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 第 13 页/共 15 页

海内北经   海内西北陬以东者。   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杯而东向立。一曰龟山。杯,或作棓,字同。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梯谓凭也。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又有三足鸟,主给使。在昆仑墟北。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昔盘瓠杀戎王,高辛以美女妻之,不可以训,乃浮之会稽东南海中,得三百里地封之,生男为狗,女为美人,是为狗封之民也。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   犬封国曰犬戎国,黄帝之后卞明生白犬二头,自相牝牡,遂为此国。状如犬。言狗国也。有一女子,方跪进杯食。与狗食也。有文马,缟身朱鬣,色白如缟。目若黄金,名曰吉量,或作良。乘之寿千岁。《周书》曰:犬戎文马,赤鬣白身,目若黄金,名曰吉黄之乘,成王时献之。《六韬》曰:文身朱鬣,眼若黄金,头若鸡尾,名曰鸡斯之乘。《大传》曰:驳身、朱鬣、鸡目。《山海经》亦有吉黄之乘,寿千岁者。惟名有不同,说有小错,其实一物耳。今博举之以广异闻也。   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面蛇身。   蜪犬如犬,青,音陶。食人从首始。或作蚼。蚼,首蚼。   穷奇状如虎,有翼,毛如猬。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陶犬北。一曰从足。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此盖天子巡狩所经过,夷狄慕圣人恩德,陬共为筑立台观,以标顿其遗迹也。一本云;所杀相柳,地腥臊,不可种五谷,以为众帝之台故耳。大蜂其状如蠡。朱蛾其状如蛾。蛾,蚍蜉也。《楚辞》曰:玄蜂如壶,赤绒如象,谓此也。   蟜,其为人虎文,胫有□,言脚有膊肠也,音桥。在穷奇东。一曰状如人,昆仑墟北所有。此目上物事也。   阘非,人面而兽身,青色。音榻。   据比一云椽比。之尸,其为人折颈被发,无一手。   环拘其为人兽首人身。一曰猬状如狗,黄色。抹其为物人身黑首从目。抹即魅也。   戎其为人人首三角。   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於身,名曰骊吾,乘之日行千里。《六韬》云:纣囚文王,闳夭之徒诣林氏国,求得此兽,献之,纣大说,乃释之。《周书》曰:夹林酋耳,酋耳若虎,尾参於身,食虎豹。《大传》谓之侄兽。吾宜作虞也。   昆仑墟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   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冯夷也。《淮南》云:冯夷得道,以潜大渊。即河伯也。《穆天子传》所谓河伯无夷者。《竹书》作冯夷。字或作冰也。冰夷人面,乘两龙。画四面各乘灵车,驾二龙。一曰忠极之渊。阳污之山,河出其中。凌门之山,河出其中。皆河之枝源所出之处也。   王予夜之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此盖形解而神连,貌乖而气合,合不为密,离不为疏。   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即二女字也,以能光照因名云。处河大泽,泽河边溢浸处也。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言二女神光所烛及者方百里。一曰登北氏。   盖国在巨燕南,倭北,倭属燕。倭国在带方东大海内,以女为王,其俗露紒,衣服无针功,以丹朱涂身,不妬忌,一男子数十妇也。   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句卤鲜今乐浪县,箕子所封也。列亦水名也,冷在带方,带方有列口县。   列姑射在海河洲中。山名也,山有神人。河洲在海中,河水所经者。庄子所谓藐姑射之山也。   姑射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大蟹在海中。盖千里之蟹也。   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   大鳊居海中。鳊即鲂鱼也,音鳊。   明组邑居海中。音祖。   蓬莱山在海中。上有仙人宫室,皆以金玉为之,乌兽尽白,望之如云,在渤海中也。   大人之市在海中。   海内北经图赞   吉良   金精朱鬣,龙行骏跱。