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第 417 页/共 658 页
国家今已塞成皋之险,杜盟津之路,大驾虎旅百万,自帜关取邺都,金啸穷戍,外无救振动,城下之师,将军所监,岂三千敝卒所能支也?(《十六国春秋》二十九)
○为书论张天锡
昔贵先公称藩于刘石者,惟审于强弱也。今论凉土之力,则损于往时;语大秦之德,则非二赵之匹。而将军悉然自绝,无乃非宗庙之福也欤?夫以秦之威,旁振无外,可以回弱水使东流,返江河使西注,关东既平,将移兵河右,恐非六郡士民所能抗也。刘表谓汉南可保,将军谓西河全,吉凶在身,元龟不远,宜深算妙虑,自求多福。无使六世之业,一旦而坠地也。(《十六国春秋》三十六,又七十四)
王永
永,猛子,仕苻坚为幽州刺史。坚死,拥立苻丕于晋阳,拜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尚书令,封清河公。寻拜司徒,录尚书事,进左丞相,为慕容永所败,死之。
○宣檄州郡
大行皇帝弃背万国,四海无主。征东大将军长乐公,先帝元子,圣武自天,受命荆南,威镇衡海,分陕东都,道被夷夏,仁泽光于宇宙,德声侔于《下武》。永与司空蚝等,谨顺天人之望,以季秋吉辰,奉公绍承大统,衔哀即事,栖谷总戎,枕戈待旦,志雪大耻。慕容垂为封豕于关东,泓冲继凶于京邑,致乘舆播越,宗社沦倾。羌贼姚苌,我之牧土,乘衅滔天,亲为大逆,有生之巨贼也。永累叶受恩,世荷将相,不与骊山之戎,荥泽之狄,共载皇天,同履厚土。诸牧伯公侯,或宛沛宗臣,或四七勋旧,岂忍舍破国之丑竖,纵杀君之逆贼乎!主上龙飞九五,实协天心,灵祥休瑞,史不辍书,投戈效义之士,几三十馀万,少康、光武之功,可旬朔而成。今以卫将军俱石子为前军师,司空张蚝为中军都督。武将猛士,风烈雷震,志殄元凶,义无他顾。永谨奉乘舆,恭行天罚。君臣始终之义,在三忘躯之诚,戮力同之,以建晋郑之美。(《晋书·载纪·苻丕传》,又《十六国春秋》三十九。)
○又檄州郡
昔夏有穷夷之难,少康起焉;王莽毒杀平帝,世祖重光汉道;百六之运,何代无之?天降丧乱,羌胡猾夏,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天未亡秦,社稷有奉。主上圣德恢弘,道侔光武,所在宅心,天人归属,必当隆中兴之功,复配天之美。姚苌残虐,慕容垂凶暴,所过灭户夷烟,毁发丘墓,毒遍存亡,痛缠幽显,虽黄巾之害于九州,赤眉之暴于四海,方之未为甚也。今素秋将及,行师令辰,公侯牧守,垒主乡豪,或戮力国家,乃心王室,各率所统,以孟冬上旬会大驾于临晋。(《晋书·载纪·苻丕传》,又《十六国春秋》三十九。)
王雕
雕,新平人,仕苻坚为太史令,王猛以为左道惑众,劝坚诛之。追赠光禄大夫。
○临刑上疏
臣以赵建武四年,从京兆刘湛学,明于图记,谓臣曰:“新平地古颛顼之墟,里名曰鸡闾,记云,此里应出帝王宝器,其名曰延寿宝鼎。颛顼有云,河上先生为吾隐之于咸阳西北,吾之于孙有草付臣,又土应之。”湛又云:“吾尝斋于室中,夜有流星,大如半月,落于此地,斯盖是乎。”愿陛下志之,平七州之後,出于壬午之年。(《晋书·载纪·苻坚传》下,又《十六国春秋》三十八。)
王攸
攸仕苻坚,为京兆尹,迁谏议大夫。
○上书献十略
一曰君道宜明,二曰臣尚忠敬,三曰子贵孝养,四曰民生在勤,五曰教无偏党,六曰养民在惠,七曰延聘耆贤,人曰惩恶显善,九曰伐叛讨逆,十曰易简弘大。(《十六国春秋》三十六)
彭超
超仕苻坚,为兖州刺史,入寇淮南,兵败征下狱,自杀。
○上言攻晋彭城
晋沛郡太守戴遂以卒数千戍彭城,臣请率精锐五万攻之,愿更遣重将,讨淮南诸城。(《晋书·载纪·苻坚传》上)
裴元略
元略,仕苻坚,为尚书郎,迁谏议大夫,拜陵江将军,西南夷校尉,巴西梓ㄅ二郡太守。
○谏苻坚
臣闻尧舜茅茨,周卑宫室,故致和平,庆隆八百。始皇穷极奢丽,嗣不及孙。愿陛下则采掾之不琢,鄙琼室而不居,敷纯风于天下,流休范于无穷,贱金玉,珍谷帛,勤恤民隐,劝课农桑,捐无用之器,弃难得之货,敦至道以厉薄俗,修文德以怀远人。然後一轨九州,同风天下,刑措既登,告成东岳,踪轩皇以齐美,哂二汉之徒封,臣之愿也。(《晋书·载纪·苻坚传》上,又《十六国春秋》三十七。)
郭质
质,冯翊人,起兵广乡以应苻登拜平东将军冯翊太守,兵败归姚苌,以为将军,众皆溃散。
○宣檄三辅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吾等生逢先帝尧舜之化,累世受恩,非常伯纳言之子,即卿校牧守之胤,而可坐视豺狼,忍害君父!裸尸荐棘,痛结幽泉,山林无松隧之兆,灵主无清庙之颂,贼臣莫大之甚,自古所未闻。虽茹荼之苦,衔蓼之辛,何以谕之!姚苌穷凶肆虐,毒被人神,于图谶历数万无一分,而敢妄窃重名,厚颜瞬息,日月固所不照,二仪实亦不育。皇天虽欲绝之,亦将假手于忠节。凡百君子,皆夙渐神化,有怀义方,含耻而存,孰若蹈道而没乎!(《晋书·载纪·苻登传》,又见《十六国春秋》四十。)
