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流珠引 - 第 11 页/共 35 页

注:佛经云:今生修,来生受者,非也。我大道犹不许起念,要国王大臣之心,恐要永固其身,何必舍今生骄富之心,欢求来生重报。此言妄极,不可信为。须求受至道之门,修行至道之要,今生而见,为道君臣,岂不全於身心,在道今道在此,身心俱修,取不败坏之体,岂不妙也。   此说因缘,下教   注:佛经多说因缘,此下人及无知女子,多一说死生答报之因,诱於愚布施。   不可。上人奉行,道说自然,天生地育。既天生地育,水火而始成身,长成人身,乃至於老死,亦是天地水火而始灭。故生灭之本,三界之中,事事皆在自然,非在修种。   注:佛经重修种之言,不受自然之教。   但以直於身心在道,道种因福,亦在此身心。万行内修,岂关外种。   注:真人修身心,不修土木塔庙。真人炼身心,不炼金石。事事在自然之教也。   故上真用法诀,不出一身之内,弘弥天地之间。   注:舍弘图之说也。   后圣君告西王母小女曰:汝少读书,长大事人。后数年,见人读《老君经》始学读,乃识文字。既识文字,如身中神名遍知否。因闻说知神,乃授此转身幽思结心印诀之法。   注:正是此流珠之内诀法也。   后大神通,却教王母。   注:母先但能长生,乘龙行天地,呼即可龙驽,不能自摄龙鹤师子。今起念云龙满天,兵史暗地,母子俱得,今号仙王也。   又再下授天师,令以精思,兼考召之法,法成身受考召中正法之师。此世天官,亦同大郡守主之任,身法不轻,百日一思巡。   注:巡检世之妖神祟鬼精邪,令不为人祟。   十日一存用。   注:用者,思存用法,观世界恐有恶精邪神龙鬼,妄为祟害於人,及天地中,常恐有毒炁,浊乱於人物。又恐日月不明,星宿不行,风雨不时,神 鬼欺人,如此等事,是其一。其二即自理身,常令三魂七魄俱正,正炁常行,精魄分明,可以长生。   生之如图,日月分明,星宿内照。   注:存七星俱入五脏之内,镇守身神。欲存出道父之形状如图也。   或在军阵,或在山草,或作大禁之所住止,闭炁一息,禹步十二迹。   注:此禹步十二迹,四步十二迹,主十二支,并十二月是。   太上老君授禹,禹因传世,谓之禹步。左手持道父,   注:父者,阳也。男以左手持忽起,起讫,便思存之,如人,头戴莲华冠,紫服,在左手中,渐渐上头心前,如自身。存长短自身,存长九丈,紫衣,四边兵将执戈戟,左青龙,右白虎,玄武朱雀,罗列五云容。即右捻鬼目,神目,虎狼目,恶人刀支目,以朱涂之。左右手相对於心前,即叩齿三十六通,开目而祝。   存身为考召法师,   注:今对奏请,为考召使名也。昔太上老君,尧舜时为务犹子,往西国二百五十年,内化明王达利为佛,使无极子为考召法师,彼号曰观音,理世人疾病,无夭伤之人也。   兵将左右罗列如图。   注:图在《金锁流珠经》中。如法巡游於世界,口中吐大风云,弥满天地,行道之命也。   捻诀咒曰:   天明明,地灵灵。吾为考召主,先天地始生。巡为天地使,立为天地兵。祸恶逢自灭,福德见自生。非但禁虎狼,兼亦摄五兵。神龙不敢神,妖邪不敢灵。指山山为崩,指水水为竭。指石石走转,指日日为明。吾身行坐卫,从有三百六十万兵。随吾手指,指则风火雷电,立即自生。急急如律令。咒毕,捻诀。   注:诀在左手第一指,都监及游鬼目,游鬼目在四指第一节。   太上老君授十二迹禹步於黄帝,   注:广成子时授帝也。   尧舜之代授禹,禹传世人也。   老君曰:夫求长生之道,皆须步纲捻诀,并及救人制鬼,伏神龙虎豹之法,瘟毒疫疠之处,五兵之中,皆能独身回出。亦能禁制,亦能令众兵出害。此法微妙,不可得闻。见闻见者得通神,神人卫护。得此法皆须是明师,先传经法箓,后乃经三年、两年后,方始传此法诀。此法诀皆以口传授,一一依科法度。不得一时三卷、五卷并传。皆别言他事,破除传日,即三事、两事作口诀,一一传是。依前圣后圣之科,便喜前圣后圣大道君至尊之心。知不妄泄,师弟俱得真仙。岂非师之不妄传,弟子志能请授。   夫修求至道,皆以倾心顿首,谨信再求,不可言言求师,即分付如此。