智果別族爲輔氏。考證:〔【詩小雅】無棄爾輔。【註】輔以佐車,可解脫之物。今人縛杖于輻,防輔之脫也。〕 謹照原文無棄改乃棄。註改疏。防輔之脫改以孩輔車。 辆 【酉集下】【車字部】 輛 【廣韻】里獎切【集韻】里養切【韻會】力讓切【正韻】良獎切,□音兩。與兩同。【韻會】乗也,匹也,又車數。【漢書註】車一乗曰一兩,言其輪轅兩兩而耦也。【詩周南】百兩御之。【註】百兩,百乗也。【疏】車一乗爲一兩。【風俗通】車有兩輪,馬有四匹,故車稱兩,馬稱匹。 【午集上】【瓜字部】 【廣韻】【集韻】□都郞切,音當。【玉篇】瓜中實。【廣韻】瓤,瓜中也。【正字通】瓜底曰。 【未集下】【肉字部】 【集韻】竹下切,音。腏肉。 又之石切,音隻。義同。 又陟革切,音摘。挑取骨閒肉也。 又陟卦切,音□。□,肥貌。 辇 【酉集下】【車字部】 輦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展切,音鄻。【廣韻】人步輓車也。【詩小雅】我任我輦。【註】任,負任者。輦,人輓車也。 又輓運也。【左傳莊十二年】南宮萬以乗車輦其母。 又京師謂之輦下。【後漢周紆傳】典司京輦。 又宮中道曰輦道。【司馬相如上林賦】輦道纚屬。【註】閣道可乗輦而行者。 又輦郞,官名。【前漢劉向傳】向以父德任爲輦郞。【註】引御輦郞也。 又姓。考證:〔【左傳莊十一年】南宮萬以乗車替其母。〕 謹照原文十一年改十二年。 辈 【酉集下】【車字部】 輩 【廣韻】【集韻】【韻會】補妹切【正韻】邦妹切,□音背。【說文】軍發車百兩爲一輩。【六書故】車以列分爲輩。 又【玉篇】類也。【正韻】等也。【史記婁敬傳】使者十輩來。【後漢王霸傳】令郡國孝子、悌弟、貞婦爲一輩。 又【玉篇】比也。【正韻】班也。【後漢循吏傳】邊鳳、延篤先後爲京兆尹,時人以輩前世趙、張。【吳志張溫傳】當今無輩。 又【正韻】行也。【論語註】先進、後進,猶言前輩、後輩。 俗省作軰。 辊 【酉集下】【車字部】 輥 【廣韻】【集韻】【韻會】□古本切,音袞。【說文】車轂齊等貌。【周禮冬官考工記】望其轂,欲其輥。【六書故】輥,轉之速也。 又【集韻】【韻會】□戸袞切,音渾。義同。 俗作□。 【午集上】【瓜字部】 【廣韻】【集韻】□直禁切,音鴆。【廣韻】靑皮,瓜名。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韻】時征切,音成。□也。 又【類篇】時正切,音盛。器也。 邕 【酉集下】【邑字部】 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容切,音雍。【說文】邑四方有水,自邕城池者是也。 又【集韻】竭塞也。與壅同。【前漢王莽傳】邕河水不流。 又【正韻】和也。與雍同。【晉書桑虞傳】閨門邕穆。 又【韻會】州名。秦桂林郡,唐置邕州。 【正字通】邕雍雝壅,古俱通用。 邖 【酉集下】【邑字部】 邖 【唐韻】所閒切【集韻】師閒切,□音山。地名。 又姓。見【正字通】。 邗 【酉集下】【邑字部】 邗 【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河干切,□音寒。【廣韻】邗溝,水名。【左傳哀九年】吳城邗,溝通江、淮。【註】于邗江築城穿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宋口入淮,通糧道也。 又【集韻】居寒切,音干。越之別名。 邘 【酉集下】【邑字部】 邘 【廣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音于。【說文】周武王子所封國。【史記周本紀】明年伐邘。【註】邘城在野王縣西北。一作于。 又地名。【左傳隱十一年】王取鄔、劉、蔿、邘之田于鄭。【註】蔿、邘,鄭二邑。 又姓。【韻會】漢上谷太守邘侯。 【說文】本作□。□字原从亐作。 【申集上】【艸字部】 【集韻】一入切,音揖。【類篇】□,草密貌。 又【玉篇】草名。 【未集中】【羽字部】 【集韻】芳無切,音敷。或从甫,羽也。一曰細毛。 □ 【備考】【辰集】【木字部】 □ 【五音篇海】音得。疑□字之譌。□,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鄰知切,音離。熬米壞也。 邙 【酉集下】【邑字部】 邙 【唐韻】莫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郞切,□音忙。【說文】河南洛陽北土山上邑。【正字通】貴人冢多在北邙山。 又【廣韻】【集韻】□武方切,音亡。義同。 邛 【酉集下】【邑字部】 邛 【唐韻】【集韻】【韻會】□渠容切,音蛩。【說文】地名。在濟隂縣。 又縣名。【玉篇】蜀郡有臨邛縣。【史記司馬相如傳】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 又水名。【韻會】邛水出嚴道邛崍山,入靑衣江。 又丘名。【詩□風】邛有旨苕。【註】邛,丘也。 又【廣韻】勞也,病也。【詩小雅】匪其止共,維王之邛。【註】讒人不能共職,徒爲王病也。【又】我視謀猶,亦孔之邛。【註】惑於邪謀,不能斷以從善,故致亂也。 又姓。【列仙傳】周有邛疏。 【韻會】从邑从工。俗作卬,非。卬卽俯仰之仰。又卩與阝別。 邞 【酉集下】【邑字部】 邞 【唐韻】【韻會】甫無切【集韻】風無切,□音夫。【前漢地理志】邞縣,屬琅邪郡。 又【集韻】馮無切,音扶。義同。 邟 【酉集下】【邑字部】 邟 【唐韻】苦浪切【集韻】口浪切,□音抗。【說文】潁川縣名。 又【玉篇】古衡切【集韻】居行切,□音耕。義同。 又【廣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音杭。【廣韻】餘邟,縣名。在吳興,今作杭。 又【廣韻】苦岡切【集韻】丘岡切,□音康。【集韻】城名,在陽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