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秘要 - 第 58 页/共 73 页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右出《老子道经》   老子曰:一曰遗形忘体,泊然若无谓之虚。二曰损心弃意,废伪去欲,谓之无。   三曰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   四曰反神服炁,安而不动谓之静。   五曰深居闲处,功名不显谓之微。   六曰去妻离子,独与道游谓之寡。   七曰呼吸中和,滑淳细微谓之柔。   八曰缓形纵体,以奉百事谓之弱。   九曰憎恶尊荣,安贫乐辱谓之卑。   十曰遁盈逃满,衣食粗疏谓之损。   十一曰动作随阳,应变却邪谓之时。   十二曰不饥不寒,不喜不怒,不哀不乐,不迟不疾,谓之和。   十三曰爱视爱言,爱听爱虑,坚固不费,神明内守,谓之啬。   凡此十三混沌为一虚无,为大要,自穷自极,无为之道,乃毕。一事不通,唯虚为善。夫成而体之,精神自息。和炁流行,入藏筋骨,炁炼形易,与兆俱集,轻举远游,寿终天毕,非独治身,平首万国。   右出《虚无经》   山居品   太上曰:居山有十事:   一、不得领户化民;   二、不得交游贵胜,以求名利;   三、不得复修行邪咒禁术;   四、不得卖药行医,取人钱物。   五、当与人物有隔,不得与世间儿妇黄赤祭酒同床席坐。   六、当朝中日没,人定夜半鸡鸣礼敬十方天尊,悔过灭恶。   七、中后不得食谷炁物,有谷炁者不得以近口,水玉、芝石、松木、黄精、云英、灵飞散、苟杞等药食,无时不在禁例。   八、山行采药时,三步一弹指,十步一声饮,举足下足当常念道,想有神人於崖间路侧,授我仙术。   九、若少得道分,未能通达者,无自显扬,轻慢不及。   十、当念父母,生长之恩勿忘。此谓十居山,修道之要也。   右出《升玄经》   凡修六天之文、三天正法,游行五岳,履涉川泽,当行三天正一之祝、威凶灭试、召灵致仙之法。登山之初,当先於山外叩齿九通,闭目思五色之云,勃勃四会,掩冠一山,及我身在云炁之中。良久,见五岳仙官及山形林木草泽禽兽万物悉来朝己,仰祝曰:   上帝出游,日吉时良。玉华覆盖,太一扶将。左翼白元,右辅元英。八帝九真,陵逢履昌。道我送我,与我同光。履行五岳,群仙奉迎。出入河海,万道开张。役御六丁,旋摄五行。三天有命,荡除万凶。割落扫秽,流金灭殃。正法清通,严如威霜。华精弈弈,龙舆昂昂。流青翠羽,飞锦罗裳。所向所之,靡不吉昌。万真来朝,齐升玉京。毕,引炁三十六咽。   右出《洞真三天正法经》   太极真人曰:道士欲山居幽处,宜先受经业,恭肃事师,修诸善功,以伏山神。山无大小,皆有神灵。山大则神大,山小则神小。山神坏人亦不立也。人不解至法,不知修善立功。此何以能入山栖乎?   右出《洞玄请问经下》   道古:夫学上法,思神念道,山居静志,修斋诵经,转度七祖,身求神仙,当行五老赤书真文上法,依按旧文,皆先叩齿十二通,祝曰:   玄上高灵,元始尊神。大圣徘徊,万真临轩。三景敷晖,庆云四陈。上吉校图,推算九天。今日启愿,投刺灵山。丹书赤字,自然真文。上告五帝,记名玉篇。万神鉴映,日月明言,愿度愿仙。天地星宿,玄照我身。三官九府,五岳大神,普告无穷,削除罪根。元始大开,莫不纳言。七祖幽魂,受福自然。三徒五苦,永离八难。得与三景同晖紫晨,转轮不灭,身得飞仙。毕,读刺竟,投於绝岩之中,便散香灵山之上。   又叩齿三通,向本命祝曰:   元始鉴映,仙名已书。