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秘要 - 第 59 页/共 73 页
又恒明灯於行年之上,朝向灯叩齿十二通,祝曰:
明灯照行年,散光焕八方。婴婴色象澄,内观朗空洞。披释神衿子,上与玉真通。仰宗高上道,修邈无行踪。思得玄灵降,控辔御飞龙。却我百年期,还反婴孩容。赐我西华女,给我金晨童。侍香履年命,稽首玉帝房。神来道亦畅,欢适香烟中。整心注太玄,精感洞虚空。室招神霄降,目瞻仙都公。拔过七祖难,度形还南宫。
毕,再拜,向灯咽炁二十七过止。
恒於太岁上明灯以通神,复愿以求真,三年玄光内映,神真降授子不死之方、当时自有感应。当朝夕烧香,叩齿十二通,向灯祝曰:
灯火映太真,明光彻玄虚。披朗无上道,心注玉帝庐。洞达空同内,神睹形自舒。积感致灵降,心恬理潜敷。朝礼太帝堂,夕诵金真书。逍遥玄洞裹,万岁反婴孩。天冠紫霄霞,帝给绿琼舆。浮游五岳巅,适意得所如。七祖免三涂,福庆有盈余。
毕,再拜,咽液二七过止。
若能恒於三处明灯不灭,七玄之祖即得去离十苦,上升南仙,一身澄正,神真来降,夜光自明,通於表裹。
右出《洞真天关三图七星移度经》
明灯颂:
太上散十方,华灯通精诚。诸天皆亦然,诸地悉朗明。我身亦光彻,五脏生华荣。炎景照太无,遐想繁玉清。丹精寄太无,玄阳空中响。含形灭苦根,幽妙至真想。垂华不见实,因缘示光象。我身亦如之,乘化托流景。夜光表阳丹,迢迢照灵室。诸天普光显,诸阴即已灭。我神亦聪明,但玩智与慧。逍遥适道运,迁谢任天势。攀形蹑空洞,夜烛焕流萃。
凡见然灯,皆当微叩齿三通,而诵此文。
太微天帝曰:徒然灯而不知此诵,六天魔府不过人,死命八方,诸天不遣玉童主女,飞天神人不降於子矣。十方三界不度兆仙名於东华,南宫不受子七祖父母化生之道。
右出《洞真智慧大戒经》
作香玄腴法:
用麻腴一斛,真檀一斤,青木香一斤,玄参一两,香珠三两。
捣碎内腴中,密盖之,微火煎之,半日成,以为灯。
右出《洞神经》
烧香品
合上元香珠法:
用沈香三斤,熏陆香二斤,青木香九两,鸡舌香五两,玄参三两,雀头香六两,占城香二两,白芷二两,真檀四两,艾香三两,安息胶四两,木兰三两。
凡十二种别捣,绢筛之。毕,内枣十两,更捣三万杵,内器中,密盖蒸香一日。毕,更蜜和捣之,丸如梧子,以青绳穿之,日曝令乾。此三皇真元香珠,烧此皆香彻九天。
右出《洞神经》
南岳夫人曰:烧香时,勿反顾。反顾则忤真炁,便致邪应。
右出《真诰》
青童君曰:夫精思者,当先烧香於左右。
右出《道迹经》
叩齿品
叩齿之法,左左相叩,名曰折天钟。
右右相叩,名日折天磬。
中央上下相对叩,名曰鸣天鼓。
若卒遇凶恶不祥,当折天钟三十过。
若经山辟邪,威神大祝,当椎天磬。
若存思念道,致真招灵,当鸣天鼓。
叩齿虽一,其实有左右上下也。故凶恶而畏天钟之响,山神而惮天磬之动,招神而肃天鼓之震矣。宫商有节,希微内感,不可以一槩求也。千章万事,皆当如此。叩齿之道演矣,钟鼓之音别也,是以道数不可乖错,术法不可杂乱,乖错则有暗昧之败,杂乱则有嚣毁之祸。非冥冥之无贯,行冥贯之无序,道之不成,事之不验,良由求真之涂不可履辙迹而多愆。折天钟三十过,谓无他祝,姑行此以除不祥耳。若有所案,行随本法,叩齿之多少不必,须折三十过。
右出《洞真太上隐书经》