拾节鸿鹜,尘下及起。是谓吉黄,释圣牖里。   蛇巫山鬼神蜪大群帝台大蜂朱蛾   蛇巫甲之山,有人操杯。鬼神蜪大,主为妖灾。大蜂朱蛾,群帝之台。   阘非据比尸魅戎   人面兽身,是谓阘非。被发折颈,据比之尸.戎三其角,魅竖立眉。   驺虞   怪兽五彩,尾参於身。矫足千里,鲦忽若神,是谓驺虞,诗叹其仁。   冰夷   禀华之精,练食石八。乘龙隐沦,往来海若,是谓水汕,号曰河伯。   王予夜尸   予夜之尸,体分成七。离不为疏,合不为密。苟以神御,形归於一。   宵明烛光   水有佳人,霄明烛光。流耀河湄,禀此奇祥。维舜二女,别处一方。   列姑射由大蟹陵鱼   姑射之山,寔西神人。大蟹千里,亦有陵鳞。旷哉溟海,含怪藏珍。   蓬莱山   蓬莱之山,玉碧构林。金台云馆,皓哉兽禽。实维灵府,玉主甘心。   山海经卷之十二竟   山海经卷之十三   郭璞传   海内东经   海内东北陬以南者。   巨燕在东北陬。   国在流沙中者埻端、音敦。玺□,音唤,或作茧蠕。在昆仑墟东南。一曰梅内之郡,不为郡县,在流沙中。   国在流沙外者大夏、大夏国城方。二三百里,分为数十国。地和混,宜五毅。坚沙、居繇、音遥。月支之国。月支国多好马、美果,有大尾羊如驴尾,即羬羊也。小月支、天竺国皆附庸云。   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墟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地理志)昆仑山在临羌西,又有西王母祠也。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今城阳有尧冢灵台,雷泽在北也。《河图》曰: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   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今在东海胸县界,世传此山自苍梧从南徙来,上皆有南方物也。郁音郁。   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今琅琊在海边,有山嶕峣特起,状如高台,此即琅琊台也。琅琊者,越王勾践入霸中国之所都。其北有山。一曰在海间。   韩雁在海中,都州南。   始鸠在海中,辕厉南。国名,或曰乌名也。   会稽山在大楚南。岷三江:首大江,出汶山,今江出汶山郡升迁县昆山,东南经蜀郡犍为,至江阳东北,经巴东、建平、宜都、南郡、江夏、弋阳、安丰至庐江南界,东北经淮南、下那至广陵郡,入海。北江出曼山,南江出高山。高山在城都西,入海在长州南。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东,按(地理志》浙江出新安、黟县南蛮中,东入海。今钱唐浙江是也。黟即歙也,浙音折。在闽西北,入海,余暨南。余暨县属会稽,今为永兴县。   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彭泽今彭蠡也,在寻阳彭泽县。一曰天子郭。   淮水出余山,余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入海,淮浦北。今淮水出义阳平氏县桐栢山山东北,经汝南、汝阴、淮南、谯国、下那至广陵县,入海。朝阳县今属新野。   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环,绕也。今湘水出零陵营道县阳朔山,入江。入洞庭下。洞庭,地穴也,在长沙巴陵。今吴县南大湖中有包山,下有洞庭,穴道潜行水底,云无所不通,号为地脉。一曰东南西泽。汉水出鲋鱼之山,《书》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案《水经》,汉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经汉中、魏兴至南乡,东经襄阳,至江夏安陆县入江。别为沔水,又为沧浪之水。   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言有四蛇卫守山下。   蒙水出汉阳西,入江,聂阳西。汉阳县属朱提。   温水出崆峒。崆峒山在临汾南,入河,华阳北。今温水在京兆阴盘县,水常温也。临分县属平阳。   颖水出少室。少室山在雍氏南,入淮西鄢北。今颖水出河南阳城县乾山,东南经颖卅、汝阴至淮南,下蔡入淮,鄢今鄢陵,县属颖川。一曰缑氏。县属河南,音钩。   汝水出天息山,在梁勉乡西南,入淮极西北。今汝水出南阳鲁阳县大孟山东北,至河南梁县,东南经襄城、颍川、汝南至汝阴褒信县入淮。淮极,地名。一曰淮在期思北。期思县属弋阳。   泾水出长城北山,山在郁郅,长垣北,皆县名也。那音桎。北入渭戏北。今泾水出安定朝那县西升头山,东南经新平、扶风至京兆高陵县入渭。戏,地名,今新丰县也。   