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补 - 第 25 页/共 30 页
话说这妖魔占验不出,乃向行者变的长老问道:“你是唐僧救你出来的么?”行者道:“正是唐僧的徒弟救我老和尚。”妖魔说:“我那石板之上载了真文,我又使了移山之法压住了你,他如何托得动?”行者道:“他先前也推不动,念了几句真言咒语,轻轻的就揭开。我老和尚出来也问他:‘爷爷呀,你念的是何咒语?’他道:‘念的是真经,这真经灵应,人若念动,诸魔化为尘。’他又说:‘念了真经,莫说救你一个老和尚,便是泼天的妖魔,也教他听了真经尽皆消灭。’”妖魔笑道:“我魔王的神通本事,推测占验妙算玄微,他那真经怎当得我这灵应?”行者道:“我当时也对他说魔王推占的神通,他道:‘任你甚神通,遇着他的经咒便不验,若是皈依了他三宝门中,念了他真经咒语,便不消占验,比推测更灵,还要超凡入圣成佛作祖哩。’”妖魔说:“如今也罢了,料想唐僧到此观玩了山景,觅了舟船前行趱路,我此处平安无事,你这长老也受了一番磨折,出了我魔王一口气。如今放了你回寺,以后不许叫你寺众来山谷搅扰。”乃叫小妖扶他回寺,行者故意起身,踉踉跄跄道:“谢大王活命之恩,只是你既有此好意,我老和尚也把个好意报你。那唐僧的徒弟救了我出洞,临去说:‘传语那老龟魔,他会占测,不知我齐天大圣极会机变,我师父唐僧们虽乘舟奉经前去,我还要计较他怎该变你长老,又叫小妖变和尚来诈迎我师徒。这却难恕!且是成妖作怪,在这山洞阻拦僧俗人等不得打柴伐木,我大圣还要去取了金箍棒来,把这老妖小妖个个打杀,叫他莫要信人说近日西还的孙大圣不比往年来时剿灭那虎力等魔,如今慈善了,不知道如今的孙大圣更利害多哩。’”妖魔听得慌惧起来道:“长老,实是唐僧的徒弟有个孙悟空,神通广大,当年在国中灭了虎力、鹿力、羊力三个魔王,到今闻他名的心惊胆战。昨闻说他取了真经回还,一路慈悲方便,我如今自悔当初不该假设迎接之计,又不该把石压禁着您,惹的那孙悟空不肯干休,却怎么是好?不知那唐僧们可容我改过?这孙悟空可肯发个慈悲,不去取金箍棒,饶了我们性命?”行者道:“你这大王口口声声只叫孙悟空,不知悟空二字乃是他法名,你称名道姓,万一他有千里眼、顺风耳,知道你背前面后,益发动起怒来,这不是火上加油?”妖魔道:“长老,你说的是,我如今倒求为个妙计罢。只是那孙大圣开个方便之心,同唐僧们过去。”行者道:“那孙大圣也曾说,只叫你魔王洗心归正,自然他便饶你。若是你要推测灵验、妙算神通,叫你好好的在河路效些功劳,你安他经文前去,唐僧师父自有经文一卷课诵与你听,包管你不堕妖魔之党;若是逞妖弄怪,不信他好言好语劝你,他定要抽你大魔之筋,剜你小妖之髓。依我老和尚之计,早早洗心归正,乃为上策。”妖魔笑道:“你这老和尚言语太毒切,那孙大圣那里这等厉害,你也该为我说两句方便好言语。”行者道:“你这大王苦苦压我和尚多时,是我老和尚仇人。俗语说的好,仇人相见,分外眼睁。那孙大圣救了我出来,是我老和尚恩人,岂有恩人说与你的言语我不明白毒害向你说?”妖魔听了,叫两个小妖:“把长老推了去罢,免得在此长他人之智量,灭我大王之威风。”两个小妖方才举手来推行者,行者笑道:“你这两个倒了架子的负重碑文,压不怕的妖精,你假变人形,方来迎接我们圣僧,此时何来推我?”把脸一抹,只见是一个:
光头未剃尽,毛脸孤拐腮。
眼凹金睛现,风猹两耳开。
虎皮裙一幅,皂布袄三裁。
一个孙行者,打从何处来?行者现了原身,那妖魔见了道:“原来孙大圣也只是一个虚名。且莫说他小家子变了两遭长老愚哄我魔王有甚来由,便是这等一个毛头毛脸的和尚,也未见的有甚神通?”行者笑将起来道:“妖魔,老孙非是小家子变长老两次愚哄你,无非以善化导你,免了我动金箍棒,伤了我师父仁者之心。你若说我虚名,有甚神通?你却也不知我的神通,乃机里藏机,不怕你怪中生怪。且听我说来:
我的神通说你知,鸿蒙初判我生时。
花果山中曾养圣,水帘洞里乐嘻嘻。
上天下地无人挡,捉怪拿妖谁敢欺?
只因拜了唐长老,保护灵山谒圣师。
一路西来功效着,诸经取去不差池。
金箍棒缴多妖遇,机里藏机奇变奇。
逢林荡涤拦经怪,遇水消磨阻路螭。
手段当年今尚在,名儿昔日满车迟。
饶你怪中生出怪,袖占了验往灵龟。”妖魔听了笑道:“我只闻你神通,今听你本事也只如此。你敢与我斗个神通本事么?”行者笑道:“你这个妖魔,敢与我斗甚么本事?”妖魔说:“听你方才讲,金箍棒儿缴了,只用机变,我就与你斗个变化罢。”行者道:“既你要斗个变化,也须较个胜败,若是胜了的,如何处治败了的?”妖魔道:“我洞中有生铁扛子,叫小妖取出来,如是败了的,与胜的打十扛子。”行者道:“便是这等,立个誓约,不许反悔!”妖魔道:“我小妖便是中证。”行者道:“小妖是你一家,我老孙孤身在此,这誓约难凭,须是寻个外人作证。”妖魔道:“便依你等个走路的过山冈来,扯他立个誓约。”正才望山坡之下,只见两个汉子走来,那汉子不是别人,正是比丘僧与灵虚子两个,他把摄来舟船,渡了唐僧前去,又警戒了店小二,却一路前来。远远见行者与妖魔在此斗胜,就变了两个汉子,走近前来。行者明知,故意叫道:“二位大哥,我们借你做个中证功德。”汉子道:“甚么中证功德?”行者说:“实不瞒我,我是唐僧的徒弟孙行者,这是洞中老妖魔,要与我斗个神通变化。若是胜了的,把不胜的打十生铁扛,不许反悔,故此寻二位作证。”一个汉子道:“青天白日,我们走山冈赶路的客人,怎遇着你两个山精邪怪斗甚么变化,且是败了的打十生铁扛子?爷爷呀,除非就是生铁头。”一个道:“这和尚说是唐僧徒弟,我也闻名,不是邪怪。只是这洞中老妖魔若败了,却反悔不得!”妖魔道:“不悔,不悔。”汉子道:“既不悔,你们斗来我看。”行者乃问妖魔:“你却变化何事?”妖魔说:“且叫小妖拿出洞中扛子来。”乃叫小妖进洞,他便使个机变,悄地分付小妖把两样扛子取出来。一根生铁,重有五百斤;一根栗木,假漆做铁。那妖魔使了一口妖气在上,都是一般重。那里知行者是个积年伶俐的,见妖魔悄地分付小妖,他便使个机心,拔一根毫毛,变了个小妖,跟着进洞,知道是两根扛子,乃向妖魔道:“扛子只要一根,如何取两条出来?”妖魔道:“你拿一根,我拿一根,不是两根?”便叫小妖把栗木的递与行者,行者接在手中道:“且放下,待胜败见了再拿。”妖魔就掣出扛子,指望就要乘机来打行者,岂知行者早先有这机心,叫毫毛变的小妖把他铁扛子抵换过来,方要动手,只见比丘僧与灵虚子在旁见行者与妖魔俱动了杀机,两个计议道:“不好,行者与妖魔动了杀机,料妖魔不能奈何行者,只是行者轮起铁扛,又犯了伤生之戒,不辜了唐僧方便之心、我两个慈悲之念?”两个走上前,各拿一扛子道:“你二位原说斗神通变化,叫我作证明,怎么先轮着扛子,便是打斗之意,我两汉要行路,便不管你斗胜败了。”行者道:“有理,有理。”且叫老魔:“你变来。”那妖魔道:“我与你变这山上乱石罢,乱杂在内,不许识出,若是与众人识出,便是败了。”行者道:“待我先变。”乃把身一抖,飞入山间,杂入乱石。众人齐看,那里认得个行者的身形?但见:
