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艳丛书 - 第 461 页/共 467 页

丰颐满月,笑口迎风。端庄流丽,神在个中。则王逸卿也。   张家静婉,尺六腰肢。珊珊秀骨,淡淡修眉。   海棠雨后,篱菊黄时。凝眸含睇,寸心相知。则朱佩卿也。   姑射仙人,卬须我友。雅淡得中,幽娴不苟。   梁苑燕归,章台马走。邂逅相逢,骊黄牝牡。则朱湘卿也。   午晴之初,花韵在坞。落落身裁,嬉嬉口辅。   环佩轻移,珠玑徐吐。花底迷藏,色飞眉舞。则花多福也。   二美同居,水月连璧。玉屑纷霏,珠辉清液。   秋云成罗,春水绉碧。寿阳新妆,梅花点额。则张馥林也。   司花女子,可爱在憨。辩如陆贾,技并何戡。   璞玉未琢,智珠内含。齐国美丽,城北无惭。则徐庆云也。   有美十人,瞥然相见。婀娜柳腰,婉娴蓉面。   筑避风台,居赵飞燕。何所拟之,幼妇黄绢。则王秀兰也。并沪北一时之秀。   沈文兰,沪上群芳之领袖也。没后,小影题赠诗词者,不一而足。鸳湖散花仙史首为提唱,一时和者,至二百数十馀首,汇录成册,并摹小像于帙首。顾仙史与姬,固无一面也。巫山神女,本属荒唐,解佩汉皋,尤为杳渺,惟以离魂之倩影,结笔墨之因缘,亦此中韵事也。海昌浣花生特为之作序,骈语雅丽,亟为登录。其序云:   夫章台柳尽,感攀折于路旁;金缕衣残,惜芳菲于年少。歌离吊梦,惄焉伤矣。矧乃萤火身单,杨花春短,丝难续命,画不招魂。聚红绡之泪,绝少人知;化紫玉之烟,竟招天妒。未免有情,谁能遣此?文兰裔出吴兴,居邻长水。毛女避地,桃叶渡江。作寄生之桑,戴抛家之髻。锦回文而谁寄?袖倚竹以增寒。金樽檀板,红儿记曲之年;钗凤钿蝉,碧玉破瓜之岁。徒令纨扇秋风,阳台暮雨。车乘油碧,冀西陵松柏之缘;被织交红,读南部烟花之记。非其志也,实命不犹。所惜苏蕙工愁,西施善病,海外乏长生之药,人间无不萎之花。偶传响板,犹烦鹦鹉之呼;欲问罗鞋,已醒鸳鸯之梦。此则蘖添味苦,絮受泥沾。量海水而难满情波,散天花而未除结习。怕寻陈迹,锁门巷于春风;定有归魂,响佩环于夜月。呜呼!仆本情痴,慨美人之竟逝;卿真命薄,问知己其云谁?则有散花仙史者,本鸳湖词客,作虎阜寓公。伯乐群空冀野,兴公名噪天台。杜牧扬州,寄情风月;士龙洛水,溺志词章。觅得拈花小影,慰羁旅之相思;吟成题叶新篇,增燕莺之声价。韵事争传艺苑,美谈流播寰区。结因缘于剩粉零香,和诗云集;署姓氏于裙边袖角,名士风流。神传阿堵,无环肥燕瘦之嫌;韵角尖叉,极谢草江花之妙。共得诗若干首,将汇刊之。联珠和玉,有句皆仙;剪翠刻红,无词不艳。蛮笺十样,吊洪度而裁诗;顽石三生,为崔徽而作传。   朱湘卿在沪,艳名噪于一时,所往来者,皆文人才士,赠答诗词,几盈箧笥。苕溪听雨楼主人,赠以七绝十章,其序云:   湘卿词史,系出彭城,世居虞麓。晓风杨柳,解按新声;初日芙蕖,自伤丽赞。固已容成妒影,婆律输芳已。仆黏馀泥絮,常怀秋水之心;飘逐波苹,怅隔春风之面。南沙侨寓,北里寻芳。门叩枇杷,鹦哥报客;香搴蓄芷,凤子依人。怜瘦骨之珊珊,结深情于叩叩。戏簪翠羽,陈思之枕留香;待聘珍珠,季伦之园未筑。信乎幽兰抱艳,空谷流芳;悲兮芍药将离,征车又促。子夜之歌才罢,申江之楫来迎。仆本恨人,肠断骊歌一曲;卿须怜我,魂消明月三分。莲菂有心,更谁分苦;杨枝无力,只解牵愁。此日赤栏桥畔,爪印双寻;他时黄浦江头,离情重诉。芜词略赘,感渭何如! 诗选四绝句:   秋千架下记芳年,家住华鬟第一天。   碧玉小家浑不似,玉真风格本天仙。    