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放翁全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 第 324 页/共 361 页

起为福建路转运判官。徙知潭州。连进秘阁修撰。集英殿修撰, 淳熙六年正月。彬州宜章县民陈峒窃发。俄破道州之江华。桂阳军之蓝山临武。连州 之阳山县,旬日。有众数千,彬。道。连。永。桂阳军皆警。公奏乞荆鄂精兵三千。未报, 公度不可待。而见将校无可用者。流人冯湛适在州。公召与语曰。君能有功。不特雪前罪。 且遂为朝廷用。北乡恢复。自此始矣。湛请行,公曰。请行易耳,今当不俟奏报。以兵 相付,既受此命。即以群盗授首为期。一有弗任。军法非某敢贷也。遂檄湛带元管权湖南 路兵马钤辖。统制军马,即日令湛自选潭州厢禁军及忠义寨。凡八百人。即教场誓师遣行, 仍命凡兵之分屯诸州县者。皆听湛调发。违慢皆立诛,又出军令牌付湛。军士所过。秋毫 扰民。及临敌不用命。或既胜而攘贼金帛。使得窜逸者。皆必行军法,上奏以擅遣湛待罪。 且请亟发荆鄂军, 又私念湛有善战名,贼必遁入广南。思得劲兵遏其冲,而广南非所部,未有以为计。会 受命节制讨贼军马,而前一日,又奉诏会合诸路兵,乃合二命为一,称节制会合诸路兵马, 檄广南摧锋军兵官黄进。张喜,分屯要害。贼知湛至,而广南守备己严,乃驱载所掠辎重, 由间道归宜章。转运司闻之,即移诸州,以为贼已穷蹙,自守巢穴,毋以备御妨农。公得 报曰。是不独害捕寇,且必惑朝廷。乃檄转运司及诸州,以为贼未尝败,何谓穷蹙。其 巢穴旁接三路七郡,林菁深阻,出入莫测,何谓自守。复奏言。遣冯湛之后,事方有绪,若 遽弛备,贼必更猖獗,愚民且有附和而起者,非细事也。因坚乞前所请荆鄂军,从之。 已而果闻贼方作箭镞甚盛,遣入溪峒买毒药之可为药箭者。公赫然以荡灭为期,且奏 向者连州受贼首李晞降,赏犒备足,未几复亡去为贼,今陈峒之次首领是也。以此知不一 意讨捕,容其不死,湖广之忧未艾。俟诛贼首而贷胁从,未为晚也。枢密院犹谓当先招降, 上独是公策,命公躬至军前节制。公即日戒行,师徒不哗,耕陇市肆之人,莫有知者。既 至宜章,命湛以四月二十三日移屯何卑山。湛请进兵日,不答,惟给以合符曰。符至,即 行耳。二十九日夜半,始发兵符,命湛及鄂州军统领夏俊五月朔日诘旦,分五路进兵。贼 初诈降,实欲缮治寨栅,阻险以抗官军。公得其情,督兵甚峻,及驰入隘口,贼果立寨栅, 未及成,闻官军至,狼狈出战。既败,又退失所凭,乃皆溃走。是日,夺空冈寨,驻兵十 二渡。贼之起也,假唐源淫祠,以诳其下,日杀所虏一人祭神。至是斩像,焚其祠。湛遂 诛陈峒,函首来献。已而李晞以下,诛获无遗。宥其胁从,发仓粟振贷安辑之。案功行赏, 悉如初令。且上其事于朝,振旅而还。诏以公忠劳备著,起拜显谟阁待制。湛亦由此复进 用。 俄徙公知扬州。平江,遂知临安府,公力辞曰。人各有能有不能。天府,臣所不能为 也。方祖宗时,用人莫重于三司开封,高选贤杰,号将相之储,豪右惮其威望,莫不敛避, 故得人为多。巡幸以来,用人益轻,惟能媚奉权贵,则为称职,沿袭非一日矣。若使方拙 自守者为之,犹推舟于陆,决不可行。纵臣欲降心下气,周旋其间,赋性既定,如燥湿之 不可移,终有不能自抑者,徒速颠阝齐而已。奏三上,不得请,遂就职。入对,上褒勉甚宠, 特赐金带,进工部侍郎,兼知临安府。进权工部尚书,而尹京犹如故,兼侍讲。久之,进 侍读,遂权户部尚书,知淳熙十一年贡举。公尹京逾三年,又兼版曹,故时以冗剧,日夜 不得休。公处之超然闲暇,事皆立办。贵臣权家,敛手不敢干以私。民间利病,无巨细,罢 行之。或可施于四方者,则疏其事以闻,多见施行。岁饥,畿内小民,或以农器蚕具抵粟 于大家,苟纾目前,明年皆有失业之忧。公乃出令,继自东作之日,先以还之。俟蚕麦讫 事,而归其子本。大家不遵令,小民负约不以时偿,皆坐罪。令下,农家相庆。识者以为 与吕文靖公建请不税农器事相埒,他日且为名相。上亦自器异之,尝因夜直,召对,出御 书。三都赋序。以赐,盖倚以拓定中原之事。 会长子病卒,公力乞奉祠,上察其不可留,命以宝文阁直学士出守。公复力申前请,得 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以归,执永宁夫人丧。服除,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观。凤翔府上清太 平宫。绍熙元年八月,自制圹记,又为治命,凡沐浴敛葬之节,莫不备具。时公方康强无 疾,人或怪之。二年二月十一日,晨起,犹读书理家事如平时,俄暴感风眩,遂卒,享年 六十有六。