奇峦凸凹,怪石参差。奇峦凸凹荜萝缠,怪石参差苔藓砌。青磷叠叠,数不尽的大小成堆;白璧苍苍,辨不出的高低作势。排排杂杂满山冈,乱乱纷纷当径地。正是纵横好似八门屯,形状足有千般异。行者变了块峦石,杂在乱石之中,远远只听得山左叫道:“老妖,你识得老孙在那里?”妖魔闻声,走近前道:“孙行者,我识你在这一堆石里,那块猴子像的就是。”只见山石又叫道:“不羞,不羞,我老孙却在这里。”妖魔又走近前道:“我识你在这几块石内,那藤萝不缠绕,独自一块就是。”只听得山前又叫道:“乱说,乱说,老孙却在这里。”妖魔没了主意,乃叫道:“你变化果奇,我众人识你不出,你复了原形,看我魔王手段。”忽喇一声,行者早已立在面前,叫:“拿过扛子来,让老孙打。”妖魔道:“我尚未变,待我变,你若识出,方是你胜我败。”行者道:“你变来我看。”妖魔也把身一抖,飞入山间乱石,众小妖齐齐叫:“好!我魔王神通本事,果是非凡!”那知行者机变更奇,他把毫毛拔下无数,根根变了自家拿着块石头,块块石上敲敲打打道:“妖魔,我识出你变在此。”把个一山石头块块被行者说着打着,那妖魔躲藏不得,现出原身来。行者执过扛子向两个汉子道:“二位大哥,这魔王被我说出,应该我打他十扛。”妖魔王袖占一课道:“休要夸你能,是你分身变化块块撞个影壁,你何尝直指那块是我?”行者被妖魔推测出他机变,停住扛子道:“也罢,你既不服,且问中证,可该打你?”汉子道:“孙行者就是分身变化,却也真奇,该算老妖之输。”妖魔只是不服道:“再变个树木在松林内,若是识出,便算输。”行者道:“你变你变。”妖魔道:“先讲明白,不作分身变化撞影壁,须要实实指出那株树木是变的方算胜。”行者道:“老孙说过,不撞影壁,你变来好。”妖魔把身一抖,飞入林中,杂入众树,果然众皆不识。但见:
满山绿树,遍岭青松。满山绿树影萧疏,遍岭青松枝密杂。高冲霄汉,真个是拨雾留云;连接岗峦,果然如排川倒峡。鸟鹊飞投声韵奇,猿鹤栖舞欢和洽。正是苍苍郁郁洞幽阴,划划轰轰风乱刮。
妖魔变了树木杂入众松之林,他也效行者在山岭内东树上叫道:“孙行者,你识得我老魔王在何处?”西树上也叫道:“孙行者,你识得那株树是我老魔王?”孙行者被他东叫西叫,倒也没了主意,乃答道:“你这老魔,我岂不知你变的树?你听我说着你:
你青不变,翠不变,郁郁苍苍又不变,笑你变得老枯枝,怎耐寒霜风打颤。高出山冈露着头,低居丛树难藏面。四肢委随怎挣扒,双眸空蔽人不见。东声西叫两头忙,到此何犹不服善。大圣不比昔年来,得了真经行方便。妖魔若不早回头,动起焚林灰一片。”妖魔听了道:“让你焚林,我挽动长河之水,往林中倾来,便就熄灭你那混猜话儿。警我的言语,不信,不信。你只说这满山树木,那一株是我?”行者真伶俐,早已拔了几根毫毛,都变了些飞蛾儿,株株树上探听说话的在何处,乃变个啄木虫鸟儿,把嘴向那树上乱啄,妖魔被啄,怕痛,行者见了大叫道:“那株矮扒叉四脚蓬松的是你。”妖魔被行者说着,他也忽喇一声往山下河内钻去,许多小妖也随走了。行者便要脱了皮裙下河追赶道:“这妖魔,往那里走!”正是:
饶你走上焰摩天,脚下腾云追赶上。
毕竟后来怎么?要知详细,且听下回分解。总批
龟精闻行者名十分惧怕,及见了真形,反加侮弄,故兵以不用为威,先声夺人之气乃为上着。行者听他说怕,急急现形,真小家子也。
赌斗处,亦磊磊有致。
第七十四回
玉龙马显灵抓怪老住持妄想留经
话表行者要下河追赶妖魔,那两个汉子道:“师父,你何故与妖魔打斗?我两个在此行路,青天白日遇着你们,你若有正事,出家人行些方便,放了妖魔去罢。”行者便把唐僧取经路过到此缘故备细说出,两汉道:“既是你师父保全了经文,前途已去,你只该随你师父走路,苦苦在此计较这妖魔何用?”行者被两汉说明,看着河水道:“好了,这妖魔去也,这生铁杠子定是要打他。”两汉又劝了一回,行者听了他两个解劝,又心系着三藏前行,遂一个筋斗打到三藏船边,三藏道:“悟空,你灭了妖魔,不曾伤害他性命么?那长老可曾救他回寺?”行者备细说了一番道:“只是不曾追赶上这妖魔。”三藏道:“悟空,你饶了他,不但不背了我方便之心,且成就了你慈悲之德。”行者说:“师父,我弟子追赶他,非是要伤害他性命,只是要感化他。这妖魔走入河内,是变化本事不如老孙,怕那一下生铁杠子,他的心肠尚未曾感化,只恐我们过来,他又去害那长老。”三藏道:“徒弟,我们只要保全经文,过这河路去。我打听得此河路长远,你也替八戒、沙僧撑撑篙、摇摇橹,省省他力。”行者笑道:“我老孙费了无限的心力降魔,他两个也该替我降降魔。”八戒道:“大哥,你降魔费心不难,我们撑篙费力却不易。此后遇有妖魔,待我去降,如今你且撑篙着。”行者道:“师父既分付了,便替你撑一撑篙。”乃接过八戒手中篙来,胡撑乱撑,撑的那船左转右磨,八戒忍不住呵呵笑道:“吃饭有你的,撑船却没用!”行者道:“呆子,你岂知道细人做不得粗事?”按下唐僧师徒舟摇摇而前行。
且说比丘僧与灵虚子见行者去了,不赶妖魔,两个正要复了原身,只见那河中忽然妖魔钻出来,见了两个汉子尚在山间计较说话,乃道:“二位行客,非是我躲入河中,委实的那孙大圣神通广大,本事高强,你二位既做了证明,铁杠子怎饶得过?”比丘僧道:“你这没用的魔王,如何惹那孙行者?他是有名的齐天大圣,你闻他名,只该远离了山冈、河水,怎么还与他比斗变化本事?想你还是不识他!若是不识他,该去讨个占,求个课。”妖魔笑道:“不瞒二位说,我的推测占验妙算玄机,从来灵异;不知因何,今日逢着孙行者便灵验不出,妙算不来。”比丘僧说:“你既知占验,你就推测我两个是何人?过此出往何处公干?”妖魔听了,袖占一课,说:“呀,原来是二位菩萨到此,救了我妖魔!但我只占的菩萨出,却占不出菩萨过此冈往前做何公干?”妖魔乃双膝跪倒,求菩萨把这推测不出缘故指明,比丘僧说:“汝能推测我两个来历,也为灵验,却不能推测我前往何事公干,总是你尚在后天道理上用意,遇了先天道理,自是让了一步。”那妖魔听得,又拜求菩萨指明先天后天道理。比丘僧说:“先天道理不能口说,你若悟得,岂复作妖魔?若必欲要明,除非求那唐僧把真经授你一卷。”妖魔听得,磕了几个头,依旧往河里飞走下去。
