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居士文集 - 第 17 页/共 35 页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三一年。]】   流水潜穿屋下篱,青山屋上数峯奇。佳园已有温公句,何必裘公更写诗。   ○题昭上人松菊堂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三一年。]】   晴烟苍节出墙青,斜日黄华隔槛明。松菊尚存归未得,湛然真个太憨生。   ○题平阳刘子宁玄珠堂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三一年。]】   玄珠失却已多时,纵使离娄枉用眉。谁识这些关捩子,再三捞漉始应知。   ○题志公图   【[案:年代无考。]】   昔传难貌志公真,我道斯言尚未亲。剎剎尘尘无处避,丹青也是本来人。   ○题黄山墨竹便面   【[案:年代无考。]】   黄山落笔露全机,底个团圞太崛奇。点破本来真面目,何妨节外更生枝。   ○请住东堂   【[案:年代无考。]】   云中豪杰构东堂,便请禅师蚤发装。自有东山铁馂馅,不妨拈出大家尝。   ○请倪公   【[案:年代无考。]】   倪公本是我同参,道价峥嵘冠斗南。千里云山旧游地,何妨杖锡住西庵。   ○请照老住华塔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三一年。]】   华塔当年隐蛰龙,轰雷掣电满云中。而今却请还山去,折脚铛边煮晓风。   ○华塔照上人请为功德主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三一年。]】   晋阳名剎近千区,华塔丛林冠一隅。今日请予来领略,他年乞我一禅庐。   ○请岩公禅师诣天德作水陆大会   【[案:年代无考。]】   禅师久住贺兰山,心与白云自在闲。便好因风到人世,化为甘露满人间。   ○和贾抟霄韵二绝   【[案:年代无考。]】   举世昏昏似醉眠,悲哉不肯救头然。祖师点破新关捩,且指人心教外传。   西庵 【西庵 原作「而庵」,渐西本作「西来」,案卷二题西庵归一堂诗序云:「抟霄元帅筑西庵于厅事之隅」,故应改「西庵」。】 谈道顿忘眠,今日相逢亦偶然。欲问瞿昙端的处,灯笼露柱却能传。   ○和高丽使三首   【[案:诗中有「渡马黄河南汴空」句,围汴京于公元一二三二年;又元史高丽传载太宗四年四月、十月均遣使入朝,故诗应作于是年。]】   神武有威 【有威 原作「有为」,据渐西本改。】 元不杀,宽仁常愧数兴戎。仁绥武震诚无敌,重译来王四海同。   其二   扬兵青海西凉灭,渡马黄河南汴空。百济称藩新内附,驰轺来自海门东。   其三   壮年吟啸巢由月,晚节吹嘘尧舜风。两鬓苍苍尘满眼,东人犹未识髯公。   ○梦中偶得   【[案:年代无考。]】   我爱湖山好,茆斋遶涧泉。道人闲受用,不使半文钱。   ○和武善夫韵二首   【[案:年代无考。]】   佐主焦劳力已殚,微才安可济时难。开樽北海希文举,携妓东山笑谢安。 【谢安 原缺「安」字,据渐西本补。】 雨露新恩君责重,桑榆老境我年残。何时致政闾山去,三径依然松菊寒。   其二   秋霖初霁觉新凉,午夜东山月吐光。翠竹无心甘晚节,黄花有意助年芳。忠诚自许一心赤,老境谁怜两鬓霜。遥忆吾山归未得,故人书简怨东阳。   ○题寒江接舫图   【[案:年代无考。]】   一派潇湘万里山,闲骑冻■〈马胃〉照江天。风帆雪棹知多少,认取华亭没底船。   ○题黄梅出山图   【[案:年代无考。]】   佛祖不识山中主,良材可惜遭斤斧。肩担明月过前峯,一时忘却曹溪语。   ○梦中赠圣安澄老   【[案:年代无考。]】   一束三人作一团,了无前后亦无偏。几乎笑杀庞居士, 【庞居士 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案:庞居士名蕴。」】 拟问如何便着拳。   ○跋定僧岩   【[案:年代无考。]】   玉岩三尺碧玲珑,入定僧迷一色功。打入无明山鬼窟,不知何日透真空。   ○咏探春花用高冲霄韵   【[案:年代无考。]】   风拂新芳映短墙,典型依约类丁香。梅花欲谢渠先坼,消得东君为汝忙。   ○寄休林老人   【[案:年代无考。]】   一禅客论洞山公案,渠谓洞山果有吃棒分,因作颂以记之。   世上元无真是非,丛林禅客自多疑。此诗寄向并州去,笑倒休林老古锥。   ○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人韵四绝 【诗题 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案赵公秉文,元裕之之座主也。」】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三二年。]】   一抱青山插碧空,平湖春水碧溶溶。裴公亭下千竿竹,撩我诗情得得浓。   珍玉参差照底寒,闲闲佳句继香山。 【有乐天诗碑在焉。】 湛然不揆真堪笑,也敢题诗列壁间。   绕垣乔木碧天参,松竹萧萧翳镜潭。他日携琴来隐此,林间乞我一禅庵。   碧湖风定水痕平,雪竹幽禽自好声。我羡清源高隐士,干戈人世不知兵。   ○再用前韵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三二年。]】   山接晴霄水浸空,山光滟滟水溶溶。风回一镜柔蓝浅,雨过千峯泼黛浓。   掀髯坐语闲临水,仰面徐行饱看山。竹里忽闻春雪落,天教着我画图间。   侍中庵底春山色,裴老亭边秋水声。修竹茂林真隐地,但期天下早休兵。   劫外玄机好细参,他年卜筑绕澄潭。琴书活计无多子,祗与龙冈共一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