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经世 - 第 125 页/共 283 页

己卯:陈武帝霸先终,兄临川王情立,是谓文帝。以子伯宗为太子。周宇文毓称天王,改元武成。齐宣帝洋卒,子殷继于晋阳。以诸父演为太师,湛为司马,元氏宗室无少长皆杀之,投于漳水。   庚辰:陈改元天嘉。周乱,宇文护弒其君毓,立其弟邕,是谓武帝。齐改元乾明。太师高演弒其君殷代立,是谓昭帝,改元皇建。   辛巳:周改元保定。齐帝演卒于晋阳,大司马湛立,改元太宁,是谓武成。   壬午:齐改元河清,还都邺。后南梁萧察卒,子归继,改元天保#64。   癸未   甲申:周、齐战于洛阳。   乙酉:齐高湛传子纬位,改元天统。   丙戌:陈改元天康。文帝蒨终,太子伯宗嗣立,庶兄顼录尚书,都督中外军事,专制。周改元天和。   丁亥:陈改元光大。   戊子:陈乱,安成王陈顼弒其君伯宗代立,是谓宣帝。   己丑:陈改元太建,以子叔宝为太子。   庚寅:齐改元武平。   辛卯   壬辰:陈将吴明彻伐齐有功。周袭封李渊为唐国公,诛太宰晋公护,改元建德。   癸已:陈伐齐有功。   经世之酉二千二百五十四   甲午:陈宣帝顼七年,周武帝邕十五年,齐武帝纬十年,后南梁萧寿十二年。   乙未:周大伐齐,围其晋州及洛阳。   丙申:周拔齐平阳及晋阳,齐拒周不利。晋州陷于周,纬走并州。周围并州,纬走邺,改元隆化。兄宗德王延宗称帝并州,改元昌德。并州又陷于周。   丁酉:周军围齐之邺,纬传子恒位,改元承光。纬走青州,恒又禅丞相任城王湝#65。湝称守国天王。邺又陷于周,国遂亡。纬亦就擒于青州。   戊戌:周改元宣政。帝邕卒于伐齐,子赞继,是谓宣帝。以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都督扬州。改元天成。   己亥:陈将昊明彻伐周,不利于吕梁,淮南之地尽没于周。周帝赞传子阐位#66,是谓静帝。赟称天元大帝。改元大象。   庚子:周大帝赟终,大司马杨坚自杨州入总朝政,假黄钺,都督中外军事,专制。坚召宇文宗室在蕃者六王至长安,皆杀之。天下兵起,尉迟迥称兵相州,宇文冑称兵荣州,石逊称兵建州,席毗称兵沛郡,席人罗称兵兖州,王谦称兵益州。坚悉平之,进爵为隋王,用天子服器。郧州萧难以邓州入于陈。   辛丑:周改元大定。是年,隋王杨坚代后周命于长安,是谓文帝。改国曰隋,元曰开皇。以高颎、虞庆则、李德林、康世、康晖、元岩、长孙毗、杨尚希、杨惠十人为之辅,册妃独孤氏为皇后,子勇为太子,广为晋王。降其君阐为介国公,杀之。   壬寅:陈宣帝项终,子叔宝继,是谓后主。隋起新宫于龙首冈。   癸卯:陈改元至德。隋徙居新宫。   甲辰:后南梁萧岿朝隋。   乙巳:后南梁萧岿卒,子琮继。   丙午:隋成国公梁士彦、杞国公宇文忻、舒国公刘昉谋兴复不克,伏诛。梁萧琮改元广运。   丁未:陈改元祯明。梁萧琮纳国于隋,太传安平王萧岩、刻州刺史萧瓛降于陈#67。   戊申:隋命晋王广、秦王浚、清河公杨素督总管九十兵五十一万,为八路大伐陈,以寿春为行台府。   己酉:隋师灭陈,以陈后主叔宝归于长安。   庚戌:苏、越、饶、泉、婺、乐安、蒋山、永嘉、余杭、交址未服,杨素悉平之。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东巡封泰山。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伐高丽无功。   己未庚申:废太子勇,立晋王广为皇太子。   辛酉:改元仁寿,命十六使巡行天下。   壬戌:命七大臣定礼。   癸亥   经世之戌二千二百五十五   甲子:隋文帝二十四年。帝崩,晋王广即位,是谓炀帝。改元大业。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西幸河右,征吐谷浑至于覆土展川。   庚午:南幸江都。   辛未:北幸涿郡。   壬申:以兵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为二十四军#68,分左右道大伐辽东,不利,全陷九军。   癸酉:以代王侑留守长安,越王侗留守东都,秦王浩从驾征辽东,复大集兵于涿郡。天下群盗起,杨玄感以本兵叛于黎阳。   甲戌:高丽请降,乃班师。扶风盗称帝,延安寇称王,离石贼称天子。   乙亥:北巡至于雁门,为突厥所围。   丙子:南幸江都。群盗李密称兵河南,窦建德称兵河北,林士弘称兵江南,徐圆朗称兵山东,刘武周称兵代北,薛举称兵陇右。   丁丑:炀帝在江都。唐公李渊自晋阳入,立代王侑于长安。以江都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渊称唐王,专制。群盗窦建德称王河北。李密进据兴洛#69,称公,国曰魏,元曰永平。薛举称帝陇右,国曰秦,元曰秦兴。