比丘僧与灵虚子方才复了原形,两个从山路走过唐僧舟前,看着他师徒撑篙,把个船东转西磨。灵虚子说:“师兄,你看那舟航不稳载,多是他师徒又动了甚么机心。”比丘僧说:“明明是行者横撑竖撑,没好没气的,这其间必定是他与八戒、沙僧有甚不平等心,以致舟航不稳载。但恐经文在上不安,乃我等保护不敬,况舟船是你我道法设置与他,还当叫明了唐僧,把他弟子平等了不平之心。”灵虚子道:“师兄言之有理。”两个计议了,仍变了舟子,在河岸上叫道:“那船上长老们好生撑篙摇橹,如何把只公差船撑的左转右磨?你想不会操篙,莫要撑翻了,不是当耍的!你们性命所系,况有经担柜包在里,小心!小心!我们说与你,到前东关岸头等候交还。”三藏听了,忙叫道:“二位大哥,这河路到东关岸头还有多少路?”舟子说:“路便不远,只是要过两处河滩,有个三岔河道儿,莫要走错!且河水流急,更要小心!若似你们这样横东竖西,只恐错了三岔路头,弄翻了船只!”行者听了道:“舟子大哥,你倒把门户推在我们身上,在河岸上走稳路,说不利市话。你放心前去,我老孙撑翻了你船,料会掉转来。”舟子微微笑去。三藏道:“悟空,舟人说的也是切要之言,你若不会,还与八戒撑罢。”只见八戒骨嘟着嘴在舱里打盹道:“且再替我撑半会,我这时腹中饥饿,心力疲倦,便歇歇有何害?”行者见八戒这说,故意把篙子乱撑,那船几乎歪翻,吓的唐僧动了怒容道:“悟空,你何故不小心?!”行者道:“师父放心,没妨没妨,莫要动了嗔心。”师徒正讲。
却说那灵龟妖魔,他听了比丘、灵虚两个说得唐僧经一卷,自然占验通灵,转生善果。他走下河,一直赶来,果见唐僧师徒驾着一只舟航,但见那舱中霞光灿烂,他随推测,知是经文,却不敢犯舟。只因三藏动了怒容,行者说道:“嗔心,”把篙子故意乱撑歪翻,这妖魔的心肠就变,说:“这几个和尚原来各心其心。我如今求那唐僧诵念一卷经文,不如掀翻了他船,抢他的经柜担子,把那孙行者淹他个七死八活,以报他变长老、放长老之恨,斗神通、躲铁杠子一羞。”妖魔方动了这个心肠,那知真经在舟,自有神力拥护,况玉龙马在舱中,见那舟船歪翻,他显龙性,下水扶持,看见了妖魔在河内,称歪作耗,他抖擞神通,复了原形,一爪把妖魔抓到岸上。八戒见了,便拿起禅杖,劈头照妖魔打去,三藏忙扯住道:“悟能,休要动手伤生。”八戒道:“师父,只说我不替猴精降妖,及至我打妖怪,你又扯住。”行者道:“呆子,这样现成拿倒的妖魔累及你好打。”只见那妖魔被玉龙马抓到岸上,他望着船中,只叫:“孙大圣,你始终方便罢。”行者见妖魔乞怜,又见三藏扯着八戒叫莫伤生,乃问道:“老妖,你已输了赌斗变化神通,与我躲逃了十下生铁杠子,如今又来侵犯我舟航何意?”妖魔答道:“实不瞒大圣,只因我推测妙算不灵,两位菩萨叫我求三藏老爷传授我个先天道理,故此前来。”三藏听得笑道:“你这妖魔,识甚先天道理?我也不能向你口说。”妖魔道:“望老爷把真经赐我几卷罢。”三藏道:“我求来的真经包封甚固,那有的赐你?但你既说菩萨叫你求我,我却记得菩萨的真经,课诵一卷与你听罢。”三藏方讽动了一句真经,只见那妖魔化一道乌云而去。当下八戒接过行者手中篙子,撑了开船,平平安安稳载前行。这正是:
妙计称玄算,占验说灵龟。
但存心里正,犹豫不须推。
却说四大比丘试了四众禅心,并无怠慢,径回西方缴旨。乃于经阁见了古佛。四比丘向佛作礼毕,便说:“唐僧师徒一路西还,果然尊敬经文,无时刻懈怠,只是孙行者机变心生,未免道路多逢妖魔梗犯,因而保护诸弟子也动了灭妖降怪之心,用出机谋智巧之变,虽无伤于唐僧德行,只恐亵慢了经文,望乞我佛,还垂宥护。”古佛道:“如来以大智慧力,付托了三藏真经与唐僧东去,料自垂宥护,我也不该过虑,但只是机变生魔,于我心终是放不下,须是谁再去究正了那保护诸弟子各体,唐僧志诚方成就大家功德。”古佛说毕,只见优婆塞等五众走过前来,向上拜礼道:“弟子等愿往究正取经僧师徒。”佛言:“汝等虽云在道,未授沙门,有何因缘故去究正?”优婆塞说:“灵虚子系我等一体,前去保护真经,但恐机谋智巧,他更用多,反于经文有累。”佛爷说:“汝众既与他有情,好生前去试一究正,各复了本来志诚,既便回来,纵是遇有抢夺经文妖魔,那众诸弟子自有驱邪缚魅道法,汝等不必设出智力,又添了一番孽怪。”当下众优婆塞领了古佛旨意,出了灵山宝阁,一架云头,不消刹那之顷,早来到车迟国东界。却好一座古寺在前,众优婆停云而下,上前观看,好座古寺。但见:
绀宫高耸碧琉璃,七级浮屠天样齐。
楼分钟鼓声相递,阁列廊厢彩各奇。
日照珠帘通宝殿,风吹香气满丹墀。
禅堂大众如云集,班首须知是住持。
优婆塞五众走入殿堂,都是茶褐色道服,青裹头唐巾,向圣像合掌拜礼了。只见那班首走入殿来,相见了,便问道:“列位道爷从何处来?”一位优婆塞便答道:“我等自灵山下来。”那住持听了道:“我等只知灵山乃西方佛境,不知此处到彼有多少程途?列位道爷从何年月日行来到此?如今欲往何处去?”优婆塞答道:“我等之来,不论月日的,因为东土大唐有几位取经僧人上灵山取得如来真经回国,我众奉古佛旨意,来探看众僧可终始志诚恭敬,不轻易了经文?或是动了嗔妄之心,略有改变?我等必须要究正他们,使他各复正念。”住持听了道:“原来是列位菩萨下降。”乃唤过大众寺僧,齐上殿行礼。便问道:“列位道爷,我住持和尚当年也曾听闻得有几位大唐取经僧进国城倒换公文,大显神通,救了智渊寺五百大众、长老僧人,如今想念他的功德,怎能够见一面?不知道爷可曾相遇着他们?”优婆塞道:“他们尚在河路舟船上,不日就到。”当下住持整备斋供,请众入禅堂安下。到晚,住持在禅床上忽然起了一念道:“我在这寺有年,早晚应酬地方善信施主做斋设醮,不过是几句科仪套子,钟鼓声敲,怎能够得一藏经典在寺?善信人家大斋大做,小醮小设,有此经忏,大斋醮定是常有,我这寺里断然兴旺起来。”住持动了这妄想,一时入静不能,乃卧在禅床上熟睡不省。只这妄想就生了一种邪魔,只见一梦非梦,神游到山门外深树林间,遇着一起精灵邪怪道:“住持师父,你好做的人家斋醮也。”住持道:“我和尚信受科仪,一从王法,也不知好与不好?不知列位有何说?”精灵道:“你习成套子了却道场,再禁的施主不虔诚,你僧众图应事只为小乘,我等终未得度离幽拔苦。如今幸逢大唐圣僧取得真经还回,将次到寺,伏望你转求那圣僧,把真经课诵,建一场大斋醮功德,使我等超生入道。”住持听得笑道:“列位,我正有此一念,须是把唐僧们真经设法留他一藏,永远在寺,与人做醮方才有益;若是转求他们做一会功德,怎能得长远?”精灵道:“住持师父,你如何设法留他的?”住持道:“如今见有灵山下来的道众,随路保护,就是唐僧肯留,这道众寸步要究正他们,多是不肯,你列位可有个计较能留?”精灵说:“此事不难,此离河路三十余里,有条三岔路口,从东直来便是此处;若是转了一弯岔路,便往桃柳村去。入得此村,这村中有一大户人家,弟兄十余个,强梁跋扈,作恶非常,我等正也要生些灾难与他。你可到岔路指引唐僧从桃柳村去,到了他家,使他弟兄倚强夺留,就是留不得取来的经文,打开了誊抄,才放他去,这计何如?”住持一喜,便醒回禅榻,自想道:“此梦不假,岔路是真桃柳村,大户见有。我如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等天明,悄悄开了禅堂门,分付徒子徒孙支应优婆塞道众。住持走到岔河路口,天尚未晓,但见:
满天星斗有余光,皓月虽沉尚照方。
堪笑住持蕉鹿梦,误同邪怪错商量。
毕竟后事何如,且听下回分解。总批
优婆塞等能纠正四众念头,何故不能纠正住持?明是要降此一番魔障耳。
心思不一还要受乌龟气,何况于他?
