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148 页/共 976 页
蘧 【申集上】【艸字部】 蘧 〔古文〕□【唐韻】强魚切【集韻】權俱切【韻會】求於切,□音渠。蘧麥也。【爾雅註】卽瞿麥。 又【爾雅釋草】出隧,蘧蔬。【註】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 又地名。【後漢郡國志】齊國西安有蘧丘里,古渠丘。 又亭名。【水經注】長垣縣有蘧亭。 又姓。【通志氏族略】衞大夫蘧瑗之後,漢有大行令蘧正。 又【集韻】臼許切,音巨。草名。 又其遽切,音詎。有形貌。【莊子齊物論】昔莊周夢爲蝴蝶,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韻會】蘧蘧,自得貌。讀平聲。【集韻】讀去聲,字亦或作據。
蘨 【申集上】【艸字部】 蘨 【唐韻】【正韻】□餘招切,音遙。【說文】草盛貌。通作繇。【書禹貢】厥草惟繇。 又【韻會】夷周切,音由。義同。 【集韻】作□。
蘩 【申集上】【艸字部】 蘩 【唐韻】附袁切,音煩。【玉篇】白蒿也。【爾雅釋草】蘩,皤蒿。【韻會】陸璣曰:春始生香,美可蒸食,秋名曰蒿,可以爲葅。【詩周南】于以采蘩。又【豳風】采蘩祁祁。【傳】蘩所以生蠶。【正字通】蠶未出,煑蘩以沃之,則易出。 又【韻補】汾沿切。【左思蜀都賦】攢蔣叢蒲,淥菱江蓮。雜以蘊藻,揉以蘋蘩。
蘪 【申集上】【艸字部】 蘪 【唐韻】武悲切,音眉。【說文】蘪蕪。【爾雅釋草】蘄芷蘪蕪。【註】芎藭苗也。一名薇蕪。【管子地員篇】五臭疇生,蓮與蘪蕪,藁本白芷。【左思蜀都賦】蘪蕪布濩于中阿。【博物志】諸物之相似亂者,蛇牀之亂蘪蕪。 又【爾雅釋草】蘪從水生。【疏】草從水生曰蘪。 又【揚子方言】蘪,無也。【註】謂草穢蕪也。 又【韻會】忙皮切,音麋。義同。○按蘪蕪蘪字,《說文》从艸麋聲,《楚辭》作蘼,《相如賦》作,同異雜出,不能歸一。然考《爾雅》《說文》作蘪,《五經文字》有蘪字,無蘼字,宜從經典爲正。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集韻】□力竹切,音六。女字。
【寅集下】【弓字部】 【集韻】與弛同。
蘫 【申集上】【艸字部】 蘫 【集韻】盧甘切,音藍。【說文】瓜葅也。一曰水淸。 又【廣韻】呼濫切,音。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韻】姑三切,音甘。心伏也。通作甘。
蘬 【申集上】【艸字部】 蘬 〔古文〕□【唐韻】【集韻】□丘追切,音巋。【玉篇】大蘢古也。【爾雅釋草】紅蘢古,其大者蘬。 又【博雅】葵也。 又【說文】薺實也。 又馬蓼,似蓼而大也。【集韻】亦作□。 又【韻會】詡鬼切,音卉。人名。【荀子堯問篇】其在中蘬之言也。【註】中蘬與仲虺同。
蘭 【申集上】【艸字部】 蘭 【唐韻】落干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干切,□音闌。【說文】香草也。【陸甸云】闌艸爲蘭,闌不祥也。【陸璣詩疏】其莖似藥草澤蘭,廣而長節,漢諸池苑及許昌宮中皆種之。【易繫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妾燕姞,夢天與蘭,曰: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爲佩。【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 又【本草】木蘭。【屈原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 又【管子小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註】蘭卽所謂蘭錡,兵架也。 