三官九府,罪莫不除。散香五帝,告盟太虚。诸如所陈,万劫长居。毕,仰咽九炁止。   右出《洞玄赤书玉诀经》   吕公口诀,入山之日未至百步,先却行七步,反足,乃登山。山精不犯人,众邪伏走,百毒藏匿。   右出《真诰》   太元真人曰:若夫能眇邈於当世,则所重唯身也。周营外难者,则无死地矣。是以古之学者,握玄签以藏岭,匿颖镜於纷雾,澄神于山岩之庭,颐真於逸谷之畔。於是散发高岫,经纬我生,晖晖景曜,采吸五灵。游蹑九道,登无濯形,投思绝空,人事无营,关存三炁,研诸妙精,故能回日薄之年,反为婴童,则入道。入道得仙,得道成真。   右出《真迹经》   违俗品   老子曰:夫外天地者,有天地;外其身者,而寿命存。是以君子善人之所不善,寿人之所不寿,乐人之所不乐,为人之所不为,信人之所不信,行人之所不行,是以道德备矣。   老子曰:经戒所言,法义所推,赫赫兴盛,不如眇微。实以知虚,数不如希。邪多卒效,疾不如迟。兴者必废,盛者必衰。圣人绝智而为无所为,言无所言,行无所施。孰能知此,偶不如奇,多不如寡,孰贤难随,孰仁难可,其义少依,能知无知,道之枢机,空虚灭无,何用仙飞?大道旷荡,无不制围。若能明之,所是反非,经言审谛,孰之能追!   右出《西升经》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纯纯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若晦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异於人而贵求食於母。   右出《老子道经》   太极真人曰:夫至人之学道,行当取人所不能取,忍人所不能忍,断人所不能断,学人所不能学,居人所不能居,成功不名,度物无极,去来守本,弃华抱朴,执志专一,可谓大道之行业。   右出《灵宝自然经》   太极真人曰:忍人所不能忍,割人所不能割,行人所不能行,居人所不能居,衣人所不能衣,食人所不能食,守人所不能守,学人所不能学也,乃镇以灵药,餐於云牙,尸虫沉落,秽浊消灭,三宫调畅,五藏安闲,将长斋久思,静咏洞经,耽味众妙,兼以丹液也。如是者,岂有不得升仙之道乎?   右出《洞玄安志经》     夫人生身,各有眼、耳、鼻、口、心、意,而行各异。唯有愚者,目专利色,耳贪音声,意想不端,心念不清,手为之行,恶随时积,罪结天灵。夫唯贤者独自不然,与彼俗人事事有反,目不多瞻,见好不惊,耳不信谗,不听乱声,鼻不嗅香芬芳之腥,口不尝甘,茹犯众生,心不想欲财色华荣,手不奸用,足不恶行,此是道士之行。   右出《升玄经》   无上秘要卷之六十五竟   无上秘要卷之六十六   沐浴品   天尊言:夫为学者,经三元上吉之日,香汤自炼,沐浴五神,则炁澄形正,神爽结真,体不受秽,炁不受尘,三关清虚,万邪不干,三部八景洞明身中,服御导引,五府生熏,内外充溢,自然成仙。   天尊言:常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平旦、正中、夜半三时,沐浴身形,五香自洗。临沐浴时,向南以金杓茴香汤东南左转三十二过,开眼思日光在左目上,月光在右目上,五星缨络头上,五色之云匝绕一身,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师子、白鹤罗列左右,仙童执巾,玉女散华,飞仙乘骑,神卫身形,便叩齿三十二通,祝曰:   天澄气清,五色高明。日月吐辉,灌我身形。神津内奥,香汤炼精。光景洞耀,焕映上清。炁不受尘,五府纳灵。罪灭三途,祸消九冥。