龟精一句真诠便化,只缘他灵不过。
第七十五回
优婆塞纠正路头村众人误疑客货
词曰:
世事尽皆梦幻,人生自有真经。老僧披剃换仪形,只为了明心性。
一人贪痴皆妄,此中味却虚灵。邪魔乘隙乱惺惺,早把一腔持定。
《西江月》
这一首词,单说出家的人既然削发披缁做了和尚,便该打破无明,戒了贪嗔痴,方是明心见性,清净根因。住持只因妄想留经,引得精灵入梦,遂起了个早,走到岔路,等着唐僧们到,要指引他师徒转弯岔河路,到桃柳村去。只见远远来了两个僧道,见了住待便问:“长老师父,这清早在此何事?”住持倒也伶俐,便答应道:“我弟子是迎接往来善信,揽见几位施主的。今闻得东土大唐取经的圣僧到来,故此远来迎接。”僧道说:“何以知之?”住持道:“昨日有灵山下来五众道爷在我寺禅堂安住,说后边有取经僧明日准到。”比丘僧听了,乃向灵虚子说:“师兄,前有四大比丘到来试唐僧禅心,见他志诚始终不变,已回灵山,如今又是何人前来?”灵虚子道:“莫不是我等优婆?必定有意而来,我与师兄当先探他真实何事。”乃向住持道:“师父,你接着唐僧,务要叫他好生操舟,莫要歪撑乱撑篙橹,把人家船只使坏,我到你禅堂相会那道人去也。”说罢,前行去了。
却说八戒与沙僧,他两个原在河水内惯熟舟船撑驾,连夜乘舟便撑过两滩,到了三岔河口,天已明亮。三藏看那三岔口:
河水流澌一样排,堤崖转角两条来。
船行那道从东路,夹脊双关莫乱猜。八戒撑到三条岔口道:“师父,如今是从那条岔路前去方是东关?”三藏道:“悟空,你问个路径,莫要错走了。”行者道:“那前面是个和尚来了。”住持走近船前,八戒道:“师兄,我们是往东关走的,这河三岔,两条前路从那条是正路?”住持道:“列位师父,要从东关正路,须沿这桃柳树湾前去。这前村三五里,有一大户人家,弟兄甚是好善,师父们若是投到他家,不但款待斋供,还要奉送衬钱布帛;且是车辆俱有,不须舟船,直送到东关。”三藏听了,不觉动了一喜心,那八戒听了有斋供,也不等住持说毕,便把篙子向桃柳村撑。这住持一面说,一面向桃柳村飞走前去。
话分两头,却说桃柳村中,果有一大户,姓王,家私巨万,众人叫他王员外。这员外生了十个儿子,平日不守礼法,作恶多端,员外在日还畏惧一分,只因员外不在,终日倚富欺凌乡村,谁不怨恨?却也古怪,天道祸淫:他这十个弟兄倒有七八个灾病缠身,莫说家仆十有九害,便是六畜也不兴。这夜却有这些精灵邪怪与住持计议了留经,就到他家托梦与他弟兄说:“汝等作恶招灾,本当大降祸害,只因你员外在日,尚有善根。喜遇的大唐圣僧取得真经到此地过,汝等须留他们在此,建一斋醮,把他经文留在僧寺,永远与那寺僧看诵,自然你一门灾罪消除,我们也超生善道。”弟兄夜梦相同,早起半信半疑,恰好门外住持前来探望,弟兄们便把梦事说出,住持也说出情由道:“果然取经圣僧到了岔河,若从右行,便往东关,打从小寺山门前过,小僧恐不能留得他经,因此指点他们从此村来,仰仗众位势力,自能留住。纵是他们不肯,便打开包裹,誊抄了还他,也是便事。”他弟兄道:“住持,你寺僧求他留下最为方便,如何要我家留他的经文?”住持道:“我念老员外在日,看顾我小僧,此德难忘;况且列位身体欠安,闻知圣僧经文到了宅上,定是降福消灾;若是长远供奉,家道必然昌盛。若列位留了经文,自家不供奉,舍与小寺,那时小僧与人家做斋设醮,这功德全归列位。”众弟兄听了大喜,便叫家仆前村看守,等候取经僧到来,停舟留住。
却说比丘、灵虚两个听得住持说道众在禅堂,奔到寺中,进入禅堂,两下相见。比丘僧便问:“列位师兄,到此何事?”优婆塞答道:“前者白雄尊者传谕四大比丘前来试唐僧禅心,已知他师徒本一志诚始终不变,真经有托。但恐他机变心生,走错了路头,又惹妖魔作横,是以我等前来纠正。务要他们莫生妄念,误入邪宗。”灵虚子听了道:“正是。我两个保护前来,逢山过岭,穿林入谷,不知过了多少妖魔,幸亏唐僧不曾错了路头,行者有些手段,得万全过此,再过三五国邑,料到东土。只是我弟子们不得已,遇有妖魔,为保护真经,不得不生出一种机变。”众道听了说:“你二位师兄既为经文保护,正念便生出变幻,亦非邪妄。只是如今你随着唐僧前后,他如何不见到来?”灵虚子道:“前途有河三岔,但恐他们认错了路头便耽延了时日。”众道听了说:“我等前来,正为奉古佛旨意,纠正他师徒志意。若是他们失了正路,必惹妖魔!二位师兄当速到岔河,探听他师徒趋向。”只见比丘僧听了道:“唐僧定然要走错了路。”众优婆塞问道:“师兄你如何知?”比丘僧说:“我看唐僧喜怒动心处上见。”众道笑道:“师兄,喜怒动心,怎么就要走错了路头?”比丘僧说:“师兄们,你岂不知喜怒根乎七情?试听我说:
太喜偏于阳,太怒偏于阴。
哀乐忧惊恐,过偏伤此心。
灵台既有损,妖魔自外侵。
举步恒迷乱,中逢何处寻。”比丘僧说毕,众优婆塞道:“师兄,你二位有保护经文之责,我众等为纠正唐僧而来,既是有个三岔河口,只恐此处他师徒心志偏于喜怒,错了念头正路,可速到岔河指引他们东土大道。”灵虚子道:“列位师兄,你既为纠正而来,莫惜一劳,须当前往,我两个后来。”众道依言,一齐出了寺门。那众寺僧没有住持在堂,便也没人做主款待相留。这众道驾起云头,顷刻到了岔河路口。