世上凡师,以顺人情,妄传轻泄道法   注:上古大仙,传经法箓毕,令修求三千日外,方可传引要法诀,风今以见忘人修求,命在旦夕,所以奏请教戒,并以观试三事五事,得遇心志不移,志求长生,愿得济世,不泄非人,遇人乃许,便口传授。本不传於文字,为其志道之人,皆有健忘之疾,记录不习,地府因此奏天曹上帝道君及后圣君知,恐真人圣师下。口口传,弟子不得仙。罪责及三官将,是天地水三官所害而死。不是其人妄却口诀,修奉无路,所以不得仙。於是前圣老君,便令掌法诀真人光妙音,撰习引诀,引入道门。於此结习一十五卷,付授穆天子及诸圣人,修求之门。盛世知有后圣君,又勑王方平撰述三十卷,传授诸天及洞天。或有出世得传者,张天师、张冲虚、李延年、李少君、李八百、李景佑、李法舟、李常仙、李仲甫、茅盈兄弟三人、元少康、真元子名仙、韦仲宽、朱少阳、乐巳、东方朔、尹喜、徐甲、徐察、徐回、是甲子、介象、李不极等数百人,皆习此道,而一一得为真人,自相继习,为道讲录十五卷。从上古盘古之代,结习继代,至於今时也。   之罪。   注:昔黄卢子葛越,在少室山中,忽有一志心求道者,不遇师。□ 忽通越,求越为师,越许之。遂还家,得金帛,顿求受之。越告卿,早死罪也。夫道法先传箓法,后授灵书法诀。卿太急逑,罪及吾身。遂不与授。此人而去。后果有神人下告越,卿甚能用道心,无有轻泄也。太上老君告黄帝曰:幽思转身,告命万神。   注:告命万神者,是身转纲纪之步,一十二迹是也。以告身中万神,三魂七魄,五藏百脉,千筋万灵之神,令正定各、王所司,行生布炁。兴法动禁,与天地神,阴阳之神,日月星象神,合成一体,往往如此。於甲子日,或六甲日,一年,道灵使兵。二年,去千毒,摄万兵。三年,而仙道成。子但行心之处,行住坐外,常存本师,元不通灵。   合通天地,自得成真,本命为首,   注:本命日常行思存如图,一年便通神,神鬼畏敬。一年之后,使天地万神,皆应心口,无不如意。   岁岁言功。行之一年,加五灵。二年,法备为真人也。三年、四年,上清渐亲,上感玉女,中遇神人,下摄万灵,无不追身。行此之法,无不成真。后圣君告上元真人李方期曰:卿欲言功受考召,   注:考召法,治一人病差,是一切。三千人,是三千功。   欲得通神幽,   幽,静也。   思转身。   注:步纲之迹,事须转身。古人言之转身,即今之步纲是也。   欲得成真,步蹑速频。如此行修,上界天真,再告言卿。若行道功勤稍熟,身有故不得行,心存行之不绝,即得。亦如身行步之法,验灵其一也。   注:上古仙人,皆是心存之。夫人行法精久,心自存记入心,作念便是,即不为难也。   长存行之,子孙相系,功加六亲。   金锁流珠引卷之七竟   金锁流珠引卷之八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张道陵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说上元三部将军及三功曹等图   卷内符并朱书。   老君曰:上元上部将军一人也。主掌三清   注:上清、太清、中清。之上。   大罗之中。   注:大罗,天名也。罗者,都盖三十六天,谓之大罗也。其大罗之中,列於四方,一方八天,言东西南北之地。四八三十二天,中清至於太清三天三十五天。更包上清一天,总三十六天之世界也。元始天尊说《度人经》云:有三十二天,三十二帝。皆说中清之下四方天也。又不说坐者中天。若总元始说法天,总三十三天,是其下界都数,天地世界,皆有帝王。   巡检人神龙鬼之徒也。从官百亿万众兵士也。本姓盘,名体。   注:上古上元将军一人,姓名。   至三皇天皇之世,太上老君为太上大道君,万道之主之时。迁盘将军一人,入大真人位。以唐短替上元上部大将军之位,因兹始也。用法思本师在身之前。   注:传此法师,即可存之。如不传此法,不可妄存,反损存用之人。昔地皇民不受妄存,忽一旦将军见。身长九千万丈。声似天雷,呼地皇为地氏之子,子师何人,摄呼我身。於是地皇对曰:臣师是五灵老君。将军又曰:子缘不师於五灵老君,若师老君,我更见身。责子将作何也。子师束来子为师,且束来子身受经法,玉录不足,金录全无。口诀云:我受道於东夏子,夏子是来子父。虽父在之日,传於经法,从来不曾简写。妄言授简道於灵山,是何山上。妄言妄语,殃及子身。容子 三年理人,后当代责子之罪。