又脈也。【史記扁鵲傳】夫以陽入隂支蘭藏者生。【註】支者順節,蘭者橫節。隂支蘭,膽藏也。 又布名。【華陽國志】蘭干細布。蘭干,獠言紵也。 又人名。【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張堪註】凡物不知生謂之蘭。【殷敬順曰】《史記》無符傳出入謂之闌。此蘭子謂以技妄遊,義與闌同。 又姓。【通志氏族略】漢有太守蘭廣。 又萑蘭。【前漢息夫躬傳】涕泣流兮萑蘭。【註】萑蘭,淚闌干也。 又芄蘭。【揚子太□經】陽氣親天,萬物芄蘭。【註】芄蘭,茂密也。 又通欄。【後漢東夷傳】徙于馬蘭。【註】蘭卽欄。 又通斕。【吳志孫權傳】童謠曰:黃金車,斑蘭耳。 又【韻補】陵延切,音連。【宋玉招】川谷徑複流潺湲,光風轉蕙氾崇蘭,經堂入奧塵朱筵。
虳 【申集中】【虫字部】 虳 【玉篇】九勿切。鼠也。 又音的。義同。○按與鼠部字音異義同。
蘮 【申集上】【艸字部】 蘮 【唐韻】【集韻】□居例切,音罽。【玉篇】蘮蒘,似芹。【爾雅釋草】蘮蒘,竊衣。詳蒘字註。【王逸九思】蘮蒘兮靑蔥。 又【集韻】【類篇】□其例切,音偈。義同。
蘯 【申集上】【艸字部】 蘯 【直音】音義與蕩同。
蘱 【申集上】【艸字部】 蘱 【唐韻】【韻會】□力遂切,音類。【爾雅釋草】蘱□蕫。【註】蘱似蒲而細。 又【博雅】蘱,□□也。 又地名。【公羊傳宣十年】公孫邾父帥師代邾婁取蘱。 【字彙補】或讀作媿。蘱字原从□作。□字原从貝,不从又作。
蘲 【申集上】【艸字部】 蘲 【集韻】同虆。或作蔂。
蝂 【申集中】【虫字部】 蝂 【唐韻】布綰切【韻會】【正韻】補綰切,□音板。蝜蝂,蟲名。【玉篇】本作版。【爾雅釋蟲】傅,負版。【註】未詳。柳宗元有《蝜蝂傳》。詳蝜字註。
蝃 【申集中】【虫字部】 蝃 【唐韻】同螮。【詩衞風】蝃蝀在東,莫之敢指。 又職悅切,音拙。蜘蛛也。【爾雅□鼄註】江東呼蝃蝥。 又【集韻】都括切,音掇。義同。
蝄 【申集中】【虫字部】 蝄 【玉篇】武兩切。同蛧。
蝇 【申集中】【虫字部】 蠅 【唐韻】【集韻】□余陵切,音僌。【說文】蟲之大腹者。【陸佃云】蠅交其前足,有絞繩之狀。【埤雅】靑蠅亂色,蒼蠅亂聲。【詩小雅】營營靑蠅。【箋】蠅之爲蟲,汙白使黑,汙黑使白,喩佞人變亂善惡也。【後漢隗囂傳】蒼蠅之飛,不過數步,卽託驥尾,可以絕羣。【揚子方言】蠅,東齊謂之羊。【十六國春秋】苻堅議赦,有一大蠅入自窗閒,集于筆端。俄有衣黑小人,大呼:官今大赦。卽向蒼蠅也。 又蠅虎。【古今注】蠅虎,蠅狐也。形似蜘蛛而色灰白,善捕蠅。一名蠅蝗,一名蠅豹。 又人名。【列子湯問篇】甘蠅,古之善射者。 【集韻】或作□。考證:〔【列子殷湯篇】〕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酉集下】【酉字部】 【廣韻】直倫切【集韻】重倫切,□音。【玉篇】美也。【廣韻】純美酒也。【集韻】純酒。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義同。 又【廣韻】常倫切【集韻】殊倫切,□音純。與醇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呂支切,音貍。【黃香九宮賦】操巨□之礉弩。【註】巨□,弩名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徒渾切,音屯。【說文】榜也。 又【類篇】丁練切,義同。
【酉集下】【車字部】 【廣韻】借官切【集韻】祖官切,□音鑽。【玉篇】直轅也。【集韻】車衡三束也。【廣韻】同□。