清流叠嶂净飞尘,真个桃源别有津。   郎自爱山侬爱水,一帘花影两闲人。   背人斜立理熏笼,无限离愁不语中。   鱼魫移栽须护惜,为卿把酒祝东风。   去年苦忆到今年,今日牵衣更黯然。   何似相离不相见,省挥别泪到樽前。   红芙菜仙馆主人,风流调悦士也,至沪与湘卿相识,佳日良辰,辄相过从。以湘卿态度娴雅,有大家风,临别填新词四阕赠之。其序云:   湘卿词史,年华碧玉,擅画双蛾;才调文君,羞吟团扇。倚遍楼头玉笛,不复春愁;吹来江上西风,偏增秋怨。仆也行将小别,魂消客子之槎;偷敩蛩鸣,愧乏江郎之笔。此际秋深南浦,征雁先催;他时月冷邗沟,离情何诉?谱小词四阕,鸿爪且留,想潭水千寻,芳心相证云尔。   词云:   秋萤寂寂,秋风瑟瑟,便何处旗亭画壁,偶来月底。偶做吹箫客,那要销魂今夕。 半卷帘栊,依约广寒清绝,正琐阁馀音未歇。翠袖轻盈,斜凭阑干立,惆怅银河咫尺。                          调寄《明月逐人来》   凤髻慵梳初睡起,魂梦沉沉知也未。舞云歌雨不胜愁,篆烟腻,蛩声碎。一点芳心因甚瘁? 霜裹月中谁并比?妩媚天然娇引妮。回眸一笑尽无言,金钏曳,银筝倚。曲罢悄呼添半臂。                          调寄《天仙子》   征衫泪渍,青楼梦断,甚而今憔悴潘郎鬓。磨盾心情偏耐煞,请缨无分。且消凝燕娇莺俊。  汉皋解佩,竹西顾曲,记从头,十年馀恨。一楼情丝,又牵系相思方寸。谱新词,漫寻鸿印。                          调寄《解佩令》   万里蟾光清切,一曲骊歌凄咽。宛转秋心惊客袂,漠漠海天云阔。千古最伤情,好景遍教离别。 百种相思谁识,剩有回肠九折。话到无声相看处,翻羡飘零落叶。回首是天涯,寂寞二分明月。                          调寄《离亭燕》   李佩兰,沪北名妓之冠。所居为媚香楼,陈设精雅,帷帐尊彝,淡然入古,四壁多粘名人题咏。与沪上缕馨仙史往来尤密,时小宴其家。每当名花初放,佳茗新焙,辄招之往。曾有《媚香楼夜话,赠主人李佩兰》一律,始知情之至深而至清也,是真善用其情者。诗云:   暗翦秋波鬓亸云,江南重见李香君。   梅花骨冷蜂难近,兰蕊香清麝不熏。   妆罢倩谁调锦瑟,酒阑闲自整罗裙。   倾谈我亦浑忘倦,共拨红炉到夜分。 佩兰在沪,以平话养亲,不染风尘结习。晋省赈饥,佩兰创捐佛饼三百枚寄助,不署姓名,尤称义侠。鸳湖词客赠以二绝句,并称之曰“贞义”。诗云:   空谷幽香第一花,每将哀怨托琵琶。   春风俗煞闲桃李,独抱冰心立水涯。      移粟河东悯荐饥,芳名不使世人知。   峨眉倘有监门例,郑侠图应上玉墀。   近时青楼中,娴翰墨,工诗词,足与名流相唱和者,当以陈玉卿为巨擘。玉卿于韵语,若有天授,每对客挥毫,不假思索,其词锋犀利,尤能为客解围,不数谢道蕴施青纱步障也。与缕馨仙史往来尤密,每逢树色侵帘,花香入牖,辄招缕馨仙史至,茶熟香温,泊然相对,每得佳句,密咏低吟,以为此乐神仙不啻也。曾三叠前韵寄怀缕馨仙史云:   画楼春锁怨芳时,烦恼多于十丈丝。   只有鹦哥能解意,口传红豆念新诗。   小院沉沉漏滴莲,一帘香雨湿花田。   比来春恨深如海,悔作鸳鸯不学仙。 玉卿诗既出,诸名士和者如云。乌戍沈壬林和诗云:   人为春忙有几时,东风吹得鬓如丝。   自知未醒樊川梦,犹咏青楼赠答诗。   记得扁舟唱采莲,秦淮风景竟桑田。   而今歇浦留风月,赢得诗名便是仙。 鸳湖瘦腰生,卧病兼旬,愁怀莫遣,偶见玉卿诗,雒诵再三,觉一种清隽之气,沁人诗脾,不觉霍然,遂以玉卿诗,比之陈琳一檄。