梁师都称兵夏州,李轨称兵凉州,萧铣称兵巴陵,李子通称兵海陵,朱集称兵冠军,沈法兴称兵毗陵,杜伏威称兵历阳。   戊寅:五月,唐王李渊代隋命于长安,是谓神尧皇帝。改国曰唐,元曰武德。以裴寂、刘文静为辅相,世子建成为皇太子,次子世民为秦王。降其君为□国公。是年,宇文化及弒炀帝于江都,立秦王浩为#70。化及称王,专制。北转至魏州,化及又杀浩代立,称帝,国曰许,元曰天寿。又北走聊城。王世充立越王侗于东都,改元皇泰#71。世充称郑王,专制。群盗窦建德进有河北,都乐寿。陇右薛举卒,子仁果立#72。刘武周进有河东,称帝,国曰汉,元曰天兴。梁师都进有朔方,称帝,国曰梁,元曰永隆。李轨进有河右,称帝,国曰凉,元曰安乐。萧铣进有江右及岭表,称帝,国曰梁,元曰鸣凤#73。李子通进有江都,称帝,国曰吴,元曰明政。朱集进有山南,称帝,国曰楚,元曰昌达。沈法兴进有江东,称王,国曰梁,元白延康。林士弘称帝虔州,国曰楚,元曰太平。杜伏威进有淮南,受唐封楚王。秦王平陇右,获薛仁果。   己卯:唐秦王平河右,获李轨。李密与王世充相攻,不利,奔唐,复叛,死于桃林#74。徐世绩以河南十郡降。窦建德灭宇文化及于聊城,自立为帝,甫有黎阳之地,称国曰夏,元曰五凤。萧铣灭林士弘于虔州。杜伏威南保江都,李子通西保江陵。王世充杀越王恫于东都,称帝,国曰郑,元曰开明。朱粲降于唐,复杀唐使者,奔王世充。   庚辰:唐秦王平河东,刘武周走突厥。李子通灭沈法兴于江东,徙居余杭。工部尚书独孤怀恩以谋逆伏诛。   辛巳:唐秦王平河南、河北,获王世充及窦建德以归。杜伏威灭子通于余杭。窦建德将刘黑闼复称兵河北。   壬午:唐李靖灭萧铣于金陵,江南及岭表平。   癸未:唐秦王平河北,获刘黑闼,又平徐圆朗于曹州。江淮杜伏威来朝,其将辅公祏称王丹徒#75,国曰宋。   甲申:唐李靖平辅公祏于江淮。   乙酉:唐加秦王中书令。   丙戌: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作难,杀秦王不克,秦王以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王君廓、房玄龄、杜如晦、长孙顺德、柴绍、罗艺、刘师玄、李世绩、刘弘基、王孝恭平之于玄武门。帝乃授秦王世民位,退居太安宫,称太上皇。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璃为尚书右仆射。   丁亥:改元贞观。尚书封伦卒,萧瑀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右仆射。   戊子:平梁师都于朔方。   己丑:相裴寂以罪兔,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尚书右仆射,李靖为兵部尚书,魏征守秘书监,关议朝政。   庚寅:李靖平突厥,获颉利可汗。戴冑、萧瑀参预朝政#76,温彦博为中书令。   辛卯:春大搜于昆明,冬幸温汤。   壬辰:祀南郊。   癸巳:魏征为侍中,颁新定五经于天下。   经世之亥二千二百五十六   甲午:唐广孝皇帝九年。   乙未:李靖平吐谷浑,获其王,放还本国。太上皇崩于太安宫,葬高祖于献陵。   丙申:魏征迁特进,温彦博迁右仆射。   丁酉:幸洛阳宫。   戊戌:高士廉为右仆射。   己亥:幸九成宫,荒服十国来修贡。   庚子:侯君集平高昌,获其王以归。弘化公主嫔于吐谷浑,至日圆丘,祀吴天上帝。   辛丑:幸洛阳,文成公主嫔于吐蕃。   壬寅:幸岐阳。   癸卯:图二十四勋臣于凌烟阁。内难作,皇子齐王佑以齐叛,废太子承乾为庶人,徙之黔。幽魏王泰于北苑,徙之均。以晋王治为皇太子。诛侯君集。至日祀南郊。   甲辰:岑文本、马周为中书令。幸洛阳及亲征辽东。   乙巳:平高丽。   丙午:李绩破薛延陀。荒服十一国修贡。   丁未:起翠微宫于终南山。   戊申:阿史部平龟兹#77,获其王以归。征松州蛮。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卒,褚遂良为中书令。   己酉:帝崩于翠微宫,皇太子治践位,葬太宗于昭陵。长孙无忌、褚遂良辅政。复李绩官,仍加特进。于志宁、张行成进侍中,知政事。   庚戌:改元永徽。褚遂良罢政。   辛亥:征贺鲁至千金领,至日有事于南郊。   壬子:册陈王忠为皇太子,韩瑗、来济为相,宇文节为侍中,柳奭为中书令。   癸丑:驸马都尉房遗爱、柴令武、薛万彻、刑王元景及二公主以谋逆伏诛,遂杀吴王恪。褚遂良复为右仆射。睦州女寇乱。   甲寅:筑长安罗城,亲谒昭陵。   乙卯:废皇后王氏、良姊萧氏为庶人,册昭仪武氏为皇后,罢长孙无忌、褚遂良政事,以许敬宗、李义府为相。武后杀庶人王氏及萧氏。崔敦礼为中书令。   丙辰:废皇太子忠为梁王,册代王弘为皇太子。改元显庆。杜正伦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