蝈 【申集中】【虫字部】 蟈 【唐韻】【韻會】□古獲切,音馘。【玉篇】蛙別名。【禮月令】螻蟈鳴。【註】螻蟈,蛙也。【急就篇註】蛙,一名螻蟈,色靑,小形而長股。【周禮秋官蟈氏註】蟈,今御所食蛙也。字从虫國聲。別詳蛙字註。
蝉 【申集中】【虫字部】 蟬 【唐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音禪。【揚子方言】蟬,楚謂之蜩。【古今注】齊王后忿死,尸變爲蟬。登庭時嘒唳而鳴,王悔恨,故世名蟬曰齊女也。【大戴禮】蟬飮而不食。【酉陽雜俎】蟬未蛻時名復育。【蠡海集】蟬近陽,依于木,以隂而爲聲。 又【後漢輿服志】侍中中常侍黃金璫,附蟬爲文,貂尾爲飾。【古今注】貂者,取其有文采而不炳煥。蟬,取其淸虛識變也。 又蟬嫣,連也。【前漢揚雄傳】有周氏之蟬嫣兮,或鼻祖于汾隅。 又【揚子方言】蟬,毒也。 又車名。【鹽鐵論】推車之蟬攫,負子之敎也。【註】許愼曰:蟬攫,車類也。 又人名。【大戴禮】顓頊產窮蟬。 又與嬋通。【成公綏嘯賦】蔭脩竹之蟬蜎。 又【集韻】財仙切,音錢。同□,蟲名。 又田黎切,音提。地名。【前漢地理志】樂浪郡黏蟬。 又【正韻】上演切,音善。蜿蟬,舞盤曲貌。【王逸九思】乗六蛟兮蜿蟬。【註】羣蛟之形也。 或作蟺。
蝌 【申集中】【虫字部】 蝌 【唐韻】【集韻】【韻會】□苦禾切,音科。蝌蚪。本作科。【爾雅釋魚】科斗,活東。【疏】蝦蟇子。此蟲一名科斗,一名活東,頭圓大而尾細,古文似之,故孔安國皆云科斗文字是也。【本草】一名懸針,一名水仙子。【李時珍曰】蝌蚪,狀如河豚,頭圓,身上靑黑色,始出有尾無足,稍大則足生尾脫,治疥瘡,又可染鬚髮。【爾雅翼】月大盡生前兩足,月小盡生後兩足。
蝍 【申集中】【虫字部】 蝍 【唐韻】子力切【集韻】節力切,□音卽。蝍蛆,蜈蚣也。詳蛆字註。 又蝍□。【博雅】蝍□,尺蠖也。 又蝍蛉。【博雅】蝍蛉,倉螘也。 又【廣韻】資悉切,音喞。飛蟲名。
蝎 【申集中】【虫字部】 蝎 【唐韻】胡葛切【集韻】何葛切,□音褐。【說文】蝤蠐也。【爾雅釋蟲】蝤蠐,蝎。【又】蝎,蛣□。【註】木中蠹蟲。【又】蝎,桑蠹。【註】卽蛣□。【嵆康荅難養生論】蝎盛則木朽。【曹植藉田論】封人有以輕鑿修鉤去樹之蝎者,曰:不識天下亦有蝎乎。曰:三苗、共工,非堯之蝎與。【劉勰新論】身之有慾,如樹之有蝎。【揚子方言】蝎,噬逮也,東齊曰蝎,北燕曰噬逮。又餅名。【釋名釋飮食】餅名有蝎餅。 又【集韻】胡公切,音洪。籀文虹字。考證:〔【爾雅釋蟲】蝎,蛣。【註】木中蟲。【又】蝎,桑蠹。【註】卽蛣。〕 謹照原文兩蛣□改蛣□。木中下增蠹字。〔【揚子方言】蝎,噬逮也,東齊曰蝎,北燕曰噬逮。〕 謹按此係釋訓詁與上下文釋蟲名者不類,謹將此段移置下文如樹之有蝎下,加又字以别之。又按方言原文北燕曰噬爲句,逮通語也爲句不連讀。今省逮字。〔【嵆康客難養生論】〕 謹照原文客改荅。
蝏 【申集中】【虫字部】 蝏 【集韻】唐丁切,音亭。蝏。詳字註。 又蜻蝏。【本草】一名蜻蛉。詳蜻字註。
蝐 【申集中】【虫字部】 蝐 【集韻】莫佩切,音妹。與瑁同。【類篇】瑇瑁,龜屬。或从虫。 又莫代切,音。義同。
蝑 【申集中】【虫字部】 蝑 【唐韻】相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新於切,□音胥。【說文】蜙蝑也。【爾雅釋蟲】蜤螽,蜙蝑。【揚子方言】舂黍謂之蜙蝑。互詳蜙、蚗二字註。 又【集韻】寫與切,音湑。象呂切,音敘。義□同。 又【廣韻】司夜切,音卸。鹽藏蟹。 【集韻】或作□□□。
蝒 【申集中】【虫字部】 蝒 【唐韻】武緣切【集韻】彌延切,□音綿。【說文】馬蜩。 或作□。【類篇】又作□。
螐 【申集中】【虫字部】 螐 【集韻】汪胡切,音烏。螐蠋,蟲名,通作烏。【爾雅釋蟲】蚅,烏蠋。詳蚅字註。