凡上请叩齿咽唾法,皆各有方,先后有次,不得乱杂,使真灵混错也。夫叩齿以命神,咽炁以和真,纳和咽六液以运入,制神须鸣鼓而行列。凡存修上法礼祝之时,皆先啄齿上下相叩,勿左右也。一呼一吸,令得三叩为善,须礼祝毕,更又叩齿,乃得咽诸炁液。此名为呼神和真,以求升仙。
右出《真诰》
咒请品
凡道士隐迹山林,精思感灵,或读洞经发响之时,多为北帝大魔试败於人兆,每至昏夜当叩齿三十六通,毕乃祝曰:
北帝大魔王,受事帝君前,泉曲之鬼,四明酆山。千妖混形,九首同身。神虎放毒,馘灭雷霆。神公吐祝,所戮无亲。太微有命,摄录山川,鸣铃交一掷,流焕九天。风火征伐,神锋千陈,凶邪伏灭,万精枭残。妖毒敢起,受闭三关。请依洞法,莫不如言。祝毕,又一叩齿三十六通,此为三天正法祝魔神一方,常能行之,则神兵侍卫,山川摄精,千妖交闭,万邪不干。
凡道士行来独宿山林庙座之间,饶有魔精恶鬼之地,当先喙齿三十六通,闭炁微祝曰:大帝阳炁,四罗幽关,千妖万毒,敢当吾前。神兽重吻,刳腹唐肝。神功使者,守卫营蕃。黄元师兵,斩伐妖鬼。诚灭千魔,摧落凶奸。绝种灭类,取命枭残。玉帝上帝,清荡三元。祝毕,又叩齿三十六通。此名为太帝挥神内祝,塞灭万魔之法,常能诵之,则神兵见卫,万鬼受事,千妖永伏。
右出《洞真黄素四十四方经》
诸以启愿求道,投刺行事,莫不悉先东向叩齿三通,捻香咒曰:
无上三天,玄元始三炁,太上老君,召出我身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左右捧香,驿龙骑吏,侍香金童,传言玉女,五帝直符,各三十六人出,关启此间土地、四面真官,我正尔烧香关启,愿得十方正真之炁,入我身中,令所启上闻,径御无上至真大圣尊神玉帝几前
凡学道有所求愿及修行上法,不先关启则为魔邪所干,不得上达,所修无感,神明不鉴,徒劳无益。
道言:夫学上法,思神念道,山居静志,修斋诵经,转度七祖,身求神仙,当行五老赤书真文上法,依按旧文,皆先叩齿十一通,咒曰:
玄上高灵,元始尊神。大圣徘徊,万真临轩。三景敷晖,庆云四陈。上吉校图,推算九天。今日启愿,投刺灵山。丹书赤字,自然真文。上告五帝记名玉篇。万神鉴映,日月明言。愿度愿生,愿神愿仙。天地星宿,玄照我身。三官九府,五岳大神。普告无穷,削除罪根。元始大开,莫不纳言。七祖幽魂,受福自然。三徒五苦,永离八难。得与三景,同晖紫晨。输转不灭,身得飞仙。毕,读刺竟投於绝岩之中,便散香灵山之上。又叩齿三通,向本命祝曰:
元始鉴映,仙名已书。三官九府,罪莫不除。散香五帝,告盟太虚。请如所陈,万劫长居。毕,仰咽九炁止。
右出《 洞玄真文赤书玉诀》
无上秘要卷之六十六竟
卷六十七至七十三原缺
无上秘要卷之七十四
启志愿品
帝君五愿求仙上法,常以九月九日、十月五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七月七日,此五愿十会之时也。上登太极琼台玉殿金室之内,存五愿於闲宫,希玄真以自降,虚无启以玉章,金音畅於太空,召五帝以卫灵,庆万会於丹房,故有感而致真,真感发而降焉。是其日当沐浴清斋,入室烧香,心拜四方,正东向平坐。东向是常阳始晖之方也。叩齿三十六通。
第一上愿:我生自然之气,气结成我身,身与三光齐轮,长享无极之根。
二愿:我身常处太空之上、琼宫玉房之裹,朝与玉帝同宴,夕与玄母同几,渴噏浪井洪泉玉芝,饥纳龙胎琼腴降树赤子。