阙名
○奏天变
大白犯东井,东井秦之分野;太白罚星,必有暴兵起于京师。(《晋书·载纪·苻生传》,又见《魏书·苻生传》。)
○蒯城石函铭
秦建元十年造铜虎马。(《御览》一百八十三引《郡国志》,蒯城大厅前有石函,长二尺,高一尺,人不敢开,铭云。)
○广武将军□产碑
维大秦建元四年岁在丙辰十月一日,广武将军节□□□□□□□□□□使持节冠军将军益州刺史上党公之元孙,三代侍中右□□□□□□□□□卿建忠将军抚□护军扶风大守迁寿匡侯之胤子,讳产,字君□□□□□□□郡秉德渊□,高韶绝氵不,文柔武烈,令问孔,□拱□□□□持挺□□□□□□匡畋壹主忠训殊异宰政钦千显授池阳令称扬德□□□□□□□□□□□和戎翟绥怀□□即授征西大将军右司马,敷教殊,方,西□□□□□□□□□茂著乃业□□萧□□□于今也君临此城渐再累纪□□□□□□□□□□□享□□□□□□□□□□而□□□惠和导□□□□□□□□□□□□□□□□□□□□□□□□□□□□□□识于当□垂□□□□□□□□□君当列封□□□□司马即□□广武司马孟巨□□□□□□□□□□□节将军董□建□□军杨□建□□军□□□□□□□□□□□□□□□□□郎建武将军王柴鹰扬将军□□□□□□□□□□董盘□□□□□□□躬临南界与冯翊护军苟辅参分所□刊石□□□□山为□□□□□□□□方西至洛水,东齐定阳,南北七百,东西二百,□□□□□□□□□□□□□□{卉口}水统户三万,领吏千人,□将三□
赫赫皇秦,诞锺应灵,临有万邦,威□八□,九域攸同,□□□□□□□□□□□明征音氵不咏,基年有成,政区足首道□□刊石□□□□□□(碑拓本。)
卷一百五十三
後秦
姚弋仲
弋仲,南安赤亭羌人。永嘉中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刘曜僭位,以为平西将军,封襄平公。曜亡,石勒以为安西将军六夷左都督,石弘僭位,拜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封襄平县公。石虎僭位,迁持节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以平梁犊功封西平郡公,石祗僭位,拜右丞相。以晋永和七年遣使来降,拜使持节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单于,封高陵郡公。明年卒,姚苌僭位,追谥曰景元皇帝,庙号始祖。
○上石勒疏谏宠祖约
祖约残贼晋朝,逼杀太后,不忠于主,而陛下宠之。臣恐奸乱之萌,此其始矣。(《晋书·载纪·姚弋仲传》,晋豫州刺史祖约奔于勒,勒礼待之,弋仲上疏云云,勒诛约,又《十六国春秋》五十三。)
姚苌
苌字景茂,弋仲第二十四子。苻坚以为扬武将军,历左卫将军、陇东汲郡河东武都武威巴西扶风太守、宁幽兖三州刺史,复为阳武将军步兵校尉,封益都侯。及坚寇晋,以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坚败,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建元白雀。以晋太元十一年僭即皇帝位于长安,改元建初,国号大秦。在位八年,谥曰武昭皇帝,庙号大祖。
○下书禁复私仇
有复私仇者皆诛之,将吏亡灭者。各随所亲以立後,振给长育之。(《晋书·载纪·姚苌传》,又《十六国春秋》五十五。)
○下书置学官
留台诸镇,各置学官,勿有所废,考试优劣,随才擢叙。(《晋书·载纪·姚苌传》,又《十六国春秋》五十五。)
○下书复从征兵吏
兵吏从征伐户在大营者,世世复其家,无所豫。(《晋书·载纪·姚苌传》,又《十六国春秋》五十五。)
○立苻坚神主请词
往年新平之祸,非苌之祸。臣兄襄,从陕北渡,假路求西,狐死首丘,欲暂见乡里。陛下与苻眉要路距击,不遂而没。襄敕臣行杀,非臣之罪。苻登陛下未族,尚欲复雠,臣为兄报耻,于情理何负!昔陛下假臣龙骧之号,谓臣曰:“朕以龙骧建业,卿其勉之。”明诏昭然,言犹在耳。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今为陛下立神象,可归休于此,勿计臣过,听臣至诚。(《晋书·载纪·苻登传》,又《十六国春秋》五十五。)
姚兴
兴字子略,苌长子,仕苻坚为太子舍人。苌僭号,立为皇太子,以晋太元十九年僭即皇帝位于槐里,至义熙十二年死,在位二十二年,改元二,皇初、弘始,谥曰文桓皇帝,庙号高祖。
○敕关尉
诸生咨访道艺,修己黜身,往来出入,勿拘常限。(《晋书·载纪·姚兴传》上,又《十六国春秋》六十一。)
○班命
郡国百姓,因荒自卖为奴婢者,悉免为良人。(《晋书·载纪·姚兴传》上,又《十六国春秋》五十六。)
○下书恤战亡士卒
士卒战亡者,守宰所在埋藏之,求其近亲,为之立後。(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