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经世 - 第 122 页/共 283 页
经世之亥二千二百四十四
甲午:晋武帝十年,吴主皓十年。晋分幽州,城平州。
乙未:晋改元咸宁。吴改元天册。
丙申:晋东西夷十七国内附。吴改元天玺。
丁酉:晋四夷内附。吴改元天纪,将邵凯、夏祥逃入于晋。
戊戌:吴刘翻、祖始逃入于晋。
己亥:晋命贾充督杨浑、琅琊王伸、王戎、胡奋、杜预、唐彬、王浚七将兵二十万伐吴#10。是年,汲人发魏襄王冢,得书七十五卷。
庚子:晋平吴,徙孙皓于洛阳。改元太康。
辛丑
壬寅:东西夷二十九国修贡。山涛为司徒,卫罐为司空。贾充卒。
癸卯:孙皓卒。魏舒为司徒。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汝南王亮为司马,假黄铖。
庚戌:改元太熙。武帝崩,太子衷践位,是谓惠帝。册妃贾氏为皇后。改元永熙。葬武帝于峻陵。王浑为司徒,何助为太师,装楷为少师,和峤为少保,王戎为少傅,卫瓘为太保,石鉴为司空。
辛亥:改元永平。皇后贾氏专制,夷十二大臣族,太傅杨骏、太保卫瓘、汝南王亮皆被戮焉。废太后杨氏为庶人,徙之金墉。遣诸王就国。改元元康。赵王伦为大将军。
壬子:贾氏弒皇太后杨氏于金墉。
癸丑
甲寅
乙卯:武库火。
丙辰:张华为司空。秦雍寇乱,齐万年称兵泾阳,杨茂搜称兵百顷。
丁巳:王戎为司徒,何助为仆射。
戊午
己未:贾后废皇太子遹为庶人,及其二子送之金墉。裴頠为仆射。
庚申:改元永康。皇后贾氏徙皇庶人于许昌,杀之。赵王伦、王彤废皇后贾氏为庶人送金墉,杀之。诛宰相张华及仆射裴頠、侍中贾谧,又诛嵇康、吕安、石崇、潘岳于东市。伦假黄钺#11,称相国,专制。以彤为太宰,册羊氏为皇后。贾氏党赵廞以成都叛#12。
辛酉:赵王伦窃命,徙帝于金墉。改元建始。齐王冏、成都王颖、河间王颙兵入,诛赵王伦及其党,迎帝反。正冏大司马,专制。以颖为大将军,显为太尉,改元永宁。流人李特杀赵廞于成都,张轨以凉州叛。
壬戌:长沙王乂、河间王颙、成都王颖、新野王饮、范阳王虓兵入,诛齐王冏,送其族于金墉,杀之。乂称太尉,专制,改元太安。流人李特以六郡称牧广汉。
癸亥:河间王颙、成都王颖、东海王越执长沙王乂,送之金墉,杀之。显称太宰,专制于长安。陆机、陆云兵死。石冰以徐、扬乱#13。李特攻成都,不克,死,子雄继。
以运经世之九 观物篇之三十三#14
经元之甲一
经会之午七
经运之辛一百八十八
经世之子二千二百四十五
经世之子二千二百四十五
甲子:晋惠帝十四年。河间王颙废皇后羊氏及皇太子覃,徙之金墉。表成都王颖为太弟,加九锡,镇邺。改元永安。右卫将军陈轸复羊氏皇后及覃太子,大会司徒王戎及东海王越、高密王简、平昌公模、吴王晏、豫章王炽、襄阳王范、左仆射荀藩八部兵奉帝北伐邺,师败于汤阴,嵇绍死之。帝如北军,颖以帝归邺,改元建武。显将张方入洛,复废皇后羊氏及覃太子。安北将军王浚、东瀛公腾以乌丸攻邺,颖师败,帝还洛阳。河间王使张方徙帝西都长安,亦复羊氏皇后及永安年号,废颖太弟#15,以豫章王炽为太弟,改元永兴。王戎豫朝,政始分东、西台。是年,李雄逐罗尚于成都,称王。单于左贤王刘渊称王离石,国曰汉,元曰元熙。
