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书 - 第 12 页/共 17 页

及至数日后,京中有人回报云:“鸿于某夕二更缢于狱中。”按其时,果系湘娥投缳之夜也。   当道旋亦悟鸿冤屈,得令归骸与娥合葬。而郢雪诸姬,相继别嫁矣。   是年秋选,崔平仲得除闽中一县,归由保定,辞别郑公,路经鸿宅,忽以双手自批其颊云:“我当日留汝下榻,出妾侑觞,何负于汝?而下此毒手,使我死于非命。今已控准冥司,速去对理。”言讫,登时仆地而死。时人惊叹,咸以为报应之速焉。   卷 九   王 琰   引   烟水散人曰:予闻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尝读汉史至戚夫人、班婕妤之事,每为之掩卷三叹。彼吕雉之恶,固不足论。至若飞燕姊娣,犹不能容一班姬。嗟乎!秋扇被捐,绿满长门之草;解肢为彘,血成永巷之磷。嫉妒之于人,亦甚矣哉!   然则妇德之难,惟在不妒;事夫之义,贵乎有容。此周南之咏,每以樛木、小星而兴颂也。   余尝流览古今名媛,美色易得,而不妒罕闻。及观王琰诗集,秀丽不减庾鲍,何物女子诗句中乃有神耶!自非梦生彩凤,安能仿白雪以为章;良由口吐灵珠,所以组七襄而成锦。犹恨苏水迢隔,莫能询探芳踪。讽览之余,居常怏怏。   忽有松溪王子,以苏人而侨寓武塘。值予逆旅途穷,借彼居亭作主,剪烛谈诗,首言王媛,松溪莞然而笑曰:“此乃予之姑也,君之所知,徒以诗而已矣,安知其贤而不妒,节行双美乎?”   遂为予详述其由,余不觉连举大白。时已夜分,研墨濡毫,疾草成传,而予之美人书始成。或曰:女以不妒为贤,固矣。然其美趣,全在妻含醋意。而欲近不得近,移夜半鹭鸶之步,偶窃幽欢;效花间蛱蝶之飞,暂偷香粉。较之绝无拘束,其趣弥佳。虽然长柄麈尾,岂能预备;河东狮子,吼实堪憎。亦未有妒悍之妇,可称为美人者。   集王琰为第九。   苏敏,字颖生,苏人也。十二游庠,十八中丙子副榜,即以是冬,娶同邑王长卿之女为妻。   长卿文行兼优,颇为诸生推重。其女讳琰,字炳文,少敏二岁,容色艳丽,性格温柔。   时有法僧,自北至苏,聚徒数百,讲经于虎丘寺。府县各官,以至阖郡缙绅,无不往寺拜谒,事以师礼。于是苏人竟传活佛下临,上自衣冠士女,下至茅屋裙钗,莫不趋闻妙谛,乞求法号,惟以得见为幸。   琰亦为戚族中姊妹邀往,及至虎丘,琰以人众,不欲登岸,诸女窃笑曰:“父为腐儒,以致女亦腐气。”   既而人益满集,恶少年目间妇之少而艳者,于人队中争为轻薄。而同船诸女或失簪珥,或卸其履,更有裙幅扯碎,含愧下船,琰始笑曰:“顷间姊姊嗔我,今果何如?夫听经非闺女之事,而游僧岂西土金仙,何况男女混杂,不无少损风范,终不若愚妹在船之为妙也。”   其后法僧果以奸淫妇女,事泄而逃。戚属中有知其事者,无不重琰之智识。   及归颖生,婉娈相得,调和瑟琴。有自闽中宦归者,送至白鸟一双,琰极怜爱。尝赋诗四律,而为小引以述其所产云:   余从堂兄虎茵,以建宁刺史任满而归。赠余以白鸟一对,出自岭南,皎素如雪,宿必交颈,余甚爱之,而呼以雪儿。花边月底,亦余闲中一雅伴也。漫缀俚言四首,非谓文墨,聊以志其堪爱之意焉。   其 一   禽谱无情不为传,一双忽向画栏翩。   娇音只合临窗唤,素影偏宜伴月眠。   岭外蛮花应怨别,吴中绣羽莫争妍。   性驯最解红闺意,鼓翼迎人似乞怜。   其 二   猜作鸳鸯色又非,徘徊双影却依依。   