却说八戒撑篙方走了三五步远,却也古怪,那舟船左撑右转半步不行,就如有绳缆牵扯在水一般,正在那里发急,说:“师父,那和尚说这沿河随着桃柳树去三五里有大户人家,车辆也有,我们把这船卸了载去罢。那两个舟子既不操舟,料必来收了船去。”三藏道:“徒弟,世间那有白使人舟船不谢他的?”行者道:“师父说的有理,只是我们出家人遇处化缘,那有甚钱钞谢他?”三藏道:“我行囊中尚有白布两匹,是陈员外当年送我的,放在船上作谢礼与舟子;徒弟们若各有行囊中物,送他些也好。”行者道:“师父,老孙却没有甚物,只有一个金箍儿在头上束发,当年来时受你念了千千万万紧箍咒,咒的痛,如今取了经文,我也不生事闯祸,你也不咕咕哝哝,把这箍儿取下送了他罢。”八戒道:“大哥,你便有物送他,我只有下灵山来时偷了些麝香,尚在囊中,送了他罢。”沙僧道:“师父,你老人家真有些差见,如今舟子不知在何处,丢了一只空船,又没人照管,把两匹布在何处?有人见了取去,却不空费了此心?”三藏道:“徒弟,你不知,我将此布放在舱中,舟子若得了,便尽了我酬他之心;如舟子不得,也尽了我这不白使他船之意。前辈菩萨过渡,遗一文钱在空船,为谢心正如此。”师徒正相讲论,只见优婆塞五个远远按落云头,见唐僧们船在河口,那八戒左撑右转,沙僧前摇后顾,船只在那岔边,行者呵呵只笑,三藏蹙着眉头。五众乃走近岔河之口,大叫:“那行船长老们,是东关去的,如何把船向南撑错了路头?是谁指你?急早转过篙来。”三藏听得,叫:“八戒,你看那几个道友,在那里说错了路头,急早转篙。”八戒道:“莫要信他,方才那和尚走去,说三五里有好善大户,斋也有的吃,难道和尚哄我们一家?只恐这道人怕我们到大户家夺了他施主,不然,恐是妖魔。”行者笑道:“这呆子,好人不识!你便不识,老孙却认得。”乃向三藏说:“师父,可认得这众道么?”三藏道:“徒弟,我一时心在船不行,便妄了。”行者说:“师父,这道众是灵山下来的优婆塞师父门,必是见我们错了路头,指引东土正道。”三藏道:“既是你认得,叫八戒转篙。”八戒犹自迟疑,被行者夺过篙子,复回一撑,那船顺流即转。三藏停舟上岸,合掌向道众称谢,且问:“列位老师,有何公干自灵山下来?”道众说:“圣僧,你如何认得?”三藏说:“小徒孙悟空说知。”众道笑道:“悟空,你既认得我等,灵山也是你走过的熟路,如何今日把船向桃柳村撑?”行者道:“我老孙也是一时因师父与八戒动了喜怒心肠,便没了主意。”众道笑说:“一则是你师徒动了喜怒之念,一则你机变心肠寸步未忘,急早顺流从此前去,到了东关,再过一国邑,自达大唐境界。慎勿错了路头,妖魔便生挠阻。”三藏合掌称谢,正才要行,只见住持领着许多汉子走近前来道:“老师父,如何停舟不行?”又看着道众说:“列位老爷,如何不在禅堂安下?又到此来何意?”众道说:“住持师父,这早一晌如何不见你?你到此何事?”住持道:“弟子在这前村王姓人家做斋醮,偶因遇着圣僧到来,特为施主转请列位圣僧到他家一斋,求圣僧课诵几句真经,消灾释罪。既是众位老爷俱在此,请乞同到施主家,随喜随喜。”说罢,便叫众汉子跳上船,撑篙摇橹。行者听了,两眼看着众道,众道又把眼看着唐僧,问道:“圣僧,你主意如何?”三藏道:“善信家修斋设醮,既有了这位住持,何要延我等?我等僧人,虽然出家人到处随喜,只是我们奉着真经回国,路既不顺,怎敢逆行?还是依众道师,往东关从此顺流去罢。”那住持道:“列位圣僧老爷,莫要辜负了这施主仰望延请,还是随喜随喜。”乃叫汉子们撑船往桃柳村走,八戒沙僧便去夺篙,行者叫:“莫要动争夺。”乃看着众道说:“列位老师,我老孙不得不使个机变了。”把口向船舵一吹,只见那汉子们越往南撑,那船越往东走,如顺风扯蓬之状,飞疾前去。船既行,众道在岸上大叫:“圣僧不要错路头,你看顺流遇风,何等如意!我等回灵山去也,只是孙悟空机心莫要过用太刻。”说罢,彩云腾起,众等见了,齐望空礼拜。三藏安心在船,众汉子只得同住持回去。
师徒顺流而行,早见树头上显出一座牌楼,上有一匾,两柱上悬着一联对句,且是人烟闹热,鸡犬之声盈耳。三藏道:“悟空,想是到了东关,不知这关内是何州邑?你近前探问行人一声。”行者笑道:“师父,你看那牌楼有字,近前自知,何必问人。”师徒正眼望着牌楼,只见岸上一起人,上前扯着船缆道:“那里和尚,盗了我们舟船,装载货物前来?且问你,这船上原旧的客人货物何处去了?”三藏见了,慌慌张张问道:“列位是何人,扯住我船?我僧家非无来历,现有批文关验,这船是西关公差拨来应付我等的。”众人怒汹汹的道:“胡遮乱掩,我这船现有字号,乃是桃柳村大户王员外家装载客货到西关贩卖,昨有地方官长行文来说,据西关店小二报称,客人王甲有船载布千疋,路被盗贼劫去,无处缉捕,你们既装载货物前来,料必这柜担定是布匹。”众人一面讲,一面就扯着三藏上岸,要去报官,就有几个下舱搬抢经担。三藏道:“列位,莫要乱做,我和尚非比等闲,来时曾与你车迟国王相会,回去自有批文可证,便是到你甚么地方官长,也要以礼迎待我们。那时查出我和尚的柜担却是经文,不是布匹,你众人悔是迟了。”众人那里肯听,只是乱争乱扯,正在莫解,只见岸西走来一个和尚,三藏却认得他正是岔河请他的住持,乃叫道:“老师父,你知我们是取经僧人,如何这地方众位冤我做掠布劫客之盗?”住持忙喝住众人道:“莫要乱扯,凡事只以理讲。且问你众人为何扯着这位师父?”众人说:“我村中有人贩了千匹布帛,载此船前往西关,今人货不知所在,地方有文行来,说客货被劫。今日这和尚们却载了柜担前来,事迹有据,安得不扯送官长。据他说是经文,便是经文,只问他此船从何处得来?”住持乃向三藏问道:“师父,你此船果从何处来的?舟子在何处?”三藏取出批文与众人看,说:“是西关公差应付了来,叫我到东关交卸。”住持笑道:“是了,分明公差把只无碍的船搪塞了师父们来了,先前我小僧劝你到大户人家随喜斋醮,你却不肯,虚负了那施主一片好心。你众人且莫争扯,便是这船莫过是王员外家昆弟的,我与他昆弟莫逆,且是我寺中施主,方才正差家众迎请取经圣僧到家斋醮随喜,如今且请列位师父到我寺禅堂,再查验柜担。果然不是布匹货物,这情节一是无碍。”众人听了齐说:“既是住持相熟,知道来历,我们且把他行囊柜担送到你寺中禅堂住下,再作计较。”三藏道:“住持老师父,我们东行,你寺路可顺?若是不顺,我们宁在这关外查明了来历罢。”住持道:“师父往东,我小寺正是顺路。”只见众人你抬我扛,把经担挑的挑,丢了船上岸就走。八戒道:“大师兄,你怎么由他扛挑?”行者笑道:“老孙正要他送一程省省力哩。”众人一齐前行,到得牌楼下,三藏方才仰面看那牌坊,上有字写着“雄镇古关”。那左右柱上一联道:
清宁不扰开雄镇,机察无虞过古关。
且说三藏师徒随着住持进了牌楼,那街市人民见了行者、八戒们相貌古怪,个个惊异。有害怕的躲在人背后看道:“爷爷呀,中国圣僧怎么这等异相?”又有看见三藏的道:“这位长老却真是不凡。”按下三藏没奈何,只得随众人挑着担包,押着马垛行来。