乙丑:东海王越严兵徐方,范阳王虓抗师许昌,成都王颖拥兵河北。河间王显又复废羊氏皇后,以颖为大将军,都督河北。虓、越将周权入洛,又复羊氏皇后。洛阳令何乔杀周权,又废羊氏皇后。虓、越攻颖不已,颖败,弃邺走洛阳。唬、越攻洛阳,颖奔颙于长安。汉刘渊攻晋刘琨于板桥,不利。
丙寅:东海王越、范阳王虓兵攻长安,河间王颙、成都王颖走南山。虓、越将祁弘、宋冑以帝东还洛阳,复以羊氏为皇后,改元光熙。越称太傅录尚书事,专制。虓为司空,卒。越遂弒帝,立太弟炽,是谓怀帝。引温羡为司徒,王衍为司空。颙、颖野死。李雄称帝成都,国曰蜀,元曰太武,谓之后蜀。
丁卯:晋改元永嘉。东海王越称大丞相,镇许昌。以后父梁芬为太尉。成都王党汲桑陷邺,王弥称兵青徐。汉刘渊破晋河东诸郡,晋刘琨独保晋阳。
戊辰:刘渊称帝蒲子,改元永凤,拔晋平阳居之。王弥、石勒附于汉。石勒攻常山,王弥攻洛阳,焚建春门。
己巳:东海王越入洛,杀大臣十余人,以左仆射山简征东南大将军,都督刻州,南镇襄。汉刘渊改元河瑞。石勒兵出巨鹿,王弥兵出上党,刘聪兵出壶关,同攻晋洛阳。
庚午:东海王越征兵天下,诸侯咸无从者,自率兵出许昌。汉刘渊卒,子和继。弟楚王聪杀和代立,改元光兴。以北海王义为皇太弟,刘曜为相国,石勒为大将军。
辛未:天下乱,晋诏兖州苟晞会诸侯兵伐许昌,会东海王越卒,乃止。是年,洛阳陷,王衍为石勒获,王师十二败,帝及传国六玺皆没于寇。长安亦陷,南阳王模亦没于寇。汉刘曜、王弥、石勒拔晋洛阳,俘其帝于平阳,改元嘉平。刘曜拔晋长安保之,石勒害王弥于巳吾,而并其众。蜀李雄拔晋梓潼及涪城,改元玉衡。
壬申:晋怀帝在平阳,贾疋逐刘曜于长安三辅,与阎鼎、梁芬、梁综、曲允、共奉秦王业为皇太子#16,以入长安。镇东将军琅琊王睿帅亡众大集寿春,苟晞保蒙城,不利,降于石勒。刘琨保晋阳,不利,奔常山。拓跋琦卢以兵六万来救,大败刘曜、刘粲于狼孟。刘琨复保阳曲。汉刘聪纳刘殷女二人为皇后,孙四人为贵妃。拔晋太原,复失之。
癸酉:晋怀帝死于平阳,皇太子业称帝长安,是谓愍帝。改元建兴。以梁芬为司徒,麴允为使持节领军录尚书事,索綝为尚书左仆射,琅琊王睿为左丞相都督陕东诸军事,南阳王保为右丞相都督陕西诸军事。山东郡县悉陷于寇。汉石勒镇襄国,曹嶷攻下三齐,据有广固。
甲戌:晋以琅琊王睿为大司马,苟祖为司空,刘琨为大将军,封冻州,张轨为太尉。西平郡王轨卒,子皇继,称西河王,国曰凉,元曰永兴。城姑臧,是谓前凉。汉刘聪立三皇后,改元建元。刘曜围晋长安,石勒围晋幽州。
乙亥:晋进左丞相琅琊王睿都督中外军事#17,右丞相南阳王保为相国司空,苟祖为太尉大将军,刘琨为司空。陶侃平江表,获杜弢。汉刘聪立七皇后#18,授石勒专命,俾征伐晋#19。勒拔晋濮阳。
丙子:晋长安陷于寇,帝出降于豆田中。汉刘曜拔晋长安,俘其帝于平阳,改元麟嘉。石勒拔晋太原,刘琨走幽州,依段匹磾。
丁丑:晋帝在平阳。琅琊王睿渡江,称晋王于建康,元曰建武。以西阳王羕为太尉#20,王敦为大将军,王导都督中外。帝死于平阳。