绕帘疑是梨花褪,舞月难分皓魄辉。   似忆故乡频对语,为怜弱羽只同飞。   荔枝香冷丛兰远,惆怅春风梦不归。   其 三   羽衣如雪惜无名,幸到吴中锦绣城。   紫燕莫教嗔比翼,黄鹂岂许妒和鸣。   难从云母屏前索,合入鸳鸯谱上争。   描向红缣重搁笔,徊翔岂尽态轻盈。   其 四   交颈情深只自知,凌风轻唤并差池。   为夸玉影宜清洁,岂逐文鸾斗陆离。   香魄似从庾岭化,云容添助绣闺奇。   殷勤倩作闲中伴,应赐佳名唤雪儿。   颖生亦拟赋诗,及见琰作,叹息曰:“好句被卿说尽矣。”   琰尝晓妆初毕,思得名花插缀。忽见颖生手擎海棠一枝,含笑而来,即为琰簪在鬓傍曰:“侬爱卿,所以知卿所爱,然不过以此点缀绿云。海棠虽艳,岂能解语,而怕虎乃谓‘不如花窈窕’,诚谬谈也。”   琰笑曰:“珍赠已出至情,谬誉岂能无愧。第有此名花而无佳句,君若赐以珠玉,妾当图报琼瑶。”颖生立赋一绝云:   倒群葩迥出尘,   檀心红影露芳春。   只须一笑能倾国,   岂羡昭阳殿里人。   琰复笑曰:“妾实薄柳陋质,岂敢妄拟名葩。讽君佳咏,唯有感愧而已。”   又一日,有以鹤馈颖生者,属琰赋之,琰乃吟曰:   舞消闲梦,   长鸣惜羽衣。   暂为池畔物,   终向九霄飞。   颖生亦大笑曰:“卿岂为海棠代赠耶!”   琰极好诗,每得一题,虽凝思竟日不倦,必至工丽而后已。颖生敏于作文,而诗颇平淡。故每有所作,属琰裁削。   因以琰性爱花,即于宅后开筑小圃,到处访寻名种,不惜重价购求。而春风桃杏,秋日芙蓉,艳绯娇白,相继不绝。   琰若稍有闷色,颖生多方解慰,以博其欢。颖生每于夜静读书,琰必亲自在旁,焚香煎茗,虽极冱寒,相候同睡。所以芙蓉帐内,每多调笑之娱;而玉镜台前,曾无反目之怨。   其年秋试赴省,偶值居亭沈氏,有女碧桃,艳丽能文,笄年未嫁,颖生乃以六十金聘娶为妾。既而下第将归,惟恐到家,琰或妒忌不容,心下反觉踌躇自悔,乃遣人先以诗寄琰曰:   空将裘马逐轻尘,仍作金陵下第人。   误入桃源今已悔,归心唯忆故园春。   琰得诗笑曰:“细观诗意,薄幸郎已娶妾矣。惟虑不容,故先以诗探我,我自佯作妒意以戏之。”即日遣人亦报以一绝云:   点额归来无限羞,还将闲绪觅风流。   妾今无面重相见,不若金陵且暂留。   颖生看毕,面有忧色。碧桃揣知其意,乃谓颖生曰:“妾观君自数日以来,时刻咨嗟,忧现于容,岂谓功名未遂,抑别有他故耶!”颖生遂以实告。   碧桃曰:“君且勿为迢虑,妾到家自能婉转侍奉,娘或妒嫉,亦何难曲意下之。”颖生喜曰:“卿能如此,我复何忧。”   无何抵苏,颖生先入门,琰笑迎曰:“人言君在白下,已赘入丽人家,何不在彼同欢,而亦归耶?”   颖生曰:“偶为媒氏所误,心殊怅悔,惟望贤卿有以恕之耳。”是夕,琰先进房,疾呼侍女扃扉。   而颖生、碧桃立于门外,候至更阑,始见一鬟启扉而出,手持笔砚,笑向生、桃曰:“娘特传命,欲令郎与新娘各赋一诗,若能中式,即许进房。”遂以题目分授曰:“郎是‘粉蝶偷花’,新娘是‘霸桥柳色’。”于是生先桃继,各赋绝句一章曰:   玉剪迎风舞影徐,为寻花信日遽遽。   小桃纵有娇红色,一采芳兰笑不如。   上《粉蝶偷花》 颖生   销魂总赠别离悲,移到江南为阿谁。   若得东风抬举力,抽丝永拟挂恩晖。   上《霸桥柳色》 碧桃   小鬟将诗进房,琰朗咏一过,欣然笑曰:“诗意妙绝,尚可恕也。”疾呼启户,亲自秉烛而迎。   颖生跨进门限,不觉双膝跪下。