且说比丘僧与灵虚子在禅堂安下,让五众优婆塞先到岔河探听唐僧,他两个却慢慢的你说我讲,方才出了禅堂,打从古关前来。讲说的却是何话?且听下回分解。总批
和尚作事专靠施主力量,住持要借王家弟兄势力留经,西来道众既纠正了路,明明腾云而去,就该点化众人,令其瞻仰,省却许多葛藤,亦不致再生机变也。
第七十六回
惊住持真容说话附老妇王甲回心
话说比丘僧与灵虚子,见优婆塞道众前到岔河纠正唐僧师徒路头走错,他两个慢慢行将来。一个说:“我两个保护经文,一向不与唐僧们识破,今日安可同他们前去纠正?”一个说:“我们撑得河中便船渡他师徒,还当终始了他。这舟船篙橹原归了船主。”两个出了寺门,依旧变做舟子,往关前走来,远远的见众人把唐僧经柜担挑着前来,乃上前道:“长老,我应付了船只,便是公差,如何白使人也不候我交卸?便是旧规上仪也该送些酬谢!”三藏一见了两个舟子,连忙说道:“二位大哥,多承你应付船只前来,却不知你这船从何处来的?这村中众人说是被劫客货的盗船。今既见了二位,我小僧事便明白。”舟子道:“列位不必扯这长老,他乃取经僧人,现有明文,我方应付。况此船乃西关民家应当差的。”村众道:“既是民家应差的船,如何你舟子不在船撑篙?且我这东西关谁不熟识?并不认得你!莫非你便是劫客货的?”连舟子俱扯着不放。只见住持道:“莫要争讲,且到寺中,开了柜担,再作计较。”比丘、灵虚子见事势不好,恐怕到寺中不便区处,乃说:“莫要冤了僧人,我两个本是舟子,你们何故推不认得?”把手一挣,飞走道:“且撑我的船去罢。”这村众也有赶去的,那里赶得上,忽然不知舟子去向。
且说众村人挑着经担,同着住持到得寺来,三藏见了一座大寺院,山门上有匾,写着“大光禅林”。三藏进了山门,众村人把经担挑到殿上,乱吵乱闹便要打开了看。三藏道:“列位,我小僧果是取来的经卷,包封甚固,不但不可开,且不敢开的。你列位若果是被盗劫了客货舟船,捉获不着,我小僧这几个徒弟却会捕贼,不消时刻,便与你们捉获了贼来,包管你人赃立现。”众村人笑道:“这等会捕贼?除非是神人!”行者道:“你众位说的不差,我老孙比神人更灵应哩。”众人听得道:“既是如此,且从容一日,务要长老们捉出盗来,我等见了明白,方免开你包担。”行者道:“列位且在山门外歇下,待我与你捕贼。”众人依言,退出山门。三藏方才礼拜了圣像,问讯住持。这住持撞动钟鼓,只见寺僧齐出,恭谒了三藏师徒。三藏乃通问住持道号,住持答道:“弟子法名通玄,管理这寺僧众,应接往来施主。昨有灵山下来优婆塞老爷,说指引取经圣僧路头,在此禅堂安住。只因小僧到桃柳村王员外家做斋,迎老爷们去了。我早时劝圣僧到桃柳村那条路王家随喜,圣僧不肯去,不匡到此处被村众查认出有碍舟船,如今若不还他个明白,这村众岂肯干休?依弟子主意,不如开了担包,把经文布施在小寺,不消劝解,他们自然息争。”三藏道:“师父,且从缓,待我与小徒们商量。”住持退入禅堂,三藏乃与徒弟们计较道:“徒弟,这事如何处?我们若不开担包与他们看,他众人指为布匹,倚势打开,况这寺僧又要布施在寺,如之奈何?方才悟空许他捕贼,这不过缓他一时,那里去捕甚么贼?”行者道:“师父,我看这事多系住持长老有个异念。怎么他领着桃柳村众汉子撑篙,要我们到王家去,我们不依他,从这东关来,便就是桃柳村王家被盗之船?你与八戒好生守定经担,待我徒弟探住持的心肠何意?”行者说罢,隐着身径入住持房内。只见住持向徒弟说:“我这寺中,与人家做斋设醮,只依着科仪小乘套子,便是小斋,所得无多;如得了唐僧取来大乘经藏在寺,与人家做斋醮事,山门定然兴旺。却好夜梦精灵,俱因我留经之故,但恐唐僧不肯,故此指引他们到桃柳村,叫王家弟兄倚着强梁,肯留便罢,若是不肯,便打开他经担就抢夺下,或抄誊了,才放他们前去。不匡到岔河旁,有众道人指引顺流而东到此。王家设计,说客货在船被劫,诬他师徒,拘留他在此,若是捕不出盗,这王家村众定要开了他担包,那时你们齐了寺众,各具纸笔,若是唐僧不肯留下经卷,你们便抢去抄誊还他。”那徒子徒孙听了道:“老师父,你真是妄想,我们闻得唐僧当年上灵山,一路逢州过县都有应付,便是国王也以礼相待,与他们倒换关文。如何把盗情诬害的他?况且闻他师徒到处拿妖捉怪,神通变化异常,抢夺他经文不得,反惹他们送到州县官长,师父定要吃他亏苦。”住持说:“徒弟,你们不知,我自从听得他们前来,便立了这心,恰好梦中精灵,指引王员外众子。他弟兄势力,那怕甚么官长,他弟兄留下经文,日后定是本寺中一宗斋醮大法事。”住持与师弟计议,那里知行者备细听知。乃笑道:“原来是这等情节,我说住持有个异念,若不警戒他,怎能保全经担?”回到殿堂,把这情节说与三藏,三藏道:“徒弟,这住持要大乘经卷在寺,与人家做斋醮,此心甚好,怎不明明白白待我等来时说要,却串同王员外家弟兄诬我们盗舟,思量要诈抢,这岂是出家人好意?”行者道:“他如今要我捕盗,更是难我计策,我如今就他计策,只得设出机心。”三藏道:“徒弟,心机由你,但只是要依我五宗事,方许你设。”行者道:“师父,那五宗事?”三藏道:
“不行奸巧不伤生,不亵真经坏教名。
要把住持村众汉,回心向道息无明。”行者听了道:“师父,这却难,若设出机心,定有几分奸巧。”三藏道:“徒弟,奸巧机心,伤了本来浑朴,行不得,行不得。”行者道:“众人若来抢夺,只得相争,若抡起禅杖,难保不伤生害命。”三藏道:“抡动禅杖,这非出家人道理,行不得,行不得。”行者说:“真经是不敢亵,但住持立了忘想心,先自坏了教,他既与强恶弟兄设计陷害,立意抢留我们经担,怎肯轻易又回心向道?”三藏道:“不教他回心向道,经担怎得出这寺门?盗情事怎能洗白?”行者听了三藏这五宗事,眼看着八戒、沙僧道:“你两个师弟可有不犯了师父这五宗教诲,出一个神通妙算,保全了经文前去?”八戒道:“你许了他说拿出盗来,便保全了经担不开。”行者说:“你未尝有盗劫,明是诬害我们,叫我老孙那里还他个盗贼?”沙僧道:“不如师父老实求住持,叫他向王家解劝,放了我等去罢。”三藏道:“悟净,此计甚当,只恐住持不允,再计较其次。”