蝓 【申集中】【虫字部】 蝓 【唐韻】羊朱切【集韻】容朱切,□音兪。【說文】螔蝓也。【爾雅釋魚】蚹蠃,螔蝓。【註】卽蝸牛也。【儀禮土冠禮註】蠃醢,螔蝓醢。 又【揚子方言】蜘蛛謂之螔蝓。 又【類篇】夷周切,音猶。義同。或作□。考證:〔【爾雅釋蟲】蚹蠃,螔蝓。〕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午集下】【禾字部】 【廣韻】【集韻】□他玷切,音忝。鄕名,在濟北蛇丘縣。
【寅集下】【弓字部】 【集韻】【韻會】□迄葉切,音脅。【集韻】弓强。 又【廣韻】虛業切【集韻】虛涉切,□音偞。【玉篇】弓弽也。【集韻】射決也。一作弽。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此忍切,音笉。小竹。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紼。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胡讒切,音咸。稻不粘者。 又【廣韻】古甜切【集韻】堅嫌切,□音兼。義同。一曰靑稻白米。 又【集韻】賢兼切,音嫌。稻名。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韻】丑吏切,音呬。心不安也。
【酉集上】【言字部】 【等韻】七玉切,音促。言急也。【正字通】通用促。
【酉集下】【車字部】 【廣韻】息流切【集韻】思流切,□音修。【玉篇】□,載喪車。
虍 【申集中】【虍字部】 虍 〔古文〕□【唐韻】荒烏切,音呼。【字林】虎文也。【六書正譌】象其文章屈曲也。 又【通志六書略】象虎而刳其肉其皮之形。【類篇】凡虍之類皆从虍。○按《說文》《玉篇》《類篇》等書,虍虎虤分作三部,今从《字彙》《正字通》倂入。
虎 【申集中】【虍字部】 虎 〔古文〕□虝□【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音滸。【玉篇】惡獸也。【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徐鉉註】象形。【易乾卦】風從虎。【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又姓。【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又灘名。【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又山名。【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又便器名。【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又與琥通。【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 【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 【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誤。 【干祿字書】通作□。
虏 【申集中】【虍字部】 虜 【唐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音魯。虜掠也。【漢書晉灼註】生得曰虜,斬首曰獲。 又地名。【水經注】淄水又東逕臨淄縣故城,其外郭卽晉獻公所徙臨淄城也,世謂之虜城。 【六書正譌】生得者,則以索貫而拘之,故字从毌从力。俗从男,非。