三愿:我身生万怪、七十二光、奇毛异骨,飞羽衣裳,乘虚驾空,出入帝宫,众庆来臻,万寿无疆。
四愿:与无俱生,与无俱死,死而又生,生为帝主,封掌十天,总领群生。
五愿:一切众生已生未生同保日月三光,有道之人七玄之祖上升南宫,天下之、福靡有不当,四方五愿并会玉堂。
次上愿九玄,扶养我身,魂魄真神恒居我宫,上通天仙,下逮洞渊。愿天,愿地,愿风,愿云,愿神,五愿一合,定籍长生。天降紫烟,地卫五灵,乘云驾虚,飞辇绿軿,上造金阙,进登玉清,庆及七祖,更受胎生。
中愿亦五,得道本根。愿阴,愿阳,愿太空,愿太无,愿太玄,上宴玉房,与帝因缘,游盻生关,披浪九天,无父定籍,玄母记年,桃康结精,保固丹田,身腾金阙,名书玉篇,七祖解脱,福庆来臻。
下愿亦五,愿太虚,愿太有,愿太真,愿神仙,运身於五岳之顶,飘飘九霄之际,出入开关之裹,移脱死户之。外,愿天地为我父母三光卫身寿年,万神守九源之孔,真灵降自然之气,八方五愿,举向而会。五愿既毕,叩齿二七通,咒曰:
太帝上元,帝一玄经。五云散景,郁彻三清。玉童玉女,烧香侍灵。上愿开陈,与我合形,使我神仙,上升帝庭。北帝落死,南极注生,东华金格,得上我名。无穷之愿,与我齐并。咒毕,又叩齿三七通。仰咽炁五通止。
此帝君开陈上愿与灵合形之道,常能尔者则玉华侍卫,玉童散香,上彻九天,感应帝皇。五年如此,真神见形,天下十方有道之愿,无不降子之晴。
右出《洞真天关三图七星移度经》
帝君十二愿篇目曰:
愿天,愿地,愿风,愿云,愿阴,愿阳,愿太空,愿太无,愿太虚,愿太有,愿自生,愿神生。
玄母八间篇目曰:
愿玄母与我俱生於生气之间,与我俱存於日月之间,与我俱保於九天之间,与我俱食於自然之间,与我俱饮於匏河之间,与我俱息於玉真之间,与我俱寝於仙堂之间,与我俱游於三玄之间。兆在别室,常当读是经,不忘须臾。此为内愿帝君开善八间者矣。今五岳诸仙及神州仙女犹乃酊琼爵而咽麟脯,说大愿,陈八间,期太素,奉三元,志霄晨,为玉真,拔七世,入广寒,岂况世中之庸猥五浊之微贱者哉!,当何可搭而不修,间而不为邪?夫形神虽精,苦於生生而七世有罪而不解者,已亦必无仙冀也。是须启大愿,陈八间,以释其积结耳。七考既福兆乃不死,不死者乃得道之宗本,为仙之根始。志行是业者,可不免属於长存哉!
九天帝君十二愿篇目曰:
上愿九灵玄母,八门神简,迥元五通,禳除世殃,上福七祖,身致神仙,静於密室,散香正烟,而读《大洞金华经》曰:北极天皇太乙帝君、玉清紫虚二景明圆、无上大道,太素三元,四方五老,六盖七晨,八上九灵,隐道回元,玄母五通,金华高仙,司命天师,主生天神,太微天气,以醮因缘,上愿九玄护魄扶魂,明真元气并来在身,仰招元上五通太仙,俯逮无下隐道回元,七世积斗罪今为告散,受福南宫洒香八门。愿天,愿地,愿风,愿云,四愿一合,定籍长生。天益胎根,地助曜灵。神风八扇,景云流盈。我与帝君,同飙上清。观眄北玄,解带玉庭,庆加七祖,玄考利贞。上愿四达,寿与日倾。
中愿亦四,领理帝书,愿阴,愿阳,愿太空,愿太无。三五明神,七九所居。帝君无父,定生之初。玉皇凝驾,常在我庐。我存紫房,泥丸桃康。凝阴固血,魂生太阳。灵空映晖,太元履长。空无九气,与我黄裳。七考介福,受仙南宫。下愿亦四,长生仙府,乃愿太虚,又愿大有。神存九天,形游真宇。帝君混合,回旋七九。祸去我室,福来我取。恶言消忘,顺言善愈。