戊寅:晋王睿称帝建康,改元大兴,以子绍为太子,是谓东晋元帝。刘琨为段匹磾所害。王敦称牧荆州。王导开府建康。汉刘聪卒,子粲继,改元汉昌。将靳准杀集代立。相国刘曜自长安入至赤壁,称帝,改元光初,加大将军勒九锡,封赵国公。国人诛靳准以迎曜。
己卯:晋南阳王保保祁山,称晋王。汉刘曜还长安,改国曰赵,是谓前赵。杀石勒使者王循。石勒称王襄国,国曰赵,元曰赵王,是谓后赵。以张宾为之相,号大执法。以弟虎为之将,号元辅。
庚辰:晋南阳王保走桑城,死。凉乱,杀张寔,皇弟茂代领其众#21。
辛巳:晋王导为司空。幽州陷,段匹磾没于石勒。鲜卑慕容廆受晋持节,都督辽东、辽西。
壬午:晋改元永昌。大将军王敦以武昌叛,破石头,称丞相都督中外。太保西阳王羕进位太宰,加司空。王导进位尚书令。石虎寇太山,梁顾以淮阴叛。帝忧愤死,皇太子绍嗣位,是谓明帝。石勒拔刘曜河南。
癸未:晋改元太宁。王敦假黄钺。刘曜、石勒皆入寇,赵刘曜拔晋陈安,收陇城陕城及上邽。赵石勒灭晋曹疑于广固。凉张茂称藩于前赵。
甲申:晋王敦寇江宁,帝御六军败敦于越城。敦死于芜湖。王导为太宰。蜀李雄以兄之子班为太子。凉张茂卒,兄子骏立,改元太元。
乙酉:晋以子衍为皇太子。石勒入寇。以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梁、雍。明帝终,太子衍嗣位,是谓成帝。太后庾氏称制。司徒王导录尚书事同中书令,庾亮关政。辽西乱,段辽弒其主自立。赵石勒拔晋司、衮、豫三州及刘曜新安、许昌。
丙戌:晋改元咸和。进王导大司马假黄钺都督中外军事。蜀李雄攻晋涪城#22。赵石勒攻晋汝南。
丁亥:晋豫州祖约、历阳苏峻、彭城王雄、章武王休连兵犯建业,司马流距战不克,死于慈湖。
戊子:晋苏峻败王师于西陵,入宫,称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徙帝于石头。虞潭与庾冰、王舒称义三吴,会征西将军陶侃、平南将军温峤、平北将军魏该围峻白石,灭之。峻弟逸代总其众。韩晃寇宣城,祖约奔石勒。勒大败刘曜於洛阳,获之,遂灭前赵。用徐光为中书令。
己丑:晋苏逸据石头。帝野次滕含,败逸于石头。逸退保吴兴。王允败逸于溧阳#23,灭之。赵石生进收长安。石虎破上邽,杀刘熙、刘胤三千人,进平陇右。
庚寅:晋陆阮、孔愉为左右仆射,起新宫于苑。陶侃擒郭默于寻阳。蜀李雄攻晋巴东。凉张骏称藩于石勒。赵石勒称帝,自襄国徙都邺,改元建平。
辛卯:晋以陆阮为尚书令。
壬辰:晋徙居新宫#24,进太尉陶侃大将军。赵石勒卒,子弘继,改元延熙。加石虎九锡,专政,称丞相魏王,杀中书令徐光及右长史程遐。
癸巳:晋辽东公慕容廆卒,子皝继。蜀李雄卒,子班继,叔父寿专政,赵乱,石弘出奔谯城,石朗称兵洛阳,石生抗军长安,石虎咸灭之。
经世之丑二千二百四十六
甲午:东晋成帝九年,蜀李班为庶兄越所杀,立雄子期,改元玉恒。越专政。凉张骏受晋大将军命。
乙未:晋改元咸康。石虎入寇,假大司马王导黄钺,出兵戍慈湖、牛渚、芜湖。赵乱,石虎杀弘代立,称摄天王,改元建武。
丙申
丁酉:鲜卑慕容皝称王辽东。赵石虎称赵天王#25。
戊戌:单于冒顿拓跋什翼健称王定襄,国曰代,元曰建国。蜀乱,李寿自汉中入,杀期代立,改国为汉,元曰汉兴。慕容鱿攻后赵。
己亥:晋王导卒,伐蜀。