於是地皇日夜忧惧恐死,即登山涉水,寻求五灵老君,五灵老君见来,遥知被责,便言曰:大皇奉道不真,骂道不神,今被天神所责,怨在何人。於是地皇氏再拜老君,唯称死罪。鄙性好道,修求不真。自身本是愚人,今逢愚匠,今某妄修行,天官责罚。敢望人身。伏乞大道大恩,赐纳驱使,免得三年之外,天官责罚其罪,恐失人身,何敢更受皇位。老君即变大神道,闭炁,捻诀,西土人谓之结印是也。须臾之问,唐、李、徐三将一时俱下,与地皇氏为保奉,度大道金录玉箓八十余阶,天皇、地皇、人皇《三皇内文》内箓等经四十九卷,修行十四年,得道,理世八万九千年后,而升玄丘之台。   自身在本师后,捻诀。更存思上元上部唐将军一人,姓唐,名短。   注:小低声呼之。此神是太一尊神之上将也,不可妄呼。   身长九千万丈,上五纲神功曹一人,姓姜,名毒。身亦长九百丈。领朱衣百千万重人,朱衣,赤帻,手把金符,带龙洲之剑,领兵百万众,在三十二天之上,太清之极,总领天宿星斗之神,   注:太上老君告盘古王曰:天宿者,二十八宿是也。星斗者,中斗九星九精也。应是天上九野星斗,皆属此神管领也。号曰功曹,如国中宰相之位也。上元将军,如天子之位也。故曰巡检三清之极也。大罗四方之中,一切生死,皆由注落,注生落死也。王须知之,则长生。不知则短寿。盘古王知,长存於眉山之上,出入左肾之中,如此十四年,得道,理国八万九千年,而升太极,一国男女同升。   从天而下。存见郁郁从云中下,皆在人泥丸   注:泥丸,是身脑之宫,名曰上元,上部将军所止之宫,住也。与左肾神相应相通。人常存之止泥丸,镇於左肾,女人镇右肾是也。如若不能知辩者,看於含影图,即思存,得天地万神,与身神通镇一身之内。更捻司命之诀,即能立取长生。不虚也。此是后圣君告命於五岳灵山修行之人,葛越、彭寿等二十八仙,所记於修行灵山。述记叙录,不传世人。   之宫。   注:《金锁流珠》云:泥丸之中,后圣君告云宫。   藏在左肾裹。   注:夜卧常存镇於左肾,女右肾。白日有事,或冲出,从左眉上而出也。逼满天入来覆人。   忽思用,冲出左眉上,从天门双出也。   注:《金锁流珠》中无双字,后圣君告命浮丘公有双字是也。何以知也。夫人修道,更身得道,亦象天地,故合相应。且上元将军是天神大仙官,虽通人,人以箓强录在左肾肾中者,是人神与天神通灵相应。故人身神出,从左肾而出天上。上元将军即从天门出,同於人身。人身亦存眉为天门之状,如奏章存图 也。   团团云中转来,覆人身家也。   注:《金锁流珠》无此三字。后圣君告命浮丘公有此三字。至如修道之人,得道之后,济家助国救人,何况只一身一家,而能济无极他方世界之人。   若身家   及他人亦得。   有急事,向北斗呼之,即有降下。与卿   注:《金锁流珠》元三字,后圣君告命中有。   解灭灾祸,囚神龙鬼。   注:亦无此八字,是告命中出。   即身转天关,於手结法印於指。   注:是捻诀也,诀在左手第一指甲下。以右手就捻之少时。   禹步十二迹,或九迹。   注:大禹步九迹,小禹步十二迹,此是后圣君言大小禹步。若太上老君言,十二迹是大禹步。   举天关,指有祟之方。   注:或兵官,或病人所住之方是也。或恶人鬼来处之方也。   即自消灭,速於水火。   注:言此法急速之应,立能通灵。   无事轻唤,身心家灭亡   注:《金锁流珠》并无无事家三字,亦是告命中出,注上引。   太上老君告黄帝曰:身家国无事,妄存身家灭门,不可轻唤为。金箓云:轻唤北斗及上元上部将军,身心灭亡。太上又告安和子   注:安和子是神农之弟,学道於恒山,遇太上老君,降授於上清三五飞步天纲地纪之法。常存三五之要诀引,感得三元神降下,教授修行之道,白日上升,炎火南极之天世界,火炼金石,而为根之地。   曰:三元之中,上元上部为贵尊,如世天子之位,甚能令人得道。存用有日,不可妄为。除本命日、甲子日、上元日,   注:甲子是上元,甲子日是除此日之外不可妄行损人。   存修行用为之。如忽有身家急疾事,被人谋害,重病垂死,兵贼,存呼之,立即灭亡,极验。不在此日,亦得。   后圣君告天师道陵曰:卿欲教人求出灾害,入长生之道,取彼人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