复愿自生,天地为父。复愿神生,和气为母。回元五通,有除罪垢。福冠七叶,超生弥久。愿言高皇,帝君合唱,唱音逸霄,八响万畅。灵翰逆衡,千真同赏。从劫至劫中,常会十二庆。大哉帝君恩,万福回元镜。又愿八间玄母造神八间之唱,九灵洞眄。
上愿玄母与我俱生於生气之间,得使紫景映虚,天人合符;飞真浚羽,我与之俱;天乐娱心,脱离百忧;七玄构庆,上灵所扶。
次愿玄母与我俱存於日月之间、三光之际,大帝并轨,青旄绿盖,华軿绣帔,锦服玉带,携提五老,同宾四大,入宴华骞,出眄八外。
三愿玄母与我俱保於九天之间,乃凝真圆跃,夷心内练,气溢云堂,感神万千,身升九霄,考福重玄,散带空洞,抚轮累天,吉亨七世,更生为人,我保太真,与日同年。
四愿玄母与我俱食於自然之间,永离三涂,长会自然,七宝玉粘,金丹紫芒,隐芝右掇左拾,夜光凤脑虎沫,云琅琼霜,奇味一御,身拂太空。
五愿玄母与我俱饮於匏河之间,而流津万崖,既清且甘,回水玉精,灵润碧蓝,上注绝霄,流源神堂,横波郁踊,鼓扇太空,浮游浩清,饮漱东蒙,高揖霞晨,寄乐沧浪,七考得仙,介福洋洋,体誓九河,所向成康。
六愿玄母与我俱息於玉真之间,浩哉上座,渊邈霄清,五老罗室,玉华告灵,西王飞轩,策羽流軿,与我俱息九玄之庭,庆锺七考,受胎更生,身盘琼宇,神栖圆明。
七愿玄母与我俱寝於仙堂之间,幽眇灵房,玄华四陈,朱宇凤构,明光映轩,金床玉榻,紫帷龙门,上座玄皇,中席天真,我处其右,携带缠绵,大福七考,受书更仙。
八愿玄母与我俱游於三玄之间,乃逸辔太漠,回軿三玄,五灵扶骨,王母比肩,舞軿神丘,停驾九天,定书太上,受位为真,雌一元混,从亿至千,洞经八响,七祖获仙,从劫至劫,常会八间,八间在何?永哉因缘。五老降福,道德诜诜,万气上生,固保泥丸。言愿既毕,日月同年,太哉虚生母,动静八门间。
右出《洞真隐元五晨金华玉经》
凡八节之日,皆三天仙灵朝宴礼会之日也。兆修行礼愿朝神之时,皆当齐用此日。至於朔望朝礼,非上法。凡是其日欲行礼愿,陈祝之时,当先叩齿七通,心拜四方,微祝曰:
上清玉帝,三素元君。太上高灵,仙都大神。今日吉日,八愿开陈。上愿飞霄,长生神仙。中愿天地,合景风云。下愿五藏,与身常存。次愿七祖,释罗脱愆。又愿帝君,破伐胞,根。六愿世世,智慧开分。七愿灭鬼,馘斩六天。八愿降灵,彻见东西。上愿一合,莫不如言。愿神愿仙,上朝三元。祝毕,又拜如初,亦适意所陈,求解脱七祖之愆,罗及首身之罪状,以续於行事之后也。此名为三元八朝隐祝,上愿神仙之要法也。行之三年,则七祖父母及己之罪都解释矣。后玉华降卫,感会神明。八愿开陈,必获灵要之要契。
右出《洞真黄素四十四方经》
道言:若见居家妻子,当愿一切早出爱狱,摄意奉戒。
若见饮酒,当愿一切制於命门,以远祸乱。
若见彩女,当愿一切守情忍色,志慕在贤。
若见淫人,当愿一切除弃邪念,翘心禁戒。
若见妇人,当愿一切履信正化,日入法门。
若见众生,当愿一切推人无争,怀道安世。
若见善人,当愿一切时刻存念,仰轨其道。
若见恶人,当愿一切弃凶即吉,不犯王法。
若见贫人,当愿一切损身施惠,后受大福。
若见富人,当愿一切救济万物,世世受禄。
若见贵人,当愿一切承其教旨,悉合典训。
若见贱人,当愿一切勤修匪懈,各得所为。
若见帝王,当愿一切奉仰王道,孝如父母。
若见主相,当愿一切受其教制,四方归仁。
若见兵甲,当愿一切各念仁心,天下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