而碧桃亦跪于足后,琰双手扶起曰:“聊相戏耳,何作此态,况以闺中寂寞,得一雅伴相与,嘲风弄月,足为以娱,予岂妒妇哉!顷已命婢暖酒作贺,无相疑也。”   遂斟酒劝进数爵,琰复笑曰:“试看三星在隅,铜壶中漏声将半矣!速整鸳被,毋虚良夜。”   颖生坚执不从,琰复低声笑曰:“旧人岂比新欢,子何谬逊。”生亦低低答曰:“新娶不如远归,是以不胜恋恋耳。”遂同琰榻,而绸缪彻曙,绝无醋意。   琰有表妹张氏、郑氏者,性俱妒悍。尝以吉席会饮,张氏密谓琰曰:“姊与苏郎结缡未几,何乃绝无主意,即许娶妾。殊不知娶妾之后,其害有不可胜言者。盖男子之心,恒慕新而厌旧。彼即容色不如我,犹有可虞。而况我长彼少,既膺新进之宠,复挟窈窕之姿,是我之恩日疏,而彼之恩日密矣!蚓我以一人耳目,岂能时刻防闲,在彼两意相投,何难欺弄。必致偷欢月下,调笑风前,是我之情日去,而彼之情日专矣!甚且彼或生子,必倚胤嗣以为重,而饮食之美与我相若也,衣服之丽与我相敌也。我负虚名,彼专恩好。是我之爱日衰,而彼之爱日笃矣!姊之聪明远胜于我,何乃计不出此,若不早图,噬脐何及!”   琰笑谢曰:“谨谢妹,姊与苏郎,恩爱至深。虽置一妾,决不负我。”   张氏喟然曰:“有是哉,姊之不智也。夫以夫妇之情,其始谁无恩爱。至以婢妾谗间,而反目于室者,比比然矣。姊乃恃此而不恐,设或相负,将若之何?”   郑氏亦说琰曰:“吾闻貌言华也,正言实也,甘言疾也,苦言药也。今张妹以正言进姊,姊之药也。若不早虑,必有后忧。独不诵‘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之句乎?”   戚属中有沈媛者,亦从容讽琰曰:“非是妾辈,乐居嫉妒之名。而防微杜渐,决宜预计。盖希宠进谗,巧妇之舌;因新疏旧,男子之心。故往往恩深于未娶妾之先,而情乖于既娶妾之后。其始也,虽极抗拒不容,订誓款款,尚难保其情无变更,至老不娶。及至娶矣,虽极严声厉色,防范甚密,犹未免有宠夺恩移之虑。故饮食不容共桌,同寝不许竟夕。任爱婢以为心腹,谨门户以绝暗偷。夫岂乐于用心哉,特防患于未然耳!今吾姨乃待姊妹之情,任其专房之宠,是何异太阿倒授,而绿衣黄里之咏,必难免矣!然不惟是也,甫至金陵即置一妾,将来再往应试,保不致继碧桃而更娶者乎!此卓文君之白头咏,不得不作;而苏若兰之回文锦,不得不织也。辱居至爱,辄敢正言,唯姨念之。”   琰皆不听,乃反赵夫人之意,而戏作一词,以付碧桃曰:   莫要心怀嫉妒,妻与妾休分尔我。譬如一块泥,塑出人两个,哪里论情深情浅。总之不在尔,即在我。我若情浓尔亦欢,尔若恩深我岂醋。再将泥打碎,调和塑一个你,捏一个我,虽则别形躯,心肠总一副。郎索欢时,尔也可,我也可,我只带挈你,任你念着我。恩爱和同,方是个不淫不妒的贤哲妇。   碧桃感叹不已,亦赋五言古体为谢曰:   梁燕欣有托,涸鳞羡在池。   美哉千尺松,女萝附其枝。   惟兹贤与德,允作闺媛师。   得托衾帐惠,只怜庸陋姿。   报德良有口,感恩心自知。   永宜福履绥,为歌樛木诗。   无何,又当秋试,临行之日,琰赋诗为送曰:   秋风江上正槐黄,为唱骊歌一送郎。   云路已通鹏举翩,月轮有意桂输香。   才高自合朱衣点,名重应从紫禁扬。   今夜兰桡何处泊,莫将离别怨凄凉。   碧桃诗曰:   直上青云在此行,芙蓉夹岸晓江清。   凤毛共羡承先泽,虎榜谁言属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