庚子:晋陆阮为司空。辽东慕容皝献伐石虎之捷。汉李寿拔晋丹州。
辛丑:晋慕容皝求为假燕王,徙居和龙。
壬寅:晋成帝崩,母弟琅琊王岳立,是谓康帝。封成帝二子,丕为琅琊王,弈为东海王。中书监庾冰、中书令何充、尚书令诸葛恢辅政。汉李寿卒,子势继,改元太和。
癸卯:晋改元建元。
甲辰:晋康帝崩,太子聃继,是谓穆帝。太后称制。赵石虎伐凉,不利。伐燕,有功。
乙巳:晋改元永和。会稽王昱录尚书六条事,专政。
丙午:晋桓温伐蜀。汉李势平李弈,改元嘉宁。凉张骏卒,子重华继,改元永乐。赵石虎攻凉金城。
丁未:晋桓温灭蜀,徙李势于建康。蜀复乱,范贲称帝成都。凉张重华败石虎于抱罕。
戊申:晋桓温为征西大将军,入长安,至于灞上。辽东慕容皝卒,子继。赵石虎攻晋竟陵。
己酉:晋平蜀乱。鲜卑慕容称王辽东,国曰燕,元曰燕元,是谓前燕。赵石虎称帝,改元太宁。虎卒,子世继。张豺为相,专制。内难作,石遵自关右入,杀世及张豺代立。石冰自蓟门入,杀遵不克。石闵杀遵,立石鉴,改元青龙。闵称大将军,专政。符洪称兵广川。
庚戌:赵石鉴杀大将军闵及李农,不克。闵杀鉴代立,复姓冉氏,改国曰魏,元曰永兴。大灭石氏宗室。鉴弟祇称帝襄国,以将刘显南攻冉氏,不克,杀只以降。闵破襄国,诛显,灭其族。将符健自枋头入关,逐杜洪于长安,据之。将魏统以兖州、冉遇以豫州、乐弘以刑州、郑系以洛州入于晋。刘淮以幽州入于燕。燕南略地至幽、冀。
辛亥:赵将周成以廪丘、高昌以野王、乐立以许昌、李历以卫州请附于晋。刘启、姚弋仲亦奔于晋。魏冉闵攻燕,不利,死,国亡。石虎将符健称天王于长安,国曰秦,元曰皇始,是谓前秦。败晋军于五丈原。燕慕容南伐魏,灭冉闵于昌城。
壬子:晋武陵王晞为太宰,会稽王昱为司徒,大将军桓温为太尉。魏冉智以邺降,燕慕容称帝,自和龙徙居中山,改元元玺#26。秦符健称帝长安。
癸丑:凉、秦相攻。凉张重华卒,子耀灵继。伯父祚杀耀灵代立,改元永平。
甲寅:晋太尉桓温伐秦至灞上,秦符健败晋军于白鹿原,又败之于子午谷。
乙卯:晋将段宠败燕军于狼山。右军王羲之辞官归。凉宋混、张罐杀张祚,立耀灵弟玄靓,改元太始。燕南攻晋,不利。秦符健卒,子生继。
丙辰:晋桓温败姚襄军于伊水,遂复洛阳。秦符生改元寿光。
丁巳:晋改元升平。帝加元服。王彪之为左仆射。燕改元光寿,自中山徙都邺。秦符生虐用其人,雄子坚杀生代立,去帝号#27,称天王,改元永兴。以王猛、吕婆、楼强、汪梁、平老为之辅#28。
戊午:晋将冯鸯以众入于燕,燕拔晋上党。
己未:晋伐燕,不利。燕败晋于东阿。秦改元甘露,以王猛为中书令、尹京兆。
庚申:晋仇池公杨骏卒#29,子世继。燕慕容卒,子障继,改元建熙#30。慕容恪为太宰,专政。慕容评为太傅,慕容根为太师,慕容垂为河南大都督。根作逆,伏诛。
辛酉:晋穆帝终,立成帝子琅琊王丕,是谓哀帝。
壬戌:晋改元隆和。燕师攻晋洛阳。
癸亥:晋改元兴宁。桓温为大司马假黄钺都督中外军事,北伐。凉张天锡杀玄靓代立#31,改元太清。燕将慕容评攻晋许昌。
经世之寅二千二百四十七
甲子:东晋哀帝三年,饵丹有疾,太后称制。燕、秦入寇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