恶根断绝,福庆自生。今日大愿,一切告盟。身受开度,升入帝庭。毕,仰咽三十二过止,沐浴毕,冠带衣服,又叩齿十三通,咒曰:   五浊已清,八景已明。今日受炼,罪灭福生。长与五帝,齐真上灵。便即入室,依法行道。   右出《洞玄三元品诫经》   青童、君曰:夫建志内学,养神求仙者,常当数沐浴,致灵炁,玉女降。不沐浴者,故三宫秽污。   右出《南岳夫人传》   紫微夫人曰:《太上九变十化易新经》云:若履殗秽及诸不净处,当先澡浴盥解形以除之。其法用竹叶十两,桃皮削取白四两,以清水一斛二斗,於釜中煮之,不令沸出,适寒温以浴形,即万掩消除也。既以除殗,又辟湿痹疮痒之疾,且竹芦青而内白桃,即却邪而折秽,故用此二物以削形中之滓浊。天人下游既反,未曾不用此水以自荡。至於世间符水祝漱外舍之近术,皆莫比於此方也。若沐者并佳。   南岳夫人曰:浴不厌频,患人不能耳。数则荡炼尸臭,而真炁来入。   清虚真人曰:每至甲子,必当沐浴。   紫微夫人曰:沐浴不数,魄之性也。违魄反是,炼其浊秽,魄自亡矣。   右出《真诰》   凡存念上道,祝除三尸之时,常当采取白芷草根及青木香,合以东流水,煮取其汁,以沐浴於身,辟诸血尸恶炁,亦可和香烧之,以致神明。若无青木香者,亦可单用白芷。   右出《洞真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黄帝曰:天老以小兆未知天炁,故受兆灵宝五称符经,诸案东井谶清洁,吉日沐浴,斋静受灵宝符也。   正月十日人定时,   二月八日黄昏时,   三月六日日入时,   四月四日日映时,   五月日日中时,二十九日巳时,   六月二十七日食时,   七月二十五日早食时,   八月二十二日日出时,   九月二十日鸡三鸣时,   十月十八日鸡初鸣时,   十一月十五日过夜半时,   十二月十二日夜半时,   此皆天炁月宿东井与神仙合香,此日沐浴神降已也。   右出《洞玄真一五称经》   天河灌东井,石景水母精。圆光拂灵曜,玄晖莹高明。元始披重夜,天人逐月生。沐浴澜池上,龙负长绠缾。金童洒香华,玉女流五星。冠带濯玉律,炼度五仙形。体香万神降,乘景登高明。   右出《洞玄二十四生图经》   用水三斛,青木香四两,真檀香七两,玄参二两。   合治煮之,令得一沸。毕,澄适寒温,以自沐浴。此天真玉女玄水之法,名炼胎神水。   右出《洞神经》   人室品   南岳夫人曰:入静户先前右足着前,后进左足,令与右足齐。毕,乃趣行如故,使人陈启,通达上闻。   右出《真诰》   明灯品   帝君常居朗琼之台、金房紫户之内,明玄灯以自映,通遐光於八窗,念大真於五形,披三愿於帝房,虚上降以紫盖,无中给以金童,自然号我帝位,总掌於玄宫,大品生于始,妙道在微芒,今以相告,子勤奉焉。告南岳上元君曰:子学神真之道,处虚宫之上琼房之内,不知明灯以自映,通玄光於五脏之内,因得明矣,形体之神因得归也。子若能暮明灯於本命,朝明灯於行年,恒明灯於太岁,上三处愿念即体澄炁正,真光内照,万神朗清。元君奉法,施行三年,即致夜光童子二十四人玄光,自然而明,又不明灯而通光也。得吾此道,行之九年,身体光明,彻视万里,朝观自然,夜光童子降子之房。   常明灯於所住静室本命之上,暮入室向灯长跪,叩齿十二通,祝曰:   玄光映太阴,八达朗旦明。澄身曲室裹,仰彻曜上清。五清发朗台,玉芝自然生。洞照通太真,万神监我形。削灭九阴炁,记上东华名。保我无终休,长与日月并。拔度七玄难,南宫更受荣。明光启玉皇,上受内观经。天降飞霄辇,腾空驭绿軿。得谒太帝馆,进拜玉皇庭。   毕,再拜,向本命仰头咽液七过止。