虐 【申集中】【虍字部】 虐 〔古文〕□□【唐韻】魚約切【集韻】【韻會】逆約切,□音瘧。【增韻】苛也。【書湯誥】以敷虐于爾萬方百姓。 又災也。【書盤庚】殷降大虐。【傳】我殷家于天降大災。 又【說文】殘也。【左傳襄十八年】陵虐神主。【註】數伐魯,殘民人。 又【韻補】宜照切,叶去聲。【毛詩】匪用爲敎,覆用爲虐。借曰未知,亦聿旣髦。 又宜戟切,音逆。【史記敘傳】子羽暴虐,漢行功德。 【類篇】本作□,亦作、□。
虑 【申集中】【虍字部】 虑 【玉篇】房七切。愁貌。(慮)【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良據切,音鑢。【說文】謀思也。从思,虍聲。思有所圖曰慮,慮,猶縷也。【增韻】憂也,疑也。【書太甲】弗慮胡獲。【註】欲其謹思之也。【大學】安而后能慮。【朱註】謂處事精詳。 又度也。【揚子太□經】立督慮也。【註】督,正也。慮,度也。運以正度也。 又總計曰亡慮。【前漢書註】舉凡之辭,言不待計慮而知其大凡也。 又軍前所持幡曰慮無。【左傳宣十二年】前茅慮無。【註】慮有無也。【正義】明爲思慮其所無之事,使知而爲之備也。 又【釋名】慮,旅也,旅,衆也。【易繫辭】一致而百慮。【註】慮及衆物,以一定之也。 又姓。【左傳】南蒯臣慮癸。 又【廣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音閭。【正韻】思慮也。【淮南子原道訓】恬然無思,澹然無慮。以天爲蓋,以地爲輿。 又木名。【爾雅釋木】諸慮,山櫐也。 又地名。隆慮,在河內。無慮,在遼東。取慮,在臨淮。且慮,在遼西。昌慮,在海東。隆音林,取音趣,且音苴。 又【古今字考】兩舉切,音呂。【箕山歌】日月運照,靡不記睹。游放其閒,何所却慮。 又【正字通】盧谷切,音錄。【唐書百官志】大理寺掌折獄詳□,凡繫囚,五日一慮。【前漢雋不疑傳】每行縣,錄囚徒還。【師古註】錄囚,今云慮囚,本錄聲之去者耳。近俗不曉其意,訛爲思慮之慮,失其源矣。◎按師古此言近於識字,而實未通韻。惟未通韻,亦未爲識字之源也。蓋每字原具四聲,如慮字從平聲起韻,閭呂慮錄,則閭字爲慮字之平,呂字爲慮字之上,錄字爲慮字之入也。慮本訓謀思,然兼有詳審之義,故漢書錄囚亦卽慮囚也。慮字原具入聲,有錄音,豈必專屬去聲,爲得字之源乎。 又叶郞古切,音魯。【楚辭九章】惟佳人之獨懷兮,折芳椒以自處。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〇按本从思,《說文》玉篇都入思部。字彙倂入心部,取其便考。(慮)考證:〔【大學】安而后能慮。【朱註】處事精詳也。〕 謹照原文改爲謂處事精詳。
【酉集下】【邑字部】 【集韻】同鄖。【左傳宣四年】若敖娶於。【註】本作鄖。
虒 【申集中】【虍字部】 虒 【唐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音斯。【說文】委虒,虎之有角者。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蜀郡緜虒。 又上虒,亭名。【水經注】斷梁城卽上虒亭也。 又下虒,臺名。【劉歆遂初賦】過下虒而歎息兮,悲平公之作臺。 又虒祁,宮名。【左傳昭八年】晉平公築虒祁之宮。 又【類篇】田黎切,音題。虒奚,縣名。 又丈尔切,音豸。【司馬相如上林賦】偨池茈虒。【註】茈虒,不齊也。 【直音】作虒虒。虒字中的虎从人作,虒字从从□作。
虓 【申集中】【虍字部】 虓 【唐韻】許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交切,□音哮。【說文】虎鳴也。【詩大雅】進厥虎臣,闞如虓虎。【傳】虎之自怒虓然。【晉書王戎傳】戎年六七歲,宣武場觀戲,猛獸大檻中虓怒震地。 又【類篇】一曰師子也。 又【韻會】亦作唬。【韓愈征蜀聮句】下書遏雄唬。 或作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