一时词林,传为佳话。   陈玉卿,扬州大家女,标格是莲花出水,美冶绝伦。年十九,椿萱并谢,遭家多故,遂落平康籍。丁丑春间,申江小住,初未知名,一经缕馨仙史品题,声誉渐噪。苕溪花月吟庐主人,偕友人往访,见其习礼明诗,自不可作路柳墙花一例视之,爰填《潇湘夜雨》一阕贻焉。其词云:   竹影当窗,柳枝笼月,杨州依旧风光。名花资格本端庄。姿致嫩,晤言自暖,眉目秀,不媚生香。原来是瑶宫仙子,品异群芳。 咏絮才调,簪花手笔,都属精详。试吟新诗句,更复悠飏。声细细,歌吹玉管,意可可,人说金娘。从今早破青楼梦,莫错过情郎。   朱逸卿,沪上群芳中之矫矫者也。为坐花醉月生所眷,赠之新诗,缀以小序,其序云:   今以缔新缘于条脱,还疑仙子多情;演旧梦于梅花,难禁逢场作戏。而况邮亭破寂,调拨相思;幕府偷闲,郎非薄幸。系两心兮脉脉,隔一水之盈盈。未免有情,谁能遣此?余夙有情缘,最怜花命。挥金买笑,未遇娉婷。倚玉生春,相逢邂逅。使君有妇,思乞梦而微兰;小姑无郎,俨咏诗而赠芍。抛来红豆,顾曲则我愧周郎;弄去青梅,怜才则卿同卓女。毕竟天涯沦落,同病相怜;尚期秋月团国,前因早证。落尽江州之泪,缀成巴里之音,聊寄殷勤,藉申倾慕。   诗云:   邂逅相逢笑语亲,如卿雅谊迥无伦。   绿窗剪烛留清福,红袖添香证夙因。   觌面有缘情易密,相思无计事难真。   甘心落拓风尘里,且把知音托美人。   润宝校书,旧住南湖,今居北里。丰姿绰约,刚逢碧玉之年,心性聪明,惯写红笺之句。祗以生来薄命,苏若兰织锦无缘,谪到尘寰,朱淑真断肠有集。曾作《闺情》十绝,风流旖旎,传诵一时。聚星吟社寄庵主人游沪,与姬相识,未亲芳泽,先诵瑶华。知其空谷徘徊,绝少听琴之侣;春江飘泊,谁为打桨之人。因闲情而触绮思,遂有赠章。流御沟之桐叶,今朝己睹题红;问门巷于枇杷,他日还当访素。其诗云:   萍蓬飘泊欲何依,不爱红衣爱素衣。   花下闭门闲觅句,任他蜂蝶隔墙飞。   苏小风流少嗣音,偶从锦字见芳心。   不知潭水留情处,可与鸳湖一样深。   黛香校书,亦众香国里之妙人也。系出安定,籍隶姑苏,业托管弦,性耽翰墨,游踪所至,沪上居多。侣云内史与之相识既久,两情益亲,花朝月夕,暇辄往访,诗酒流连,有同良友。壬申话别后,姬遥寄以诗,有“仙凡身世隔蓬壶”句,识者知其不祥。是年季秋,决计从良,不图飞絮之肩才卸,落花之劫遽逢。三月沉疴,人随春去,十年旧侣,悲从中来。侣云作诗吊之,今录二绝句:   回忆云英未嫁秋,几经翦烛听新讴。   琵琶一曲歌三叠,绝胜当年菊部头。   卷帘愁对月轮孤,玉碎香消可奈何?   剩有吊卿诗句在,墨痕搀入泪痕多!   朱雪卿,姿态绝媚,在虞山时,才名大噪,一时无两。继来沪上,亦复车马盈门,所识皆名下士。鉴湖渔隐,久耳其名,尝以不得觌面为恨。丁丑秋间,薄游申浦,半痴道人招饮于胡宝卿家,与雪卿家仅隔半垣,倚窗凝睇间,适雪卿晚妆初罢,梨腮带晕,风致欲仙,不觉令人心醉。因诵白乐天“墙花拂面”之句,率成四绝,以志思慕:   楼头杨柳认依依,酒半醺时星半稀。   明月多情来隔院,送将倩影入罗帏。   虞山旧是女儿家,碧玉芳年未破瓜。   见客羞将名姓问,低鬟敛袖弄琵琶。   旧地重临感不禁,当年鸿爪费猜寻。   应知一样怜花意,移到君边分外深。   若非石上记前因,底事相逢笑语亲。   弱质临风裙欲绉,悄回星眼暗窥人。   沤钵罗花馆主,与如意校书相眷,别后赠之以诗,其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