行者说:“料住持与村众串同,定是不允。”八戒道:“寻近处官长告明了去。”行者道:“等待告明,经文已被他众人抢开了。此策非良。”八戒道:“先须师父善求,他若不允,后讲告明,住持若畏官司,或者消了这段妄想。”三藏道:“悟空,且依着他二人,待我善求住持解劝,他若不允,你们再讲官司告理。”行者依言,只见住持歇了半日,上殿来问道:“圣僧缉防着盗劫了么?”三藏笑道:“师父,我们一个出家人,且是过路到此,那里去捕盗,就是会捕,那盗劫了客货运去,我徒弟往返也要多日,怎能半晌缉着?方才说比神更灵,许众人捕盗,无非从缓。求师父念我等同在龙华会上,是一教传流,转劝王家昆仲,方便放了我们回国,也是积福功德。”住持道:“圣僧之言,敢不听从?但有盗无盗,只是把柜担开了与他们一看,不系是布匹,自然放你前去,若叫我劝解那王家弟兄,便疑我弟子有私了。”八戒听了道:“住持师父,开柜看验,这事断然行不得,我们必须要到近处官司告明,况我们现有批关执照,那时只恐连累你老和尚反为不便。”住持听了,变起面皮道:“小师父,你说话好没分晓,这村众正要把你们送到地方官长审究来历,你纵有批文,那王家弟兄势焰,却不怕你,便是我寺僧也靠着他些势力。”八戒见住持咬定牙关只是不允,将次叫那山门外村众进殿来开柜,乃直说:“老师父,看你这语言相貌,多是与村众合伙串同诬害我师徒之意。”住持听得,大叫起来道:“爷爷呀,青天白日,我好意念你同道门中,请你到寺,免得在舟上与村众争辨。就是打开了经担,不过再一包封,如何说我串同诬害?便就与你们殿前发誓。”住持叫一回,跳一回,那村众已进山门上殿,将有抢打之机。
却说比丘僧与灵虚子两个,见村众齐拥了唐僧师徒与经担到寺,他两个忙复转,隐着身形,进入殿中,见住持发咒誓,村众动抢心,随变了把守山门两员神将,站立经担之前,现出真形。但见:
顶上金冠八宝镶,红袍罩甲透霞光。
手中执着降魔剑,显在真经护法王。住持与村众人见了,吓的心惊胆颤,齐齐的跪在殿前,那村众只是磕头,住持便开口道:“菩萨,弟子一心救解圣僧冤诬,并无异念。”神将道:“那通玄和尚,你好妄想,欲留经建大斋醮,虽是为地方人民祈福,只是勾引王家弟兄,诬害取经僧人。这件邪心罪在不宥,那村众人等欲抢开柜担亵渎真经,只叫你那弟兄家眷老幼灾殃无可医救。”神将说罢,腾空而去。众人不知是比丘僧与灵虚子化身,惟有行者微察其意,随腾空道:“二位老师父,警戒他们,其计虽妙,只是我师父还要他回心向道。”比丘僧笑道:“孙悟空,我们警戒他,留着回心向道与你设机变去罢。”行者说:“老孙这机变事儿尽惯尽惯。”乃拔了一根毫毛,变了一个假行者,随着三藏在殿上。只见住持凛凛的回到房中纳闷,行者随隐着身,跟他到房中。那众徒弟问道:“师父,如何纳闷?”住持道:“圣僧难冤,经卷不可留,真真空费了妄想,反造下罪孽,还要罚王家村众的灾殃。想当初我这妄想心是精灵梦寐之间动的,今日明明神将护着真经,说得我毛骨悚然,如何解救?”行者隐着身听了,看住持房中挂着一幅长老神相,却是住持的先师真容。行者乃躲在后边,叫一声:“通玄徒弟,你动了妄想,误听精灵,诬害取经圣僧,把我也牵连罪孽,急早忏悔,若不忏悔,空负出家,还遭病害。”住持听了,忙向真容前道:“老爷呀,也是徒弟一时妄念,却怎样忏悔?”行者道:“作速向桃柳村王家去,叫他弟兄设斋、供礼、拜真经,求那取经圣僧消灾释罪。”住持满口答应:“我徒弟就去。”行者又说道:“那圣僧在殿上口渴肚饥,快叫常住供应莫迟。”住持连声应允,随出山门,到桃柳村王家来。行者随着他到得王家,只见王甲出迎进屋,行者依旧隐着身,听那王甲向住持说:“家众接唐僧不来,设计诬他,指望开他经担,与师父或抄或留,谁知真经有神将拥护,到惹了灾殃。如今弟兄老幼十有八九疾病起来,如之奈何?”住持答道:“我小僧为此倒牵连亡故的师长。”乃把真容说话,叫他忏悔的话说了。王甲笑道:“忏悔可信,岂有纸上真容会说话之理?”行者在旁,见王甲不信,又动了一个机变,随走入他屋内,只见一个老妇人在屋后走将出来,行者看那老妇人:
白发垂双鬓,青绞裹半头。
不同常妇婢,定是老忘忧。行者见老妇执着一根拄杖在手,旁边随着两个丫环。那老妇问丫环:“堂前何人讲话?”丫环答道:“是大光禅林住持。”那老妇在堂后听他两个说话,把耳一侧,这行者即变了一个苍蝇儿钻入他口内,把拄杖将屏门打了一下道:“王甲,你与和尚讲甚么话?”乃走出堂前,指着住持骂道:“你一个出家和尚,吃斋念经是你本等,便是要留下抄写那西来圣僧的经卷,也还是正念,如何不明白待圣僧到地方,请他到寺,求他把经文传你,乃来我村串同我王甲这一起暴恶弟兄,设计诬害,把他们拘留在寺?不敬圣僧,亵慢经典,罪孽难宥。你这王甲不孝,堕入无明。和尚连累我亡故师父,你却连累我不得超生。我非别人,乃是你父王老员外,你要家下大小灾殃消释,急早到寺,整备斋供,求那圣僧建一场功德,仍着家仆汉子们,把经柜担包送他过前村。闻知那圣僧中还有一个神通广大、手段高强的孙外公,他老人家要些后手,爱些便宜,你须是另外送他两匹布帛。”行者说罢,把老妇人使作的他东舞西跳,一会昏昏迷迷坐在上席,这王甲与住持满口应允道:“是老员外精灵附着老母。”乃叫丫环扶入屋内,他两个随到寺来。行者依旧到殿,收了毫毛,侍在三藏之侧。只见王甲带着几个家仆村众汉子走上殿来,却如何说,且听下回分解。总批
此一回似前本寇员外故事。
通玄只为要作大乘斋醮,便造出如许恶孽,不思量如此作来有何功德。正是有心为善,善即是恶。
第七十七回
诵经功德病灾除设计妖魔空用毒
诗曰:
福德由心作,灾殃自己招。
妄想原非正,贪嗔即是妖。
虚空神有鉴,报应事难饶。
忏悔从何道,真经一句消。