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阴北。乌鼠同穴山,今在陇西首阳县。渭水出其东,经南安、天水、略阳、扶风、始平、京兆、引农、华阴县入河。   白水出蜀,而东南注江,色微白浊,今在梓潼白水县。源从临洮之西西倾山来,经沓中,东流通阴平,至汉寿县入潜。入江州城下。江州县属巴郡。   沅水出象郡镡城之西,象郡今日南也。镡城县今属武陵,音淫。入东注江,入下隽西,下秀县今属长沙,音昨兖反。合洞庭中。《水经》曰:沅水出祥柯具兰县,又东北至镡城县,为沅水。又东过临沅县南,又东至长沙下隽县。赣水出聂都东山,今赣水出南康南野县西北,音感也。东北注江,入彭泽西。   泗水出吴东北而南,西南过湖陵西,而东南注东海,入淮阴北。今泗水出鲁国卞县西南,至高平湖陆县,东南经沛国彭城、下邳、至临淮下相县入淮。   郁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须陵东南。   肄水出临晋西南,音如肄习之肄。而东南注海,入番禺西。番禺县属南海,越之城下也。   潢水出桂阳西北山音黄东南注肄水入敦浦西洛水出洛西山,东北注河,入成皋之西。《书》曰:道洛自熊耳。案《水经》:洛水今出上洛冢领山,东北经弘农,至河南巩县入河。成皋县亦属河南也。   汾水出上窳北,音愈。而西南注河,入皮氏南。今汾水出太原晋阳故汾阳县,东南经晋阳,西南经西河平阳,至河东汾阴入河。皮氏县属平阳。   沁水出井陉山东,东南注河,入怀东南。怀县属河内。怀内北有井陉山。   济水出共山南东丘,共与恭同。绝巨鹿泽,绝犹截度也。巨鹿今在高平。注渤海,入齐琅槐东北。今济水自荣阳卷县东经陈留至潜阴北,东北至高平,东北经济南至乐安博昌县入海;今碣石也。诸水所出,又与水经违错。以为凡山川或有同名而异实,或同实而异名,或一实而数名,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且历代久远,古今变易,语有楚夏名号不同,未得详也。   潦水出卫皋东,出塞外卫皋山玄菟高句骊县有僚山,亦潦水所出,西河注大潦。音辽。东南注渤海,入潦阳。潦阳县属潦东。   虖池水出晋阳城南,而西至阳曲北,而东注渤海,经河间乐城,东北注渤海也。晋阳、阳曲县晋属太原。入越章武北。章武郡名。漳水出阳东,东注渤海,入章武南。新城汴阴县亦有漳水。   建平元年四月丙戌待诏太常属臣望校。治侍中光禄勋臣龚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主省。   海内东经图读   郁州   南极之山,越处东海。不行而至,不动而改。维神所运,物无常在。   韩雁始鸠雷泽神琊台   韩雁始鸠,在海之州。雷泽之神,鼓腹优游。琅琊嶕峣,邈若云楼。   坚沙居繇埻端玺□国   坚沙居繇,埻端玺□。沙漠之乡,绝地之馆。或羁于秦,或宾于汉。大江,北江,南江,浙江,庐,淮,湘,汉,蒙,温,颖,汝,泾,渭,白,沅,赣,泗,郁,肄,潢,洛,汾,沁,济,潦,虖池,漳水   川渎交错,涣澜流带。通港润下,经营华外。殊出同归,混之东会。   山海经卷之十三竟   山海经卷之十四合校补录   郭璞传   大荒东经   东海之外有大壑,《诗含神雾》曰:东注无底之谷。谓此壑也。少吴之国。少吴,金天氏,帝挚之号也。少吴孺帝颛顼於此,孺,义未详。弃其琴瑟。言其壑中有琴瑟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水积则成渊也。   大荒东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   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晋永嘉二年,有鹙乌集於始安县南二十里之鷔陂中,民周虎张得之。木矢贯之铁镞,其长六尺有半,以箭计之,其射者人身应长一丈五六尺也。又平州别驾高会语云:倭国人尝行,遭风吹度大海外,见一国人皆长一丈余,形状似胡,盖是长翟别种。箭殆将从此国来也。《外传》曰:焦侥人长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丈)之,数之极也。按《河图玉版》曰:从昆仑以北九万里,得龙伯国人,长三十丈,生万八千岁而死。从昆仑以东得大秦人,长十丈,皆衣帛。从此以东十万里,得佻人国,长三丈五尺。从此以东十万里,得中秦国,人长一丈。《谷粱传》曰:长翟身横九亩,载其头,眉见于轼。即长数丈人也。秦时,大人见临洮,身长五丈,脚迹六尺。准斯以言,则此大人之长短未可得限度也。   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亦山名,形状如堂室耳,大人时聚会其上作市肆也。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踆,或作俊,皆古蹲字。《庄子》曰:踆于会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