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语录 - 第 229 页/共 230 页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此语乃体圣意而对。上曰善。师有语云。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上曰。好个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如向来所答圆觉经中四病语。亦惬朕意。   且如经中道。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大意如何。师云。   这个境界。须是亲证自然世出世间打成一片。   昔妙喜因读至此。尝有颂。上曰举看。师云。荷叶团团团似镜。   菱角尖尖尖似锥。风吹柳絮毛毬走。   雨打梨花蛱蝶飞。上曰。好颂。别有甚因缘。更举一二。师云。   昔兴化大觉会下每云。我在南方二十年。   脚尖头未尝踢著个会佛法底。觉云。你据什么道理。化便喝。觉便打。   化又喝。觉又打。至明日大觉在法堂上。见兴化乃云。   我直下疑你昨日两喝。化便喝。觉便打。化又喝。觉又打。   化云。我在三圣处。学得宾主句。总被师兄折倒了也。   觉云。这汉来这里纳败阙。脱下衲衣痛打一顿。   化于是大悟。上曰。古人相见直是痛快。师云。   临济不作用当如此。上曰。见禅师举此。胸次豁然。师云。   又如俱胝住庵时。有一尼戴笠子绕禅床一币云。   道得即放下笠子。胝无对。尼拂袖便打。胝云。何不且住。尼云。   道得即住。胝又无对。尼去后自叹云。我虽是丈夫汉。   无丈夫志气。拟弃庵往诸方参学。其夜山神告曰。不须下山。   将有肉身大士来为和尚说法也。   果旬日天龙举起一指示之。胝下大悟。后凡有问。只举一指。有一童子。   每见人问事。也举指祗对。有人谓胝曰。和尚。   这童子也会佛法。凡有所问。也举一指。胝闻得。   一日潜袖刀子唤童子。问云。闻你也会佛法是否。童子云是。胝云。   如何是佛。童子举起一指头。被胝一刀斫断。   童子叫唤走出。胝遂唤童子。子回首。胝云。如何是佛。   童子将手起。不见指头。忽然大悟。上曰。俱胝为人如此切。   师云。俱胝自谓。我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尽。   上曰。正如弹琴。初拘指法巳后。弦指俱忘。自然得妙。   师云。又如惠超问法眼。如何是佛。眼云。汝是惠超。   法眼与么答。圣意以谓如何。上曰。昨夜三更月正明。师云。   陛下多了这一句。上曰。曾有人颂么。师云有。   雪窦颂云。江国春风吹不起。鹧鸪啼在深山里。   三级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又白云颂云。一文大光钱。   买得个油粢。吃放肚里了。当下便不饥。上曰。古人制颂。   大能显理。师云。   昔保宁尝作清净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不入地狱颂云。平生疏散无拘检。   酒肆茶坊任意游。汉地不收秦不管。又骑驴子下扬州。上曰。   可谓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师云。   陛下此语暗合孙吴。昔佛果与妙喜俱爱前颂。佛果云。   我二人各说一颂。要胜过他底时。有小儿子。于窗外念。   壁上安灯盏。堂前置酒台。闷来吃三盏。何处得愁来。妙喜云。   某甲颂得了也。适来儿子念便是。圆悟大喜。乃云。   我与你改一字。可作闷来打三盏。   大底古人发扬先德因缘所有言句。乃借路经过尔。其实纵横妙用。   于言意之外。初不在文饰。上曰甚善。复云。臣不敢久坐。   谢恩下殿。师绍熙元年十一月初八日。寿皇召对赐坐。   师云。陛下释万机燕御重华想。于此道日有新证。   寿皇云。朕向来得禅师开发。日用便觉省力。师云。   省力处得无限力。得力处省无限力。寿皇云。   朕于一切事物亦不著。师云。陛下视天下如脱敝屣。   以宝位授圣子。俾太祖丕祚中兴。的的相承绵亿万载。   若非得大自在受用三昧。焉能如是。遂举。唤作竹篦则触。   不唤作竹篦则背。陛下如何会。寿皇云。放下著。师云。   放下即不无。著在什么处。寿皇云。二边不立。师云。   如何行履。寿皇云。中道不安。师云。正坐在百尺竿头。   陛下如何进步。寿皇拟议。师恶一声。寿皇云。谢禅师提撕。   寿皇云。世法佛法不出这背触两字。师云。   若能转物即同如来。遂指御案净瓶云。只如净瓶作么生转。   寿皇云。去来自在。师云。去来自在底。是什么。   寿皇咳嗽一声。师云。更进一步始得。寿皇朕直是要打彻。师云。   但办肯心。必不相赚。寿皇复云。禅师所陈。   直指因缘甚好。其间亦有理会不得处。师云。陛下但扣已研穷。   自然七通八达。寿皇云。因缘更举一二。师举。   夹山初住润州鹤林时。道吾到遇上堂。有僧问。如何是法身。   云无相。如何是法眼。云法眼无瑕。吾不觉失笑。   夹山便下座。请道吾问。某甲适来祗对僧话。必有不是处。   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吾云。   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师在。夹山云。某甲甚处不是。望为说破。吾云。   某甲终不说。请和尚却往秀州华亭船子处去。   夹山云。此人如何。吾云。此人上无片瓦下无寸土。   和尚若去。须易服装束。夹山乃散众易服。直造华亭。   船子才见便问。大德住什么寺。夹山云。寺即不住。住即不似。   船子云。不似又不似个什么。夹山云。不是目前法。   船子云。甚处学得来。夹山云。非耳目之所到。船子云。   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船子又问。   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夹山拟开口。   船子以篙打落水中。才上船。船子又云。道道。拟开口。又打。   夹山于此有省。乃点头三下。寿皇云。他到此悟也。师云。   可谓庆快平生。师又曰。船子云。竿头丝线从君弄。   不犯清波意自殊。夹山遂问。抛纶掷钓师意如何。船子云。   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夹山云。语带玄而无路。   话头谈而不谈。船子云。钓尽江波金鳞始遇。夹山乃掩耳。   船子云。如是如是。遂嘱云。   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吾二十年在药山。单明斯事。   汝今既得。他后不得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里钁头边。   接取一个半个接续无令断绝。夹山乃辞行。频频回顾。   船子遂唤。阇黎阇黎。夹山回首。船子举起桡云。   汝将谓别有。乃覆船入水而逝。寿皇云。此公案好。   禅师曾颂否。师云有颂。蓦口一桡全杀活。点头三下鼻辽天。   至今千古风流在。谁道华亭覆却船。寿皇云好颂。   师云不敢。谢恩下殿。师绍熙四年二月十九日。   寿皇圣帝。召对于苑门宣引。寿皇望见师曰。远来不易。师云。   即日仲春。谨时恭惟至尊圣躬。万岁万万岁。   至尊赐坐。师云。臣昨自庚子年蒙恩。归老育王。今十四年矣。   幸无旷败。藉陛下荫覆。去年腊月十六日。   蒙圣恩移住径山。臣两入奏告两宫辞免。至尊云。此南内之意。   朕亦要与禅师说话。遂教师速渡江相见。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