话表三藏与徒弟们坐在殿上守护着经文,那八戒苦着脸,沙僧愁着眉,三藏面貌虽平和,语言却也倦怠的一般;只有行者拿过一根鼓槌来,敲敲钟,打打鼓,口里哼哼唧唧,不像唱曲儿,又不像念经咒。三藏道:“悟空,你说设机心保护经文,方才神将显灵,把住持村众吓倒了去,虽说他不敢来开我们经担,只恐这村众人回去,说与那王家弟兄,他有见了信的,有未曾见不信的,那舟船盗劫客货的事,终是未明。万一再有地方或公差来盘诘,如之奈何?你机变不知在那里使,却敲钟打鼓耍戏,叫我师父心肠终是未安。必须依了我那五宗,叫这村人与住持都回心向道,好好的放我们去。”行者道:“师父放心,你老人家一个不放心,使的那八戒、沙僧愁眉苦脸,不像模样。”八戒道:“我苦着脸,是这寺僧供应的茶不消渴,饭不充饥。”行者笑道:“呆子,略等一时,包你饱肚撑肠,还有两匹布儿送你。”八戒道:“猴精,你禁人妄想,缘何自己也会动了妄想?他假若肯大大斋我们一饱,放了我们去,便该许个大大愿心,还要妄想他布匹?”师徒正说,只见住持同着王甲与村众多人上得殿来,齐齐拜跪在地道:“圣僧老爷,我等凡僧俗子,不知圣僧取得真经回来,佛力无边,神灵远护,妄起邪心,致于罪谴,使得一家老幼灾殃。伏望圣僧老爷大垂方便,建一斋醮功德,赦罪消灾,我等情愿备一顿斋供,再不敢开动柜担,还着仆众远送前行。”三藏听了,合掌称谢。行者道:“善人们倒也不劳斋醮道场,只是把盗劫的事开除了,我们便够了。”王甲道:“这都是虚记,神灵不宥。”正为有此,当时传的远村近里都晓的王家弟兄有此一件显应事情,个个齐来看圣僧启建他们忏悔道场。这正是:
只因喜怒生妖孽,妄想根缘动梦因。
却说三藏师徒见住持与村众人都回心向道,要建一会斋醮功德,只得依从。住持乃纠合众僧,一时香花灯净,果茶食,宝珠衣,醮事整齐了,请唐僧主坛。三藏再四让与住持道:“我小僧的法事却是东土沙门传授,道路隔远,住持师父此处离灵山路近,只恐科仪习来不同。”住持道:“圣僧岂不知万国九州岛,风土虽异,惟我释子功课法事一样不差。”三藏道:“正是三教一理,人人都在这方寸相同。”当时三藏辞却不过,只得登坛主持法事,王家弟兄扶病而来,听了三藏课诵诸品经忏,归家疾病痊瘥,人人欢喜。那王甲果然拿得两匹布帛,走到殿堂,一看八戒道:“小师父,你可是孙外公?”八戒见了布,便答应说:“我便是。”王甲悄悄把布送与八戒道:“我老员外神附老母,说圣僧中有一个孙外公,他的功德更大,因此私具布匹奉送。”八戒接得布,笑道:“这猴精,讨后手,待老猪且诈了他的。”那里知行者明试八戒禅心,见八戒暗接了布,乃念出几句曲儿来道:
“僧家到处随所有,怎去打偏手?假充孙外公,诈布真羞丑。快将来,四分分才悠久。”八戒听了笑将起来,说道:“猴精,我老猪固不该假充你,你却也不该先安下后手。”那王甲听得众弟兄灾殃皆愈,随具金帛相送,三藏不受道:“课诵功德是我僧家本等,只要祈保善信安福,岂有受金帛之理?若是希图善信金帛,明是把经忏为货利。罪过!罪过!”行者道:“师父与人家功课,明白不受,还有假充讨背后的哩。”八戒听了,把布向行者一掷道:“你是有功人役,让你得罢。”行者接了布在手,呵呵笑道:“老孙有本事问人要,却也有处用。”沙僧问道:“师兄,你那里用?”行者又念了几句曲儿道:
“僧家方便存心地,不贪名和利。若遇布施来,受了为贫济。这不为掠人美,市恩义!”
道场事毕,三藏辞谢住持、村众要行,王甲唤家仆挑经担,抬马垛,远送一程。师徒们欢欣鼓舞,那地方观看的那个不称扬圣僧道场功德,诵经的因果?把村家灾殃洗荡,疾病消除,都回心向道。
却说比丘僧与灵虚子两个,变了神将拥护着真经,警戒了住持村众,不敢动开柜邪心。他两个复了原形,腾云前进,不止一日,来了一座高山,他看这山景致,真个不同:
嵯峨山顶接云霄,俯仰林深杂树梢。
翠绿阴中观鹤舞,崎岖岭上听猿号。
成群獐鹿穿崖谷,结党豺狼动吼哮。
不是真经神保护,怎能攀陟路岧峣。比丘僧看了山巅高耸,路径险峻,对灵虚子说:“师兄,莫道唐僧当年来时历过多少险难,只就如今回去,这些山高岭峻,狼虫虎豹,若非是他师徒神通本事,一步也难行。我与你受了保护之责,只恐此山中有妖魔邪怪,须是保得他们平安过了此山方才放下心意。”灵虚子道:“我看此山,四围险峻,八面崔巍,乱石有妖魔之态,乔松多邪怪之形。寒气逼人,冷风透骨,定是精灵内藏。待我搜寻一番,且替唐僧们打扫洁净,使他安然奉经文过去,也不枉了我们保护一场。”比丘僧道:“你何法搜寻,怎打扫洁净?”灵虚子说:“你看远远山松,顶上气氲错乱,非云非雾,必是妖气飞扬。我与你上前探看,底下是何因由?”比丘僧依言,两个攀藤拊葛,走上岭来。但见乱石垒垒,一个洞门。他两个看那洞门,不大不小,不高不低,青松环绕,蔓草平铺。两个正走进洞门观望,只听的里面呵呵笑道:“连胜三局,福缘君当有奇珍享也。”比丘僧向灵虚子道:“师兄,你听这说话,定是玄隐在山洞有道高人。我与你进洞探谒何如?”灵虚子依言,两个进入洞来,只见两个隐士对着一枰棋局,见了比丘二人,忙立起身来。二人看那隐士怎生模样?但见:
箨冠束发道家妆,四褶分开吊角裳。
腰下黄丝绦子系,手中白羽扇儿扬。
形容不是凡常像,谈吐须知抱道藏。
一局棋枰消白昼,深山相共乐羲皇。
隐士见了比丘僧与灵虚子,彼此以礼相叙了,隐士问道:“二位师真从何处来?怎到我这荒僻洞谷一游?”比丘僧答说:“我小僧自灵山下来,路过这山岭,偶以览胜。见山松青翠密围,不知有仙洞居此,唐突二位起居,得罪!得罪!且请问二位大号,适间听得说‘福缘君当有奇珍享’,是何意也?”一个隐士笑道:小子道号福缘君,这友号善庆君,我二人潜名不仕,岧峣(tiáoyáo,音条摇)——亦作“迢绕”。山高峻貌。隐居在此。适因对局,较一席奇珍胜负,是小子连胜三局,善庆君连负三局,例有奇珍之供。”灵虚子问道:奇珍何物也?”隐士说:“我们先定的棋约,但凡负者供胜者一味奇品珍羞。”灵虚子听了笑道:“这山岭洞谷不过是雉兔麏獐,山花树实也不足称奇。”隐士道:正谓此不足为奇,小子既负,如今只得下山去采取奇珍。若是采取不出,我有一友名唤美蔚君,他离此处六十余里,大山峰下,洞中常有奇珍受享,我须往求,他定然帮衬我小子一两品。”隐士正说,只见洞外走进一个僮仆来道:“我主人美蔚君到来了。”两个隐士忙起来,下阶出迎。只见一个人生的面貌跷蹊古怪,比丘僧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