寄禄官,自承事郎积迁至正奉大夫,封自山阴县开国男至开国伯,食邑自三百 户至九百户,致仕,进正议大夫。遗表上,赠银青光禄大夫。以卒之岁十一月四日,葬于 山阴县天乐乡竺里峰之原。 公娶同郡高氏,早卒。继室括苍季氏,亦先公若干年卒。皆追封硕人。子男二人。履 常,承奉郎,监淮西总领所建康府西酒库。克常,承奉郎,知台州天台县丞,皆前卒。女 四人。长适温州平阳县主簿梁叔括。叔括卒,再适提举湖北路常平茶盐张孝曾。次适通判 建康府曾概。今存者,惟适曾氏女,而概卒矣。孙男二人。宿,承务郎。某,某官。孙女 二人。尚幼。 公以英杰迈往之资,自学校科举时,已卓然出千万人上。仕虽至侍从,所施设曾未究 一二。闲居九年,忧患或出意表,而公所养愈刚大,不为事变之所折困,人莫窥其涯。一 日,尝语某曰。里中或谓仆以诛杀众,故多难。不知仆为人除害也。湖湘乡者盗相踵,今 遂扫迹者二十年,绵地数州,深山穷谷之氓,得以滋息。而仆以一身当祸谴,万万无悔。 呜呼。公何谓知命者。铭曰维宋中兴,三圣相承,公听并观,以出贤能。公奋于幽,有德有勋,知我者天,用我 者君。蹈义秉节,迄至耆艾,出立在庭,以道进退。大夏方建,拱把毓材,岂兹栋梁,万 牛莫回。生或忌之,亦叹其死,我铭弗诬,用谂太史。 杨夫人墓志铭 郓为东方大邦,宋兴以来多名公卿,虽摈不仕及仕而不显者,如穆参军修。士兵部建 中。学易刘先生跂,皆既死而言立,化行于家,至今学者尊焉。建炎南渡,人物衰矣。而 山堂巩先生,讳庭芝,经为人师,行为世范,德义之化,自家人始,凛然克配前数公。先 生之仲子处士讳法之夫人,曰武义杨氏,年二十有一而嫁,二十有三而字,二十有六而寡。 寡四十有三年,年六十有八而卒,卒一年而葬,望处士之墓,实绍熙五年十一月丙申也。 夫人自为巩氏妇,事山堂及君姑钱夫人,一步趋,一话言,悉皆巩氏家法。耳目濡染, 又皆天下长者事。故行成德进,山堂以为称吾家妇,宗党姻戚邻里皆取法焉。处士先山堂 不禄。当是时,夫人尚盛年也,遂誓不再行。二子。伯始学步,踉跄不逾阈,仲尚襁褓。及 能言,夫人皆亲授以。孝经。论语。毛诗。国风。为之讲声形,正章句,具有师法。二 子未从外塾,而于幼学之事,各已通贯精习,卓然为奇童矣。其后子益长,夫人身任家事, 不以荒其子之业。故皆举进士,中其科,然夫人不喜子之得禄,所以教而进之者,父师莫 加焉。呜呼。非是母固不能成其子,非巩氏家法,亦不能成是妇也。 予少时,犹及见赵。魏。秦。晋。齐。鲁士大夫之渡江者,家法多可观。虽流离九死 中,长幼逊悌,内外严正,肃如也。距今未五十年,散处四方, 不能如故时。久而不变 如巩氏者,盖鲜矣。 夫人曾大父琼,大父彬,父伸卿,皆不仕。子曰丰,从事郎,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司干 办公事。嵘,奉议郎,知徽州歙县事。孙复亨。慈孙。阳孙。耦孙。孙女七,皆处。丰来 请铭。铭曰巩氏之先,化行闺门,我观夫人,典则具存。夫人之贤,实应图史,有如不信,视其 二子。东有茂木贾,处士所藏,虽不克硋,郁乎相望。 陆郎中墓志铭 公讳沅,字子元,会稽山阴人。曾大父珪,国子博士,赠太尉。大父佃,中大夫,尚 书左丞,赠太师楚国公。考寘,右中散大夫,赠少师。公于某为从父兄,某盖少公十五岁。 方为童子时,公已学成行著,以两浙转运司进士,试礼部不中,试博学宏词,又不中,乃 以世赏试吏部,再为第一人。所与交,多一时知名士。每见某,必谆谆道其所与共学,日 夜磨砻灌,以希古人者,曰时然。进之。时然庄氏,名革,早死不显。而进之则故相汤 岐公也。及岐公以文章事业相高皇帝,公犹沉浮州县。久之,乃得监行在都进奏院,监尚 书六部门。岐公每见,必留公道往昔相从讲习时事,抵掌笑语,公辄俯首踧踖自引去。岐 公亦叹息,以为不可亲疏。后辈躐进至大官者相望,公顾处百僚底,自若也。岐公免相,门 下士多牵联以罪斥,未去者亦不自安。公独澹然如平时,人亦莫指议者。 初,少师自山阴徙四明,已数十年,婚姻皆在焉,盖四明人也。会史魏公入为参知政 事,为右丞相,与公实姻家,少相从,魏公亦器待公,而公未尝数谒见,朝士亦莫知其相 国亲且厚也。监门岁满,迁太府寺丞,权尚书户部郎。久次当为真矣,而公亟求归养,得 提举两浙市舶,权知舒州,提举福建市舶,遭母益国夫人忧以归。初,通判泉州者,尝有 所请,以法拒之。公去,而提点刑狱兼权舶司事,通判者因讠术提点刑狱,以危法中公。公 平日以恭谨闻,又方以举职被赏迁一官,朝论右之。公虽得罪,犹傅轻比。于是公度攵门绝 交游,诵佛书,以夜继日,多至万卷,不复言再仕,亦绝口不及仇家,对客清谈而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